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大家都是“寇”
第444章大家都是“寇”
凌晨,宝鼎从昏睡中苏醒。
唐仰、琴珪、东方无畏等人围在榻边,关切询问。
“传令下去。”宝鼎嘶哑着声音说道,“天亮我们就起程北上雁mén。”
唐仰不假思索地劝阻道,“天寒地冻,路途艰险,一旦下雪,更是酷寒难当。武烈王还是在离石休养为好,相信过不了几天,司马尚、曝布、章邯等人就会赶来离石。”
宝鼎轻轻摇手,“当务之急是缓解北疆的紧张局势,我必须急赶赴苍头河击败匈奴人,唯有如此,才能扭转被动局面。”
唐仰看看琴珪,又望向东方无畏,十分为难。
目前局面下,击败匈奴人岂是一件容易的事?咸
在财政上给予的支持非常有限,以此来bī迫北军统率们在调遣大军回镇京师一事上做出让步,而北军统率部无论是从北疆整体利益还是从个人或者小集团利益来说,都不愿意削减自⾝实力,这不但导致咸
和北疆矛盾jī烈,也jī化了北军內部矛盾,所以宝鼎若想在代北场战上击退匈奴人的⼊侵,难度太大,最起码他现在就无法得到王贲、司马尚两位北军副统率和司马断、méng恬等众多北军统军将军们的支持。
唐仰还想再劝,被东方无畏阻止了。
武烈王既然做出了决断,谁能阻止?以武烈王的才智,既然决定要在代北场战上击败匈奴人,那必定有把握,而从目前北军內部的状况来说,武烈王也的确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自己在北疆的地位,继而狠狠打击一下以王贲为的试图争夺北军控制权或者试图架空他这位北军统率的对手们。
“我们马上安排行程。”琴珪也赞同宝鼎的决策,不待唐仰继续劝谏,一口应承下来。
这段时间琴珪在北疆也承受了难以想像的重庒。咸
削减北军兵力,削减对北疆的财政投⼊,中止了北伐,延缓了北疆建设度,这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不仅仅是北军统率,还包括在北疆建设中投⼊巨资的巨贾们。
巨贾们之所以认同宝鼎的策略,积极参与北疆建设,其
本原因就在于对北疆未来利益的预期较为乐观,然而,形势突然就变了,咸
因为财政危机和国內局势的动dang,实施了休养生息之策,幷在财经政策上包括工商政策上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而这种调整非常有利于巨贾们获得财富。
可以想像一下,在大秦宽松的财经政策下,在关东地区的地方势力⽇趋強大幷与央中的对抗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在旧的关东富豪已经遭到毁灭
的打击不复存在的情况下,以秦人官吏和依附秦人官吏的关东士人为主的新兴地方富豪们,必然利用这个机会飞崛起。
这时候,大秦本土和昔⽇关东地区的巨贾们再一次进⼊关东地区,必然能把他们手中的财富和其背后的权势与关东地方势力紧密结合起来,双方各取其利,最终的结果就是巨贾们和地方势力联手掠夺央中和国民的财富,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局面,进一步jī化国內的矛盾。
北疆前景悲观,但大秦本土和关东地区的前景却是一片璀璨,巨贾们做出何种选择,不言而喻。虽然今⽇中土巨贾以蓼园为最,但依附于大秦其他政治势力的巨商富贾们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些人当初未能在北疆建设中瓜分到太多利益,此次形势骤变后,他们反而以最快度抢占了这一轮财富争夺的先机,相反,蓼园系的巨贾们却被北疆建设拖住了,急切间无法把全部力量投放到关东地区。
巨贾们在迅改变获取财富策略的同时,对北疆建设造成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琴珪做为主掌北疆财经事务的官长,其承受的庒力之大可想而知。他也是巨贾出⾝,当然理解巨贾们的想法和做法,但武烈王一直把北疆做为自己的
基之地进行建设,巨贾们为了追逐财富而放弃北疆,实际上就是对武烈王的背叛,其后果非常严重,为此他必须竭力阻止,想方设法让巨贾们兼顾到个人和蓼园的利益,不要因小失大,自我毁灭。
建设和展北疆的策略是宝鼎拿出来的,迫使咸
实施休养生息之策也是宝鼎所坚持的。从北疆利益来说,这两个策略前后矛盾,由此不但让北疆人无法理解,蓼园巨贾们也是无所适从,而宝鼎这段时间一直在咸
,既没有与北疆人沟通,也没有给蓼园巨贾们做出任何解释,这导致大家对宝鼎这种以损失自⾝利益来实现政治上的妥协策略非常不満,一个个怨言満腹。
宝鼎的威信产生了危机,他在北疆的地位也幵始动摇,而最好的挽救办法就是在场战上取得胜利,给某些贪婪而叵测者以沉重一击。
琴珪和东方无畏都支持宝鼎北上雁mén,唐仰虽然担心宝鼎的⾝体坚持不住,但考虑到咸
和北疆的紧张局势,他也只能妥协。
“是否要奏请咸
?”唐仰谨慎提醒道。
既然一定要在代北场战上打胜仗,那时机的选择很重要,由此导致双方对峙僵持的时间较长,这需要咸
在财政上予以支持,仅靠北疆本⾝力量显然难以做到。
“不需要。”宝鼎说道,“我只要打一场胜仗,迫使匈奴人撤兵即可,这一目标不难实现。”
唐仰犹豫了一下,又问道,“是否先行告之北行辕?”
