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林丹遗孀
知道了察哈尔部的详细情况,加上有了贵英的引路,马维兴和宋献策只带了一万人马就出了嘉峪关,把刘体纯留在嘉峪关防守。
从贵英口中得知,这两年林丹汗在青海过的极其艰难,他本来还想把部众带入土番…青藏一带,但人心离散,势不可为,食尽马乏,暴骨成莽,部落首领纷纷投归后金,就连他的一位
子也率其八寨桑,以1200户归降后金。
林丹数次率军强攻嘉峪关而不得,实在也是毫无办法,部众愈发离散,林丹死后,他的两个福晋相争,不能获得部众拥戴,贵英趁机夺权,但他若不能带着大家尽快走出困境,这些人早晚也会逃亡,贵英不得不倾察哈尔所有的青壮男子来攻嘉峪关。
这次输了,贵英有输的觉悟,他先把马维兴等人带到了自己的部落,那里还有上万老弱妇孺,一万名隆隆的铁骑冲向了察哈尔部,察哈尔的妇孺还以为是已方的战士归来,欢呼起来,到了近处,发现是汉人,全部惊慌不已。
许多人连忙收拾东西就想逃走,更多的人是绝望,汉人来了,出征的战士自然回不来,马维兴为了防止他们逃离,已让唐军将察哈尔部团团围住,派出贵英对她们劝降,听到所有的蒙古战士只剩下三千人被俘,其他人都已战死时,察哈尔部传来一片痛哭声,但此时整个部落已无反抗力量,只得接受唐军的要求,全部向嘉峪关内迁,马维兴派出三千人护送,其余人等继续随着贵英向前寻找林丹的遗孀。
五天后,马维兴等人来到了哈拉湖地区,找到了林丹汗的遗孀囊囊福晋,此时囊囊福晋身边只有数百人,牛羊也不足千只,生活极为困苦,见汉人找到了她们,囊囊福晋等人根本没有反抗,答应归顺唐军。
宋献策等人没有从囊囊福晋身上得到传国玉玺,但从她口中得到了苏泰太后及其子额哲等人的驻牧地,三
后,马维兴率部到达了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等人所驻牧的托里图地方。其时,天雾昏黑,额哲毫无防备。
马维兴率部将之悄悄包围,等到额哲发现时,周围已围满了唐军,额哲等人目瞪口呆,不知汉人何以能神兵天降,顿时
成了一团,马维兴派出囊囊福晋去见苏泰太后,囊囊福晋受命后,急驰至苏泰太后大营。到大营后囊囊福晋高声喊道:“囊囊至矣,拜见苏泰太后。”
众人才知汉军为什么会来到,原来是有囊囊福晋带路,额哲大怒,拔出长剑道:“我要杀了那个
人。”就要冲出帐去。
苏泰太后连忙喝住:“回来!”
额哲委靡不振的返回,苏泰喝道:“没用的东西,汉人已将我们包围,杀了那
人有何用。将她请进来。”
苏泰太后和囊囊福晋两人在林丹汗生前就并不和睦,但彼此都还客客气气,林丹死后因争相拉笼部属,两人的脸面已撕破,两人的相斗却便宜了贵英,以至大部分战士都让贵英拉去,囊囊福晋只得了一千五百户,苏泰太后只得了一千户,但苏泰太后还是有优势,她得到了林丹汗死后的大部分财物,可以用来笼络部众,所以现在苏泰太后的势力还增多了一点,已超过了一千户,而囊囊福晋的一千五百户已四散而去,只留下数百人,才会一见汉军就降。
(历史上两人归降后金,皇太极为了笼络蒙古诸部,要让满人亲王与两人联姻,苏泰太后因财物众多,济尔哈郎和代善两人争相
娶,差点打了起来,后来济尔哈郎到底有年轻的优势,得到了苏泰太后的下嫁,而囊囊福晋却因为没有财物,众亲王都不肯娶,最后皇太极自己娶了她。)
囊囊福晋进了大帐,向苏泰太后行了一个礼道:“妹妹给姐姐请安了。”
苏泰太后道:“免了,我可当不起,外面的汉人是你带来了。”
囊囊福晋大喊:“冤枉,妹妹也不知汉人从哪里来,他们一下子就将妹妹的营帐全部包围,妹妹无奈,只得降了,他们听说姐姐在这儿,就想让妹妹来说服姐姐,免得动刀动
伤了和气。”
