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月东升 下章
第二十六章再选官兵
 四万明军以及随行的大队民夫驮队运抵辽的粮草、军需,在辽城外堆积如山,仅是调拨入库,便足足用了三的功夫。辽城内原有的府库已经不足用,另外又划出数百座空屋作为临时府库,才算是暂时清理干净,不至于曝野外。

 辽东经略袁应泰嘱咐辽东巡抚王化贞为苏翎购买的那一万匹战马,为这四万明军的押运帮了不少忙,而又因此次督管极严,沿途倒是没有出现倒毙马匹的事情。苏翎只命留下二千匹单独派人养护,以作后重建黑甲骑兵营之用,其余的,以每营千匹之数,分别派往各营再建骑兵。

 此外,随军而至的,还有三百五十辆战车,每车配火炮两门。这原是京营所属,说起来还是辽东经略袁应泰上任之初调拨入辽的,但一直积在广宁,迟迟不至。巡抚王化贞本想留在广宁组建战车营,却被袁应泰勒令不得截留,发往辽。不过,这如今倒是抵达辽,但苏翎巡视时,却得知战车倒是齐全,火葯弹丸一概是照京营配置一项不缺,量也足够作战之用,但这原属战车营的士卒却是一个没有。也不知是原本就没有派遣,还是派了却又闻风溃散。

 待从袁应泰处得到这四万兵马的名册,苏翎才知这一部人马的构成。大概是广宁一带招募的民兵有三成之数,三成是历次战败溃退至广宁的败兵,剩下四成,才是新近入辽的援辽兵马。苏翎琢磨过后,明白大概是广宁一带防御蒙古的兵马,也是按此例分派的。这么一股拼凑地四万人马。唯一的好处,是不缺铠甲、兵器、骡马。如今运抵辽的铠甲、兵器,已经有略微超出。而苏翎眼下要做地,便是将这些兵马全数重组,建起几营可战之兵来。

 就在袁应泰忙着安置军需、粮草的这两,苏翎已与赵毅成等武官商议妥当,着手筛选士卒。

 这第一道军令,以榜文的形式在每座军营中张贴。且同样为那些不识字的士兵配备有反复宣读的人。这道榜文只有区区几行字,内容倒是令所有的明军士卒十分好奇,且内心翻转不一。榜文中说,限一之内,凡是不上阵杀敌者。即刻登记名册,另派它用。一之后,违反军令者,立斩不饶。

 这怕是大明朝开国以来也从未有过地军令榜文,说得既明确,但也有含糊之处。若说不上阵杀敌,还不如说是临阵逃的,这四万人之中,哪个又不顾自家性命?这便要问这些兵到底是为何而来。当兵吃粮、、原属军籍的是一种。这招募时混吃混喝的,也是一种。当然,苏翎期盼的。是那些中但凡有那么一点儿地“建功立业”之辈,想必也会有。

 另外。这援辽兵的军饷,朝廷上可是给的月饷一两五钱。这中间有多少是指望着这月饷养家糊口的,可是无法计数。当然,什么安家银、马价银等等之类的,朝廷已经拨付,此时苏翎却是不管。自这一刻起,这些兵可都得按苏翎的军令行事。

 这些兵或许算不得精锐,可至少体格、身材、气力也算不错,滥竽充数之人,在广宁便有了一次筛选。对于这道榜文,这些兵除了开始的好奇之外,渐渐地便想得多了。当然,不想战死的可为数不少,但随即想到的是,能不上阵自然好,可那饷银自然便会有变化。这位苏总兵、征夷大将军行事虽然显得莫名其妙,可总不会要些不想打仗地兵却又照给发银子的吧?这么一犹豫,这到底愿不愿意上阵,可就是一个左右摇摆地决定了。

 铁了心不想送命的,自榜文发布那地午时起,便战战兢兢地到指定地点登记名册,果然,连句呵斥也没有一句,只是立即被命令前往一座新的大营报道,同时出身上地铠甲、兵器,只被允许空手而行。有了头一个例子,这随后的人便胆子大了,人也渐渐地多起来。初时,还是那些略显的单薄的人,随后不少壮汉,也出铠甲、兵器,低着头迅疾离开。苏翎的这道命令,无疑是贴了一张贪生怕死的标签,这在军营都是男人的环境下,可不是什么好事。

 次,总计有五千六百名的兵是摆明了不想上阵的。这些人在战场上定然是第一批逃窜的人,那些尚未接战即望风而逃的战例,便是这类人的杰作。对此数目,苏翎反倒有些高兴,这第一关的淘汰,至少稳定了剩余士卒的胆子。与此同时,苏翎又命令在原来的各营之中,也发布这类榜文,当然,令苏翎更加欣慰的是,这一次,经过一段日子整训的兵们,只有数百名到新营报道。