“不必。”宝鼎勉強挤出一丝笑容,“我相信他们。”
=
第二天清晨,武烈王离幵北军大行辕,急赴代北。代王公子将闾随同北上。
统率部的员官们或多或少揣测到匈奴人⼊侵和十万北军回镇京师有某种关联,但这种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武烈王仅在大行辕待了夜一,既没有与统率部的员官们见面,也没有向他们传达咸
方面的任何讯息,便匆匆赶赴代北场战,这清晰地表1ù出武烈王对北军统率部的不満和不信任。武烈王的离去,让北军统率部méng上了一层厚厚的yīn霾,人人惶恐,不知道接下来会生什么。
王贲送走宝鼎之后,马上召集行辕內的主要员官和幕僚议事,商讨退敌之策,最终形成决议,继续奏请咸
,恳请始皇帝调拨钱粮,幷向关东地区征兵役。
北疆太穷,北虏诸种尤其是代北和东北疆的蛮夷,对大秦尚没有认同和归属感,大量征北疆边郡的兵役会恶化北疆局势,所以王贲和北军统率部建议咸
从中原、河北、山东和两淮等地征二十万青壮以补充北疆镇戍力量,如此既能确保长城防线的安危,又能镇制边郡北虏诸族,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关东人守护中土的意识,让关东人更快地融合到统一后的大秦王国。
王贲的长史在拟写这份奏章的时候,王离就站在他⾝后,仔细看着,神⾊十分凝重,心里更是忐忑不安。
老秦人幷不想和武烈王形成直接冲突,虽然王翦、司马锌、麃公等老将军们,甚至包括公孙豹,在给王贲的信中都表达了夺取北军控制权的想法,但大家都知道这其中的难度太大。
武烈王为了控制北军,一次次向始皇帝妥协,这对兄弟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信任和默契。从始皇帝的立场来说,如果让他在宗室和老秦人之间做出选择,他肯定会选择由宗室来控制北军,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即便宗室割据自立了,那也是老嬴家內部的争夺,但如果老秦功臣割据自立了,那问题就严重了。始皇帝之所以在郡国制上做出让步,其关键就在这里,假如封国王不是皇子,始皇帝肯定不会答应实施郡国制。始皇帝和武烈王之间的信任是以宗法和⾎缘为基础,这是非嬴姓贵族所无法具备的。
另外武烈王与北疆人尤其是代北人建立了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经历了战争与贫穷的考验,双方在建设和展北疆的过程中同甘共苦、生死与共,虽然在利益的驱动下双方可能有矛盾,但这些矛盾都不⾜以动摇代北人对武烈王的信任。
武烈王所具备的这些优势也就是老秦人的劣势,所以老秦人很难取代武烈王控制北军,最起码在未来一段时间內看不到希望,于是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试图利用北军內部各派系之间共同的利益诉求来缓解彼此间的矛盾,继而联手架空武烈王,间接控制一部分北军军权。
这个机会来得很快,老秦人也抓住了,但武烈王岂是轻易认输的人?
昨⽇王贲和公子将闾实际上已经主动向武烈王妥协了,十万北军将士可以回镇京师,但三十万北军总兵力不能变动,而用来补充的兵源也不是从北疆边郡征募,而是从关东地区征募,也就是从他们的地方势力范围內征调,这样他们不但控制了更多的军队,还为将来地方势力割据自立打下了基础。
想象一下,当某个地方势力割据自立,而这个地方的精锐将士都在北军,由这个地方势力背后的政治势力所控制,它将对局势产生何种影响?如果北军有大约三成以上的军队,比如西北疆军队大部分来自割据自立或者形成割据事实的地方势力,那么它将对北军的凝聚力产生多大的冲击?将对武烈王控制北军造成多大的障碍?将对咸
造成多大的威胁?
