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鹿鼎风光记 下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康熙审小宝3
 第一百五十六章康熙审小宝3

 高桂深一口气,道:“皇上,当初我在五台山参见老皇爷的时候,老皇爷留了四个字给皇上…”

 康熙面色一动,接口道:“永不加赋!”

 高桂正道:“正是永不加赋,老皇爷的意思,不光是说要善待百姓,他老人家宅心仁厚,还说过,天下事须当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能给中原苍生造福,那是最好。倘若天下百姓都要咱们走,那么咱们从哪里来,就回那里去。老皇爷这话,皇上应该是听过了,老皇爷话中含意,其实也还有一层,为什么会有天地会的存在,天地会是反清复明的,可是,明朝已经覆亡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汉人要反对大清?皇上知道是为何么?”

 康熙淡淡的道:“在汉人的眼里,我们是侵略者,是异族,当然他们会想要反对大清,这有什么不知道的?”

 高桂笑道:“其实,不是因身为你们是异族,而是因为…嘉定三屠,扬州十,因为大清先前的政策,所以,天地会就有了可乘之机,皇上试想一下,假如大清施行仁政的话,每一个百姓都有饭吃,有屋住,老百姓还会反对大清么?天地会之所以能拥有这样大的地下势力,其实,都是大清把百姓推到了他们那一方,所以老皇爷才会说出永不加赋四个字,要除掉天地会,非要动刀兵么?上兵伐谋,只要大清让百姓富足的话,谁会去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参加天地会?”

 康熙若有所思,道:“这个,朕又岂会不知?只不过,说易行难。”

 高桂笑道:“皇上,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康熙听他说话有条有理,也是首次觉得他与先前的不同来,深深的瞧了他一眼,道:“你说。”

 高桂道:“我觉得,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开发民智,让老百姓都接受教育,国家要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不要重农抑商,一个完整的国家,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这是强国的根本。而且,现在的大清最应该注意的是,满汉民族应该一视同仁,决不能带有民族歧视的政策,满人不应该享有太多的特权,当然,我知道这么说,皇上一定会不高兴,但如果皇上用心想一想,如果能做到满汉平等的话,还有多少人会反对大清?反正今天也说开了,我就业不怕会惹皇上不高兴了,先前的一部明史,多少人被砍了脑袋?大清,在害怕什么?!怕汉人会造反么?皇上,满族汉族,都是中国的子民,本应该亲如兄弟,都是一国之民,皇上读史籍,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能接受其他的国民,才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只要是人才,都应该为己所用,强分国籍和种族,实是不智之举,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对汉人何等残酷,要杀就杀,要砍就砍,因为害怕汉人造反,元朝军队把一队队百姓定期赶到海里喂鱼,在内陆地区,元军定期的在各个路口设卡,盘查百姓,发现所谓‘赵,张,王,李’四大姓汉人就拖到一边杀死。这样的残暴统治,岂能长治?历史前车之鉴,皇上是个圣明的君主,不会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如果皇上真能做到满汉平等,那就真是铁桶江山,区区的天地会到哪里去反?没有了火药的火,比烧火都不如,小宝说了这么多,皇上能明白我的苦心么?”

 真是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口水都干了,康熙也忒小气,不知道给咱弄瓶可乐来。

 康熙目光炯炯,直视高桂,这个从前不学无术,肚子里没有几滴墨水的家伙,居然能说出这样一番透彻的话出来,又想起先前他提出的国债之策,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跟天地会扯上关系那就更好了。不过,他说的话也未尝没有道理。

 深思之下,康熙问道:“你说要重视各方面的人才…”

 “对!各方面,宋朝是从古到今最富有的朝代,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抑或是科技创新和人口,都是最鼎盛的一个朝代,宋朝的君主调整历朝历代法律中重刑法,轻民法的传统,所以宋朝的富裕,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且因为经济法令的统一和健全,使得宋朝不单是国富民强,相应的,科技业也是突飞猛进的提高,皇上励图治,我就不信皇上不想建立一个太平盛世,受后世后代永远传颂。如果皇上总是在满汉民族之事和天地会上面纠不休,如何当一个芳百世的明君?皇上,请千万勿要本末倒置啊!”高桂的话说出来,康熙真的是开始重视了,起先他提出的国债,康熙一直都认为只不过是他脑子灵活,一时的灵光一现而已,此时听他谈论治国方略竟然头头是道,不由得心惊,这样的人才,自己居然此时方知!这算不算是自己昏庸?

 “小宝,你跪着累不累?起来说话。”康熙被桂哥给弄得震住了,居然忘了自己之前还想砍桂哥的“狗头”的。

 见唬住了小康子,桂哥不由得有些小得意,但他脸上却是不敢表出来。

 “满汉平等,这件事,小宝你怎么看?朕觉得,真如你所言,大清或许真的会强大,但很多事就触及到了我们满人的利益,只怕还没等大清真正强大起来,自己就散了。还是那句话,说易行难。”

 高桂哪里知道那么多,他也不过就是照着书本上学来的照搬而已,真要细说,从何说起啊!沉了一下,高桂道:“诚如皇上所说,此事不宜用猛药,一个不好,就会造成动,我觉得皇上还是应该先从教育方面入手,只有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风气,重视工商,重视科技,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国之根本,至于满汉平等,其实我是想,皇帝不差饿兵,想要让汉人为大清尽心尽力,那么给汉人地位和应有的尊重,汉人也一定会拥戴大清,拥戴皇上,这些,我相信皇上会做得很好的。”

 这些道理,康熙博学古今,又怎会不懂?只是从没有高桂说得这么清晰透彻罢了,宋朝每年财政收入最高的时候达到了一亿六千$$万贯(一贯钱大略等于一两银子),就算是半壁江山的南宋时期,也有一亿贯的财政收入,而康熙此时的年财政收入还达不到两千万贯。藏富于民的重要如何,作为一个像康熙这样的皇帝,当然最为清楚。康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开明的皇帝,他自然更愿意自己的江山富裕和稳固。

 是以,康熙暂时忘记了自己到这里来的目的,反而是和咱们的小桂子谈论起国事来了,起先是康熙站着,桂哥跪着,后来是康熙和桂哥都站着,他们一直交谈到快傍晚时,君臣俩都坐着,相谈甚,那个叫作包天赐的太监却是在中间偷偷的看到了这副情形,冷汗得哗哗的,怎也想不通,一开始还要砍脑袋的,现在却变成了这样!

 (PS高桂之言,并不代表作者的观点。)   m.nKouXs.COM
上章 鹿鼎风光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