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行 下章
第二百九十章 闷雷
 然说杨华有意经略西夏,尽收河套与兴庆府于囊中,镇现在的力量还不足以在西北有所动作。他性格即便再刚毅,却也没狂妄到轻车冒进的地步。

 在新军尚未练成,赵构还保持着对山西的咄咄人的态势之时,河东军绝不可轻易出兵。

 好在赵构的新朝因为饥荒出现了极大的经济问题,在以往,赵构的建炎朝的财政开支全由汪伯彦一己承担。起初,仅靠相州一地所出还可勉强支撑。但随着新朝规模越来越大,赵构小朝廷的钱粮越来越吃紧。赵构本打算等到夏收之后,依靠河北和河南的赋税维持。但没想到一场大雪灾让期待中的夏粮颗粒无收。而新任宰相李纲和建炎朝军方第一人宗泽所策划的两河军事行动也因为巨大的财政困难产。

 在李纲和宗泽的计划中,他们本打算在夏收获之后沿太行山两路进军,一路讨伐山西的僭王赵楷,一路接收金人和约中即将归还的河北失地,随便接回落入金人手中的太上道君皇帝。

 这个军事行动规模庞大,所需兵力达空前的二十万,需军费上千万贯。

 可等各路大军集合完毕,灾荒也来了,新朝的宰执们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

 现在,赵构手上除当初从河北带回来的九万人马外,各地还陆续来了十余万勤王军。这么多人要吃要喝,每天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宋朝军队是个吃钱的窟窿,以这十九万人马计算,每个月的帐目支出就是两百万贯,这还是和平时期。

 若是打仗,这笔开支将成倍向上翻,甚至翻上十倍都有可能。这是因为军队一旦开拔,除了主力战兵外,朝廷还得负担大量地民夫和辅兵的吃喝。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一个主力战兵背后通常都有两个辅兵,沿途还要大量征召民夫。二十万人马的军事行动,征用个上百万辅兵、民夫也属寻常。

 当初北宋鼎时期,以中国强盛的国力要进行这种规模的战役,也会让朝中宰执们叫苦连天,更何况是赵构这个小朝廷。

 于是。这个军事行动也仅仅于计划。目前。赵构最要紧地事情是给自己手下人找饭吃。而不是讨伐叛逆和接回太上道君皇帝。

 饥荒一来。河北、河南自然是指望不上了。向东南伸手要钱吧。东南那批官僚们也被二帝并立地形势弄得人心浮动。观望情绪浓重。钱粮赋税自然是能拖就拖。甚至暗中克扣中私囊。总之。大家是各自为政。完全无视中央地存在。

 最后。快要被经济问题弄到精神崩溃地赵构只得派出自己地钱袋子尚书祠员外郎喻汝砺去四川划刷钱粮。想办法筹集军饷。

 在喻大钱袋没有回河南前。赵构所有地计划只能停留在纸上。

 赵构大军北上讨伐太原地军事威胁减除让杨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喻尚书到四川跑一个来回。要要征调筹集大量地钱粮。没三四个月搞不定。河东军可以乘这个时间好好训练新兵。

 说句实在话。杨志毕竟是将门之后。做天武军统制在能力上应该没任何问题。以前之所以一直没能一展中抱负。主要是因为杨华地限制。杨华对他热切地功名心和猥琐很是不喜。有看中了他一身出众地武艺。一直拿他当保镖使。现在。杨华要成立新军。手上人才不足。迫不得已才让他当了这个天武军统制。

 罢走马上任时,杨志只光一条,无兵无将。杨华答应让他去其他军队选合格军官,还给了他一个一千人地名额。

 本来,杨志以为自己怎么说也是一个高级将领,妹子又嫁给了杨国公,在河东军也算是个有地位的人了,只要自己开口,其他人没理由不给自己这个面子的。

 可没想到,各军将领见杨志前来要人,避之如同蛇蝎,惟恐他来占自己便宜。

 杨志先去找赵明堂,问能不能从陌刀队里写军官。赵明堂客气地说他的陌刀队只有一千五百人,上次捧军成帘就走了不少骨干,到现在元气还没有恢复。否则,桥镇大破宗翰时也轮不到捧军出头。说到这里,赵明堂苦着脸说:“杨志将军,你若再来人,我只能把陌刀队解散了,要不,我这就去同茂先说。这个龙卫军统制官我也不做了,反正我身体也不成,索去当你的副手。”

 说到这里,赵明堂不住咳嗽,满眼都是红丝。

 赵明堂在军方资历极高,听他负气说要解散陌刀队,杨志吓了一跳,忙道:“赵将军说哪里话,陌刀队是茂先公一手竖起的旗帜,是我河东镇的支柱。若解散了,你叫茂先公情何以堪?”

