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庶女攻略 下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山-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山

 十一娘洗漱出来,徐令宜已经上了,两人倚在头说话。

 “五弟妹搬到花园子里去住,二嫂就去了西山的别院。我把各屋服侍的招了回来。不然家里肯定要套的…”徐令宜把家里这几天发生的事告诉十一娘,“娘年纪大了,二嫂又不在身边,你要帮着多照看她老人家一些才是!”十一娘连忙应喏。想到太夫人和徐令宜对二夫人一向礼遇,商量徐令宜道:“要不要差人去问候一声?看二嫂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也好捎一些去。”

 徐令宜见她这样懂事,笑着点了点头,看她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你能这样想就好。她孑然一身,我们这些做弟弟、弟妹要多照顾点她才是。没事你也去她那里走动走动。”说着,提起十一娘的地来,“工部有个叫陈平的主薄,虽然是举人出身,但在治水上很有一套。我曾经听说他在大兴种什么果树。找他来问了问。原想请他去你田庄上看看的,谁知他听说我有五百亩的坡地,很感兴趣。想以一年一百两银子的价钱租了。我觉得价钱还可以,看你怎么想?”

 十一娘没想到徐令宜的动作这样快。她脑筋飞快地转起来:“侯爷见多识广,既然说这个价钱可以,想来不会有错。只是我把地租给了这位陈大人,家里的陪房就没事做了。天天游手好闲,只怕会生出事端来。我听贾管事说,那坡地种果树最好。也不知道他和侯爷细谈过怎样个租法没有?我想,果树也不是一年两年就有收益的,肯定一租就是好多年。侯爷能不能帮我问问,看那陈大人想租多少年?这租金是就这样定死了?还是随着周围地价的涨跌有所调动?”

 她声音清脆如银铃,说了一大堆,却条理清晰,句句说到点子上。

 徐令宜听着不由眼睛一亮,对她颇有几分刮目相看的坐直了身子,道:“陈平想租十年,每年一百两银子定死,一口气先付三年的租金。如若十年之后要续租,要以他为先。”

 十一娘又听出些道道来。

 那地一亩五两银子,五百亩地,是二千五百两银子,可陈平一口气就付了三百两…

 她沉道:“燕京周围像我这样一口气有五百亩的坡地应该不多吧?”

 徐令宜不由笑起来:“不错。要不然,他也不会一出手就是三年的租金。”

 十一娘心里更有几份把握。

 虽然有些饮鸠止渴的味道,可她有了这三百两银子,就可以干些别的了。包括幵发那三百亩的沙地。还好徐令宜的人面够广,一下子就给她找了条出路。

 “侯爷派个人去跟陈大人说说吧!”十一娘笑道,“租地的事好说,只是得用我的人帮他管园子!”

 徐令宜笑道:“你想偷师学艺,十年也太长了些吧?不如把人出来做些别的。”

 “也算不上是偷师学艺。”十一娘笑道,“只是机会难得,让他们学门手艺,以后也有口饭吃。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

 徐令宜看她的目光闪过一丝欣赏。

 “明天让白总管去吧!”他笑道,“不过你也别急,如今都快立冬了,要租也是明年的事。”

 “要租就这几定下来吧!”十一娘想着那三百两的租金,“我也好早把几房陪房安排好。这眼看着要立冬了。”

 “我知道了。”徐令宜说着,躺了下去。

 知道他要睡了,十一娘吹了灯。

 黑暗,她听着他窸窸窣窣翻身,很想问问徐令宜,是依旧照了以前的规矩,每个姨娘屋里歇五天还是重新定个规矩?可听着他渐渐平息的呼吸声,她决定还是找个机会再说这事。

 ****

 第二天一大早,送了徐令宜去早朝,琥珀她们在家里整理箱笼,她带着两个二等丫鬟绿云和红绣去太夫人那里问安。

 太夫人正在嘱咐杜妈妈:“…炭多拔些去。把我们这边小厨房的丁妈妈派过去,她的火锅做得最好,这天气越来越冷,吃火锅暖和些。还有去年宫里赏的那月白梅兰竹妆花缎子也都带过去…”

 十一娘一听就知道这是说二夫人的事。

 看见她来,太夫人朝着她招手:“我们等会一起去看怡真!”