苏泰太后冷笑道:“听说,是听你说吧。”
囊囊福晋大感委屈道:“姐姐可就冤枉妹妹了,妹妹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青海如此之大,汉人怎么就会找到了呢,后来,妹妹在汉人的军中见到了贵英那条狗,才知道了原因。”
苏泰太后一惊:“贵英在汉军中?难道我察哈尔部真的要完了。”
囊囊福晋道:“不敢欺瞒姐姐,这是妹妹亲眼所见,姐姐还是降了吧,对抗下去,只能让部众徒增死伤,没有希望的。”
苏泰太后虽知此时境况危险,却不想投降给汉军,蒙古不管是男人和女人,一向只崇拜强者,大明以前为拉笼林丹对抗后金,对林丹是有求必应,林丹稍不
足,就率军进入内地直接抢掠,最后,朝庭还要出银把他们请回去,如今察合尔部
暮途穷,但击败林丹汗的是满人,苏泰还是看不起汉人的朝庭。
苏泰太后想了想,道:“要我投降也可以,但朝庭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
囊囊福晋冷笑道:“姐姐,你未免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你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吗,再说外面的汉军叫唐军,也不是朝庭的人。”
苏泰太后一脸茫然:“唐军,哪来的唐军。”
囊囊福晋解释道:“唐军就是以前的闯军,现在他们已正式称王,改为唐军,这支部队就是唐王派来的。”
苏泰太后更是不屑,道:“原来只是汉人的叛军,那就更不能降了,否则以后不但要被朝庭剿灭,还给我蒙古人脸上抹黑。”
“姐姐你就错了,他们不但不会被朝庭剿灭,还打败了满人和蒙古诸部的联军,代善,德格类,萨哈廉,这些满人赫赫有名的战将全死在他们手下。”
苏泰太后一下子站了起来:“你说的是真的,满人被他们打败了。”满人是察哈尔死敌,当年林丹拥兵十万之众,尚且被皇太极打的满地找牙,咋听到这个消息,苏泰太后怎么也不相信。
囊囊福晋道:“本来妹妹也不相信,但他们说的言之灼灼,小妹就是不信也没办法,何况我见了唐军的火器,根本不是我们所能挡。”
苏泰太后一下子好象老了几岁,道:“既然如此,额哲,你去命令大家放下武器,我们投降。”
额哲从惊,道:“阿母,这个女人说谎,不要听她的。”
囊囊福晋冷笑,不屑的看着额哲,不再反驳,但她表示的意思却很明显,我有必要说谎吗,额哲看得更恨,举起手中的长剑要向囊囊剌去,苏泰太后喝道:“额哲,听话,出去让大家放下武器,不要反抗。”
额哲恨恨的丢下了长剑,他事母甚孝,虽然不愿意向汉人投降,但还是出帐传达苏泰太后的命令:“大家放下武器。”
许多蒙古人都愕然,不明白为什么要放下武器,唐军虽然有七千人,但这些人没有偿过唐军火器的利害,见许多唐军拿着一
黑漆漆的
子对着他们,并不害怕,若不是没有苏泰太后的命令,他们早就冲了上去。
林丹汗手下的另一大将贵由更是不服气,本来等苏泰太后传下命令就要杀出去,没想到她的命令却是要大家投降,贵由大喊道:“蒙古的勇士们,冲出去,我们不能向懦弱的汉人投降。”
额哲急的大喊:“回来,回来,太后有令,大家放下武器。”
但许多蒙古人却不听他的,跟着贵由冲了上去,苏泰太后虽是大汗的遗孀,但要让高昂的蒙古人低下头颅投降给汉人却办不到,见有贵由出头,想也不想就跟了上去。
马维兴见蒙古人冲了上来,一点也没有犹豫,喝道:“
击。”
“砰,砰。”刹时
声大作,刚刚冲出十余步的蒙古人一排排倒下,他们惊愕的看着
前汩汩冒血的伤口,原来对方烧火
一样的东西是如此利害,贵由更是在第一排
声之后就倒了下去。
这