 赵明堂这里不成,杨志只能闷闷地去找李鹞子。刚见面说不了两句话,杨志就被李鹞子尖锐的冷笑刺得脑袋发涨:“他娘地,我训练这支骑兵容易吗?游奕骑训练了一年多时间,现在好不容易有点骑兵模样,难道还让他们去当步兵上战场消耗?”

 杨志着太阳说:“李将军,成立天武军乃茂先公的战略部署,事关重大。再说了,当初铁十一将军不也是从骑兵转为步兵,去了捧军吗?”

 李鹞子突然翻:“别提铁十一这个白眼狼,他以前不过是一个子,在爷爷手中总算给练出来了,却不想被捧军勾了过去。姥姥,以后见他一次一次。”

 李鹞子着一句“爷爷”得杨志中那口闷气就要爆炸开来,一张脸涨得发紫。

 见杨志就要爆发,李鹞子缓和下语气,说:“你还是去捧军吧,杨再兴手下有九千人马,一千人伤不了筋骨。”

 陌刀队和游奕骑人少,就算赵、李二位将军爽快地答应杨志的请求也不了多少人马。大头还得落实到杨再兴身上,可杨志也知道杨再兴不是个好说话的人,同自己素来不和。

 可为了天武军,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找上门去。

 但还没等他说上一句话,杨再兴就拍案而起,命人把杨志轰了出去。

 杨志也知道在军中不讨人喜爱,但事情闹到如此地步,他也无法可想,只能再次找到杨华,问能不能由杨华出面去人。

 杨华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杨志,气得七窍生烟,只恨不得这家伙两耳光。

 强行下心头地怒火,杨华怒道:“杨志,成立天武军是我河东镇的重大决策,我给了你选将地权力,河东镇也有行文。可事情一拖就是半月,你还是光杆司令一个,无

 样的将军我还真没看到过。你不觉得羞吗?”

 杨志跪在地上,额头上地汗珠子一滴滴落到地上,须臾就漉漉一大片。他也不敢辩驳,只不住磕头。

 看他实在可怜,杨华一想起他的妹子和腹中尚未出生地孩子,叹息一声:“罢了,这事就这样吧。其余各军也有他们地困难,不想给人就不要了。”

 杨华心中也是窝火,军队的将军们一个个都像是小气的守财奴。可明明知道杨志是自己地大舅子,却就是不给人,不是不折自己面子吗?说到底子,还是杨志的威望不够,大家都认为他不过是因为同自己的关系才做了这个统制官。

 看来,是时候给他竖立威望了,否则他以后还如何带兵。

 沉了片刻,杨华着才道:“其实军官还是有的,我手头就有一千多现成的。”

 杨志闻言大喜:“哪里?”

 杨华:“军校不是就有一千多人吗?”

 “啊,是不是…”杨志有些结巴:“那些人的年纪是不是小了些?”

 杨华:“也不小了,在里面挑选一下,十二岁以上的都给你吧。”那个所谓地军校是以前虞允文从各地收集的孤儿,刚开始只有几百。杨华后来有陆续收养了不少,到现在已有一千五百多人。

 这一千五百多人平时都以军法勒束,除了读书识字,还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

 到如今,军校已经开办一年,这些小孩子一个个都出落成合格的军官。同老一批河东军官不同,这些小家伙军事过硬,有文化,对杨华极度忠城。

 迸时候,十二岁以上的男子就算成年,而且,宋人普遍早。如果抽调十二岁以上的小学员,应该能够凑够一千人,也能将天武军的架子撑起来。

 “可是…”杨志有些哭笑不得:“实在太小了,末将每月都要去军校上五天课,情况也很清楚。他们的身子都还没长全,上阵厮杀也没有什么力气,不堪使用啊!”杨华:“杨志,你这就不明白了。军官是用了带部队地,不是用来厮杀的,打仗又不是比力气大,靠的是团结、纪律、勇气。你少废话,人给你了,究竟要不要?”

 杨志只得无奈地说:“成,我都要了,反正别的地方也弄不到军官。”

 杨华站在杨志面前:“成了,你起来吧,好歹也是个统制官,别老这么猥琐。他们不给你人马的事情我早知道了,让小学员给你当军官地主意还是你妹妹出的。这一千多小孩子可是我地心肝宝贝,若不是你,换别人我才不给呢!”

