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日本内战(下)
扶桑人特有的小鼓声响起,待命的⽇本虎豹军纷纷开赴京都城下,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列阵。
重中之重就是那五十台抛石机,因技术、材料和精密度等问题,扶桑还无法自己制造抛石机,这仅有的五十台全都是从大明购买的,其实都是明军役退下来的货⾊,岛律义家宝贝得跟什么似的,除了例行保养,平时连碰都不许人碰,不过现在却正是使用它们的时候。
工匠们取出从大明购买的抛石机部件,这些都是关键部件,全钢制,扶桑无法制造,军士则抬着木质构件,这是就地取材刚刚伐木造好的。一位匠师按照从大明重金购买的图纸指挥工匠和军士按图安装,不大一会儿之后,五十台⾼达四丈有余的明式便搭建好了。而旁边尚有百余台扶桑人自己制造的小,这些小最⾼的也不过四五米,最大可抛
五十斤弹,而且
程不过一两百步,比之明式差远了。
等⽇本军队布好阵势之后,岛律义家下令开炮,这时候孙泽也下令明军参战。
“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大地。
扶桑人是不用号角的,他们一般就用小鼓来聚兵引将,小鼓的声音却怎能跟牛角相比。乍闻从未听过的号角声,不但是京都城里正在躲避石弹的倭人,就是岛律义家手下的⽇本人都纷纷侧目。
号角声苍凉雄壮,一时间,场战上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对于上过场战的老兵来说这种气氛让他们的战意狂疯提升,但对新兵或者懦弱贪生的人来说,这样的气氛却让他们感到害怕。
在这种肃杀的气氛中,马蹄声震天,万马践踏大地以致众人脚下的土地不住地颤抖。
不论是⽇本人还是倭人。他们从未见过大规模骑兵触动,明军万骑参战,这在扶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明军西面而来。
孙泽没给倭人适应的时间,趁着倭人被抛石机打
了部署,他指挥着一万羽林绕过在城下列阵地⽇本虎豹军,划了个弧线朝着京都城墙的方向而去。
“飞
!飞
!”
万马奔腾。明军纵马从京都城墙下三百步远的地方疾驰而过,到了城墙下的时候,明军纷纷支起⾝子,侧⾝朝城墙张弓就
。
羽箭纷飞如蝗,一万人齐
,从城墙下跑过的距离够明军
上三到四支箭,一共三万余箭矢⾜以遮天蔽⽇。覆盖了整个京都城墙。
城墙上的倭人正在躲避⽇本人地石弹,整个都
成一团,四处躲避的有之,更多的却是被抛石机庒制得不敢抬头,而明军的飞
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一时间惨叫连连。大明羽林都是善
之士,个个不说神
。但箭法确实⾼超。除去失误的和多支箭命中一人的,三万多支箭让倭人⾜⾜倒下几千,又或者是上万。倭人站得太密集了。
间或也有倭人还击。
孙泽算是见识到了倭人的小木弓。倭人占着城墙地⾼度往下
,居然最多也不过
到两百多步,偶尔有那么一两支箭
中了明军,却连羽林所着的轻甲都
不穿,这要是重步兵还得了,就是站着不动让倭人
,估计造成的伤亡也极其有限。
早闻倭人落后,没想到落后至此。
孙泽见状大喜。三百步的距离稍微远了点。他带着羽林从城墙下隆隆驶过之后再绕了回来,这次他将与城墙的距离缩短了五十步。
“飞
!”
听着震天的隆隆声。感受着万马奔腾带来的震撼,岛律义家当真是大开了眼界。不过场战之上他不敢怠慢,连忙下令虎豹军随之攻城。
岛律义家学了个乖,他见明军羽林地弓箭带给倭人地伤亡非常大,忙下令抛石机不再轰击城墙,改为轰击城墙上的倭人,专事騒扰,好让倭人无法组织防守以方便明军飞
。
⽇本步兵缓缓
近城墙。
⽇本人的军队编制乃至作战方式完全照搬了明军。受⽇本人地⾝体素质所限,他们没有重步兵,不过岛律宗家想了个办法,他让一部分必较壮硕的⽇本人披挂明军弓箭手的鳞甲----鳞甲的重量可是比重步兵的板甲轻多了----手重兵器,比如重刀、大剑、斧头之类的,以这样的步兵来代替重步兵。
虎豹军中大盾兵在前顶起⾼大的盾牌,弓箭手躲在盾牌后面跟进,随后就是重步兵,朴刀兵则两侧跟进----这是明军攻城地常规阵型。
近城墙,大盾兵将盾牌竖到地上不再前进,弓箭手开始庒制城墙。
虎豹军地弓可不是倭人的那种小木弓,而是明军制式神臂弓。当然,⽇本人是拉不动神臂弓地,他们将明军的神臂弓减弱,改为一石至二石強弓,威力和
程也相应减小了许多,不过用来对付倭人是⾜够了。
就像现在,⽇本人偷工减料版的神臂弓让倭人吃够了苦头,倭人虽然占着城墙的地利,居⾼临下居然还被⽇本弓箭手给庒制住。倭人的小木弓
出的箭即使加上重力速加度到达⽇本人⾝上的时候也是轻飘飘的,都不能穿透⽇本弓箭手的鳞甲,大盾兵躲在盾牌下他们
不到,重步兵隔得又有些远,他们
不到。⽇本弓箭手虽然是仰
,但占着弓箭的便宜,他们轻易地就将箭矢
上了城墙,而且⽇本弓箭手也学了明军的作战方式,他们不是精准
击,而是讲求覆盖式
击,不专门瞄准某个敌人,而是覆盖某个区域----这种
击方式十分、极其消耗箭支,但对士兵的要求比较低,不求士兵神
,只要他们受过专业训练就可以,而且这种
击方式的效果十分显著----箭矢覆盖的区域几乎没有空⽩,这个区域的敌人往往一个人⾝上密密⿇⿇地不下十支箭,十分恐怖。也可以让敌人畏惧。
孙泽见⽇本人开上来了,他也改变了作战方式。
“换弩,庒制城门附近城墙。”
弩不是大明羽林的标准装备,明军有专门的连弩兵,不过最早明军弓骑不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用弩骑兵代替了弓骑兵。弩不够弓灵活,尤其是在马上弩更是远不如弓,但弩胜在威力大,而且瞄准简单,准头⾼。孙泽就是从弩骑兵地时代过来的,后来弓骑兴起,孙泽觉得弩有弩的优势。于是命令他部下的弓骑带弓的同时也要带弩----往马上一挂就是了。这也多亏了大明科技发达,箭支的制造已经模块化,弩用地小箭完全可以装⼊箭匣,而几个箭匣是占不了多大地方的,不然一个骑兵就两匹马,又是弓又是弩,带点箭还要分弓用的和弩用的。带得了这么多吗?
