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朝吴老二 下章
第八章 又一个不开眼的
 (多谢各位大大支持,还是求收蔵!这么早更新,给点面子吧!)

 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中,朝廷遣使布告四方,舒王李谊,骠骑大将军、內侍监俱文珍,左神策军护军中尉杨志廉谋反被诛,告祭太庙。死于军中的亲王三人,以及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孙荣义,枢密使刘光琦等各有追封。却没有说刘辟参与其事,也没有公布从李谊、俱文珍府中搜出的与各藩镇的来往信件。各镇自然知道这是一种妥协,都上表称贺,声讨了李谊俱文珍等的滔天罪行。表达了自己与叛逆不共戴天,坚决团结在以李诵为核心的唐朝廷周围的决心。

 朝廷又布告南康忠武王、检校太尉、中书令、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薨,追封太保,命剑南西川宣慰大使袁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刘辟⼊朝任给事中。九月,以刘辟不奉诏自立,下诏褫夺刘辟官职,以长武兵马使⾼崇文为右神策军行营节度使,帅同李元奕部,严砺部,李康部会讨刘辟。

 平定俱杨之后半个月,李诵开始改⾰军制,以郝玼为主将,韩泰为行军司马,从左右神策军中甄选強健士卒两万人,组建了右近卫军。

 由李愬主持,在西府军的基础上,招募失地流民及奴隶一万五千人,组建了左近卫军,加⼊左近卫军者,可以获取永业田一块。而这永业田来自李谊、俱文珍、杨志廉等被抄没的田产。短短十天,左近卫军就募集了二万余人,多出来的五千人李诵下令别置一军,驻奉天,由王大海节制,任命刘禹锡为行军司马。

 九月底,长安的天气已经极为凉慡,秋⾼气慡,不过长安城里悲秋的气氛并不浓烈,反而出现了几十年未有过的昂扬局面。市面的繁华已经超过了往年,甚至有老人议论“除了胡商略少外,天宝年间也不过如此。”同样的论调也经常出现在许多年轻诗人的诗歌里。从最近朝中发生的一系列的变⾰来看,这将是一个让人大有作为的时代,许多士子和低级‮员官‬都摩拳擦掌,准备抓住机遇,成为魏征或者郭子仪、韦皋那样的人物,真是人心可用。

 不过朝中的大佬们往往对此嗤之以鼻,強镇环伺,有不臣之心才真像天宝年间呢。宰相杜⻩裳就是这样想的人物中的一个。这不,送走了⾼崇文才二十天,又来了个⿇烦。

 “陛下,臣以为韩全义确实如陛下所言,无德无能,纯以谄谀而得⾼位。陛下不追究其丧师辱国之罪,他不但不感恩戴德,居然纵容亲属自立,不杀不⾜以谢天下。不过臣以为眼下群藩遥相呼应,未免兔死狐悲,韩全义已然老朽无用,陛下姑且饶他命,让其致仕吧!”

 “那夏绥之事如何了呢?”

 历史上也确实是这么处置韩全义的,李诵也就不再说什么,道:

 “如此甚好。就让权德舆去和他说吧!”

 “臣遵旨。”

 “至于天德军和河东军会讨夏绥之事,朕看就不要大张旗鼓了。韩全义在夏绥不得军心,当年如果不是⾼崇文镇定,处置及时,他哪里坐得稳夏绥节度使的位置。也不照照镜子,称称自己有多少斤两,就敢自立留后,这杨惠琳也是不知天⾼地厚的人物,做了留后居然就敢想节度使,真是蠢不可及。让权德舆好好敲打敲打韩全义,要韩全义写封信去劝杨惠琳,不要固执己见,否则死无葬⾝之地。”

 “天德军就不要动了,命令阿跌光颜立即率右近卫军五千骑兵出长安,让他在夏绥边上虚张声势,回复严绶,褒扬他,准他出师夏绥,要他出动精兵,引而不发。”

 “陛下,眼下已经是八月底,西北早寒,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在⼊冬前解决战事,只怕会拖到明舂,徒耗军资。”

 杜佑担忧地说。经过一个月的调养,杜佑的⾝体明显好了许多,脸⾊也比以前红润了许多。不过李诵老是习惯地看他耳垂,让他心里有点突突。

 “杜相无须担忧,夏绥人心在朝廷,最迟十月杨惠琳必传首京师。”

 李诵安慰道。陆贽等人也点头称是。

 原来韩全义⼊朝时,忐忑不安,立自己的外甥杨惠琳为夏绥节度留后。杨惠琳见新君即位,朝中多事,居然想吃天鹅⾁,学刘辟朝廷立自己做节度使。这也是德宗时遗留的弊政。德宗时,各镇但凡节度使死,朝廷从来不直接任命,而是让宦官持节到军中,听任军将推任,谁得到承认谁就是节度使,即使为了这个职位大打出手,杀官杀将也不管。现任朔方节度使⾼固就是当年军中流⾎斗争,杀了节度使后的产物,中使薛盈珍当年全权处理此事,庇都没放一个,就把节度印信给了⾼固。

 可惜杨惠琳如意算盘打得响,可明显新皇帝不像老皇帝。这边韩全义一⼊朝,那边就任命右武卫将军李演为夏绥节度使,杨惠琳没有办法,只好一边陈兵夏绥边境,阻拦李演⼊境,一边上书,道军将強行推举自己接任节度使,不认李演,请朝廷体恤下情,给朝廷施加庒力。谁知道李诵搞定了宦官,正想从藩镇里揪几个出头鸟来试试刀呢,一个刘辟嫌少,再来个杨惠琳正好。于是兴⾼彩烈地召集宰相们开会讨论,而河东严绶因为前事朝廷没有追究他的罪责,俱文珍、杨志廉伏诛后担心不已,主动上表请求讨伐夏绥,于是李诵就很⼲脆地制定了计划。

 宰相散后,李诵留下杜⻩裳笑问道:

 “令婿病体如何?”

 杜⻩裳不噤一阵尴尬,道:

 “那个不争气的,眼下已经大好了。”  m.NkOUxS.cOM
上章 唐朝吴老二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