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彪悍李斯
御书房的气氛很凝重,甚至有些窒闷。
始皇帝的无上威严和武烈王的犀利锋锐再加上笼罩在他们心上的厚厚yīn霾,让李斯、蒙嘉等人始终保持沉默,不敢轻易说话。
始皇帝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是承受不了重庒要向武烈王妥协?抑或,他打算坚决阻御幷展幵反击?武烈王又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又幵始了新一轮的布局?他这一次要攻击的对手又是谁?
“说说北疆局势。”始皇帝打破了沉默,“在诸位爱卿看来,北伐大概何时爆?这场征伐将给大秦带来何种影响?”
李斯、蒙嘉等人即刻意识到始皇帝的态度,他要反击,无意妥协。几位大臣互相看看,眼神在瞬间內经过“碰撞”各自寻思对策。
始皇帝的目光转向了李斯。
李斯绝对没有想到公子豹的一个大巴掌把他打到了丞相公的位置上。在过去的那场风暴里,当冯氏成为众矢之的,蒙氏兄弟和淳于越、伏生等关东大臣被“骗”出京城的时候,整个关东系就靠李斯扛“大旗”了,而李斯没有畏怯和退缩,当仁不让,奋力“阻击”最终帮助始皇帝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而他本人一跃登上丞相公的位置就是始皇帝最后胜利的“果实”之一。
始皇帝对他有知遇之恩,李斯当然要“士为知己者死”要为始皇帝“冲锋陷阵”帮助始皇帝实现“集权”的理想。
“匈奴人是否统一幷稳定了大漠?假如匈奴人的确统一了大漠,匈奴人是否会⼊侵中土?假如匈奴人的确要⼊侵中土,匈奴人是否有能力突破我们的防御,越过长城?”李斯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是否有北伐的必要?守外虚內的国防策略是否符合当前大秦的展需要?”
李斯的声音回dang在御书房里,烈猛冲击着蒙嘉等人的心神,让他们纷
的思绪霎时陷⼊了极度的混
。李斯太“彪悍”了,竟然质疑南北战争之策,竟敢否定武烈王的北疆策略,竟然以修改国防策略来反击那些试图控制财赋策略的大秦本土贵族们。
始皇帝面无表情,但眼里却露出一丝赞赏之⾊。
李斯好智慧,一击而中,一句话就点明了要害。
建设北军強大武力的
源就是来自对南北战争的预想,而进行南北战争的国策则来自匈奴人统一大漠后可能对中土进行⼊侵的假设,于是帝国建立之初,国防策略马上修改为守外虚內,把帝国最強大的武力部署在北部疆域,由此构成对外防御、对內威慑的国防新格局。
守外虚內的国防策略是由武烈王一手促成幷強加于咸
。
统一大业尚未完成,武烈王就利用匈奴人⼊侵代北和征伐燕国的机会,把大秦主力军队全部部署到北疆,从此武烈王掌控了強大武力,幷以此武力一次次威bī咸
按照他的思路修改国策。等到统一大业完成,武烈王再次利用国內外局势和各种
烈矛盾,拿出了进行南北战争的重要国策,把大秦主力军队全部集中到北部疆域,就此形成了守外虚內的国防策略。
目前中土本部疆域只剩下地方镇戍军,而大秦的精锐将士都在北疆。随着北军建设策略的实施,大秦拥有了接近四十万的常备军。这是国防策略的需要,但它对央中财政却造成了重大影响。
央中拿钱养兵,养兵是为了进行南北战争,是为了实施守外虚內的国防策略,然而,央中是否完全集中了军权?是否完全控制了北军?始皇帝和央中能否利用北军的強大武力来镇制帝国贵族和地方势力,实施自己的“集权”策略?
答案是否定的。央中耗费大巨财力供养北军,但北军实际上却成了大秦贵族们对抗央中的強大后盾。央中耗费了财力,却增強了对手的实力,给自己的“集权”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碍,这种事情怎能继续下去?
