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大灾?
第267章大灾?
秦国对楚国的雷霆一击震撼中土。
齐国在沉默了一段时间后,看到秦军在陶一线不断集结,急忙出派使者赶赴咸
,竭力维持盟约。
赵国则大为惊惧,与燕国进一步商议联合抗秦一事。
咸
则全力以赴向代北运送粮草武器,力图在大月氏的配合下,东西夹击匈奴,乘势拿下云中,把匈奴人赶出长城。
中原场战上,王贲向昌邑一线发动攻击。魏国的宁陵君魏咎无力抵御,而齐国又不敢明目张胆地予以援手。秦军势如破竹,顺利夺回昌邑、方与等城池,再一次
近薛郡。
武烈侯向齐国发出威胁,勒令齐国
出魏国叛逆。
就在这个时侯,秦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华
太后薨亡。中原场战和代北场战不得不同时停战。
武烈侯随即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整军训练、大学府建设、农耕⽔利和发展工商业上。
这一天,宝鼎接到赵仪急书,韩非病重,估计时⽇无多。
宝鼎想回去见韩非最后一面,但犹豫良久,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韩非不会见他,上次回南
,韩非就闭门谢客,拒绝宝鼎的拜访。
“先生有亡国之痛,⾝体每况愈下,只是没想到走得这样快。”赵⾼一边替宝鼎收好书信,一边小声劝道,“可以请公子婴回一趟南
,代替武烈侯看望一下先生。”
“公主会替我照顾先生,我不回去也罢。”宝鼎叹道,“我若真的回去了,先生痛苦不堪,恐怕走得更快。”
“只是先生这一去,对中原大学府来说是一个噩耗。”赵⾼苦笑道,“魏中军一直想请先生到中原,出任学府大祭酒,如今愿望落空,他又要为这个大祭酒的人选而苦恼了。”
宝鼎闭上眼睛,略感疲惫地靠在软垫上想了一会儿,说道,“当⽇先生与我出塞,曾写了一卷《西行纪事》。我曾对他说,要把这卷书遍传天下,可惜我整⽇忙碌,竟然未能兑现诺言,十分愧对先生。”
遍传天下?赵⾼心想那个耗费可不小,急切间也无法实现这一诺言,不过临时召集学府士子抄录几卷还是可以,也算武烈侯实现了对韩非的承诺。
赵⾼把自己的主意告诉了宝鼎。宝鼎微笑摇手,“这事和你想像的不一样。”宝鼎手指案几上的一卷⻩纸,“这是蓼园造出来的纸,如果再辅以活字印刷之术,那么短短时间內便能造出万卷书。”
活字印刷?赵⾼大为好奇,急忙追问。宝鼎解释了一下,“这事我曾委托过大匠,但大匠对此不感趣兴,敷衍了事,结果不了了之。”
“这是为何?”
“因为无利可图啊。”宝鼎不屑地撇撇嘴,“你不要看大匠一门心思搞创新,其实不钱赚的东西,他绝不会心花思去做。”
“但此事正如武烈侯所言,对中土诸子家百学术的传播却是一件好事,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好事。”
“你有趣兴?”宝鼎笑着问道。
赵⾼急忙点头,“如果武烈侯叫我去做,我一定把事情做好,第一个就印刷先生的《西行纪事》。”
“你哪来的时间去搞活字印刷?”宝鼎摇头摇,“如果你有趣兴,就物⾊一个合适人选,叫他主办,你有空去督察一下就行了。先生病⼊膏肓,估计是看不到这本印刷出来的纸书了。”
“如果要办这件事的话,中原就必须先行筹建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赵⾼对此事倒是趣兴盎然,一副跃跃
试的样子,“武烈侯,钱的问题如何解决?”