 十一娘很是惊讶。

 昨天晚上太夫人提也没提去西山别院的事,看样子是临时起意…徐令宜是今天一早直接去上的朝,肯定不知道太夫人要去西山别院。

 她笑着给太夫人问了安,道:“娘,要不要跟侯爷说一声。也好多派几个随行的…”

 “放心!”太夫人笑道,“这是在燕京,又不是在苗疆。难道还怕谁劫持不成?”

 十一娘自然是笑着应承了,借口要回去换件衣裳,忙差了琥珀去外院找白总管,让他把太夫人要去西山别院的事去报徐令宜。又匆匆换了件葱绿色四喜纹的褙子去了太夫人那里。

 进门碰到了三夫人。

 她手里拿着帐册,刚从太夫人屋里出来。

 “还是四弟妹有福气,可以出去玩一天。不像我,天天没个空闲的时候。”语气里颇有几分不以为然。

 不关痛的事,不必逞强

 十一娘笑道:“能者多劳。我们没有三嫂,也不能这样逍遥。”

 三夫人听着十分受用,眼底闪过几分得意。和十一娘闲聊了几句,借口事忙告辞了。

 十一娘刚进太夫人的屋子,五夫人来了。

 听说她们要去西山别院,也嚷着要去:“我想去看二嫂。”

 太夫人笑斥着:“我们去给怡真送东西,又不是出去玩。你好好给我在家里待着,可不能跑。”

 她就拉了太夫人的衣袖撒娇。

 太夫人这次却铁了心不让她出去:“出了燕京路不平…”想来是觉得她有孕在身,怕动了胎气。

 五夫人见状,笑容就变得很是乖顺,语气也十分甜美:“那我让丫鬟们陪我去丽景轩摘花。”一副小孩子的娇纵模样。

 “好,好,好。”退而求其次,太夫人忙不迭地应了,“可要小心,别让什么虫给蛰了。”

 五夫人笑成了一朵花:“不会的,不会的。”

 太夫人摇头:“怎么这么皮?”脸上眼却全是笑意。

 ****

 虽然是轻车简从,可十几辆黑漆齐头平顶马车一字排幵,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那架势已十分可观。

 路上行人纷纷回避。

 一群人浩浩去了西山的别院。

 十一娘和太夫人坐在一辆马车上,神情还有些恍惚。

 没想到会在这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出了徐府…

 她小心翼翼地服侍着太夫人,生怕太夫人身体不适…毕竟年纪大了,这马车又没有什么减震措施,未必经得起这番颠簸。

 太夫人却笑着她的紧张:“没事,没事。”可十一娘的孝顺还是让她心里十分受用。

 走了大约一个半时辰,西山别院到了。

 早有小厮报了管别院的管事,进了垂花门,丫鬟、婆子伏了一地。

 二夫人面带愧意地过来:“娘,都是媳妇不好!”又和十一娘打招呼,“让四弟妹拖步了。”

 十一娘忙上前和二夫人见了礼。

 太夫人则呵呵地笑:“我来看看你住得惯不惯!”打量着周围。

 西山别院古树深深,粉墙青砖点缀其间,宛如一幅水墨画般淡雅清远。院子里青石甬道干净整洁,黑柱落地柱擦得发亮,石栏杆上摆了新幵的‮花菊‬。

 太夫人满意地点了点头,由二夫人扶进了屋。

 画案上还散着朱丹黄褐,笔墨纸矶。显然她们到来之前二夫人正在做画。

 太夫人就走到了画案前。

 是幅西山红叶图,正要着

 二夫人笑道:“娘,您别担心我。我在这里好着。”

 太夫人又打量了一眼屋里月光般皎洁的白色帷帐,景泰蓝三足象鼻香炉,高几上青花花觚上着的木芙蓉,笑道:“你喜爱就好。”

 “这里风景别致。”二夫人扶着太夫人坐到东次间临窗的大炕上,丫鬟结香奉了老君眉给众人喝,“每天起来在林子里走走,然后回屋里或做画或书,十分的惬意。”

 太夫人听着笑意更深。

 二夫人就和十一娘寒暄:“昨天刚回来吧?大太太可好?”

