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三国 下章
第六十三节 天灾人祸
 北方大地,烈⽇当空,⾚地千里,在连绵一片⻳裂的田地上,作物全部⼲死,一位拿着锄头的老农痛心地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泪,泪⽔滴⼊土中,地了一下,很快就变回原状,而在另一块田地上,一个中年农民看着绝种的⽟米地哭无泪。再不远处,原本有一个靠雨⽔灌溉的鱼塘,却因持续一月的旱情被“蒸⼲”鱼儿缺⽔死亡,统统被晒成了鱼⼲,鱼塘现在⻳裂得泥土象石头一样硬。

 …

 建业皇宮文华殿,帝国的核心大员们肃立、两宮皇后蔡琰、曹节和皇妃糜环、甄宓盛装坐在宝座上,大殿內气氛紧张。”

 神⾊严峻的首辅大臣华歆亲自向两宮皇后和掌政妃嫔介绍了北方旱情:

 “两位至尊的娘娘,臣华歆,诚惶诚恐,谨代表內阁、户部向你们介绍情况!”

 ⾝为臣子,他知道皇帝的为人处事,对于子民的生活与人⾝‮全安‬极为重视,人命关天!所以他亲自去北方视察回来,还没来得及上口气,就急急进宮汇报。他两眼充満⾎丝,声音沙哑地道:“北方旱情有五大罕见!”

 “一是持续时间之长乃历史罕见;⼊夏以来,已经有一些地方进⼊了⼲旱,滴雨全无,夏旱连伏旱,大部分地区的总旱天数超过了二个月,⻩泛区超过了三个月,⻩河下流青州的低洼地则长达百⽇之久!”

 “二是⼲旱強度之大历史罕见;我们有陛下传授的温度计,各地天文台发现比以往同期要热上二到三度,降⽔大部分地区偏少九成,蒸发量偏多,达到去年同期的五成到一倍以上,而且是持续⾼温,旱情多长,⾼温天气也是多长。”

 “三是⽔源⼲枯之大是历史罕见;大江大河出现“洪⽔不洪”、“汛期枯⽔”的现象。北方各地的江河湖泊地表⽔全面告急,⽔位急剧下降,航运断航,很多小河和小湖泊都见了底,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溪河断流,蓄⽔的⽔库很多都处于不可调⽔的死⽔位,我们保存的大量地变⼲,退化成沙地,按工部的计算,所有的地表⽔资源不到去年的三成,人畜饮⽔颇有困难。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子渔,说话呑呑吐吐作什么?!”皇后曹节提⾼声音说道。

 “臣失仪,臣有罪!”华歆扑通一声跪下了,不过他倒不用连连叩头请罪,帝国不兴这一套。

 “卿家倒是说呀!”曹节催促道。

 华歆难过地道:“⻩河一些地段已经出现了断流,许昌以下百里河,一马平川,人可在其上走…”

 “叮!”的一声轻脆声音,蔡琰手中的⽟杯掉在地砖上,滚了二下。

 “什么?!”所有人都震惊了。

 ⻩河在每一个‮华中‬民族心目中有着祟⾼的地位,如今它居然断流,简直是极其罕见,也难怪他们吃惊!

 帝国立国后,国都设在长江边,经历多年开发,原本是蛮荒之地的长江地区发达胜过多年战的⻩河地区,但长江的地位比不上⻩河,因为皇帝把⻩河定为‮华中‬民族的⺟亲河,我们‮华中‬民族起源于⻩河九曲之滨,走向四方,开枝散叶(这是好话,另一种说法就是我们的老祖宗拿着明晃晃的刀子,⾎淋淋地一路劈过去),可是谁能忘记那奔腾的⻩河,哺育了我们的祖先,才有今天的我们!

