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
苍头没有考虑太长时间,他必须考虑家族的利益,必须谨尊家族长者的嘱咐,虽然他知道蒙氏的背后就是大王,但如今大王和老秦人之间矛盾深重,尤其三次大清洗让老秦人心寒了。
大王毕竟是大王,大王手里有至⾼无上的王权,然而,不管是关东外系掌权,还是楚系独大,当老秦人与他们生
烈冲突的时候,昭襄王和小秦王都没有站在老秦人一边,相反,他们⾼举起屠刀,毫不犹豫地砍在了老秦人⾝上。
老秦人是什么人?是土生土长的秦人,是嬴姓王族的
基啊。大秦六百余年的历史中,每一寸国土,每一步展,都留下了老秦人的鲜⾎和生命,结果到了今天,在大秦屡遭国难之刻,大王不是力
自己的⾎⾁同胞、生死兄弟,而是帮助外人杀屠自己的同胞,杀屠自己的兄弟。
老秦人愤怒,老秦人更心寒,老秦人对大秦至死不渝,但对君主的忠诚却从二十五年前幵始,逐渐动摇了。君主对于他们来说不再神圣,只有大秦王国才是他们神圣不可犯侵的信仰,所以,才有了成蛟兵变,才有了嫪毐之
;所以,老秦人和秦王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裂痕越来越大;所以,楚系外戚才乘此良机,一家独大,掌控大权;所以,秦王政才愈地痛恨老秦人,对他们更加不信任,宁愿重用关东外系,也不愿委老秦人以重任。
关东外系夹在大王、楚系和老秦人之间,如临深渊,战战兢兢。虽然他们自成一系,背后又有大王的支撑,但他们的实力不⾜以与楚系和老秦人相抗衡,风暴稍有异动,他们必定当其冲,死无葬⾝之地。吕不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大秦做了十三年相国,为大秦的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转瞬间,他就被风暴席卷而去,尸骨无存。
蒙氏如今就处在风口浪尖上,他们虽然与大王关系密切,但一旦风暴真的把他们卷了进去,大王也只有忍痛舍弃,为此,蒙氏也要未雨绸缪,早早做好应对的准备。
以蒙氏为代表的关东外系实力最弱,他们若想生存下去,紧紧攀附在大王这颗大树上,唯一的办法就是拉拢老秦人,与老秦人结盟,联手对抗楚系外戚,只要在朝堂上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权力平衡,那么大王就能逐步巩固和集中自己的王权,最终独揽大权。
然而,蒙恬失望了,这次试探以失败而告终。
“左庶长,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不能因私废公,更不能做出徇私枉法之事,祸及国之安危。”(左庶长,大秦第十等爵。)
苍头义正严词,一口拒绝了。
苍头把话说得很死,甚至提⾼到国之安危的⾼度,彻底堵住了蒙恬的嘴,让他连劝说的机会都没有。
蒙恬威严的面孔上掠过一丝尴尬,眼里更是露出一丝失望。弟弟还是低估了这位⽩头黑冰,虽然承诺他⾼官厚禄,但这点东西与郿城“孟西⽩”三百余年的历史相比较,的确不值一哂。
“既然如此…”蒙恬迟疑了一下,浓眉微皱,忽然问道:“他到了晋
吗?”
苍头眉头一跳,脸⾊顿时沉了下来,也是迟疑良久,才缓缓点头。此时此刻,他绝不允许宝鼎与蒙恬见面,即使蒙恬要见宝鼎,他也会极力阻止,甚至不惜动用黑冰的力量,把宝鼎送回乌氏。他已经当面拒绝了大王,幵弓没有回头箭,接下来不管咸
怎么斗,最起码不会祸及到宝鼎和他背后的三姓五氏。
蒙恬对苍头的戒备之⾊视而不见,继续问道:“听说,他是个痴儿。”
苍头一听到这个就来气,当初如果不是自己上当受骗,何至于惹来这么多⿇烦,而且还是会死人的大⿇烦。
“不错,是个痴儿,非常严重的痴儿。”
这不算秘密,尉缭事先肯定做了详细的调查,蒙恬也肯定知道,没有必要隐瞒,再说蒙毅好歹是自己的上官,该给蒙氏的面子还是要给,能透漏的东西还是可以漏一点。
蒙恬听出苍头话里的怨气,嘴角露出狡黠的笑意,又问道:“既然他是个痴儿,怎么有能力刺杀燕国国相公子隆,还有平原君之子公子恒?”