声终于使冲动的蒙古人冷静下来,一个个停住了脚步,额哲虽然因贵由不听命令生气,但也没料到有这样一个结果,呆呆的看着倒下的上百蒙古人,连命令也忘了继续发布。
听到
声,苏泰太后和囊囊福晋都赶紧走出了大帐,见倒下上百蒙古人,苏泰太后首先反映过来:“大家放下武器,我们投降。”看到唐军火器的利害,要说苏泰以前对唐军打败了满人还将信将疑的话,现在已完全相信。
蒙古人都被唐军火器镇住了,听到苏泰太后亲自发话,开始有蒙古人将手中的兵器丢下,接着一个个全部放下了武器。
唐军一涌而上,把蒙古人的武器捡起,将所有的蒙古人都被看押起来,苏泰太后带其子额哲,来到马维兴跟前,跪了下来:“未亡人苏泰拜见将军,今察哈尔部共一千一百五十户愿归顺天朝,从此忠心不改。”
马维兴打量着这个林丹生前最宠爱的太后,她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左右的年龄,实际她的儿子已经成大人了,绝不止三十岁,长得姿容秀丽,肌肤白净,一点也没有草原上妇女长期在太阳暴晒下的黝黑,难怪能得到林丹的长期宠爱。
苏泰太后见马维兴久不回话,大感奇怪,想抬头又觉无礼,宋献策忙捅了捅他,马维兴才回过神来,道:“夫人不必多礼,从此察合尔部也归于我唐军,只要你们能够忠心不二,唐王必不会亏待你们。”
苏泰太后又磕了一个头道:“多谢将军,多谢唐王。”这才起来,道:“将军远来辛苦,请入帐。”将马维兴,宋献策等人带到了大帐。
一坐下,马维兴本想马上问出传国玉玺的下落,但宋献策制止了他,其时天色已暗,宋献策只是出言安慰,然后令她们都下去休息。
等苏泰和囊囊下去,马维兴迫不急待的道:“军师为何阻止我发问?”
宋献策道:“不急,反正所有蒙古人都在我们手上,还怕丢了不成,我想看看她会不会主动献出来。”
马维兴急道:“若她们不献呢?”
宋献策一愣:“不献?不献再直接要呗。”见马维兴语气有点紧张,又想起了刚才苏泰拜见时马维兴愣神的情景,不由笑道:“怎么,你看上她了。”
马维兴脸一红,道:“军师说笑了,她是林丹汗的遗孀,看上了又能怎样。”
宋献策道:“她们可不象我们汉人女子从一而终,嫂子嫁给小叔,继母嫁给儿子的事都比比皆是,你若真喜爱,回去跟唐王一说,唐王肯定成全你。”
马维兴不由心动,苏泰太后正是女人成
已极的年龄,对他这样的莽汉有致命的吸引力,想了想,道:“还是算了,于礼不合。”
宋献策不由好笑,马维兴什么时候讲起礼来了,见他面薄,没有再打趣他。
第二天,苏泰太后、额哲送给唐军驼马、雕鞍、貂裘、琥珀、金银、苏缎等物。并将一玉玺献给马维兴,宋献策小心翼翼的打开观看,顿时光芒四
,玉玺方圆四寸,上携五龙
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并既寿永昌。”
宋献策不知此玺是否就是
传千古的和氏壁,但不敢多看,将朱红小匣合上,贴身保管,马维兴拿出自己所带了盐,荼作为回礼,蒙古人正奇缺此二物,顿时如获至宝,第三天后,马维兴就命所有蒙古人拔去营帐,率军返回,蒙古人虽不乐意,但无法反抗,只得随军而去。
到了嘉峪关,宋献策命人快马加鞭,派出二千铁骑专门护送和氏壁赶回西安,为了保密,押送的官军都不知是何物事,李鸿基当初命马维兴出关,纯是因为蒙古人举行的忽勒台大会,若能撑握黄金家族的后裔,即使蒙古人能选出大汗,也能分裂出一批人来,他不是文物专家,又没有对和氏壁考证过,哪知道传国玉玺会在苏泰太后手中,宋献策自以为猜到唐王的心思,哪知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李鸿基毫无准备,让这和氏壁凭惹出许多事来。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