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 误炼精铜
风箱前伸出的长长的陶管接近坩锅边上的碳火,将碳火吹得发出红中泛白的光,让人不敢一直
视。
坩锅中的蓝色“铜锭”终于开始软化下来,少量的浮渣从融化的铜
中浮起,铜
已经开始接近以前冶炼出铜锭时的颜色。
让人诧异的是,坩锅中如同也在燃烧一样,不断的发出高温,甚至让我怀疑锅内的温度比锅外的还高。
更让我不解的是那些浮渣。
难道就这点浮渣,让真正的铜锭变成了蓝色,掩盖了它的本来面目?
那就好办得多了,只要用同样的办法,把蓝色的“铜锭”再炼一次就行了——场中的冶炼匠人们面
喜
。
接下来我们把坩锅面上的浮渣用陶
刨去,一锅铜
出现了。
浇模早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小心地将这锅铜
倒了进去,浇出了三块铜锭。
可是最后的结果还是让我大失所望。
三块铜锭里,只有第一块是比较纯的铜,第二块大半还是蓝色的,第三块,也就是从坩锅底部出来的就是原封不动的蓝色“铜锭”了。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回到起点来看问题,为什么新炉就能炼出铜来,而旧炉出来的就是蓝色的铜锭?
从坩锅里浮起渣,铜锭的总重量有所减少这一点来看,浮渣肯定是属于杂质,应该从蓝色的铜锭里面去掉的,但为什么在新炉里就能去掉,在旧炉里就不能去掉呢?
我让匠人们继续冶炼蓝色的铜锭,自己却开始研究新炉和旧炉的区别。
没有什么区别啊!
我在一个刚造好,还没有投入使用的新炉边上看来看去。除了新炉表面的灰桨比较多一点,旧炉里地炉壁已经烧结或凝上了铜
以外,我真看不出有什么差异。
呵呵!难道这些作为灰桨的泥沙里,有能够除去杂质的东西?
我在炉边傻笑了一阵,觉得这个可能
太小。
铜匠们已经够开心了,由于我的到来,铜的产量绝对已经暴增,不再是需要从巨量的矿石费力搜寻紫铜块或红铜块了。也不需要不停地建新炉。只要把所有的铜矿石先炼成蓝色的铜,再用坩锅炼化一次,就会有一定比例地铜锭产出,这个产量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足大元诸城和太昊的需要是没有问题的了。
但我还是不知足。
从匠人们地实验中,我知道已经在坩锅中炼化过一次的那些蓝色铜锭不能够再次炼化,或者说不管怎么炼化,得到的还是蓝色铜锭。
这让对三次炼化的希望化为泡影。
大半个月以后,面对成堆的铜锭,连我都已经对进一步的探究推动了兴趣。
可就在这关键时候,一名匠人的鲁莽举动让我再次燃起了希望。
炼铜结束后地火是不能用水熄灭的。一般是等它自动燃完为止。
有一名匠人心痛这些燃剩的碳,试着用泥沙倒在上面,结果保留下来不少的木碳。
但这一次的匠人动手快了一点,抬坩锅的人还没有将坩锅抬开,半盆沙已经倒了过来,结果有一小半沙子进了坩锅。
木壳在一边臭骂,让其他匠人赶紧把坩锅重新放到火上,继续冶炼。以图把沙子从铜
中去除。
谁知这些沙子逐步融了一些在铜
中。再也清不出来。
匠人们心痛无已,却舍不得将铜
放弃,只好继续冶炼下去。过了一会,竟然从铜
中浮出大量浮渣。和先前的冶炼结果一样。
等铜
出现先前的颜色,冶炼匠们开心起来,将铜
例入铸模。
“族长!出大事了!”木壳疯一般地跑来向我报告“我们炼出好铜了!好多好多地好铜!”
“这有什么?我们地铜锭多得都运不完!”我不以为然。
“不是!——”木壳都开心得有点
不过气来“——是——是没有蓝铜了,全是好铜!”
这怎么可能?
等我看到眼前的三块铜锭时,不由得我不信,大部分的铜锭已经呈黄中泛红的颜色,只有最后地那一块铜锭底部有浅浅的一层蓝色,面上也略浮了一些。
也就是说,只要坩锅底部剩一点铜
倒掉,我们将得到大量的接近纯铜的铜锭!