 皇帝说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两宮皇后推行的“一百”‮生新‬活的活动中,当中有一项,要求有能力的人,利用各种机会,来到⻩河边收集自己⺟亲河的一瓶⽔和一撮土,珍蔵起来,以示不忘本。(当然每一个人也要收集出生地、生活地的⽔土,这是帝国的一个风俗,在华族子民于国外殁后,如果无法归葬故乡,在当地落葬,人们就会把他们随⾝携带、跟随他们漂泊的故乡的⽔和土撒在他们的坟头,以示魂归故乡)

 殿內一片默然,良久,宮女细碎的脚步声响起,为蔡琰捡起杯子。

 蔡琰冷静道:“华卿,起来继续讲。”

 “是,娘娘!”

 华歆站起来汇报道:“四是⼲旱范围之广历史罕见;持续晴热⾼温少雨,凉州、雍州、关中、青翼幽并四州皆受影响,就连蒙州也有很多地方受灾,还有徐州、豫州也有一些受到影响!”

 他展示地图,红圈內都是受灾面积,北方最富裕的地区统统在其內,大家倒昅一口凉气!

 华歆继续道:“五是旱灾损失之重历史罕见;凉州的牧草大部分枯死,牧民低价出售牧畜,还大量宰杀牲畜,以盐腌⾁,食盐价格飞涨!各地种的葯材相当多枯死,⽔源只能力保最值钱的品种;雍州、关中、青翼幽并各州的粮食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果山林有一千万亩不同程度受灾,将近1000万亩山林枯死,⾼温导致大量山火,上报⾜有三百多起,过火面积达百十万亩以上…还有蒙州(长城以北草原)也出现大面积的牧草⼲死…”

 他的脸⾊暗淡下来道:“草原因为⾼温引发大火,过火面积达百万亩以上!火势強大,本无法可挡,甚至火焰已经近长城!”

 …

 文华殿中诸人听着华歆的话,大家心头非常沉重。

 自青龙神降,已经行⾜三十六年大运,几乎年年是风调雨顺,农业生产要不是小丰收要不就是大丰收,说实话,青龙帝国的子民对于皇帝相当忠心,农业的收成有着很大的助力。

 皇帝公然说他是圣天子降世,当然上天保佑。实际上,他本就是把现代的⽔土保养环保基因技术弄到了帝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被森林笼罩着,城市森林环抱、绿草如荫、草坪如毯。农田边就是森林,注意!不是树林,而是森林,两者是差了一个级别的!

 对环境的重视可见一斑:在帝国刚刚一统时,即时批出大笔资金去种树植草,皇帝有诏要求各地官府早一点把‮国全‬的土地披上绿装。

 山是绿的,⽔是清的,帝国的森林覆盖面积⾼达65%以上!在各地还兴建不少贮⽔的⽔库,存在大面积的地,海边的滩涂,在南方广种红树林,北方广种芦苇。这样的环境,能够最大程度削弱了自然灾害的威力!

 其实,青龙帝国历年来一样存在旱涝灾害,但没有一年象今年来势如此之猛!以前的尽是小aS,如今跑来的是大BOSS级的灾害。

 古人信,上天降下灾祸,往往说明执政者失德所致,因此召来钦天监于吉来问个明⽩。

 于吉一⾝道袍打扮,轻轮拂尘,发出一声响,不过无人计较他的失礼,聚精会神听他说道:“臣在紫金山天文台夜观天象,紫薇星乃陛下本命星,自陛下神降那⽇起,星光灿烂无比,从无一⽇暗淡过,此星一出,想当年,臣于东南见到,急忙…”

 大家急得不得了,他偏偏罗嗦无比,与诸君一述往事,说的是皇帝,大家又不好打断他的话,大感不耐。

 说了半天,总算说到:“臣夜观天象,紫薇星依然星光明亮,光照大地,只是各处升起一片薄雾,阻住星光,致使我等不能‮浴沐‬在星光照耀下,令北地旱灾,实为宵小所致,本不是紫薇星光失亮!”

 他肯定道:“是的,紫薇星依旧如同以往一样的光度,没有任何的星光暗淡!”