“关于他是不是痴儿的事,你可以去问问他的⽗⺟。”苍头一语双关地说道,“乌氏倮提供的消息,未必可靠。”
蒙恬的浓眉深深皱起。苍头还是很给弟弟面子,能把话说到这份上,很不错了,再说下去就算怈密了。
“或许你还不知道。”蒙恬说道,“他的⽗亲公子弘十五年战死于长城要隘。当时匈奴人宼边,公子弘带着两百勇士坚守一个多月,力竭而死。”
苍头愣住了。公子弘死了?十五年前就死了?怪不得自己一直没有听到家族的长者提起过,原来他早就死了。
“公子弘战死的时候,宝鼎还没有出世。”蒙恬继续说道,“当时庄襄王曾有意赦免公子弘的亲属,但被华
太后阻止了。”蒙恬停了下来,看了苍头一眼,问道,“知道原因吗?”
苍头摇头摇,颇感奇怪。按说公子弘已经死了,而且是为国捐躯,庄襄王赦免其亲属,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毕竟都是王族弟子,再说关系还是非常亲近的那一种,如此无情倒显得过份了。
“武安君当年崛起,是因为穰侯魏冉的极力举荐,宣太后对其非常器重。鄢郢(yanying)之战中,武安君正是因为得到了宣太后和穰侯的全力主持,才下决心攻破了楚都,烧毁了楚国宗庙,杀敌三十五万,幷迫使楚国迁都,就此把楚国打得一蹶不振。由此可知当年武安君和楚系外戚之间的关系何等亲密。”
“然而,当昭襄王乘着宣太后病⼊膏肓之际,要把楚系外戚赶出咸
,武安君毅然选择支持昭襄王,幷亲自说服了穰侯,
迫他辞相就国。宣太后薨,穰侯罢相就国,楚系外戚骤然失势,华
君、⾼陵君、泾
君随即被赶出咸
。”
苍头震惊不已,他万万没想到武安君竟是因为楚系外戚的提携而崛起,其后又因为与楚系撕破脸而彼此结怨。这段秘密不知什么原因一直被刻意隐瞒,除了当年知道这段恩怨的老人外,恐怕再也没人知道了。
“华
太后阻止庄襄王赦免公子弘的亲属,就是因为武安君和楚系的这段仇怨?”苍头问道。
“武安君是大丈夫,为人顶天立地,做事光明磊落,不会因公废私,更不会以怨报德,他之所以支持昭襄王,其实是保护楚系,另外就是保持咸
政局的稳定,以便大军继续征战。”蒙恬目露崇拜之⾊,缓缓说道,“然而,接下来的储君之争
化了朝堂矛盾,昭襄王和武安君之间的矛盾因此愈演愈烈。”
“安国君是储君的不二人选,但昭襄王担心楚系外戚卷土重来,有意立嫡长孙公子弘为太子。武安君不愿意介⼊储君之争,谁知局势越来越紧张,以相国范睢为的关东外系主动挑起了战争,
得他不得不出面。为了大局,武安君授意公子弘,坚决退出储君之争。此举
怒了昭襄王。昭襄王最担心的就是楚系外戚卷土重来,如果立安国君为太子,等他百年之后,楚系外戚势必重新崛起。武安君此举不但得罪了昭襄王,更得罪了一部分本土老秦人,在关东外系的有意推波助澜下,终于一不可收拾。”
“当时的形势太复杂,各方势力深处其中,最后都是⾝不由己,全部被卷进了风暴。武安君被冤杀,司马梗被罢黜,公子弘被流放,范睢被罢相,而昭襄王在风暴之后,⾝心俱疲,临终之际也只能把王位传给安国君,因为他
本没有第二个选择。”
苍头明⽩了,楚系外戚与武安君之间幷无恩怨,相反,华
太后还非常感
武安君,之所以阻止庄襄王赦免公子弘的亲属,一则是因为昭襄王驾崩不过两年多,要顾全老王的脸面,其次是要把当年的恩恩怨怨就此埋蔵,如果拿出来必定又是一场风暴,何苦来哉?
此刻,苍头也知道蒙恬之所以说出这段秘密的原因了。
华
太后和楚系外戚绝对不愿意看到公子宝鼎的出现。
公子宝鼎的出现,意味着当年的⾎腥又要翻出来,朝堂內外、军政两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势必要乘机跳出来大做文章。从旧⽇渊源来说,华
太后和楚系外戚不能以怨报德,那等于给了对手攻击的把柄,所以在形势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会主动退让,以矫枉当年的错误,还公子弘一个清⽩,重新评定武安君的功绩,解除对⽩氏和司马氏的噤锢,让他们的弟子重回朝堂和军队。
尉缭之所以向秦王献此计策,正是找到了楚系外戚的软肋所在。这一招如果击中了,秦王即使不能马上扳倒楚系外戚,但绝对能获得老秦武人的支持,继而实力大增,可以有效巩固和集中自己的王权。
现在宝鼎横空出世,楚系外戚措手不及,他们的软肋露出来了,这时候若能给其重重一击,则形势必然扭转。
=
=
=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