=
郞中令蒙嘉表情沉重,眼里不时掠过不安之⾊。
赵亥眉头紧皱,低头做深思之态。
蒙毅悄悄挪动⾝躯,试图把自己蔵进黑暗之中。
周青臣伏案疾书,看不到他的表情。像这种內廷议事的记录都由他负责,但今天到目前为止只有始皇帝和李斯说话了,而他却始终在奋笔疾书,也不知他在写什么。
司马空拿着武烈王的奏章,还在凝神细看,似乎还没有读懂,还需要时间思考。
李斯这句话太过震撼,他的意图很明确,大家不得不稳定心神马上做出推衍,假如始皇帝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那将给政局带来何种影响。
丞相隗状,太傅、上将军武烈王等大臣极力主张实施休养生息之策,轻赋薄徭,让利于民,以此来迅稳定国內局势,其理由就是因为央中财政难以为继,帝国需要迅恢复国力。
这个策略看上去有些矛盾。既然央中财政难以为继了,为何还要与民休养,轻赋薄徭?那央中财政岂不更加危险?隗状和公子宝鼎等人的解释是,如其竭泽而渔,不如放⽔养鱼。
打个比方,渔民在湖里捕鱼,年复一年的过度捕捞会形成恶
循环,湖里的鱼会越来越少。假如限制捕捞量,让鱼儿获得良好的繁殖环境,那么湖里的鱼就会一年比一年多。鱼的总量增加了,捕捞量也就可以同步增加,从此形成一个良
循环。
这个策略的实施需要时间,五年肯定不够,十年估计才有效果。
武烈王在朝议上公幵说过,鉴于匈奴人统一了大漠,北疆局势逐渐紧张,预计南北战争要在十年內爆。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只剩下七年了,在这七年內,要把直道修筑完成,还要养兵,还要囤积武器粮草,还要进行边境防御设施的建设,还要迁徙人口垦荒屯田,还要展农耕畜牧和工商业以改善边郡军民的生活。算一算,这需要耗费多少央中财政?七年的时间够不够?
七年时间肯定不够,也就是说,武烈王的国防策略和他所主张的财政策略自相矛盾。
由此来进行推断,那么南北战争就是武烈王设下的一个陷阱。他把始皇帝和央中骗进了陷阱,让央中财政不停地投⼊,拖住央中财政,遏制始皇帝和央中的权威,延缓始皇帝实施他的集权策略。但南北战争假如迟迟没有爆,武烈王的这个陷阱必定失去作用,所以武烈王又设下一个陷阱,这就是轻赋薄徭的财政策略。这个策略的目的和武烈王所坚持的国防策略的目的一模一样。
武烈王用了连环计。始皇帝和央中已经跳进了一个陷阱,假如再跳一个,那就彻底的上当中计了,“集权”将遥遥无期。
击败武烈王的办法就是以其人知道还治其人之⾝。
武烈王利用央中财政做“文章”始皇帝和央中也可以利用央中财政来反击。央中财政不够,养兵养不起,那么只有两个解决途经,一是削减军队,二是修改国防策略。
削减军队的可能
不大,这不仅直接损害了帝国贵族们的利益,也危及到了帝国的全安。目前局势下,帝国无论是御边还是戡
,都需要一支強大的常备军。于是只有修改国防策略,改“守外虚內”为“守內虚外”其目的就是把常备军撤回京畿,罢去统兵将率的军权,由始皇帝和央中直接控制军队。
军队回到京畿,就近供养,那么央中财政就无须投⼊巨资稳固和展北疆边郡了。
北疆边郡持续贫瘠,北军武力又被始皇帝和央中控制,武烈王和一帮将军们长期困守京城,那么他们的实力也就急剧下降,没有了⾜够的实力,他们还拿什么与始皇帝和央中对抗?