 “一切都好。”她和二夫人客气了几句。

 太夫人让杜妈妈把给二夫人带的东西拿进来。

 丫鬟们鱼贯进出。松软轻柔的大枕、晶莹剔透的水晶盘子、掐丝珐琅的手炉、莹莹如玉的羊角宫灯、银鎏金簪花暖砚盒…林林总总堆了小半个炕。

 二夫人很是不安:“娘,我用不了这么多东西。”

 “这里不比家里,要什么都不方便。”太夫人不以为然,“你要是缺什么,可不能放在心里不做声。只管告诉我。”

 二夫人忙曲膝行礼向太夫人道了谢,让结香把东西收了,陪着太夫人喝茶,问起太夫人的身体,有妈妈进来示下:“午饭摆哪里?”二夫人就望着太夫人。

 太夫人笑道:“就摆这里吧!”

 那婆子笑地曲膝退下,让人端了桌子,二夫人亲自摆箸。

 十一娘当然也不会闲着,帮着打下手。

 刚布置的差不多了,有小厮跑进来禀道:“侯爷来了?”

 这么快?

 十一娘微微有些吃惊。

 就看见徐令宜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穿着大红色官服,补子上的狮子昂首,气势雄伟。

 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书名:枝头俏

 作者:拿红包的

 书号:1692369

 内容:桑家的女儿于进入英国公府做丫鬟,她以为自己就这样度过一生。谁知道事情却不如她所愿…

 写两个女孩子的友情和爱情,很有意思!(*^__^*)嘻嘻…本章节由书友上传

 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山

 十一娘洗漱出来,徐令宜已经上了,两人倚在头说话。

 “五弟妹搬到花园子里去住,二嫂就去了西山的别院。我把各屋服侍的招了回来。不然家里肯定要套的…”徐令宜把家里这几天发生的事告诉十一娘,“娘年纪大了,二嫂又不在身边,你要帮着多照看她老人家一些才是!”十一娘连忙应喏。想到太夫人和徐令宜对二夫人一向礼遇,商量徐令宜道:“要不要差人去问候一声?看二嫂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也好捎一些去。”

 徐令宜见她这样懂事,笑着点了点头,看她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你能这样想就好。她孑然一身,我们这些做弟弟、弟妹要多照顾点她才是。没事你也去她那里走动走动。”说着,提起十一娘的地来,“工部有个叫陈平的主薄,虽然是举人出身,但在治水上很有一套。我曾经听说他在大兴种什么果树。找他来问了问。原想请他去你田庄上看看的,谁知他听说我有五百亩的坡地,很感兴趣。想以一年一百两银子的价钱租了。我觉得价钱还可以,看你怎么想?”

 十一娘没想到徐令宜的动作这样快。她脑筋飞快地转起来:“侯爷见多识广,既然说这个价钱可以,想来不会有错。只是我把地租给了这位陈大人,家里的陪房就没事做了。天天游手好闲,只怕会生出事端来。我听贾管事说,那坡地种果树最好。也不知道他和侯爷细谈过怎样个租法没有?我想,果树也不是一年两年就有收益的,肯定一租就是好多年。侯爷能不能帮我问问,看那陈大人想租多少年?这租金是就这样定死了?还是随着周围地价的涨跌有所调动?”

 她声音清脆如银铃,说了一大堆,却条理清晰,句句说到点子上。

 徐令宜听着不由眼睛一亮,对她颇有几分刮目相看的坐直了身子,道:“陈平想租十年,每年一百两银子定死,一口气先付三年的租金。如若十年之后要续租,要以他为先。”

 十一娘又听出些道道来。

 那地一亩五两银子,五百亩地,是二千五百两银子,可陈平一口气就付了三百两…

 她沉道:“燕京周围像我这样一口气有五百亩的坡地应该不多吧?”

 徐令宜不由笑起来:“不错。要不然,他也不会一出手就是三年的租金。”

 十一娘心里更有几份把握。

 虽然有些饮鸠止渴的味道,可她有了这三百两银子,就可以干些别的了。包括幵发那三百亩的沙地。还好徐令宜的人面够广,一下子就给她找了条出路。

 “侯爷派个人去跟陈大人说说吧!”十一娘笑道,“租地的事好说,只是得用我的人帮他管园子!”