“当然是召集巨贾共同筹办了。”宝鼎说道,“事情由我们来主办,但作坊、工匠、钱财和物资都由他们出。不管赚不钱赚,这事只要我幵口,不怕他们推三阻四,
奉
违。”
赵⾼笑了起来,躬⾝领命,“那我立即去办。”
“不要急,慢慢来。”宝鼎摇手道,“这件事急不来,首先纸张的质量要进一步提⾼,其次活字印缩也有个试验的过程。这中间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估计两三年应该差不多。你就按这个时间来拟制具体的实施办法。”
“我先找大匠和几位墨者、巨贾商量一下,然后拿一个具体办法给你过目。”
“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要事事请示。”宝鼎笑道,“你虽然跟在我⾝边的时间不长,但你有出众的才华,大家都看在眼里,时间久了,自然信服。”
赵⾼知道宝鼎的
情,天天把感
挂在嘴上没有任何意义,这份恩情只能记在心里,以死相报。他用力点点头,“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我会用自己的实力证明,我有资格做这个长史。”
宝鼎觉得赵⾼过于认真了,一笑置之,“最近公子婴怎么样?你教授的东西,他都能领悟吗?”
“大凡有过那么一段痛苦磨难的人,心志都很坚強,将来肯定有成就。”
“你也是一样。”宝鼎说道,“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赵⾼望着宝鼎,目露仰慕之⾊。武烈侯已经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不知道他所谓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又是何等伟业。
“是不是请公子婴即刻回一趟南
看望先生?”
“好吧,临行前叫他来一下,我有些事要嘱托他。”
赵⾼躬⾝答应,正准备离幵,宝鼎又把他叫住了,“魏中军那里,你也去说一声,叫他尽快想办法物⾊一个大祭酒。”说到这里他皱皱眉,摇手道,“算了,你请他来一趟,我和他具体商量一下。”
“魏中军不在大梁。”
“去哪了?”宝鼎惊讶地问道。
“昨天接到消息,砀郡的
武和东郡的酸枣两县为抢⽔打了起来,听说两郡郡守亲自赶了过去,也是互不相让。魏中军担心出事,匆忙赶去斡旋。”
“抢⽔?”宝鼎愈发惊讶了,“
武和酸枣附近有大河,有鸿沟,还有济⽔河,到处都是⽔,为什么要抢⽔?”
“大河南北已经快三个月没有下雨了。”赵⾼急忙解释道,“舂耕用⽔大,各国各地都在抢⽔,最近因为抢⽔而发生的械斗越来越多。”
“三个月没下雨?”宝鼎吃惊地问道,“三个月不下雨,大河的⽔就不够了?”
“大河有⽔,不过⽔位较低。”赵⾼道,“但各地沟渠没有⽔了。”
“那就从大河里放⽔啊?”
“大河⽔位低,放不过来。”
宝鼎愣了片刻,霍然惊觉。知道了,知道赵国为什么发生大饥荒了,原来是旱灾造成的。既然是大饥荒,那说明这场旱灾持续很长时间,未来几个月估计都不会下雨。
“为什么一直没人告诉我?”宝鼎厉声质问道。
赵⾼垂首不语。这种小事谁会告诉武烈侯?武烈侯最近几个月忙得团团转,先是打仗,后来与各国使节频繁谈判,再后来华
太后又薨亡了,相比起来,这种天不下雨的小事谁会禀报?再说老天的事摸不准,谁晓得哪天它就大雨倾盆了,那不是自找没趣嘛。
“快,马上下令,请各军统率和各郡太守火速到行辕议事。”
“再请大匠、墨者,还有所有人在大梁的巨贾,把他们统统请到行辕来。”
赵⾼答应一声,匆忙离去。
=
琴唐、马骕、琴珪、乌原,还有卓氏、张氏、⽩氏和孔氏等各家巨贾纷纷赶赴行辕。
琴唐等人以为武烈侯召集他们是商讨加快中原冶铁大作坊的事,所以聚集到行辕后,众人坐在一起,自然商讨此事,但三言两语之后,便发生了
烈争执,而争执的双方就是南
巨贾和中原巨贾。
冶铁技术的提⾼表现在冶炼温度的提⾼,而冶炼温度的提⾼得益于新的鼓风技术和新燃料。现在大家都知道蓼园以“石炭”代替木炭做为冶炼燃料,而“石炭”主要集中在河东、太原等地,这一矿产品的幵采和买卖已经被琴氏、乌氏、卓氏和墨家所垄断,其它蓼园巨贾
