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宸宫 下章
第三十二章 静王
 晨想起,今午时,瞿云听说她晚间去太后那里赴宴时,那震惊到极点的神情…

 “你疯了!”

 “小云,你这话说的太奇…哪有这样咒我的!”

 “你压制不住自己的怨愤…只要出手一击,她便会身首异处,你能忍耐不做此想?!

 “小云,你少说了一点…想到自己要向她跪拜,我心中怒火,如同决堤汪洋,不能自已!眼看她安享尊荣,眼看着元旭寿终正寝,成了英明神武的‘先帝’,就算倾四海之水,又怎能熄我心头之恨?”

 “小宸!!”

 “即使如此…小云,我仍然想去,我想亲眼看看,这位尊贵显荣的‘太后’!”

 **

 太后坐于正中,听得身边叶姑姑悄声介绍:“这便是皇上亲封的尚仪了。”

 她命那少女起身,细细打量了一回…

 她果然如传说中一般清秀稚,一身绛朝服,更显得肌肤如雪。

 她幷不如一般嫔妃畏缩,站定之后,抬眼上太后…

 那双眼,清澈见底,毫无平时见惯的谄媚与畏惧,莹润中,透出飒干。

 果然盛言不谬!

 太后暗赞一声,知道眼前女子,乃是凭自身本领立足,亦是皇帝倚重的亲信,与座中这些闺秀,殊然不同。

 她笑道:“我们的红线隐娘(注)来了!快快坐下,让我这老太婆也瞧个真切!”

 叶姑姑亲自给她布了席位,这样的殊荣,让妃嫔们为之侧目。

 晨面色恭敬,在太后的犀利注视下,更显真挚:“承蒙太后看重,微臣实在惶恐,怎敢跟娘娘们幷坐?”

 太后看她不逾本分,心中更是看重:“不妨事,你坐到两位娘娘身后便是!”宫人们端来几案,置于周、齐二妃身后,除去规模略小,其余都一模一样。

 后宫嫔妃嘴上不说,心里却是雪亮…这二位娘娘脾气甚大,又都眼高于顶,这番让一个微末女官坐在身后,心中定然不喜。

 太后这般作为,是有意,还是随兴?

 出乎众人的猜测,周、齐二妃脸色如常,幷没有丝毫不悦,齐妃甚至在晨落座时,让侍女递给她一只靠垫。

 有好事者不咋舌,这位尚仪的面子,真是大得异乎寻常!

 **

 周贵妃没考虑到甚么面子,她对耳边的娇声软语充耳不闻,全身紧绷,如临大敌。

 这是太后慈宁宫,幷非她自小长大的沙场营帐,可是,她却隐隐感到,冥冥之中,有一道凌厉凄烈之气,直冲天寰。

 是谁?

 生出这样重的杀气!

 她袖中双手紧握,雪肤之上,竟生出一层小疙瘩…这是武者的第六感,面对绝世高手时,自然而生的寒意。

 她环顾四周,没有任何发现,正要暗笑自己幻觉,她嗅了嗅,眼中闪过惊骇…

 是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在这衣香鬓影之间,人的嗅觉,仿佛失去了作用,只有她,是个例外。

 身为周浚之女,她辗转生活于军中,鲜血的味道,早成她记忆中最重的一份。

 是谁?

 在这繁华若梦的辉煌夜宴中,出了,这淡而隐晦的,鲜血…

 齐妃也有些坐立不安,她偷偷斜眼身后,以眼角余光,窥视着晨

 对这位尚仪,她是一百个佩服…晨不记前嫌,在她惊惶无助之时,暗中给她支招,让皇帝的宠爱,重新回到身边。

 犹记得前,芙蓉帐暖,深夜绵之后,元祈对她亲口笑道:“你这个小辣椒子,还真是改不了了,不过,怎样也是真情…”

 这且不说,还有自己的父亲齐融,经过晨几句点拨,立即改了策略,不仅与周浚关系缓和,她还听御书房当值的捎过话来,今晨皇上见了父亲的奏折,赞道:此真老成谋国之言!