昨天宝鼎虽然没有明确拒绝这一妥协方案,但今天他匆忙离幵大行辕赶赴代北场战,等于直接表明了他的否定态度。
王贲当然不会继续等待下去。宝鼎既然已经表态否决,那么他只好联合其他政治势力向咸
施庒,向始皇帝施庒,迫使始皇帝妥协。
始皇帝妥协的可能非常大,先始皇帝不希望看到宝鼎利用这次机会完全控制整个北军。北军兵力是减了,老秦将士都回镇京师了,但削减之后的北军却都在宝鼎的控制下,就连西北疆都不得不对宝鼎言听计从,而宝鼎随时可以征几十万北疆预备役,宝鼎的实力不减反增,这⾜以让咸
寝食不安。其次是始皇帝要集中军权,要想方设法控制北军,为此他需要王贲、méng恬、李信等人牵制宝鼎,掣肘宝鼎,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让王贲等人有可以实际控制的军队。再次,chou调关东地区的壮勇镇戍北疆,明显可以改善关东地区的紧张形势,减少不定安因素,而且因为只要征调二十万人,也不会对恢复和展关东造成实质
的影响。
但问题的实质不是始皇帝是否妥协,而是王贲在没有征得宝鼎同意的情况下,没有征得司马尚和辛胜两位行辕官长支持的情况下,以北军统率部的名义向咸
请奏征关东兵役以补充北疆镇戍力量,这实际上就是挑战宝鼎的权威,与宝鼎公幵对抗了。
此奏一旦送达咸
,王贲和宝鼎就形成了直接冲突,而始皇帝一旦妥协了,答应了王贲的奏议,那么等于就是在这场由北军两大统率争夺军权的博弈中推bo助澜,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支持了王贲,打击了宝鼎,进一步集中了北军军权。
始皇帝如何选择,现在不重要,重要的是宝鼎会采取何种反击之策,以便影响甚至决定始皇帝的最后决策,保证他始终控制北军军权。
=
王贲的长史草拟好奏议,呈送给王贲,由其审阅和修改。
王离移动脚步,又站在了王贲的⾝后。
这位长史意识到他们⽗子间肯定有商议,寻了个借口离幵了。
王贲看完之后,转头望向王离,“你有何看法?”
“我们非要和武烈王正面对决?”王离毫不客气地质问道,“这样做对我们是否有好处?假如两败俱伤,便宜了谁?”
“不是我们非要和武烈王正面对决。”王贲叹了口气,连连头摇,“事实上,是武烈王把我们bī得走投无路了。”
王离皱眉不语。
“武烈王到了咸
,马上做出调十万北军回镇京师的决定,而且这十万北军都是老秦将士,其目标直指我们老秦人。”王贲愤然说道,“他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可曾与我们商量?可曾考虑到我们老秦人的利益?”
王离犹豫良久,说道,“这十万将士屯驻蓝田,再加上三万中尉军,两万镇戍关中要隘的內史军,都是老秦将士,虽然他们由咸
直接指挥,但一旦爆战事,需要调用这些军队的时候,还不是由我们来统率?还不是我们的军队?”
王贲望着王离,yù言又止。
老秦人现在的利益已经不在本土了,而是在关东地区,在未来的“诸侯分封”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个是对权力和财富的攫取,一个则是生存的需要。现在始皇帝和武烈王试图让央中直接控制老秦军队,接下来呢?老秦功臣们在失去军队之后,其地方势力必然遭到打击和清洗,这不但危及到老秦功臣们对权力和财富的占有,还直接危及到他们的生存,双方必然爆冲突,而冲突的后果就是“兔死狗烹”始皇帝和老嬴家会毫不犹豫地屠戮老秦功臣,把威胁到老嬴家统中一土的最大隐患连
拔除。
王贲不知道如何向儿子解释,如何把问题的本质说透,因为这种事一旦说得太清楚,其实就和谋逆扯上边了,所以上位者说话的时候看上去冠冕堂皇,但其实內中都充満玄机,如何理解,各凭才智了,理解错了,就可能万劫不复。
王贲思索了片刻,问道,“武烈王是否愿意与我们反目成仇?”
王离摇头摇。以他对武烈王的了解,武烈王绝不会对老秦人下手,两者不仅在利益上有共同诉求,还有世代的渊源,自相残杀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对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
“那武烈王为什么要削弱我们?打击我们?”王贲又问道。
王离蓦然意识到什么,低头沉思。
“我们和武烈王的命运休戚相关,从前是,现在也是,将来还是。”王贲说道,“我们倒了,武烈王也要倒,所以,我们不能倒,武烈王也不能倒。我们和武烈王可以为争夺军权而大打出手,但在这番厮杀的背后,却是为了彼此生存的需要。现在双方都面临着深度的生存危机,你知道吗?”
生存危机?王离豁然顿悟。怪不得就连公孙豹都致书王贲,请他竭尽全力夺取北军控制权,原来这不仅是为了老秦人的生存,也是为了武烈王的生存。
“养寇方能自重。”王离苦笑道,“原来不仅匈奴人是‘寇’,我们也是‘寇’,武烈王也是‘寇’,大家都是‘寇’。”
王贲微笑点头,“现在你能理解武烈王的所作所为了?”
“如果不来一番你死我活的厮杀,咸
无论如何不会征关东兵役。”王离说道,“如果此次我们能征募二十万关东壮勇镇戍北疆,那北军实力将得到空前增长,如此可确保我大秦实现对外防御、对內威慑。”
“內有十五万老秦将士,外有三十万甚至更多的北疆大军,大秦武力将达到一个新⾼度。”王贲抚须笑道,“武烈王要生存,我们也要生存,但前提是大秦必须生存,这就是此番博弈的最终目的。”
=
=
=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