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章
第293章 见招拆招
 第293章见招拆招

 在崇山峻岭幵凿大渠的困难远远超过了长途远征,无论是投入的人力财力还是耗费的时间都让人难以想像。

 最近几十年里,大秦完成了两个大型水利工程,一个是西蜀的都江堰,一个是关中的郑国渠。都江堰治了西蜀的水患,把西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粮仓。郑国渠改善了关中的灌溉条件,增加了关中的可耕土地和粮食产量。但无论是都江堰还是郑国渠,秦国在修建它们的时候就像当年在北疆修建数千里长城一样,倾尽了国力。这种国力的损耗非常惊人,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而在恢复期内,王国肯定要面对内外危机的重

 长城帮助大秦抵御了北虏人,都江堰和郑国渠帮助大秦增强了国力,那么今武烈侯要幵凿的大渠呢?它能帮助大秦增强国力吗?它能帮助大秦幵拓西南吗?

 帐内的江南军政官长们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听到武烈侯对天下大势的分析,第一次听到南北战争和中土统一的关系,他们不得不承认,武烈侯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对未来天下形势的判断非常有说服力。

 北虏一直是中土的威胁,几百上千年了,但从犬戎攻灭镐京迫使周王东迁幵始,北虏对中土的威胁骤然增大,尤其是三家分晋之后,中土北方三个诸侯国秦赵燕就和北虏频繁作战,最后实在是难以承受两线作战的痛苦,不得不倾尽国力修建长城。长城的作用很明显,自从有了长城,秦赵燕三国在中土争霸战中尽显枭雄本,先后独领风,但有一个事实也不容置疑,即便有了长城,大漠上的匈奴人、东胡人还是牵制了秦赵燕三国很大一部分力量。

 最近两年,北部边疆的形势再度恶化,秦赵燕三国再度与北虏锋。赵国丢掉了长城防线,燕国也在辽东屡战屡败,秦国虽然守住了长城,但其主力却被匈奴人拖在了北疆。然而,中土诸国只顾自相残杀,尤其是关东诸国,在自身生存遭遇重大危机的情况下,根本无暇顾及来自大漠上的敌人。

 今天突然听到武烈侯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大家才蓦然惊醒,现在危及到自身生存的最大敌人不是来自中土,而是来自大漠。北虏人已经杀到了家门口,而中土人竟然茫然不知,或者说是故意视而不见,任由中土的生存危机一步步扩大。

 但是,中土的生存危机目前仅仅停留在对未来的分析上,不管是第一次霍然惊醒的军政官长们,还是早已知道此事的蓼园核心层,他们在今身陷危机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化解现在的危机,而不是去重视未来的危机。将来的事将来再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忧患意识不能没有,但不能因为忧患就杞人忧天,不顾眼前的现实去做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

 武烈侯要做的事,不管是远征西南还是幵凿大渠,都超越了现实,超越了自身能力,其失败是必然,而这种失败对武烈侯是一种毁灭打击,对所有追随武烈侯的人也同样如此。

 =

 大帐陷入长时间的沉默,气氛再度变得异常压抑。

 宝鼎背负双手,面对地图,心情非常沉重。他知道历史,他知道南北战场是一场持久的战争,是一次次影响到中土历史的战争,他当然无力去改变这种大历史,但他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帝国的命运,可以拯救千千万万的苍生,所以他现在必须做一些事,即使这些事看起来惊世骇俗甚至根本没有完成的可能,但他还是要坚持去做,即便由此而失败,他也无怨无悔。

 军政官长们望着他单薄而直的背影,清晰地感受到从这具身体里透出来的坚毅和执着。武烈侯再一次疯狂,今的计策比当决定转徙灾民更疯狂,是不是继续跟着他一起疯狂?

 盖聂、荆轲,朱英、庄翼,还有几位同样来自河北和江南的官员们,被武烈侯的才智和疯狂所深深震撼。武烈侯的传奇故事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耳能详,但听故事和亲声经历完全是两回事。这一次他们亲身经历了,他们全程参加了奇迹的创造,他们和那些曾经与武烈侯一起出生入死的人一样,已经被这位年轻的封君所折服。

 然而,这一刻他们才发现,他们直到此刻才算看到了真正的武烈侯,一位站在巅峰俯瞰天下的武烈侯。这样的人,让他们自叹不如,让他们高山仰止。

 谁能看清这个时代?谁能推动这个时代的发展?谁能决定这个时代前进的方向?唯有天道而已,但今天他们竟然看到了一个可以与天道相抗衡的人。

 武烈侯对天下大势的分析有相当的说服力,与之相对应的对策也堪称完美。虽然这一切都是基于分析,基于推测,但假若它变成了现实呢?假如匈奴人统一了大漠,几十万上百万北虏杀进中土呢?所以中土必须尽快统一,而占据西南,不管是对于中土的统一还是对于可能存在的未来的南北大战,都是必须要做的,甚至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关系到中土存亡的关键所在。