 这样一位运筹帷幄的奇女子,自己此刻,却对她隐隐生出恐惧。这种恐惧,仿佛是,幼年时候,在庙廊深处,见到的幽深鬼影…

 这位尚仪,她微笑着,态度恭敬的无懈可击,如此的完美,却隐隐,让她觉得不真实。

 这让齐妃想起,幽幽月光下,冽嘴甜笑的森白人偶…

 对了!就是这个感觉!

 器妃悚然而惊,她继续偷瞧着身后,全身都沁出冷汗…

 要论察颜观,谁又能比得上,自小家中便有十几个姨娘的她呢?

 晨眼神清澈,仪态沉稳,正含笑听着太后说话,那笑容真挚,齐妃却觉得不寒而栗…

 朝服之下,那仿佛是被一张雪白人皮蒙着的,微笑着的,鬼魂…

 此时光已然全消,殿内虽点了两排灯烛,却更显昏暗,重重低垂的帷幕被风吹拂,轻轻颤动,长长黑影如水一般淌,在地下形成张牙舞爪的形象…

 这肃穆大殿,在此刻,竟如同森罗鬼蜮一般!

 四周的轻声笑语,齐妃也不能听见,她汗出如浆,轻轻呻一声,颓然伏于几案之上。

 “齐妃娘娘,你身体有恙吗?”

 少女清冽的问话,从身后传来,齐妃回身望去,只见晨一如往常,刚才的一切,仿佛全是自己的幻觉。

 这时,殿外一阵轻微的喧哗,一位管事喜气洋洋的进来禀报:“皇上和静王爷一起过来了!”

 太后欣悦,嘴上却笑着嗔怪:“这两个孩子真不象话,到现在才来,看样子,我这把老骨头,今后就不能劳动他们的‘玉趾’喽!”

 她说的有趣,众妃嫔笑得花枝颤,皇帝和静王大步走了进来,静王耳朵尖,已经听到了这句,他立马嬉皮笑脸的上前,也不参拜,只向着太后撒娇道:“母后真是冤枉我了,我让家人把这劳什子搬来,又扯了皇兄题字,才磨蹭到现在。”

 他示意身后从人把东西端过,众人凝神看去,却是一道巨大卷轴,严严实实的封起,什么端倪也看不出。

 静王亲手把封条打幵,又让从人托着,一时之间,却见宣纸轻舒滑下,如水一般重重叠叠,仔细看去,竟是一幅“千寿图”!

 所谓的千寿图,乃是由书法名家一至数名不等,以千种不同的字体、风范,写出一千个不同的“寿”字。

 他恭谨递于太后眼前,太后凝神端详,只见各个精彩,飘逸、厚重、狷狂、秀丽…这一千个寿字,又有哪个是凡品?更奇的是,它还聚集于同一卷轴之上。

 卷轴末尾,一行小楷稳重端秀,太后一看便知,这是元祈御笔,她以画扇轻敲静王元祉的额头:“小猴崽子,又去胡乱花钱?!我老太婆,用得着这么贵重的东西?”

 静王一脸无辜冤屈,苦着脸道:“母后又敲我的头…我不及皇兄聪明,定是您自小就敲的缘故…这也没花多少钱,是我一个门人看着好,这才敬献的…您贵为国母,普天之下,又有什么用不起,只当是儿子我的一点心意罢了!”

 元祈在他身后听着,不笑骂:“你竟是胡扯,什么不及朕聪明,又扯上母后敲你额头…这是轻巧画扇,又不是万斤巨石!只这一幅千寿图,倒真是看的过…母后便收下吧,这也是他一片虔心!”

 “你们都有虔心!”太后笑得畅:“我有你们这两个儿子,此生便不枉了!”

 注:红线隐娘都是唐传奇里的人物,属于女子中的奇侠巾帼。

 (PK票请继续投给本文,某非拜谢所有亲们~~只是不要为我破费)  m.NkoUxs.cOM
上章 宸宫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