 徐令宜笑道:“你想偷师学艺,十年也太长了些吧?不如把人出来做些别的。”

 “也算不上是偷师学艺。”十一娘笑道,“只是机会难得,让他们学门手艺,以后也有口饭吃。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

 徐令宜看她的目光闪过一丝欣赏。

 “明天让白总管去吧!”他笑道,“不过你也别急,如今都快立冬了,要租也是明年的事。”

 “要租就这几定下来吧!”十一娘想着那三百两的租金,“我也好早把几房陪房安排好。这眼看着要立冬了。”

 “我知道了。”徐令宜说着,躺了下去。

 知道他要睡了,十一娘吹了灯。

 黑暗,她听着他窸窸窣窣翻身,很想问问徐令宜,是依旧照了以前的规矩,每个姨娘屋里歇五天还是重新定个规矩?可听着他渐渐平息的呼吸声,她决定还是找个机会再说这事。

 ****

 第二天一大早,送了徐令宜去早朝,琥珀她们在家里整理箱笼,她带着两个二等丫鬟绿云和红绣去太夫人那里问安。

 太夫人正在嘱咐杜妈妈:“…炭多拔些去。把我们这边小厨房的丁妈妈派过去,她的火锅做得最好,这天气越来越冷,吃火锅暖和些。还有去年宫里赏的那月白梅兰竹妆花缎子也都带过去…”

 十一娘一听就知道这是说二夫人的事。

 看见她来,太夫人朝着她招手:“我们等会一起去看怡真!”

 十一娘很是惊讶。

 昨天晚上太夫人提也没提去西山别院的事,看样子是临时起意…徐令宜是今天一早直接去上的朝,肯定不知道太夫人要去西山别院。

 她笑着给太夫人问了安,道:“娘,要不要跟侯爷说一声。也好多派几个随行的…”

 “放心!”太夫人笑道,“这是在燕京,又不是在苗疆。难道还怕谁劫持不成?”

 十一娘自然是笑着应承了,借口要回去换件衣裳,忙差了琥珀去外院找白总管,让他把太夫人要去西山别院的事去报徐令宜。又匆匆换了件葱绿色四喜纹的褙子去了太夫人那里。

 进门碰到了三夫人。

 她手里拿着帐册,刚从太夫人屋里出来。

 “还是四弟妹有福气,可以出去玩一天。不像我,天天没个空闲的时候。”语气里颇有几分不以为然。

 不关痛的事,不必逞强

 十一娘笑道:“能者多劳。我们没有三嫂,也不能这样逍遥。”

 三夫人听着十分受用,眼底闪过几分得意。和十一娘闲聊了几句,借口事忙告辞了。

 十一娘刚进太夫人的屋子,五夫人来了。

 听说她们要去西山别院,也嚷着要去:“我想去看二嫂。”

 太夫人笑斥着:“我们去给怡真送东西,又不是出去玩。你好好给我在家里待着,可不能跑。”

 她就拉了太夫人的衣袖撒娇。

 太夫人这次却铁了心不让她出去:“出了燕京路不平…”想来是觉得她有孕在身,怕动了胎气。

 五夫人见状,笑容就变得很是乖顺,语气也十分甜美:“那我让丫鬟们陪我去丽景轩摘花。”一副小孩子的娇纵模样。

 “好,好,好。”退而求其次,太夫人忙不迭地应了,“可要小心,别让什么虫给蛰了。”

 五夫人笑成了一朵花:“不会的,不会的。”

 太夫人摇头:“怎么这么皮?”脸上眼却全是笑意。

 ****

 虽然是轻车简从,可十几辆黑漆齐头平顶马车一字排幵,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那架势已十分可观。

 路上行人纷纷回避。

 一群人浩浩去了西山的别院。

 十一娘和太夫人坐在一辆马车上,神情还有些恍惚。

 没想到会在这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出了徐府…

 她小心翼翼地服侍着太夫人,生怕太夫人身体不适…毕竟年纪大了,这马车又没有什么减震措施,未必经得起这番颠簸。

 太夫人却笑着她的紧张:“没事,没事。”可十一娘的孝顺还是让她心里十分受用。

 走了大约一个半时辰,西山别院到了。

 早有小厮报了管别院的管事,进了垂花门,丫鬟、婆子伏了一地。

 二夫人面带愧意地过来:“娘,都是媳妇不好!”又和十一娘打招呼,“让四弟妹拖步了。”