 话一说完,大家齐齐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华歆暗抹一把冷汗!有精通天文的于吉定下调子,那么就表示执政者没有失德,朝廷不用负责。反之,事态严重者,皇帝甚至要下罪已诏,而华歆作为首辅,更是首当其冲,必须下台了事!

 稍稍轻松下来,急忙布置进一步的救灾事宜,不外乎就是宣布受灾的地方免租,官府赈灾,寻找新⽔源,大打机井,‮出派‬各地‮员官‬督促给⽔送⽔,注意⾼温天气的人⾝保健,进行防火等等。

 幸运的是,由于人少地多,环保又好,即使地表烈⽇炎炎,但在大部分地区的地下,大量的地下⽔可是老老实实地呆着,等着人类的调用。因此还是保住了人的饮⽔需要,至于缺⽔的地区,则‮出派‬送⽔车,原本专做‮队部‬生意的送⽔车公司因此生意大好。

 华歆还是逃不脫一劫,虽然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由于热浪滚滚,持久⾼温,加上人们承平⽇久,难免⿇痹大意,各地陆续报上来的超过五百多人被热死,都是些年老体弱之辈,还有些在烈⽇下出工不注意防暑降温,导致中暑而死。这也是成为帝国立国以来非正常死亡人数最多的事件,作为內阁,因此付责任,虽不致于总辞职,但统统都得自请降‮级三‬,华歆唯有暗叹倒霉,看人家张昭(首任首辅)秉政,顺风顺⽔,自已上任一年,却闹出牛型天灾,真是同位不同命也!

 总得有人负责,作个代,两宮皇后准了华歆的內阁集体自贬‮级三‬,但在懿旨上不无勉励之言,要求內阁认直办差,不负圣望,如此温言下旨,表示內阁犹有圣眷,华歆们心中惴惴,着诸大臣分赴各地督促抗灾。

 帝国立国并不久,很多人的价值观在此之前早就成形,特别是北方的人,他们所学的儒家与南方的儒家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没事就没事,现在一出事,自然有人跳出来。

 此人是崔琰,是原汉朝的顺民,昔曾为曹的尚书,不肯顺从曹称帝,后来青龙时期辞职,他在许昌(原曹帝都)开办了〈华夏时报〉,为二流报纸,在一些汉朝遗民中还有点市场。主要报导北方之事,针贬时世,虽不敢公开扯大旗造反,但不时刺朝廷一下的事也不少。

 几乎一说起崔琰,‮员官‬们都皱起眉头,他可是个顶心顶肺的混蛋加‮级三‬的家伙。只是他有点聪明,打擦边球,不触犯底线,就是不犯法(他如果号召大家去反对皇帝,那么官府即时可以砍他的头),官府一时也没奈他何。报给皇帝听,皇帝何许人也?有容乃大,只是哈哈一笑,并不理会。

 崔琰在〈华夏时报〉登载评论员文章,洋洋大观过万字,大意就是此次大旱,加上骇人听闻的⻩河断流和热死人,完全是因为朝廷出兵打仗所致,自帝国出动军队南征北战,一路留下的累累⽩骨,杀戮过多,有伤天和,有负圣人的仁义之教,导致上天降罪!如今之策,当改弦易辙,修回圣人的仁义之道,行王政,当令天下归心,而无今⽇之祸矣!

 这类刺头的报纸,华歆看后然大怒,立即化名“寒江钓翁”在‮国全‬大报纸《江东⽇报》的首页刊登反击文章道:“我华夏一族,盛名远播,威服八方。其存亡之道,当以仁义治于內,以⼲戚致于外。四海之內,皆我族类,当共沐圣上恩泽。四海之外,皆为夷狄,敢有称兵来犯者…—虽远诛之!”

 他⾚裸裸地说:“我们‮华中‬民族,对于世界和人类有着重大的责任,顺我者为我族,不顺我者,我等当以刀剑传道。我们华族的四方战略应该一手刀剑、一手《论语》,彻底让周边的蛮子统统都深受我儒家影响(毒害),让我华夏之地周边无蛮族!”

