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门 下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引而不发
 宣仁六年十一月中旬,朝廷正式任命张焕实领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封其为征西大元帅,全权负责处理河西、安西事务,原来的兵部尚书崔庆功则改为校检兵部尚书,另外,朝廷又忽然启用赋闲多年的张破天接任为门下侍郞。

 在一连串的人事变化后,五万陇右军兵分两路,一路奔赴大散关,接替了凤翔军的防务,另一路则守斜⾕,并分出五千人守子午⾕,防止朱出奇兵袭击长安。

 与此同时,朱的先头‮队部‬突袭大散关失败,退兵三十里等待主力增援,此时的朱终于听进了兄弟朱滔和谋士齐禄的再三苦劝,一改进攻姿态,开始进⼊防御阶段,并遣使⼊朝,申明自己并无反叛之意,不窥关中。

 张焕的大军在进⼊关中后,却也并不急于进攻,一方面引导汉中逃出的难民前往陇右安居,另一方面扩大粮库、积极备战,大军进攻姿态⾼举,却引而不发。

 十二月初,汉中的局势渐渐平稳下来,而崔庆功进攻淮南的消息却又不胫而走,长安的目光又回首东顾,向东南方向投去。

 大江奔流,碧空如洗,一支三百艘大船组成的船队在万里长江上航行,携带着巴山蜀⽔的气息奔向东南,这是一支将行军数千里前往江淮支援楚家的军队,在数⽇前,楚行⽔特地绕道凤翔。请求张焕出兵支援淮南,虽然相隔千里,张焕依然慷慨应允,命三万陇右军从蜀南南平郡登船出发。

 船队已航行了五⽇,这一⽇船队过经了夷陵,前边便是宜都城,江面顿时宽阔起来。天⽔相连,含着腥味的江风从背后刮来,将商船旗拍得啪啪!直响。

 在首船地船头,一⾝短⾐打扮的蔺九寒眺望着远方,眼中的动和凝重都同时流露无遗,今天正好是他三十岁,男人三十而立,三十岁的蔺九寒在外已经闯了十五个年头。他曾负一把孤剑纵横淮河两岸。闯下了侠盗的名头,又曾被绑缚法场,在死神的狞笑中侥幸脫⾝,但无论过去岁月如何辉煌,无论他的心智早已成,都无法和他此时地心境相比,都难以抑制內心的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直到今天,三十而立之际,他才有一种不负今生的豪迈心,望着海天一⾊的浩大江,蔺九寒几乎要长声而啸。

 此去江南,名为救楚,实为布棋,两淮事罢,君可领军驻长沙,监视两淮异动,为我陇右外应…

 张焕的嘱托此刻仿佛还在他脑海里回闪,走出一步‮国全‬的远棋。这标志着都督的思路已经突破了一地一域的桎梏。开始心怀天下,而这副重担便给了他蔺九寒,蔺九心寒嘲澎湃,他忽然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地冲动。

 “蔺将军。”一名士兵在眺望塔上⾼喊“右前方有船拦阻。”

 蔺九寒微微一怔,他随即走到右船弦探头下望,只见十几条小船一字排开。蔺九寒⾝负重任。他不敢大意,马上吩咐左右。“叫弟兄们都进舱去。”

 片刻,小船靠近了大船,它们一下子散开,俨如一群灵活地小鱼,在大船间来回穿梭,每只小船上约有十几名士兵,有的在大声叫喊停船,有的伸出长钩寻找下钩之处。

 蔺九寒的副将陆胜望了半天,他忽然指着小船上一名中年军官回头对蔺九寒道:“将军,这是山南王家的军队,前方便是宜都城,那里驻扎有三千军队,那个瘦⾼个便是兵马使杨浩,我认识他。”

 这次东征,张焕特地从军队中挑选出三千荆楚籍的士兵随行,副将陆胜便是长沙郡人,他曾在山南军中服役,故一眼便认出了小船上的军官,他嘴一撇,不屑地冷笑道:“他们在这里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敲诈勒索过往商船,估计是把我们当做了蜀中来的大肥羊吧!”

 蔺九寒沉思了片刻,便对⾝后的船东道:“李东主,你出面去问一问,他们要多少买路钱?”

 这次运兵船主要征集了岷江上七家大商号和长江上地三家商号地货船,其中从岷江最大的岷峨商行中就征集了近百艘千石大船,岷峨商行的李东主心疼船舶,便坚持随船东进,他常在长江上航行,深知过路费行情,便苦着脸道:“将军,这没有定数,象这种大规模的船队,他们要上船验货再定。”

 蔺九寒脸一沉,对李东主道:“你去问问,让他们开个价。”

 “我这就去。”李东主不敢再说,匆匆谈判去了。

 “砰!”地一拳,刚上小船准备谈判的李东主话还没有说,便被兵马使杨浩一拳砸下江中,他怒骂道:“***居然敢讨价还价,老子的规矩你还不懂吗?”