 “是。”杨志又磕了一个头,站了起来。

 杨华送他离开的时候,除叮嘱他好好练兵外,还说:“现在粮食紧张,夏粮又绝收,其余两军都在压缩开支。但你天武军地这些小军官都在长身体,却不能亏待,口粮按成年人的数目发放,每天都要吃。如果有人骂看不顺眼,我替你撑。”

 “多谢将军。”杨志感动得眼睛有些发红。

 很快,军校学堂里地小学员们到到杨志那里去报道了,总数有一千零五十人。其中,十二至十四年龄段的六千七十四人,剩下的都是十四到十五岁的。这些人因为平时吃得,加上正是长身体的年纪,个子都高,平均一米五十,有地人甚至已经达到**标准。

 开开始的时候,李鹞子、杨再兴等人还在笑话杨志的天武军是娃娃部队,上了战场肯定会子。可很快,他们就会后悔自己所说过的话。这些小军官文化程度高、军事素质过硬不说,最厉害的是都被杨华洗过脑,一上战场凶悍得令人发指,敢战的勇气甚至超过老龙卫的人。

 所有地将领都在后悔自己当处怎么没提前下手把这群小军官先招入自己麾下,白白便宜的杨志这个马、官

 很快,杨志就招了九千新兵,总算拉起了一支部队。

 到现在,河东镇已有三支成建制的部队:龙卫军军、天武军。

 龙卫军地统制杨华自己兼领,下设李鹞子的游奕军和赵明堂的陌刀队,总数两千五百人。龙卫军是杨华的精锐,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河东镇的华。

 捧军统制杨再兴,副统制古松、曹亮、铁十一。全军有众九千,兵多将广,是河东镇步兵主力。

 天武军,统制杨志,副统制制于忆。有众九千,战斗力还是个未知数。值得一提的是,杨华的大厨符老二,大名符务也被派去做了一个小小地指挥使。

 三支军队加起来有两万多人。

 至于河东镇所辖的山西各个州府,有厢军乡勇一万多人。

 也是说,承天朝现在的总兵力也不过四万左右,相比起赵构的伪政府,兵力还极其薄弱。

 不过,要养活这么一支军队已是山西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在天武军顺利招到足够兵员之后,太原府的地方官就不住在杨华面前叫苦,说走了这么多壮丁,地方经济受到极大破坏,以后再不能这样扩军。

 杨华只得答应他们,以后再不在山西招兵,至少十年之内不打山西人的主意。

 新军成立之后,财政开支立即吃紧。因为饥荒的缘故,天承皇帝颁下圣旨,免去山西今年地夏税和秋税,与民休息。如此,才不至于引起民变。

 钱粮如水一样花出去,很快,当初从银术可手上的缴获就花了个光。杨华现在是穷得叮当响,看什么都是金色的。特别是最近,他一听卫兵来报说户部的官员又来登门拜访时,心脏总不争气地一阵跳。

 “什么时候开打啊?”

 “娘的,再不打就要被饿死了!”

 “马上就要秋收,快了!”

 “还是打仗好,至少也有个盼头,这么窝在太原也不是办法呀!”

 …

 这样地话在太原人嘴边不住念叨,已经成了众人的口头禅。

 “还得再等等。”杨华心中也是烦恼,赵构那边虽然无力北犯,可也不得不防。尤其是李纲和宗泽在一天,他都不能掉以轻心。

 老实说,对这两人杨华还是很尊敬地,他们虽然打仗不成,可威望极高。有他们在一天,赵构迟早会恢复元气,一想到自己贸然去攻击西夏,而李纲却突然杀到山西来的情形,杨华就有些头皮发麻。他们地威信实在太高了,自己在太原或许还能震住场面。若离开太原,只怕地方上的官吏都会无

 地投降李纲和赵构。

 “他地,在城中呆得憋气,我还是去部队利!”杨华也感觉到天承朝的沉闷,加上成天看各种数据看得眼话,索来了个不管不问,将大小事务都丢给了宰相们,骑着战马,带着卫兵去驻扎在文水的天武军大营同杨志的新兵们一起厮混。

 新兵的训练自然艰苦,队列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一天到晚就没有停过,很多士兵都累得呕吐,尤其是那些小军官们。杨华身份极高,加上天气炎热,本可在文水游山玩水,逍遥一个夏季的。可为了尽快让军队出战斗力,为了招揽人心,他便学着一个大头兵的样子,跟着出。最近因为饥荒,军队的伙食很不好,杨华也不搞特殊,同大家吃一样的伙食。

 见杨华生活简朴,受到优待的小军官们也纷纷表示不愿吃军官伙食,有的人甚至写了血书。

 兵不患寡而患不均,看到连杨华这样的大人物和这么多小军官都同士兵们推衣衣之推食食之,士兵们都十分感动。

 老实说,小军官们刚领军的时候,那些士兵还都不怎么服气,说他们不过是一群娃娃,凭什么在大伙面前指手画脚。可很快士兵们都发现这群小孩子地训练强度比大人还重,有的时候就算练到血也苦苦支撑。他们的战术动作极标准,箭得准,队列站得直。而且,每人都写得一手好字。