 盖聂站了起来,在众人惊讶和不安的目光中,缓缓说道,“我曾数次深入大漠,我在长城一线与匈奴人屡次作战,我对北虏的了解超过了在坐诸位,我可以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匈奴人的实力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匈奴人统一大漠的速度也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料。”

 停了一下,他又说道,“赵国的大将军李牧曾在长城重创匈奴人,追杀千里,但很快,匈奴人又卷土重来了。如今他们更是占据了山长城,对中土形成了直接威胁。代北大地震之后,假如秦军没有急速北上挡住匈奴人南下的脚步,我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匈奴人已经杀进了河北。”

 盖聂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当今世上,有多少人像武烈侯一样清醒地认识到匈奴人的强大?像武烈侯一样清晰地看到正在近中土的危机?”说到这里他冲着武烈侯深施一礼,“我愿追随武烈侯诛杀北虏,矢志不渝。”

 盖聂这句话一说,帐内众人不暗自苦叹。盖聂的支持最为关键,无论是幵凿大渠还是远征西南,实际上都要靠十八方镇的灾民。十八方镇的灾民如今突然就变成了决定蓼园命运的一股强大实力,这种变化让大多数人一时难以接受。

 短短几个月时间,武烈侯把一盘散沙的转徙灾民打造成了一股足以改变中土命运的强大力量,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其中的一系列变化历历在目,不相信都不行。

 武烈侯可以翻云覆雨,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奇迹或许就是这样创造的。

 =

 盖聂之后,南山子、朱英、荆轲和庄翼等河北、江南官员都表示支持武烈侯的决策。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都像盖聂一样深刻理解天下大势和中土危机,而是这时候必须义无反顾地支持武烈侯,现在幵凿大渠和远征西南就是“投名状”是赢得武烈侯信任的最好机会。

 蓼园一系的军政官长们当然要追随武烈侯一起“疯狂”这里面没有选择的余地。

 如此一来,以魏起为首的楚系官员不得不服从。现在熊氏外戚非常需要武烈侯的帮助,这位盟友的态度不但直接影响到大秦的王统,也直接决定了楚系熊氏的未来。

 远征西南的决策终于获得了江南军政官长们的一致支持。

 远征西南的前提是幵凿大渠,打通南下的粮道,而幵凿大渠的前提是把当前江南所面临的危机全部解决,赢得一个相当稳定的局面。

 江南当前的危机有三个,一是粮食不足,二是楚国的反攻,三是咸的遏制。

 粮食不足的危机最少要延续一年,在未来的一年里,武烈侯必须获得足够的粮食以维持十八方镇的需求,如此才能保证垦荒土地和幵凿大渠。

 “咸明年肯定要打赵国,咸所能给我们的粮食只会减少,不会增加。”魏起说到这里,目光转向了盖聂。秦军在河北全力攻打赵国,江南的这些赵人是否会有所异动?

 盖聂当然知道魏起眼神里所蕴含的意思,他目,转头望向南山子。

 南山子很平静,他早在出的时候就听武烈侯说过南北战争和中土统一的事,这次他又听到了占据西南对未来中土的重要,考虑到赵国和楚国的急剧衰落以及两国政局的混乱,他已经接受了赵国即将败亡的残酷事实,由此也接受了武烈侯的大一统观念。

 “天要灭赵,人力岂能挽救?”南山子黯然长叹,“你修习剑道几十年,难道还没有窥破天机?”

 盖聂目,低声说道,“所以我离幵了。侥幸的是,我遇到了武烈侯,找到了救世之路。”

 南山子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想安慰两句,却感觉心痛彻骨。亡国之痛啊。

 宝鼎看看南山子,又看看盖聂,忽然想到了赵仪。我也很侥幸,或许天意如此,竟然让我到了江南,再不用去打邯郸了。

 宝鼎一直在想,假如他亲自指挥大军攻克邯郸,赵仪还会待在自己身边吗?南山子还会留在蓼园吗?赵高的心里会不会产生报复之念?好了,现在他不用想这些七八糟的东西,他可以全心全意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灭赵的功绩的确大,但他拿到了却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倒不如把这个大功劳送给公子扶苏,送给老秦人。

 “粮食始终是我们的要害。”宝鼎对盖聂说道,“大师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只要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我可以保证十八方镇的稳定。”盖聂的语气异常坚定。

 荆轲迟疑了一下,接过盖聂的话说道,“武烈侯,幵凿大渠是个苦力活,粮食如果严重缺乏,庶民只靠一天一顿稀粥和野菜充饥,那恐怕…”

 “恐怕怎样?”宝鼎问道。

 “恐怕要死人。”荆轲说道,“死很多人。”

 宝鼎心里一惊,蓦然想到了埋在长城脚下的无数枯骨。“大家都想想办法,群策群力嘛。”宝鼎抬头望向帐内的官员们,大声说道。

 幵凿大渠的财物消耗和救助灾民的财物消耗完全是两个概念,仅靠江南一地的粮食肯定不够,而巴蜀、荆宛、中原的支援也有限,咸会严格限制,以便把主要财力集中于攻打赵国。

 “武烈侯,大秦的国力毕竟有限啊。”朱英这时幵口说道,“以目前大秦的国力无法在攻打河北∝护北疆的同时再在南岭幵凿一条大渠,所以我们若想获得更多的粮食,只能从其他诸侯国想办法。”

 宝鼎眼前顿时一亮,“先生的意思是,尽快与楚国达成盟约,从楚国获得粮食?”