 几名船工慌忙跳⼊江中营救东主,十二月地大江寒冷刺骨,几名船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李东主找到,并用一绳子栓住他地,让大船上的人一点一点将已丢了半条命地李东主拉上去。

 那兵马使杨浩依仗自己是军队,比強盗还狠几分,他早就失去了耐心,大声吼道:“给老子靠岸,谁敢逃就沉了谁。”

 大船上,副将陆胜连忙道:“将军,他们真的会凿船,还是靠岸吧!”

 蔺九寒眼中露出了杀机,他冷冷一笑道:“不知死活的东西,既然不想活了,那就成全你了!”

 “靠岸!”蔺九寒一声令下,延绵数里的三百艘大船缓缓向宜都城驳岸驶去。

 岸上,五六百名久候的士兵见大船向岸边驶来。顿时呼起来,自从朱主政蜀中以来,原来繁忙地江道越来越冷清,这种数百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更是两年没有见面了,就象吃糠咽菜的人突然看见了大鱼大⾁摆上,怎么能让他们不欣喜若狂。

 但谁也想不到,向他们驶来的不是什么大鱼大⾁。而是死神。

 命令已经传下去,士兵们换上了盔甲,刀已出鞘、箭已上弦,在每艘船的船舷边,伏⾝蔵着无数的弓弩手,他们摒着呼昅,等待着队正的命令。

 事实上,这种大船在宜都城地驳岸一次最多只能停下十几艘。岸上急的士兵们已经纷纷跑到驳岸上招手叫喊。他们已经急不可耐,要上船例行检查,眼看着十几艘大船靠岸而来,不⾜五十步,船帆已经落下,士兵们都噤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可意外却在这时发生了,大船忽然齐刷刷地掉头,与驳岸平行而驶,十几艘大船连成一线,仿佛一座⾼大的城墙。

 兵马使杨浩然大怒。他刚要下令⽔鬼去凿船。却只见一面红旗在第一艘大船上冉冉升起,十几艘大船上爆发出一声大喊,船舷边上出现了近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人人手持劲弩,一片凛冽的杀气面扑来,就在岸上士兵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之际,大船上箭如雨发。铺天盖地的箭矢向岸上来。驳岸上顿时响起一片哀嚎声,五六百名士兵被倒一大半。余下之人无不魂飞魄散,跌跌撞撞向回奔逃,兵马使杨浩见势不妙,翻⾝便要跳下河,却被一箭中了后背,他狂叫一声,重重跌下江去。

 大船的帆又重新升起,向大江深处驶去,岸上变得十分安静,数百具死尸杂无章地堆在岸边,偶然有未死者的呻昑声传出,⾎汇成了河,又流⼊江中,渲染出一片⾚⾊。

 就在船队远去后,从⽔中慢慢地伸出一只枯⻩地手,吃力地攀住了驳岸边地青石,一个背上带箭的军官渐渐浮出了⽔面,他伏在青石上大口着耝气,半晌,他望着已远去的船影忍不住喃喃自语“他们难道是要去攻打襄吗?”

 大船仿佛一行⽩鹭,已经远远消失在⽔天一⾊的尽头之中。

 凤翔府陈仓县,这里是陇右军的临时指挥中心所在,清早,城门口戒备森严,近百名进城卖菜的农民正排队接受检查,

 这时,一辆马车在百余名骑兵的护卫下从西疾驰而来,车窗上,头戴纱帽的胡惟庸正探头向城墙打量,他曾在这一带生活多年,对这里十分悉。

 马车靠近城门,卖菜的百姓纷纷闪开一条道,一名骑兵上前向守军递了令牌,守军验后马上放行,马车驶进了城门,此时的陈仓县城內已是大战将临地景象,大多数店铺都紧闭不开,街上没有什么行人,只有一队队士兵在列队巡查,不是可以看见満载军品地马车从大街上飞驰而过,一名骑兵问清了道路,马车马上向右拐,朝县衙方向驰去。

 县衙位于县城的中轴线上,颇为老旧,这里现在暂时改成了节度使临时行辕,张焕也住在县衙里,他在凤翔已经呆了快十天,他的伤在崔宁和杨舂⽔的精心照顾下,已经好了很多,基本上可以下地行走了。

 此刻,张焕正和郞将李双鱼以及曹汉臣在房內研究战局,不过,他们研究的并不是汉中战局,而是河西战局,就在二天前,张掖的唐军忽然向酒泉郡的吐蕃军发起了大规模地进攻,而敦煌郡地王思雨也配合贺娄无忌,率两万骑兵从河西的北部包抄,已经夺取了⽟门关,断了吐蕃军地退路。

 房间的正中摆着一张沙盘,上面清晰地标示着河西的⾼山大河以及戈壁荒漠,其中一座座城池仿佛一串珍珠,星星点点地散布在狭长的河西走廊之上。

 张焕紧紧盯着⽟门关,他的眉头紧锁,手指顺着一条绿线向西移动,最后停在一座关隘上,关隘南面是⾼峻的祁连山起点,而北面则是茫茫大漠。这里是河西走廊的终点,也是安西和北庭地东大门,地理位置极为险要,可是沙盘上却没有标名。

 “曹将军,这里叫什么名字?”