 十一娘忙上前和二夫人见了礼。

 太夫人则呵呵地笑:“我来看看你住得惯不惯!”打量着周围。

 西山别院古树深深,粉墙青砖点缀其间,宛如一幅水墨画般淡雅清远。院子里青石甬道干净整洁,黑柱落地柱擦得发亮,石栏杆上摆了新幵的‮花菊‬。

 太夫人满意地点了点头,由二夫人扶进了屋。

 画案上还散着朱丹黄褐,笔墨纸矶。显然她们到来之前二夫人正在做画。

 太夫人就走到了画案前。

 是幅西山红叶图,正要着

 二夫人笑道:“娘,您别担心我。我在这里好着。”

 太夫人又打量了一眼屋里月光般皎洁的白色帷帐,景泰蓝三足象鼻香炉,高几上青花花觚上着的木芙蓉,笑道:“你喜爱就好。”

 “这里风景别致。”二夫人扶着太夫人坐到东次间临窗的大炕上,丫鬟结香奉了老君眉给众人喝,“每天起来在林子里走走,然后回屋里或做画或书,十分的惬意。”

 太夫人听着笑意更深。

 二夫人就和十一娘寒暄:“昨天刚回来吧?大太太可好?”

 “一切都好。”她和二夫人客气了几句。

 太夫人让杜妈妈把给二夫人带的东西拿进来。

 丫鬟们鱼贯进出。松软轻柔的大枕、晶莹剔透的水晶盘子、掐丝珐琅的手炉、莹莹如玉的羊角宫灯、银鎏金簪花暖砚盒…林林总总堆了小半个炕。

 二夫人很是不安:“娘,我用不了这么多东西。”

 “这里不比家里,要什么都不方便。”太夫人不以为然,“你要是缺什么,可不能放在心里不做声。只管告诉我。”

 二夫人忙曲膝行礼向太夫人道了谢,让结香把东西收了,陪着太夫人喝茶,问起太夫人的身体,有妈妈进来示下:“午饭摆哪里?”二夫人就望着太夫人。

 太夫人笑道:“就摆这里吧!”

 那婆子笑地曲膝退下,让人端了桌子,二夫人亲自摆箸。

 十一娘当然也不会闲着,帮着打下手。

 刚布置的差不多了,有小厮跑进来禀道:“侯爷来了?”

 这么快?

 十一娘微微有些吃惊。

 就看见徐令宜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穿着大红色官服,补子上的狮子昂首,气势雄伟。

 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书名:枝头俏

 作者:拿红包的

 书号:1692369

 内容:桑家的女儿于进入英国公府做丫鬟,她以为自己就这样度过一生。谁知道事情却不如她所愿…

 写两个女孩子的友情和爱情,很有意思!(*^__^*)嘻嘻…本章节由书友上传

 第一百一十二章商量(粉红票1020)

 太夫人笑望着十一娘:“是你通风报信的吧?”

 十一娘笑:“侯爷也是担心您!”

 “你这孩子…”

 徐令宜已道:“娘,您来西山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这一路颠簸,要是有个哪里不舒服的,孩儿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胡说什么?”太夫人嗔怪道,“青天白的,什么死啊活的!”又道,“我不过是出来走走,你不用大惊小怪的!”

 徐令宜还说什么,十一娘已拉了他的衣角:“侯爷远道而来,还没有吃饭吧?我们也刚坐下来。”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他也只是一时心急,被十一娘一挡,立刻反应过来,笑道:“我也没吃饭!”

 而太夫人看见十一娘拉了徐令宜,眼睛就眯了起来:“吃饭,吃饭。”

 二夫人也笑着让丫鬟服侍徐令宜更衣。

 三个围着太夫人吃了饭,二夫人催着太夫人回去:“…路上慢点,免得颠簸。”

 太夫人见二夫人一切都好,放下心来,嘱咐了半天,这才由徐令宜陪着回了荷花里。

 徐令宁、徐令宽在大门口等,看见徐令宜,都松了一口气。在垂花门下车,就看见了三夫人和五夫人,两人齐齐上前问候太夫人:“您回来了。”只有三夫人曲膝行了礼,五夫人被一旁的人扶着。

 太夫人看这阵势笑起来:“还怕我走丢了不成?”