本沾不到边。至于鼓风技术,虽然是蓼园所有,但实际上被琴氏和墨家所控制,其他巨贾参与合作的途径就是利用自己所拥有的钱财、作坊和工匠来获取由新的冶铁技术所带来的丰厚收益,他们只能拿到金蛋,无法获得下金蛋的金
。
正是因为鼓风技术和新燃料都被以琴氏为首的几家巨贾所垄断,那么很显然,在利益的分配上自然做不到公平,没有公平自然就会带来矛盾,而矛盾造成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武烈侯亲自提议建造的中原冶铁大作坊,其工期就一再被延误。
中原冶铁大作坊是经过咸
同意,幷由少府亲自参与建设的一个大工程,事实上它具备公私合营的
质,是武烈侯为统一后设法保全部分私有工商业所做的长期谋划的一个幵始。武烈侯为此非常关注,数次过问此事,但可惜的是,这个时代有多少人像武烈侯一样因为知道未来而未雨绸缪、⾼瞻远瞩?
宝鼎出来之后,琴唐等人马上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其主要矛盾就集中在技术封锁和利益分配不公。
“军队需要武器,大量的武器。”宝鼎说道,“宛城、舞
、新郑,再加上大梁,我们要在年內确保这四座冶铁大作坊都能以最大产能生产炒钢,保证兵器作坊能够⽇夜打造兵器。军队有了兵器,才能确保征伐的胜利。我看重的是中土统一的大利,所以,我请你们不要把目光盯在这块小小的利益上。这一块的利益在你们看来确实很大,但在我看来
本不值一提。”
“我曾经说过的话,不再重复。我已经给你们指明了统一之后的生存之路,土地才是你们立⾝安命的本钱。至于作坊,我正在想方设法让你们逐渐走上公私合营的路,这样利益均分,既可以让工商业得以维持,又能保证朝廷和你们都能从中受益,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缓和矛盾。我想,此策见效之后,中枢和你们都可以接受。”
“所以你们不要被眼前这些蝇头小利所
惑。”宝鼎告诫道,“等到中土统一了,你们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土,一个到处充満着大巨利益的中土。你们现在的付出必定在将来为你们得来大巨的收获。”
众人用心聆听,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不敢当着武烈侯的面说出来。今⽇的武烈侯已经不同于往⽇,随着战绩的增加,他的威信也急骤上升,这从一帮中原各军统率对他的恭敬之中就能看出来。
“我今天请你们来,不是为了这件事,而是有大事相托,此事事关中原之存亡。”
众人愣然,马骕更是吃惊地问道,“齐国要发动攻击?”
最近中原各地都在盛传齐国要攻打中原的事,这显然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恶意造谣,意图挑起秦齐两国的紧张局势。宝鼎最近和齐国使者数次见面,就是为了让双方都不要被谣言所
惑,以至于造成决策上的失误。
宝鼎摇中原,这一点我可以保证,请诸位放心。”
“那是何事?”琴唐急切问道。
“大河南北近三个月没有下雨了,你们难道没有一点警觉?”
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些人无不尊贵富有,即便有天灾,对他们的影响也不会不大,当然没什么警觉。
“老天总会下雨的。”琴唐不以为然地说道,“武烈侯无须紧张,中原的粮食还⾜以支撑。”
“如果老天一直不下雨呢?这样的⼲旱如果再持续几个月,我们还有秋粮吗?”
众人互相看看,还是不予重视。
“武烈侯,我听说河北的旱情较为严重。”马骕说道,“中原的旱情主要集中在大河两岸,三川、河內、砀郡和东郡的部分地区正在全力抗旱。另外太原和上
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旱情,据说也较为严重。”
“我害怕的是老天要惩罚我们,连续大半年不下雨,那中原旱情必定越来越严重。”宝鼎叹道,“你们知道,一旦秋粮严重欠收,紧接着就是大饥荒,到那时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千上万的饥民饿死荒野,中原还谈什么稳定?”
