第十一章 错料一帆超十程(三之中)
福宁殿內。
向皇后坐在赵顼
边,轻声啜泣着。赵顼闭着眼睛,斜靠在
上,一阵心烦意
。
他和向皇后的感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便是“相敬如宾”四个字。但到了这个地步,皇宮之內,他唯一能信任的,却只有向皇后。朱妃也罢、王妃也罢,无论平⽇里多么得宠,没有皇后的⾝份,真正有大事的时候,便连说话的份儿都没有。在法理上,皇后是有议政、甚至决策的权力的;而若是妃子们说三道四,那便是“后宮⼲政”大臣们竖着脖子便顶了回去,碰上一鼻子灰,也没处说去。
正因为此,别看⾼太后平⽇深居九重之內,不问政事,但家国大事,她若打定了主意要揷手,便是皇帝也会感到棘手。这是汉朝留下来的政治传统,叫做“以孝治天下”!更何况,赵顼深知他的这位⺟后,在民间、在士大夫中间,威望极⾼。而他也知道,一直以来,他的⺟后,最疼爱的儿子,都是他的弟弟赵颢。
六哥位份虽定,却到底年纪太小。家国局势如此——这几天他每天都叫人给自己读一会报纸——士林中已经有人开始反省,从赵顼的扩张政策、励精图治,到王安石、吕惠卿、石越,都受到批评。总额⾼达三、四万万贯以上的
钞出现问题,影响到的是每个人的利益,而士大夫们更是受害者——他们的薪俸很大部分都是
钞,偏偏到了这个地步,朝廷还无计可施。不管是从个人的立场,还是真的为了家国考虑,眼见着家国财政几乎崩溃,益州叛
未定,东南又群情汹汹,人们对于熙宁朝政治的评价,已经开始发生转变。
熙宁变法,从
受质疑,到渐渐获得多数士大夫的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与熙宁十四年宋夏战争胜利之后,国全上下的意发风发完全相反,现在,士大夫中又开始出现退缩、保守的声音。在熙宁十四年,即使是最保守的士大夫,也不敢公开质疑熙宁变法之成就!但现在,赵顼敏感的觉察到了政治气候的变化。
赵顼这些⽇子忧心忡忡。
他痛恨自己居然会得风疾,相比半边⾝子瘫痪,说不话来的痛苦,让他更受腾折。但他更加担心的,却是他死后会发生的事情。
千算万算,他没有算到政治气候居然有发生逆转的可能,在朝廷中,旧
的实力过于強大了…怀疑的情绪若扩散,也许熙宁变法就会前功尽弃!这是赵顼绝不能容许的,然而,他却无能为力。他儿子年纪尚小,在
边哭哭啼啼的向皇后,不仅缺少政治上的野心,也缺少政治上的手腕,所以,他死后,即使不出意外,也会是⾼太后主政。
一个本来就倾向于旧
的⾼太后,再加上如今朝中旧
的势力…赵顼甚至开始觉得自己对石越的猜忌、防范有点杞人忧天了。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结果。
司马光也许信得过,但若有人贪图富贵,提出在家国多事之时,需立长君——赵顼无法肯定那些旧
员官究竟是会维系嫡长子继承制,还是会打着更加冠冕堂皇的旗号,来接受一位他们更喜
的皇帝。所谓的“君子”们,也并非那么值得信任。想要改变赵顼的政策,由他的弟弟来当皇帝,比起他的儿子来当皇帝方便得多。毕竟“三年无改于⽗之道”这句先圣教诲,管的是他的儿子,而不是他的弟弟。况且,相比而言,人人都知道赵颢是“贤王”而六哥却担着“顽劣”的名声…况且,宋朝还有过兄终弟及的先例…
一想到这个先例,赵顼就不寒而慄。
向皇后害怕、哭泣…不也是因为想到了这个先例么?
可清议却已经在唱兄终弟及的赞歌了!偏偏他还不能制止,也无法将那些逆臣贼子治罪…难道说,他要对天下臣民说歌颂太祖、太宗皇帝有罪么?
但何谓兄终弟及?!外臣无法理解,但是,大宋朝的皇帝,太宗皇帝的后代,却代代都活这“兄终弟及”的
影之中。这是一个大巨的
影,笼罩着每个太宗皇帝的后代,他们表面上歌颂这件事情,将它描绘成奠定大宋基业的英明之举,是杜太后、太祖皇帝、太宗皇帝⺟慈兄友弟爱的象征…可是,在私下里,没有一个姓赵的宗室会愿意主动提及此事,他们越是粉饰它,不过正是因为心里有愧!这是刻在大宋皇室骨子里一道伤疤!
即使只是为了保全
儿的
命,赵顼也一定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但他知道,他不能简单的对付自己的这个弟弟。不是因为这个弟弟有个“贤王”的好名声,也不是因为害怕群臣的反对、史官的评价——若是为了保全
儿,他什么都做得出来。然而,赵顼虽然说不出话,心里却十分的清醒,他很知道所谓“皇帝”的权威,是怎么一回事。以他如今的状况,以⾼太后的权威,加上向皇后的懦弱,若他的⺟后想要控制宮內,实是轻而易举。到时候,他赵顼就只是一个任人布摆的傀儡。他若要对付自己的亲弟弟,难保⾼太后就不会为了保护自己最疼爱的儿子而不顾一切。一方是最得⾼太后宠爱的亲生儿子,一方却是经常受责骂的孙子,⾼太后会站在哪边?
也许⾼太后还在犹豫不定,无论如何,赵顼不会
他的⺟后做选择。因为他知道,那个选择他不会喜
。⾼太后即使不支持赵颢做皇帝,也一定不会想要他的
命。
赵顼心里也清楚,只要他活着,只要他不
人过甚,就没有人敢轻举妄动。但若他死了,一切就无法预料…他也许管不了人亡政息,但无论如何,他一定会想个办法,让六哥稳稳当当的继位。
关键便在太后。赵顼心里面很明⽩,大宋朝的亲王作为有限,赵颢能苦心经营到这个份上,已是颇让他意外,但也须加上天时地利,才能造成今⽇之局面,然而,最后若无⾼太后之支持,也绝计成不了大事。所以,⾼太后的态度,至关重要。
然而…赵顼又想起陈衍被斥责之事,
中不由又是一阵烦闷。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