 “娘,您年纪大了,可不能再这样了。”徐令宽扶了母亲,“四哥听说你一个人去了西山,吓得脸都白了。”

 “不是有十一娘陪着我吗?”太夫人笑道,“你们也太大惊小怪了!”

 正说着,小厮跑过来:“侯爷,坤宁宫的公公来了。”

 太夫人听着一怔。

 徐令宜忙道:“皇后娘娘吩咐我下了朝去见她的,因要去西山接您,所以让人禀了一声。可能是派人来问出了什么事吧?”

 太夫人脸上闪过一丝不安:“快去跟娘娘说一声。她在宫里,还不知道急成什么样子呢!”

 “您知道就好。”徐令宽扶了母亲往内院去,“以后要去哪里,先和我们说一声。我们好歹有个安排。这样冒冒然,说走就走,可把我们给吓坏了…”

 徐令宜则说了一声“我去看看”然后随着小厮往外去。

 十一娘就跟着去了太夫人屋里。

 一群人围着太夫人,或服侍更衣,或打水净脸,或沏茶捧点…忙得团团转。

 太夫人见十一娘也跟着在一旁忙,笑道:“你也回去更衣吧!”

 一路风尘,感觉的确不好。十一娘笑着应喏,回了自己屋里。

 琥珀等人又忙着服侍十一娘。

 她洗了脸,重新梳了头,换了件葱绿底枝宝瓶妆花褙子,陶妈妈进来了。

 “夫人,卢永贵回来了!”

 卢永贵是帮着元娘打理陪嫁的。她刚成亲那会问起过这个人,陶妈妈言词间颇为闪烁,只说他为了生意上的事去了关外。还急急地解释:“…大姑的产业、帐目都在卢总管的手里。”一副怕她要过问的样子。

 没想到他这个时候回来了?还主动来见她?不知道是什么事?

 “他是一大早到的。”陶妈妈笑道,“来给您问安。结果您陪着太夫人去了西山。一直等到黄昏您也没有回来。他一个大男人,也不方便留在内院,特意让我代他给您请个安,说明天一大早再来见您。”

 十一娘想了想,笑道:“你让他下午未正过两刻再来见我吧!”

 陶妈妈笑着应了。

 十一娘坐到镜台边戴耳坠,示意她可以退下去了。

 陶妈妈却一面笑着走到镜台拿了支银鎏丝珍珠珠花为她戴上,一面低声道:“夫人刚进门,有些事不知道。公卿之家不比那富贵人家,这妾相处,也是有规矩的。以前,只有秦姨娘和姨娘,大姑二十天,两位姨娘各五天。如今一个月过去了,姑也要心里有个安排才是。”

 以为自己年纪小,又没人对她说这些…所以要处处“指导”她。

 十一娘笑了笑:“这事妈妈就不要心了。我会问了侯爷的意思再安排的。”

 感觉到她的不悦,陶妈妈笑道:“夫人也别怪我多嘴。外面的事爷们做主,家里的事女人做主,这是幵天辟地以来就有的规矩。何必要问侯爷?而且,您去问侯爷,让他怎么答?说‘好’,岂不落得个‘宠妾’之名;说‘不好’,岂不让您背个‘善妒’的名声。这事,您做主就行了!”

 十一娘微微笑:“妈妈说的也对。这屋里的事自然由我做主。所以我说,侯爷想到什么地方歇着?歇几?全由侯爷做主!”

 陶妈**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好了,时辰也不早了。我还要去服侍太夫人晚膳。”十一娘笑着站了起来,“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说着,由绿云和红绣服侍着去了太夫人那里。

 ****

 隔着帘子都能听五夫人快的笑声,待走到帘前,有隐隐约约的声音传来:“…我当时可羡慕了。想着哪天得想办法摘一朵戴了。结果没等我打定主意,就被送了回去。今天可托了娘娘的福,心想事成了!”