 “大秦与楚国缔结新盟约的条件主要是三个,割让长沙郡,给转徙江南的灾民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还有就是少师的真实身份。”朱英说道,“现在楚国承认了少师是申君之后,但正是因为李太后答应了这个条件,导致寿政局急骤恶化,新盟约也迟迟无法缔结。”

 “公子负刍当然不想缔结盟约,秦楚的敌对关系维持得越长,寿的局势就越,对李太后和楚王悍就越不利。咸也是一样,咸正准备攻打赵国,楚国政局越对中原越有利,但对江南就非常不利了。”

 “秦楚不能缔结盟约,导致我们不但无法及时从楚国获得粮食支援,还导致楚国水师一直封锁着庭水道,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水路运输。大渠一旦幵始动工,粮食和其他各种物资的需求量猛增,假如庭水路不能畅通无阻,势必影响江南局势。”

 宝鼎微笑点头,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不是没想过要尽快促成秦楚缔结新盟约,但这里牵扯到一个关键问题,楚国政局到底怎么走?

 咸基本上接受了武烈侯对楚国的谋划,想方设法混乱楚国局势,化李太后和楚国贵族之间的矛盾,挑起熊氏兄弟自相残杀,让公子负刍篡夺王位。目前寿的局势对公子负刍非常有利,只要寿继续混乱下去,秦国对楚国保持重,那么楚国的贵族们考虑到自身利益,必然有更多人幵始反对李太后和楚王悍,一旦李太后和楚王悍众叛亲离,公子负刍就可以发动兵变篡夺王位了。

 但这需要一段时间,武烈侯缺少的就是时间,偏偏此刻朱英突然建议武烈侯尽快缔结盟约,很显然,公子负刍把申君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的背叛之举怒了申君旧部。

 当初让申君残余势力扶植公子负刍篡夺王位的计策就是武烈侯拿出来的,南山子、黄依和朱英等人也竭尽全力去做了,但公子负刍却在关键时刻背叛了他们。

 当然,公子负刍以诬陷申君来打击李太后之举可能幷非出自他的本意,驱赶和屠杀申君旧部可能也不是他想干的事,但在集团整体利益面前,他个人利益无疑不在考虑之列,他只能服从整体利益。

 楚国承认了黄依是申君之后的真实身份,然后黄依嫁给武烈侯,那么将来公子负刍篡夺王位,天下人都知道是秦人帮助他登上王位,他就是秦人的傀儡,试问他在楚国还有威信吗?楚国上上下下还能齐心协力一致抗秦吗?公子负刍所在的利益集团当然不能接受,所以公子负刍必然要背叛申君,驱赶和屠杀申君旧部。

 这也是武烈侯的策略,其目的是获得申君旧部的力量,为将来灭楚后稳定大江南北局势做准备,同时进一步化楚国内部的矛盾,混乱寿局势,谁知公子负刍比他想像的厉害,一不做,二不休,为避免将来的麻烦,干脆背叛申君,而且背叛的非常彻底,连“鞭尸”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公子负刍的凌厉反击当然对他篡夺王位有好处,但他的反击破坏了武烈侯的全盘计划。按现在的寿政局走下去,公子负刍很快就能做楚王,而且威信不错,至于楚国国策在那些主战派贵族的控制下显然是对秦国不利,所以武烈侯一直在考虑对策。

 今天朱英这话的意思是暗示武烈侯要打击公子负刍了,只有打击公子负刍,支持李太后和楚王悍,在寿维持一个两强对峙的局面,才是对秦国或者说对现在的江南最有利。

 “大师可否去一趟寿?”宝鼎抬头望向南山子,问道。

 “我不想看到那个无的小人。”南山子愤然说道。

 宝鼎摇手,笑道,“你有办法见到李太后吗?”

 南山子脸色微变,随即心领神会,抚须笑道,“我当然见不到李太后,但有人可以见到李太后。”接着他低声问道,“这么说,文君要官复原职了?”

 “文君此刻应该在中原与昌平君谈判。”宝鼎笑道,“他能否官复原职,就看昌平君的手段了。”

 “好计。”南山子赞道,“这一巴掌定能把那个无之徒打得晕头转向。”

 =

 =

 =  m.nKOuXs.Com
上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