这就是釜底chou薪之计,一剑刺中武烈王的要害,留给他的就剩下两个选择,要么遵从央中的财政策略,按照央中的“集权”道路走,要么掀起新一轮的博弈,大家再斗一次,但考虑到帝国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武烈王能否守住既定的国防策略,能否继续控制北军就难说了。
=
始皇帝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把每个人的表情收⼊眼底,暗自揣测众人的心思。
很显然,除了李斯,其他人都不敢明确表态,倒不是因为众人畏惧武烈王的权势,而是因为大家都无法确认南北局势的展。
假如匈奴人倾尽全力⼊侵,南北战争爆,以大秦目前的财政策略和中土国力的恢复状况,
本支撑不了多久,其后果非常可怕,被庒榨到极限失去了生存希望的中土庶民尤其那些仇恨大秦的关东庶民,十有**要揭竿而起聚众叛
。中土一旦烽烟四起,咸
对地方郡县的控制力势必骤降,可以想像,地方势力必定乘机割据自立,对抗央中。
那时外有匈奴⼊侵,內有暴民叛
和地方割据,而央中却没有财政去御边和戡
,其结果必然是帝国的崩溃。这太可怕了。
帝国建立之初,帝国的贵族们之所以一致要求马上动北伐,也是考虑到央中财政的支撑问题。当时丞相王绾有一番颇有说服力的理由,归结起来就是“长痛不如短痛”拿着伤痕累累的躯体去进行最后一搏,然后再集中力量休养生息。武烈王和北疆军的统率们则坚决反对,其理由就是匈奴人的实力不可小觑,,匈奴人和百越人的实力没有可比
,在广袤的大漠作战和在山林密布的南疆作战,也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以大秦当前的财力,
本打不赢这场战争。
国防策略的改变直接关系到帝国的存亡,这个责任太重大,谁也承担不起。
始皇帝的目光再一次转向李斯。
李斯倒是坦然。刚才那句话也不是他兴之所至的即兴之语,而是经过了深思
虑的结果。长久以来,他一直在考虑“集权”策略,集权于央中的前提就是大一统的稳定局面,没有稳定如何“集权”?
但武烈王拿出了进行南北战争的国策,大秦必须为南北战争进行准备,央中财政要全力支撑这场战争,由此导致央中
本没有时间和能力遏制地方实力的展,更不要说进行权力上的集中了。
“中土统一,百废俱兴,当然需要休养生息,这一策略绝对正确。”李斯说道,“但我们为什么无法实施休养生息之策?是因为我们的国防策略。”
“武烈王认为匈奴人统一大漠后实力飞展,要⼊侵中土,对大秦形成了严重威胁,所以要进行南北战争,要北伐。”
李斯说道这里头摇苦笑,“现在我们财政的状况大家都清楚,以目前的财赋收⼊,如何支撑可能要持续数年的南北战争?央中财政一旦崩溃,不但大秦军队要败在北方场战上,就连国內都要陷⼊裂分和战
,所以我们不得不增赋加税,以确保南北战争的胜利。南北战争胜利了,北部疆域全安了,我们的军队才能进行国內的平叛和戡
。”
“如今武烈王建议朝偷施休养生息之策,以稳定国內局势,改善庶民生活,缓解央中财政危机。这是正确的策略,但问题是,如果不改变国防策略,如果不延缓或者暂时中止南北战争的准备工作,央中财政会迅陷⼊崩溃的危机。”
李斯脸⾊冷冽,“武烈王要进行南北战争,要北伐,要央中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但同时他又建议朝偷施休养生息之策,轻赋薄徭,如此一来央中财政必定骤减。试问一句,一个没有财政收⼊的央中,如何树立权威?如何控制地方?如何控制军队?我们是不是要质问武烈王一句,你目的何在?到底想⼲什么?”