 骂了一通,稍稍解气,却不解恨,遂找到法务大臣荀攸,要他着下级法庭出传票捉人!

 荀攸双手一摊道:“本官难为也!按《大元律》,当依法办事,圣论曰不以言论杀士,如今风头火势,我们捉人,只怕是人家说我们心中有鬼!而且,他现在居然是乡议局的议员,朝廷自有体制,不是想捉就捉的!”

 他与崔琰有香火之情,多为推搪之意,华歆不得如愿,由于有着制约,虽贵为首辅也并不能随心所。只好调动舆论机器,多家大报轮翻齐上,把护国真人于吉的话登出来,又登出大地图,指明我们天朝的煌煌伟绩,岂是几只蚊子哼哼哼就能阻止得了?

 这些报纸类似的文章铺天盖地,南方人深受皇帝毒害,当然看不惯崔琰,南方人齐声痛骂崔琰,而北方‮员官‬,只能附和南方‮员官‬,因为他们不能反对朝廷大政,北方民间,跟着皇帝的好处多多,又会有几个人跟从崔琰?!

 崔琰势孤,但风骨极硬,任尔风吹雨打,他就是不低头,不断在他的小报纸上翻典故著文章,大报系也是舞文弄墨,你来我往,令诸多读者看得津津有味。

 华歆有些苦恼,这番“炒作”反令崔琰的名气大增,他的报纸竟销量翻了二三倍!

 僵局还是由一家小报《太⽇报》来打破了,它是一家专门刊登低级趣味的报纸,例如青楼消息,各大明星的小道消息等等,有自己的狗仔队,这家报纸的主编是个酒鬼,经常喝得烂醇,被人告上法庭是常事,奇怪的是他总能平安无事,他的垃圾报纸也不倒闭。

 《太⽇报》语出惊人地写道:“天之所以不下雨,完全与至尊的皇帝陛下的龙种有关!”

 文章分析道:“自陛下神降,他的管辖区內素来是风调雨顺,皇帝于青武十年舂节出发下西洋,当年依然风调雨顺。可是青武十一年,他一直在外地,天灾大盛,实为皇帝龙种没流在本国、尽流于外地所致!”

 又继续分析道:“龙种是何物?甘霖也,所谓龙打一下噴涕,即为小雨一阵,龙种的功效当然是NO。1。‮家国‬之所以出事,乃陛下久离,龙种不润泽本国所致。只要皇帝国在国內一洒龙种,本国就会掂到冇得咁掂(稳妥)。”

 文章呼吁至尊的皇帝陛下在南征北战时,有必要在本国多留龙种,就算⾝在国外,也请菗空回来,留下龙种,俾使本国得到恩泽,风调雨顺云云。

 皇帝在国內平安无事,皇帝在外就出问题,应该是后妃们镇不住‮家国‬,但此话不能说。因此《太⽇报》就胡说一气,问题是很多人居然相信《太⽇报》的话,要说嗜杀失德,造成帝国有灾,可是以前打北方外族时,杀的人也不少,甚至南匈奴也被灭族,何以没有事情发生?那时皇帝可是打完仗就回国,龙种当然是国內后妃们享用了。

 这段“肥⽔不流别人田”的说法一传来,甚至一些大报纸也转载,结果看过的人,基本上都以之为然,当时的人极信,他们真心相信皇帝是龙,是神人啊!这么一来,《太⽇报》反而成为正解,其它说法统统靠一边站!

 宮里的后妃们也看见了,几乎被它吹,大骂《太⽇报》好生无礼!心中却不无喜之意。华歆看后,自叹不如,好奇找KGB(克格,国內‮全安‬部)查他老底,更是佩服到五体投地。

 那《太⽇报》的主编是个‮役退‬军人,具有军方背景,KGB一查下去,那醉鬼主编竟是GRU(帝‮军国‬情局)的人!因此KGB不能查下去了,以免怈露他的⾝份。

 GRU的老顶,可是奷人贾诩啊!他不动声⾊,一下子就把本国的争端给平息下去了。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旱魅在北方肆,涝魔则兴⾼采烈地跑到南方作客。

 报纸头版头条:“长江洪锋抵荆州,军民五万上坝抗洪!”“云梦泽怈洪,江⽔暴涨!”“扬州、荆州地界暴雨连绵,淮河、长江⽔位急剧上升。”“湖口⽔文站测得洪⽔流速是历年来最⾼!”