 一直以来,军队充斥中文盲和大老,也以俗为荣。可这群特殊军官的出现,让士兵们眼前一亮。

 小军官们一各个仪容整洁,说话和气,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度。可上了训练场,却变成了小老虎。

 虽然不知道这样的军队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普通士兵还是能够察觉到这支部队同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不太一样。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其间,杨华也回过几次太原。

 转眼就到了八月初,天气热得厉害。公元一一二七年地天气很怪,冬天极寒冷,可等冬天一过,立即就是酷热的夏季。世界仿佛只有两个冬夏两个季节。

 河里水都干了,旱情一重过一

 河北绝收、山西绝收、河南绝收、山东歉收、两淮歉收。

 坏消息满天飞。

 赵构小朝廷终于盼来了喻汝砺,喻尚书从四川弄回来了价值七百三十万吊的粮草和物资,让建炎朝廷终于缓了一口气。

 听到军统司地带回来的情报后,杨华愣了半天,他有些郁郁不乐:“人家总算可以熬过这个夏荒,而我河东镇的口粮还没有着落。看来,再不去抢劫项人,天承朝这个小鲍司就要彻底破产了。”

 说来也怪,两河农作物大量减产,偏偏西夏那边的夏粮产量极高,而且,看这个趋势,秋天又将再次大丰收。

 西夏就像是一颗成的果子,老在杨华眼前晃,得他垂涎滴。

 “轰隆!”有隐约的雷声在文水县的天上响起,天武军正在站队列。天气闷热得让人发狂。

 两百人在三十个小军官地率领下组成一个小方阵,全副武装地站在旷野中。没有人说话,汗水在铠甲下小溪一样淌,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满是汗珠。

 须臾,汗水连成一片,从鼻尖和下巴上滴下,但没一个人动手去擦。

 杨华站在队伍前,静静地看着这群士兵。

 “将军,你已经站了一个时辰了,是不是休息一下?”新任侍卫长小心地问。

 杨华绷着脸不说话。

 士兵们也都没有动,既然连杨将军都同他们站在一起,就算再苦再累也得坚持下去呀!

 天上的雷声开始响亮起来,风吹起来,闷热的空气开始凉爽。

 正在这个时候,远方跑来一群人“将军,将军,可算找到你了!”

 杨华定睛一看,却是赵行德。他不一楞,这家伙不在太原,跑文水来做什么?

 在赵行得身边还跟着一群人,看为首那人的装束,却是布衣打扮。

 杨华知道赵行德这么着急找过来,一定有要紧事务,忙对士兵们下令:“原地休息!”

 “坐!”一个小军官一声大吼。一千人“哗啦!”一声整齐坐了下去。

 这巨大的声音引起了那群人的注意,从人群中钻出了一个中年人,长声笑道:“茂先,可找到你了。”

 “这位是…”赵行德正要给杨华介绍。

 杨华一笑,一把握住那个中年人的手,笑道:“不用介绍了,这位是我地老朋友,老上司吴敏吴大人。”

 此人正是钦宗朝的前宰相吴敏,也是李纲的密友。

 钦宗是天承朝给大行皇帝赵桓所上的庙号,为了保留历史的原貌,杨华还是决定给他上这样地庙号。赵桓这人毛病不少,盖棺定论,还真找不到什么优点。只性格和顺,为人孝道这一点尚可。

 钦敬也。

 屏气钦敛之貌引之为钦敬。

 见到吴敏,杨华有些吃惊,这家伙也算是李纲的密友。现在李纲是赵构地宰相,按说吴敏也应该得到重用的。怎么现在反跑河东来了。

 他笑道:“吴大人,可是来当说客地?“

 “茂先开玩笑了。”吴敏严肃地说:“天承朝来赵宋正溯,吴敏身为朝廷官吏,自然要过来侍奉新君。”

 杨华心中一喜,吴敏此人颇有才具,威望也高。这么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前来投靠,是河东政治上地一大胜利。

 吴敏也不废话,径直说:“我先前听赵行德说将军有意向西用兵,经略关中。依我看来,正其时也。吴敏好歹也是做过宰相的,愿随将军前去,执节督关中诸军。”

 杨华皱着眉头说:“吴大人去关中,以你的威望自然是最好不过。可我河东兵力微薄,又在闹饥荒。”

 “饥荒算什么,直接以军就食好了。”吴敏毕竟是做个宰相的人,说话也很直接:“将军顾虑的是僭王赵构兵犯太原吧。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了。”

 吴敏铁青着脸说:“伪王赵构已经罢免了李纲大人,并下伪诏斩了陈东和欧澈。天怒人怨,民心尽失。河北河南现在已经成一团,正是将军出兵关中的好时机。”

 “啊,陈少死了!”杨华惊叫出声。

 “轰隆!”一声,雷声终于响亮起来。  M.NkoUxS.cOM
上章 宋行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