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阿每文集 下章
在茂陵那片皇天厚土旁沉思
   央视播出的一部历史剧把汉武帝的传奇一生演绎的如泣如歌,一时间竟惹得众多作怀古幽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汉武帝安睡了二千多年的陵寝。当纷至沓来的游客来到“茂陵博物馆”参观完毕,心满意足地离开后,或许连他们至今也不知道,他们花那么多心思去拜谒的并不是汉武帝之陵,而仅仅是武帝手下的一员名将霍去病之墓。有道是“将军坟前车马涌,刘彻陵墓无人问。”那么真正的汉武帝刘彻之陵墓在哪儿呢?

 五一黄金周的一天,冒着早早浸的盛夏酷热,我踏上了拜谒汉武帝陵---茂陵的旅程。要说起来深感惭愧,半个多月前,一位老同学从江西上饶来,提出要参观汉武帝陵寝---茂陵,我竟然不知道它的具体方位。因为在我的旅程印象中,如果要作西安西线游的话,最具代表的景点,除了法门寺就是乾陵了。其他古迹包括茂陵均不在我的推荐和考虑之列。

 为了弥补我对茂陵的无知,我决定利用五一黄金周的某一天,作一次探幽之旅,来拜谒一代大帝汉武帝刘彻真正的安歇之地---茂陵。

 从西安城西客运站出发,走西宝高速公路,不消一个小时时间就到了陕西最小的一个城市---兴平。在汽车站很方便地坐上当地11路公共汽车。我对司机说我要去茂陵,司机爽快地告诉我:车在茂陵博物馆门前停车。

 因为知道了茂陵不在茂陵搏物馆这一个细节,所以到了茂陵搏物馆后,我便多了一个心眼,没有直接进去参观,而是边在一家小摊上吃了碗面皮,边煞有介事地问了一位当地人:怎么里面找不着茂陵,茂陵在哪儿呢?

 那个摆面皮摊的中年妇女,见我如此提问便朗地说:从这里的霍去病墓,向西走一、二公里,不远处有座土山就是茂陵。她继续说,茂陵只剩下一个大土堆,什么也没有,实在没必要去看。

 但是我远道而来,图的就是拜谒茂陵啊。这是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是连续修建了五十三年的陵墓,是汉朝规模最大、最闻名遐迩的陵墓。据史料记载,武帝建元二年(公元141年)武帝刘彻在此建寿陵,公元前87年武帝死后葬于此。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很有才略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他采用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抗击匈奴的宏伟战略,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在经济上实行煮盐、治铁、运输和贸易的官营制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开展对外贸易;在军事上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从而使汉帝国以统一、繁荣、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先有汉武帝时期的强大,再有唐时期的繁华,于是西安的汉唐文化便凝固在华夏九州的皇天厚土,变成了炎黄子孙的血脉相传。

 坐上蹦蹦车,花了一元钱就来到了一座土山前。果真如那位中年妇女所言,茂陵没有任何景观,陵前立着两通石碑:一通是清朝巡抚毕沅题的“汉孝武帝茂陵”一通是国务院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走近前看,石碑上满是油漆画的痕迹,有“到此一游”之类留言,也有不堪入目的脏话乃至乡村小店的广告。看到这些,再想象前方土堆安卧的伟人,令人心中涌起复杂的滋味。

 或许在中国很多地方来说,这都是极为平常的事情,就象人们的随地吐痰那样,不值一提。我知道,在汉武帝安睡的这二千年中,茂陵本身不知道已经被破坏过许多次,但当历翻到了二十一世纪后,我不希望现在还有人破坏它的气氛。因为每一笔轻率的涂抹,都在严重损害着茂陵丰富的历史内涵。

 登上茂陵土堆的最高处,遥看周围的阡陌土地,霍去病墓如今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茂陵博物馆。而真正的一代帝王,其陵墓却几近被人们遗忘。这人间的错位,其实丝毫不会磨灭人们对于汉武帝的敬仰。站在茂陵前,恐怕任何人心中都会产生些许联想。那在几十里外就隐约可见的巍峨封土,近看显得越发高大厚重,在光下伸出长长的阴影,笼罩着远道而来的拜谒者。封土上整齐地排列着一行行墨绿的松柏,像是沉默而威严的卫兵。然而此时已看不到任何景观,园寝享殿早已灰飞烟灭,当年陵上合抱的古柏也不知归去何方。我想象在成吨的泥土下埋藏着汉武帝的棺椁和堆积如山的随葬品,可惜我们看不见他,或许永远看不见。其实我并不是想看到什么,只是想感受一种气氛而已。茂陵本身就是一种浓郁而浑浊的气氛。我甚至想打开墓室,看看安卧其中的是不是一代大帝,也幻想和这位大帝作一次虔诚的对话。那些古老的感动,那些强盛的惊喜,无一不时刻锤击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  M.NkOUxS.cOM
上章 阿每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