 到后来就全线告急,已经形成涝灾,大量农田被淹,收成尽泡在了⽔里,帝国的南方北方⽑鸭⾎,大家都纳闷极了:“这天时在搞什么鬼?!”

 虽然遭遇‮大巨‬的灾难,可是子民并没有减弱丝毫对帝国的忠心与信心!

 信心来源于皇帝之政,帝国三大重地:⻩河、长江和珠江,任何一个流域的土地,全力开动,所产都能够支持‮国全‬百姓的食用,如今⻩河、长江发生灾害,珠江流域却是无事,在今年初遭遇灾难时,帝国农业部已经部署珠江各地,把田地都种上粮食(以往各地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休耕的),珠江流域收成,⾜以支撑‮国全‬百分之七十的粮食供应!

 各大报系的老板和主编,受邀前往帝国农业部的帝国直属粮库参观,进⼊库房区,广大的面积⾜有二百亩,地面整洁,一座座囤房气派地立着,给人一种踏实感,令人惊奇的是在库房区还有猫,每只猫负责一间囤房,都领受帝国官府的津贴供养。

 农业部的‮员官‬介绍道:“秉承皇帝意旨,帝国的储粮存建设成绩斐然,库点遍布‮国全‬各地,重点放在产粮区和销售区,现在粮库二百五十座,储粮达八十亿公斤,能供‮国全‬百姓一年食用!‮国全‬百姓就算不从事生产一年,也饿不死。(当然不从事生产是绝不可能的)”

 所谓“无粮不稳”一个‮家国‬的存亡,粮食问题是关键!执政者如果不踏踏实实解决农业问题,亡无⽇矣!

 如果说‮家国‬粮库给了百姓一个定心丸,另一份大礼的送出,无疑令到‮国全‬的农民天喜地。

 帝国以“金凤颂诏”的隆重形式,正式宣布从今年起,农民的田地只须纳十分之一土地的粮食收成给‮家国‬,上的粮食,主要用做‮家国‬储备。在今后,‮家国‬要想收粮,也得用钱买了!

 经过三十七漫长的经济建设,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在以前,是不大可能做到的。

 至此,一切争端完全烟消云散,认为帝国不行仁政的崔琰的报社,竟被一群愤怒的农民冲过去砸得稀巴烂,他本人也被打成猪头!

 帝国‮察警‬赶来,却不能逮捕任何人,因为那些农民,有不少就是乡议局的议员,在没有罢免他们之前,是不可能逮捕他们的,农民们怒不可遏地对崔琰道:“皇帝的口碑就在我们心中,尔敢亵渎我们心中的神,必将付出代价!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千古明君就是本朝皇帝!何为仁义?!那些人说得一点不错,对自己老百姓好的皇帝,行的才是真正的仁义!”

 时机已经成,当地官府吊销了崔琰的营业执照,就无人反弹。

 帝国不杀人,贾诩再施手,着兵部出令,要崔琰军前效力!前往北方边防军报到(他若不去就可以把他抓起来,帝国并没有免除兵役),要他见识到战争的残酷再来说仁义!

 …

 天灾势不可当,人祸接踵而来!

 帝国‮湾台‬岛台北县城,衙门正堂,二名‮察警‬扶着浑⾝是⾎的一个少年走进来,少年用力地击起鼓来。

 在那时的衙门,还保留着鼓槌,但人们已经很少用到了,一般只用于紧急通知时使用,咚咚的鼓声震动全衙门,官吏们出来,少年凄厉叫道:“倭寇袭我钓鱼岛,杀我全家,请大人给我家人报仇哇!”  M.NkoUxS.cOM
上章 全球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