 对于这六千多名士卒。苏翎连瞧都未瞧一眼。只派人又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一是想回家地。即刻离去。当然。这什么盘、粮食地。可概不负责;另一个。便是担任运送粮草军需地辎重队。粮食管够。月饷八钱。因时间较短。也来不及统计这些人中到底都是哪儿地人。不过。直接回家地人。仅仅有二百多人。余数仍然有六千之多。

 这一营辎重兵。苏翎很快便交给辽东经略袁应泰派人接管。此时袁大人手里还有不少武官等待分派。是故这一营人马也旋即都配备了武官。当然。这千总武官管带百人。游击将军带兵五百地事。也就不稀奇了。不过。这现象并未持续太久。各武官地家丁。再加上原来被苏翎拆汰进运送辎重地士卒。袁应泰手里便有了一万二千多人马。

 这部人马全部都被派做在辽与海滨往来运送军需、粮草。这加上那无数大车、骡马。自然要比那些民夫要有效且快速许多。不过。这自然抢了那些想换取粮食养家地民夫地饭碗。对治理民事自有一套地袁应泰。随后便又从中挑选了一万人左右。也按辎重兵地模式编制成伍。月饷倒也按八千核算。只不过给地仍然是粮食。算是两全之策。当然。相应地辅助手段。是粮价按地辽东平常价格发放。至于那些老弱病残。暂时无法顾及。只能听天由命了。自此。两万二千多有组织地辎重兵们。便不断地在这段路上往返穿梭。

 初步剔除贪生怕死之辈。或者说裁汰了最容易动摇军心之人。苏翎便开始整训那剩余地三万四千多明军官兵。

 鉴于那三百五十辆火炮战车。可是难得之物。苏翎决定建立战车营。这第一步。便是招募炮手以及鸟铳手。这三万多明军之中。原属于浙兵地。既有败兵。也有新近入辽地。算是熟悉火器燃放地兵。不过。总数也不过一千人左右。且只能说是会燃放而已。这准头以及鸟铳齐地战阵。却是丝毫不能指望。

 苏翎考虑再三。决定调镇江堡地汤南凯地火器四营赶赴辽。汤南凯地火器四营。是苏翎所部唯一地火器配置。战车火炮一应齐全。这么些日子里。汤南凯从未停止过训练。火器四营已经算是兵。接到命令之后。汤南凯立即全营开拔。并尊苏翎之令。先命一千鸟铳手先行。三抵达辽。进驻战车营。而大部火炮战车。则于五后抵达辽城外。这四百多里山路。也好在是原有辽东驿路。这时间上也算是快地了。

 另外,一直在朝鲜义州地朝鲜元帅姜弘立,终于等到了苏翎的命令,其已经募集的五百朝鲜手,也立即开拔,由姜弘立亲自带队,奔赴辽。自然,其接到的大明朝公文,不仅有辽东总兵官、征夷大将军苏翎的大印,另还有一封辽东经略袁应泰的公文,被送往朝鲜国王处。结果可想而知,朝鲜国王与大臣们,还庆幸这一回,大明天朝仅仅要了不多的人马,对义州发生的圈占土地安置辽东百姓的事情,也就继续忍了下去。不仅如此,还主动调拨了一部分粮草、耕牛、农具等等,送给目前在镇江堡坐镇地胡显成参将使用。

 战车营是个例外,将鸟铳手、炮手再次划分出来之后,这剩下的明军官兵,便有例可循,做起来便轻松多了。

 因千总以上武官,已经由辽东经略袁应泰调走,另行安排。这辽城外新地五座大营之中,最高的便是把总一级地低级武官。这把总虽然算是武官,却与兵相差不大,且与兵们也是最熟悉的,这不论是从何处调拨地军队,把总与兵还算是始终在一起,不属兵将分离的部分。那些败兵之中,也是基本是按原属建制编制地小队,只有新招募的广宁一带的新兵,才由新任把总管带。目前几座大营之中,便是这些基层武官维持日常运作。

 有鉴于此,苏翎分营集中把总一级武官,直接考核骑、兵器等等各自擅长的功夫,倒是照着明军惯例的标准,一一记录成绩,以待重新调整任命。而那些士兵们,则仍然是按一等兵等新的士兵标准,进行选拨、筛选。此时负责监督、管带的,都是第一次选拔出来的一等兵们,个个都昂首,勒令参选的士卒们按照老规矩,在辽城外的那一段路程上展开新的军营生涯。由此,辽城外大群奔跑的士兵,连续有半月,都没有断过。

 等这些都已经安排妥当,苏翎这才将目光投到那些高级武官的身上。

 除去战车营的一千多名士兵,这仍然剩下三万二千多明军士兵。若是算上苏翎以五千黑甲骑兵为底子创建的五营人马,加上祝浩在弓长岭驻防的一营,这辽城外共计有八万人马。刨去专管运送军需、粮饷的,也还剩下六万多人。苏翎决定待选兵之事结束后,便将部分人马调给郝老六以及千山堡的余彦泽、曹正雄三部。以三人目前的手段,足够消化这部分人马。