我喜出望外!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其实我都已经在土房里收拾明天要走的东西了。没有这个意外事件,可能我都不会知道道大量的铜是从哪里来的。
而且和先前的黄铜不一样,这个铜锭要纯得多,但也比较偏软。
“——这个——这个——”木壳一时说不上来。
倒是那个闯了祸的匠人勇敢地站了出来:“我不小心倒了沙子在里面。”
沙子!果然是沙子!
我不由得摇头苦笑。
我早就猜可能是沙子,却以自己的一点固执,不敢也不屑去做这个尝试,结果迟了大半个月才得到这个本来早就该得到的结论。
我拍拍他的肩膀:“你做了一件重大的好事!知道么?!”
回头我一定让人把他祀进太昊宗庙。
“接下来要大力寻找所有可以炼化的矿石,所有的矿石一旦炼出来,立即给我送一份,我会告诉你有什么用,还有,以后的铜锭留一半在贸易城,让马齐给我保管好了!”
临走时我给木壳下达了这样一个指示。
我要找到锡,才能炼出青铜,还有最好能找到铁,才能将铜时代越过,进入更高的技术时代。
铁,那是我的大学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有了铁,文明将会有一个大的改观。
有穷城的木穷在我经过时出城
接,生怕我“三过其门而不入”从上次风氏一族到过有穷城以后,我再没有时间住过有穷城,但这一次遇到了有穷城的侦骑,被木穷得到消息,我也想顺便看一下有穷城的情况。
“跟莒族的关系处理得如何?”还没进城,我就先问木穷。
从上次他带队到石头城帮助姜由打了一仗以后,我还没有时间跟他了解情况,也担心大元诸城不能处理好跟周边大族的关系。
“族长放心!——莒族的族长和长老们经常过有穷城宗庙来作客,我们也经常给他们提供一点东西,加上这几年莒族的农业也在有穷城的帮助下发展起来,两族的关系一直都很好的!”
“那莒族为什么一直没有筑起城来?”我看到莒族的筑城工作半途而废了,不解地问木穷。
“呵呵!莒族的长老们说,如果莒族有事,可以向有穷城求助,不需要自己耗力建城”木穷笑笑答道。
城外数里之内,倒处是收割后的粟杆桩,一片片的粟地分割在大大小小的篱笆墙内。
“这些粟地为什么要分成小块呢?”我指着小块的粟地。
“这是后来逐步迁入到有穷城的莒族各部族族人种的,我不方便统一管理,我只好让他们分成小块管理了。”
看来这里也实施了一定程度的“私有化”
有穷城的人口目前已经达到近7000人尽管还远小于贸易城的人口规模但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建城时的规模,比相邻的莒族大了很多。与贸易城一样,这里也是周边各部族的
易中心。但不同的是,这里比贸易城多建了专门的驿馆,甚至有了专门的厨艺坊,就设在匠作区内,看来厨艺在这里被视为匠艺的一种,被给予了很高重视。
但有穷城和贸易城的主要区别是,这里的贸易是长期化和日常化的,没有实行赶集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贸易的规模,但也方便了远近不同的部族零星前来贸易。
贸易城也不缺乏这种零星贸易的条件,却没有有穷城这种“服务业”的存在,其实两城之间也有比较大的互补
。
有穷城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单独开设了“武校“!
这可是最原始的“军事院校”啊!我对木穷的创意颇为欣赏。
原来木穷作为当年大元的神
手,对手下的箭术要求极高,上次在对炎族的战斗中,有穷城的战士
术之
湛,让姜由赞不绝口,并与木穷结为兄弟,正是源于对木穷箭术的仰慕。
有鉴于此,木穷在“有穷学校”之外,单独设立了教授箭术的“
术学校”现在也生意兴隆。在有穷城小住之后,我带着铜锭运输大队急忙赶路,入冬之前,我还得到炎族或公孙氏的地盘去,看一看这一年来他们的建设情况。
在些之前,一批铜匠人得分配到大元诸城去,牛车技术是这个阶段要扩散的主要技术。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