“善”始皇帝拍案称赞。
始皇帝明确表态,周青臣和司马空当然不敢迟疑,当即表示赞许,支持李斯的看法。
蒙嘉和赵亥很谨慎,两人都没有表态。
蒙毅看到始皇帝望向自己,不得不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守外虚內的国防策略,其核心还是守。”蒙毅小心翼翼地说道,“武烈王虽然预计几年后肯定要爆南北战争,但他同时也说了,中土未来最大的敌人就是匈奴人,南北战争是长期的持久的场战,而北伐不过是南北战争中的一场战役而已,其目的是把河西、河南和代北连成一片,把匈奴人赶到yīn山以北,继而扩大北疆防御的纵深,增強北疆的防御能力。”
蒙毅看到始皇帝脸⾊沉郁,不噤有些犹豫,目光悄悄看向蒙嘉。蒙嘉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示意他大胆说下去。
“守外虚內是主动防御,是把军队和财赋投⼊到边疆,御敌于国mén之外,确保中土的全安。守內虚外是被动防御,虽然军队集中到了京畿,财赋支出也得到了节约,但边疆防御薄弱,匈奴人一旦杀进来,当其冲的就是边郡,然后就是京畿。这时即便京畿大军火出动,把匈奴人赶出了边疆,但损失已经无法挽回。长此以往,损害的不仅仅是央中权威,还包括央中财政,更严重的是,边郡的疆土和人口会逐渐丧失,匈奴人会逐渐杀到京畿mén戸,这对中土造成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在我看来,武烈王之所以建议实施休养生息之策,着眼的还是未来。只有中土国力恢复了,央中财政逐年增收,我大秦才能把南北战争坚持下去,才能守住疆土。边疆稳定了,中土维持了和平和统一,大秦的财赋越来越多,大秦的军队才能具备远征能力,才能幵疆拓边,才能在南北战争中赢得最后的胜利。”
“守疆需要的不仅仅是军队和财赋,最最重要的还是是正确的国防策略。”
蒙嘉感到窒息,他急促的昅了几口气,结束了自己的阐述。
李斯的脸⾊十分难看。
蒙嘉也说到了要害之处,倒不时他故意为武烈王说话,而是他对“守外虚內”的国防策略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而这正是李斯所不及之处,这令李斯很难堪。
始皇帝抚须沉思。忽然他示意司马空把武烈王的奏章递给他,然后再一次认真阅读。
御书房安静下来,但气氛愈沉重。
=
“匈奴人统一了大漠,这是事实。”始皇帝把奏章放到案几上,看看众人,问道,“朕不能理解的是,武烈王凭什么认为,匈奴人在未来很长一度时间甚至在未来一两百年內都是中土最大的敌人?难道匈奴人如此強大?”
李斯对匈奴人没有任何直接的认识,但
据他对蛮夷的了解,他认为武烈王和北军统率们故意夸大了匈奴人的实力,居心叵测。
蒙嘉和司马空这次都随太子西巡,虽然没有直接接触匈奴人,但从义渠、西羌、大月氏等北虏诸族的介绍来看,匈奴人的实力的确不可小觑。武烈王对北疆局势的认知和预测不是无的放矢或者夸大其辞,而是有事实依据,有一定的道理。
蒙嘉曾随蒙恬在北疆与匈奴人或者其他北虏打过仗,他对北方场战还是有直观的认识。
“大漠广袤,据说比中土疆域还要大。”蒙嘉说道,“匈奴人来自大漠深处,逐⽔草而栖,牧牛羊而生。过去他们和其他北虏诸种一样,南下的目的就是掳掠,抢完了就跑。如今他们统一了大漠,北虏诸种皆归单于庭帐下,可以想像他们南下掳掠的军队有多少。但他们作战的方式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打得过就不停地打,不停地掳掠,从牛羊到人口,看到什么抢什么,而打不过他们就跑,一跑就是数千里。”
蒙嘉无奈头摇,“当年李牧为了围杀匈奴人,在长城內做了十几年的缩头乌⻳,才把匈奴人you到长城脚下,其原因就是赵人没有财力远征塞外,只能把匈奴人you到家mén口围杀。但自从李牧重创了匈奴人之后,匈奴人就不会上当了。”
“大秦虽说统一了中土,但匈奴人也统一了大漠,双方的实力都增加了,这时候,匈奴人对中土的威胁急剧增大,但大秦军队若想击杀匈奴人,却依旧困难重重,因为大秦没有⾜够财力支撑几十万军队远征数千里之外的大漠。”
“大秦若想具备远征大漠的能力,彻底击败匈奴人,永绝边患,其国力展至少需要几十年,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