大明羽林跑到场战的另一边。这里有专人看守他们的另一匹马。一般来说这些马要离场战远点,但倭人已经被围起来了,这些马就放在离场战不远的地方。羽林将士换乘另一匹马。这匹马上有弩,士兵们换上弩,弩已经有一个箭匣,这是战前装好地。
明军重新回到场战。
参谋计算了一下形势,倭人的弓
程在两百步,而且威力有限,在一百五十步之內应当是全安距离,再考虑到明军的马匹刚换马力充沛。箭支暂时不缺。于是参谋建议最佳
击距离在一百八十步。
测量员再进行测量。
“风向七,风速三。”
“距离一百八十步。”
孙泽下令:“目标。京都城东门附近两百步的区域,覆盖
击。”
以前明军的弩只有两种,连弩和強弩。以前的连弩是五连发,一次可以而且必须连
五箭,最大
程三百步,相当于一百七十米左右;強弩又叫神臂弩,单发,最大可
五百步,穿透
必较強。
不过经过多次改良,现在明军的弩有三种,一种是将连弩改良,用软钢取代了以前地木质结构,弹簧地发明也增強了连弩的威力,改良后的连弩还是叫⾼山弩,新地⾼山弩可连发五矢,也可单发,弩上有机括控制连发单发,
程也打到了四百步,相当于两百二十米;第二种还是強弩,这个没什么改变;第三种则是增強的強弩,又叫狙击弩,这种弩的
程极其恐怖,可
千步,全弩都是钢制,是软钢和硬钢的结合体,而且这种弩对士兵的要求非常⾼,眼力、
术不说,其臂力也必须超于常人。
孙泽的手下也有用狙击弩的,不过现在貌似用不上。
连弩非常耗费箭矢,对后勤要求非常⾼,但那威力就不多说了,枢密院可是专门测试过,只要箭矢⾜够,一千改良后的⾼山弩兵完全阻挡三倍规模地骑兵冲锋,就是对上弓骑也占优势。当然,甲骑不在此列。
孙泽现在可是有一万人,其中连弩至少有七千,七千连弩是什么概念,如果这七千人全部开连发地话,一次可以
出三万五千支箭,其密集程度⾜以遮天蔽⽇。
不过连弩的弹匣必较占地方,孙泽地人也就带了三个弹匣。
三次
击,第一次将近四万支箭在很短时间內覆盖了整个东门,东门之上密密⿇⿇全是箭,几乎每寸地方都不下十支,被
中的倭人至少也是⾝中几十箭,有些更是被
程了刺猬----全⾝上下几乎找不到没中箭的地方。
城门附近被清扫一空。
即使这是混
的场战,但如此惨况依然让倭人震惊,城门附近一时间是空了,没有一个倭人还站着。
“愣着⼲什么,炸葯呢?哦,你们没有炸葯,那冲车呢?冲车快上。”明军的箭雨不但让倭人惊骇,也震住了⽇本人,城门都被清空了,⽇本人居然愣着没反应,都不知道趁机撞门,孙泽气得直吼。⽇本人顿时反应过来,冲车马上开上来了。
“砰!砰!”倭人的城门修得并不结实,冲车没击撞下城门就出现了裂
,经不起几下撞的。
倭人大惊,一群人冲上来填补了城门附近城墙的空⽩,或者往下
箭,或者丢檑木石头,甚至有人倒油。
明军的箭匣早换好了,等的就是现在,于是乎,又一阵类似的箭雨覆盖上去,城墙又为之一空。
倭人畏惧了,退缩着不敢上来,军官大呼小叫地
迫了一些倭人再上城墙,这些人用強弩和少量连弩就⾜以对付了,孙泽懒得再浪费仅剩的一次齐
。
“砰!”“哗!”简陋的城门经不起冲车的反复躏蹂,城门大开。
负责冲车的⽇本士兵连忙闪到一边,孙泽一挥手,明军上前又是一次齐
,聚集在城门后面防守的倭人一倒一大片。
随后明军勒转马头撤了下来,⽇本步兵蜂拥而⼊。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