宝鼎转头望向坐在⾝边的赵⾼,“长史估计一下,中原各郡还有多少储备粮食?”
“中原各仓已经没有储备粮了。”赵⾼当即说道,“去年代北大地震我们用了大半的储备粮,去年底我北疆军又杀进雁门与匈奴人连番作战,中原各郡为此把所有的储备粮全部送到了太原。到目前为止,中原所有粮仓仅存基数,只能勉強维持十万常备军的⽇常所需。”
众人听到这番话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一个个的脸⾊顿时凝重。他们家里的储备粮也是非常少,过去囤积的粮食都给武烈侯“搜刮一净”了。
宝鼎的脸⾊却更是难看。他现在后悔了,他应该想到如果赵国爆发大饥荒,中原可能也会遭到波及,所以当初应该留一些储备粮,以防万一。当初大手大脚,把缴获所得全部运到灾区救人,如今倒好,一筹莫展了。
宝鼎暗自懊悔。在坐的一帮人也是暗自腹谤。本来中原的粮食⾜够了,都给武烈侯这个“败家子”败光了,搞得现在束手无策。
“如今到哪弄粮食?”琴唐叹道,“楚国肯定不要指望了。去年我们把楚人的储备搬空了,今年又抢了他们几十座城池,楚人对我们恨之⼊骨,半粒粮食也不会给我们。至于齐国,即便愿意支援,也会先支援赵国,后支援我们。”
“不要指望别人,靠我们自己吧。”宝鼎说道,“我们先展幵自救,想尽一切办法抗旱。中原这么大,不可能全部受灾,受灾地区总是有限,受灾人口也是有限,我们肯定能渡过难关。今天请你们来,就是请你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共渡难关。”
“唯武烈侯马首是瞻。”老卓文马上站起来,慷慨
昂地说道。
众人无不侧目鄙视。去年这个老家伙“
”了武烈侯一把,导致中原有今⽇之难。今天这个老家伙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估计十有又要再“
”武烈侯一次。
琴唐毫不犹豫,当即告诫武烈侯,“河北的灾情肯定比中原严重,一旦河北陷⼊大饥荒,难民必定南下,祸害中原。请武烈侯务必让大军严守大河,不要让赵国的灾民进⼊中原。”
琴唐这话尚未说完,卓文就瞪着他愤怒地叫道,“中原人是人,河北人就不是人?武烈侯向来仁义,岂会听你这个老匹夫的绝戸之言?”
“岂有此理”张鹿也跳了起来,“我中原都岌岌可危了,还顾得上赵人?上次武烈侯已经倾其所有救了赵人一次,难道这次还要武烈侯赔上中原再救赵人一次?”
乌氏和卓氏关系亲密,向来是站在一起。乌原看到卓文受到众人的“攻击”当即站起来为卓文辩解。
众人各执一词,
烈争吵。
宝鼎抱着脑袋沉默不语。他想到了更可怕的事。
在他的记忆里,这段时间有两次大饥荒。一次发生在攻赵之前,也就是今年的赵国大饥荒。还有一次发生在灭赵之后,紧跟着又是一次大饥荒。这两次大饥荒间隔的时间最多只有一年,而第二次大饥荒没有说明地点,就“大饥”两个字。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估猜,第二次大饥荒的范围更大?
两次大饥荒对中土造成的伤害可想而知,而秦国占据了天时,乘机横扫中土,给中土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用什么办法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天灾对普通民众造成的伤害?如果能拯救万民于⽔火之中,是不是可以给秦国赢得大巨的声誉?秦国赢得了仁义之名,必定可以缓解六国民众对秦国的仇恨,这是不是有助于未来帝国的长治久安?
=
=
=e
你正在阅读第267章大灾?,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返回:大秦帝国风云录书页,如你喜
本书请收蔵!机手上网推荐您使用qq浏览器更新书签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