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谈“人类不是劳动创造的”
《四谈“人类不是劳动创造的”——人类的祖先》一文中提出,由生食改变成
食动植物,是大脑显著发达的人类、出现的根本原因。这就要求两个基本条件:
1. 地理条件:存在由硝酸盐组成的低温溶
,促使灵长类动物在漫长的寒冬,采用冻死的动物尸体和植物,通过烧烤充饥。
2. 气候条件:寒冷的天气把各种灵长类动物驱赶到低温溶
区。
一人类产生的地理条件
在古代,火山很多,各式各样。至今,在肯尼亚仍然有由硝酸盐岩浆凝固而成的低温溶
区。这种溶
除了要求存在大量硝酸盐矿外,还要具备特殊的地质条件。
地球中心岩浆的最高温度可达5000℃,由火山口
出的岩浆温度在1200~1600℃之间。
保持低温溶
,必须是硝酸盐熔岩浆的周围是熔点比较高的凝固岩石,如玄武岩(硅酸镁)或者氧化物(如二氧化硅等),里面保留硝酸盐岩浆的通道;如图1(略)中,在灰紫
“高熔点岩层”中的淡黄
区。这些通道是因为岩浆凝固时要排出所含的气体,从而在凝固过程中生成的孔
。因为硝酸盐的比重轻,而上浮在红色的地心熔岩浆的上面。具有一千度以上高温的地心岩浆使低温溶
下面的硝酸盐岩浆保持几百度的温度。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混合物,其熔点最低可以只有151℃。
图中右边的深红色区,为熔点较低的花岗岩(硅铝酸盐)。由于地心岩浆的相对
动和膨
,引起地心岩浆对地表岩层的冲击,在地壳板块
界处的薄弱地方,产生火山爆发。在低温溶
区,往往沿高熔点岩层和低熔点岩层的边界处被撑开和破裂。
当硝酸盐岩浆
发和凝固后,在
口上面的凝固岩石内部,由于气体的排放和析出,而形成一些
。紧靠底部的
,温度比较高,现称“高温
”它可以使树木燃烧,或者从缺口看到下面的硝酸盐岩浆。位置稍高处的
,温度适中,称“温暖
”这是各种动物度过寒冷冬季的最佳场所。
由于肯尼亚目前仍然具有低温溶
区,如果在200万年前依旧存在这种区域的的话,那么它将成为人类祖先——
食人的产生地点。现在还有待考古的进一步挖掘,看其它地方在两百万年前,是否也存在低温溶
区,便可以确定第二个和第三个人类发源地。否则,那里的人类都是从外地迁移而来。
二人类产生的气候条件
目前公认:人类祖先在第四次大冰川期出现。关于第四大冰川期(又称第四纪冰川期)的细节,很不一致。不少人把冬季连续出现冰冻,认为是冰川期。例如,北宋(距今约1000年)太湖结冰可行车,因而认为是出现小冰川期。这可能是因为局部气温的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由海汽相互作用而造成气候反常的结果,与冰川期基本无关。
按照各国冬天的气温来描述冰川期,容易造成许多混乱。严格说来,应以冰川线的位置来确定来冰川期。冰川线以北的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冰雪。以南地区,只有冬季才出现冰冻;距离冰川线越近,冬季的时间越长,气温更低。
第四纪冰川期初,整个北半球都被冰川覆盖。这就是说:冰川线达到赤道附近。后来,每次小冰川期,冰川线对欧洲,在北纬48度左右变动。在间冰川期,冰川线已经北移到北极周围,就像现在的情况。每个冰川期的前半期,冰川线达到最前面;到后半期,冰川线开始向北极后退;一直退到北极圈,这个小冰川期结束。
至今多数人同意,欧洲在第四纪冰川期中有六个小冰川期和五个间冰川期。一般认为,小冰川期的时间大约十万年,间冰川期在1~3万年之间。这种时间与从200万年前开始的第四纪冰川期不符合。笔者根据目前的资料,提出这个大冰川期的时间分布如下:35-2,30-4,25-7,20-12,15-17,10-23。第一个小冰川期是35万年,间冰川期为2年。
在第四个小冰川期后,即大约77万年前,因为南部的
食人向北方迁移,而产生晚期
食人(晚期直立人或者猿人)。从第六个小冰川期结束开始,即大约23万年前,由于非洲赤道附近的
食人迁移到北方而产生早期智人。详情请看《八谈“人类不是劳动创造的”——
食人》。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