 曹汉臣从出生便生活在安西,对这里的地理环境十分悉,他见张焕问自己。连忙答道:“这里叫星星峡,是去安西的必经之路。”

 “都督可是担心吐蕃人从安西来接应?”旁边的李双鱼忽然揷口问道。

 张焕点了点头,他有些忧虑地说道:“安西的‮报情‬还是一个月以前的事情,这一个月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我担心回纥人已经借大雪的掩护撤军了,如果安西地吐蕃军来援,那王思雨可就腹背受敌了。”

 说到这里,张焕点了点星星峡。“可是如果先把这里夺下。这样就算吐蕃军来援,也可以从容准备了。”

 张焕话音刚落,一个笑声便从门口传来“都督不光是要考虑到吐蕃军来援,更要想到灵武郡的异动。”

 张焕一回头,只见长史胡惟庸出现在门口,竟不知他是几时到来?张焕不由又惊又喜道:“先生怎么来了?”

 “听说都督中了箭伤,夫人很是担忧,便命我前来给都督送家信。”胡惟庸走上前,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又笑道:“不负重托。圆満完成任务。”

 张焕见他说得有趣,不由拾起信呵呵一笑,又给亲兵使了个眼⾊,几名亲兵急忙上前要搬走沙盘,胡惟庸却拦住了他们“不要搬走,我等会儿说不定还要用到此物。”

 张焕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马上一摆手道:“先生请坐下说话。”

 他与胡惟庸对面坐下。李双鱼则拉了曹汉臣一把,两人悄悄退了出去。张焕沉昑一下便问道:“适才先生说灵武郡异动,这是什么意思?”

 苞惟庸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给了张焕“按理我不该⼲涉军务,但此事事关重大,我才特地赶来和都督商量。”

 张焕接过信,这才发现信居然是项王拓跋万里写来,在信中他先是表达了‮望渴‬张焕北上的意向,接着就向张焕透露了朔方节度使李正己最近在大规模征集粮食、并开始向会郡集结兵力的消息。

 贬郡!张焕大吃了一惊,按照他三年前与裴俊达成了谅解,会郡除了烽火戍卫外,双方都不能在那里驻军,以此作为双方的缓冲地带,李正己怎么能向会郡出兵,这难道是裴俊的意思吗?不对!裴俊现在正有求于自己,希望自己替他钳制住朱,而且唐军正大举进攻河西,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背负阻挠收复故地的骂名,所以裴俊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会郡。

 那李正己这样做又是什么意思呢?

 蚌然,张焕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是?”他有些不可思议地向胡惟庸望去。

 苞惟庸缓缓点了点头“我也是此意。”

 张焕按捺不住內心地纷,他站起⾝走到窗前,问题并不是李正己想做什么,金城郡还有十五万精锐之军,并不害怕他来偷袭,这不重要,重要地是李正己极可能是在并没有得到裴俊的授权下而擅自行动,这说明了什么?如果猜测属实,恐怕是又一个崔庆功要诞生了。

 “都督,这是我们收复朔方的机会。”胡惟庸子着张焕的后背,不紧不慢地道:“我们应该创造机会让李正己割据自立,这样我们也就能出师有名,一举收复三年前的失地。”

 张焕没有回答他,他依然凝视着远方的几株光秃秃的老树,目光里充満了忧虑之⾊,良久,他才轻轻‮头摇‬“抱歉!我和先生的想法可能不一样。”

 苞惟庸眼睛里露出一丝疑惑的神⾊,他迟疑一下便问道:“都督可是担心难以应付多头作战?”

 “这只是一个方面,但不是主要的原因。”

 张焕转过⾝慢慢走到沙盘前,他又用手指在星星峡地位置上敲了敲道:“最近我一直在考虑,到底要不要顺势拿下安西,还是止步于这个星星峡,将安西放在五年后、或者十年后再解决,是先攘外还是先安內,这其实上就是一个孰重孰轻地问题,究竟是大唐內部‮定安‬、百姓安居乐业重要,还是收复故土、向外扩张重要?”

 说到这,张焕转头向胡惟庸望去,他的目光已经变得明亮而坚定“直到这次定下凤翔战略,我才终于决定下来,西域之战暂时止步于星星峡,调头向东,我要消灭各个‮裂分‬大唐的地方军阀,重新整顿兵制、限制土地兼并、打击世家,待大唐重新走向正轨后,再让我们的士兵去收复故土,向西方扩张我们的疆域。”

 苞惟庸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终于明⽩了,那么,对付这个李正己,我们就换一种思路。”

 “是这样。”张焕缓缓地点了点头“我现在就将这个‮报情‬发给裴俊。”  M.NkOuxS.com
上章 名门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