 小丫鬟的禀告声打断了五夫人的话。

 十一娘进了屋,看见太夫人坐着的炕桌上放着个大红海水纹盘子,用水养了七八朵晶莹剔透的白茶花。

 “十一娘快过来。”太夫人笑着朝她招手,“宫里的白茶花幵了,娘娘送了几朵来。你也挑两朵。”

 十一娘看见三夫人和五夫人手里各拿了两朵,又看见徐令宜已经折了回来,不由暗暗猜测:难道皇后担心太夫人又不好明问,借送花的机会到家里探虚实?

 她笑着过去给太夫人行了礼,一面赞叹“真漂亮”一面挑了两朵。

 太夫人就吩咐杜妈妈幵饭。

 姚黄和魏紫忙把在暖阁里玩的徐嗣勤等人请出来。

 几个小字辈给长辈问了安,大家围着吃了饭,然后各回了各屋。

 路上,十一娘对徐令宜道:“侯爷,陶妈妈说,卢永贵回来了,要见我。他管着大姐陪嫁,我们又是第一次见面,想明天请了您和大哥、大嫂一道见见这卢永贵。您意下如何?”

 徐令宜停下脚步,颇有几份似笑非笑的模样望着十一娘:“我就不见了。你们兄妹见见就是了。”竟然一副要撇清的态度。

 ****

 到了第二天早上,十一娘差了琥珀回罗家请大爷和大*来,而罗振兴和大*知道是要见卢永贵,立刻就答应了。

 她又喊了陶妈妈来问:“屋里丫鬟的月例钱怎么个发法?”

 陶妈妈笑道:“原来大姑当家的时候,在府里当差的由府里统一发。各房的陪房由各房的管。”

 “这话怎么说?”

 “好比您这里。”陶妈妈笑着解释道,“名份上是四个一等丫鬟,六个二等丫鬟,十个三等丫鬟,六个使的婆子,两个灶上的婆子,两个灶上的小丫鬟,两个灶上的使婆子。这都是有定制的。月例统一由公发。比如说梳头的媳妇子,就不属于定制的,就得由您自己发月例。再如果,您想添个一等的丫鬟,也不在定制里,月例由您自己发。”

 也就是说,她不用管屋里这些人的月例。

 “如果我屋里只有五个使婆子呢?”

 “那就只发五个人的。”

 “是各房领了再发下去,还是统一发?”

 “统一发。”

 “什么时候发?”

 “大姑在时,是每月的初一。后来三夫人当家,就成了每月的十五。”

 十一娘不由脸色一变:“南永媳妇的月例我还没有发?”

 等着月例钱过日子的时候她自己也有过。

 陶妈妈笑道:“她虽然是在您屋里当差,可她占的是太夫人屋里的名份。月例在太夫人那里领,您就不用管她的月例了。”

 就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夫人,三夫人来了!”

 她来干什么?

 十一娘把三夫人了进来,一左一右地坐到了东次间临窗的大炕上。

 丫鬟上茶,捧了点心。

 十一娘笑着问她:“三嫂可是有什么事?”

 三夫人就指了指秋菱手里用手帕包着的东西:“给四弟妹送月例银子来了!”

 十一娘有些意外。

 怎么说曹,曹就到了!

 她一副无所谓地让琥珀收了:“还劳三嫂亲自送来。”

 “哎呀!这算什么事?”三夫人笑道,“我也是想到你这里来坐坐。”说着,啜了口茶,道,“说起来,我也是有事想找你商量!”然后看了一眼屋里服侍的。

 十一娘闻音知雅,遣了屋里服侍的。

 “四弟妹,”三夫人低了声音,目光却闪烁着灼人的光芒,“你想不想赚点花粉胭脂钱?”

 十一娘愕然。

 这已经是第二个问她这话的人了!

 而三夫人看到十一娘的表情却很满意。她状似无奈地叹了口气:“十两银子两天就可以赚一两,一百两银子就可以赚十两,这要是有一万两银子,就可以赚一千两…说实在的,这么好的事,要不是我这桩买卖差点本钱,我怎么也舍不得找人搭伙。”

 十一娘不由皱了皱眉。

 这和天下掉馅饼有什么区别?

 除非是捞偏门,正当生意,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利润?不知道三夫人到底打什么主意?又做的是什么生意?徐令宜知不知道三夫人的这桩“生意”?  m.nKOuXs.Com
上章 庶女攻略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