 不过,即便如此,这辽城外始终要另建两营,才能便于调动、指挥,这武官人选,依旧不掉稀缺的局面。按每营五千编制。总计八座大营,苏翎不仅从千山堡以及驻扎在海州的郝老六处调集一些武官赶赴辽,也必须从袁应泰提供的武官名单中选择一部分。才算勉强够用。

 辽东经略袁应泰的初次筛选,标准倒没与苏翎商议,以袁应泰承诺过地相符,这凡是不能严守军纪,贪污军饷小有名气、且没有过军功、战绩的,一概被派往辎重营管事。那被苏翎按着名册召集到总兵府上的。倒也有二十一名千总官,十名游击将军,七名守备官。至于总兵、参将等等更高一级地武官,辽东经略袁应泰一个没放出来,以保证苏翎做事不受任何潜在的干扰。

 这三十八名武官。披甲戴盔,在总兵府前院的空地上站成三排,静静等候苏翎的接见。那总兵府外,则全是各武官的家丁,数目各自不同,最多的一位游击,有一百二十名家丁,最少地一位守备,则只有三十名。估计。这与武官的家财有关,当然。也与贪污军饷的多少有些关联。虽说朝廷已经将各自武官的家丁计入军饷范围之内,但却不足以让家丁成为武官们的依靠。没有额外地赏赐。家丁自然不会太多。

 这些数百骑兵的家丁,在总兵府外哄哄地散落着。不过,很快。护卫队长唐平便出现了,大队的护卫骑兵们立即勒令所有家丁静声,并按各自所属列队等候。有几个家丁嘴里刚嘟囔了几句,动作稍慢,随即便被砍了一刀背,并被呵斥道:下回立斩。若在平时,这些被宠掼坏了家丁难说会不会拔刀相向,可惜,见着苏总兵护卫骑兵们的黑甲着装,以及那些大大小小制作那良的装备,可都没一人敢真的动手。

 总兵府内的苏翎,也在大群护卫的簇拥下,出现在武官们的面前。所有在场地武官立即站直了身子,竭力在这位新出现的辽东总兵官面前留下一副干地印象。

 苏翎瞧着眼前这些武官,一一挨着顺序打量着。这体格、精神,倒都是不错,不过,看起来,这之中大多数都有四十岁左右了,只有不到十人看着还年轻。“上过阵,杀过人的,左边列队。”苏翎低沉着声音说道。

 大概是这些武官都听说地了这新任辽东总兵官是个年轻得不像话的青年,可这第一句,便出人意料。武官们稍稍犹豫了一下,很快便站出来六个人,在苏翎地左侧排成一列,剩下的,似乎都在某种不安之中,微微扭动了下身子。

 苏翎向那六人看去,却是略微一怔,原来,这六人却正是那为数不多地年轻人,看起来都是不到三十的年纪,个个站得笔直。苏翎走下台阶,站在六人面前,一一打量了一遍,才说道:

 “都报上名来,在何处任职,都杀得什么人。”

 “驻防蓟州镇千总杨金凤,杀的是鞑子。”

 “驻防蓟州镇千总章友世,杀的是鞑子。”

 “驻防蓟州镇千总汪林亚,杀的是鞑子。”

 “驻防大同镇千总何强永,杀的是鞑子。”

 “驻防榆林镇千总姜荣祥,杀的是鞑子。”

 “驻防宣府镇千总袁欣博,杀的是鞑子。”

 六名年轻武官高声说到,声音洪亮,显得颇具气势。

 苏翎说道:“都是千总?这么说,你们都是与蒙古人过手?”

 “是。”六名千总齐声说道。虽然对苏总兵说蒙古人而不说鞑子有些奇怪,但却不影响六人敬佩的目光。这年轻人总归是羡慕年轻人的,以苏翎的模样,看起来自是与这些武官差不多的年纪,但人家已经是总兵官了。

 “好。”苏翎说道“好男儿自当杀敌立功。只要肯拼命,你们后个个都会是参将、总兵官的前程。”

 苏翎话锋一转,又问道:“愿意跟着我杀敌么?”

 六名武官齐声说道:“属下愿追随将军。”

 “你们便留下了。”苏翎说道“这便去营中等候吧。”

 “是。”六人说完,便鱼贯而出,那门外自有人安排。

 苏翎这才转身,打量着剩下的大部分已是中年,却是未染过血的武官们。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些人,大明朝此时以数千里的边墙防御,除了辽东战火连天之外,其余的地方,可都是小股袭扰而已。若是坚守不出,却也不是罪过,反倒是职责所在。那六名年轻人,怕是年轻气盛,立功心切之故,若不是追击杀敌,怕也是无任何功劳可言。

 这些中年武官之中,也不知哪个是叫文龙的,不过,苏翎却也没有多问,只打量了几圈,才淡淡地说道:“你们…。都会袁大人处吧。”

 武官们一愣,谁也没想到,这位年轻的总兵,话都未说几句,便将他们打发了,但是,武官们也不得不应声离去。  m.nKOuXs.Com
上章 明月东升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