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就失去了目标
之后相处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不约而同地保持着虚拟世界里的身份和感觉,不去干扰对方生活,也不去在乎对方现实生活中的角色,甚至到最后都没有
换过真实姓名。
相互熟悉的只是带上面具的那个真我。不去想什么未来,在一起时只有认真地快乐着,半年多以后,她出国了,给我发了一封邮件说,现实中人生再长久,快乐也难把握,扮做别人,使她多赚了一份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缘尽也无悔了…
我看过一部制作不算很好的电视单剧《蔓延》,里边就讲到女主人公渴望和陌生人的
情放纵。
我相信很多男人女人都想过喜爱上陌生人,但又担心当有一天变的不再陌生的时候,会因回到现实而摧毁那分轻松。有人追求的所谓“一夜情”
也许并不是期望只有一夜,而是期望如“一夜”一般无压力的恣情。刚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一位初中的女同学约我,说是有问题要向我请教。(我发现也许是性格直
且善解人意的缘故吧,从小到大我都扮演那种知心大哥的角色,)她初中毕业后考进一家师范学校。那里的同学全是女生。
她见了我,好不容易才问出来:“你说,我是不是同
恋啊?”我尽管很吃惊,但我还是故作镇静:“你不应该的啊,到什么程度了?”她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说:“我和她有亲吻。而且感觉特别好。”
其实当初我对这个也不太懂,只能帮她做做分析。于是我问她:“那你对男生还有想法吗?如果换了男生,你也能和他亲吻吗?”“我想…我能…”
“这样啊,那还算好,其实你们并不是真正的同
恋,而是相互找到一个解决精神和生理需要的替代者。
是由于你们那里没有男生造成的。控制好自己,别产生感情的东西,毕了业以后就会好了…”
我现在想起当初的分析都觉得很有道理。她后来果然有机会喜爱上一个男朋友,并且和他结了婚生了子。高三的时候,我同桌是个白净的男生,性格很柔,我们关系非常好,经常在课间打闹嬉笑。
我有时把他当弟弟一样搂着哄着,有一次楼过他,闻到他的发香,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把我吓了一跳。以后就再也没敢去搂他了。
后来他和班里的一个女同学结了婚,这个女同学属于那种特别特别“女人”的,极柔,柔得好象随时会化掉。
我们都说他们是金童玉女。得不到异
的时候,同
间好象就能自然分化出相对的异
。所以军队、监狱、女校等地方都是同
恋的高发区。人的心理很奇怪,得不到的时候会觉得空,都得到了也会觉得空。
这两种极端的状态都会引起心理演变。从小就羡慕那些当过皇帝的家伙,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甚至还有宫女三千,真是够幸福的。按说拥有这么多女人应该足够了,一天换一个,十年才“用”完一轮。可历史上还是有那么多皇帝到外边“打野食”甚至还有婢女做上皇后的。
古代的将相们可能琢磨出一个道理,即必须让皇上在
方面有充分的
足,直搞到他老人家恶心了,才好安下心来想国事,但当基本的
有条件完全地被
足的时候,其它的需要就占了上风。所以尽管拥有美女无数,但真正得宠的却寥寥无几。
得不到宠幸的只好分化出同
恋,用一些自制的工具相互慰籍。有时候和朋友出去撮大饭,菜上多了,反而不知道该吃什么,菜式越丰富越想吃馒头夹酱豆腐。
以前在机关里工作时,每次出差都要挤出时间游览一下当地名胜,现在虽说想去哪里随时就能去,但却没那个心情了,反正人总是要追求一些难得的东西,当什么都能轻易拥有的时候其实是一种悲哀。
得不到和轻易能得到都一样,会让人转移目标。因为每个人真正需要的是享受“过程”看A片时,很羡慕其中玩3P的男主角,因为生活当中实现的可能
超低,两个异
间能够像同
恋一样地配合。
同时又能像异
恋一样地投入,实属难得。我曾经和女友聊起过这种事,她的反应是:“以后别再跟我说这个,我会感到恶心的。”以前去泰国,看完人妖秀都争着和人妖照相。
有的人妖真的是美
得出奇,有一种说法是,漂亮的人妖比漂亮的女人更完美,后来看到了河利秀的图片后,更觉得超级完美,甚至会不断地对她产生
幻想。
前一段从网上找到了很多人妖的图片,发现自己居然非常喜爱,包括喜爱人妖保留下来的男
器官。我想我可能是变态了。
于是就上一些论坛里找答案,讨论过后得出一个结论:其实我仍然喜爱的是女人,因为漂亮的人妖更女人,而喜爱人妖身上的男
,实际上是把它当成自己那
的替代物,搀杂着自恋的情结。
就好象小时候自己
自己一样,现在看到很多演艺圈里的明星最后都变成了同
恋或恋童癖,大概是因为他们正常的需要来的太容易了,厌倦了,所以心理发生了转变。
我有一次和朋友们吃饭,酒喝多了聊起同
恋问题。结果居然套出一个哥们的隐私来。他属于那种男人当中的男人。开了一间酒吧,和很多寂寞美女搞过一夜情。那天他“
代”说,最近喜爱上了一个小男生。并且和他发生了“关系”
当天在座的朋友里也有见过那个小男生的,都说他看上去像个十足的女人,皮肤光
,柔声细语。我当时就想,从某种意义上说。
其实我这个哥们并没有真的变态,而那个小男生才是纯正的同
恋。同
恋也是恋。由于可选择的人群稀少而造成“知己”难得,加上社会主
人群的排斥,使他们恋得更苦,也恋得更执着。
以前网上流行的同
恋小说《北京故事》,也曾在朋友圈里广为传阅。我发现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为之深深感动,尽管这些被感动的人群都不是同
恋。
我的一个哥们告诉我,他看完之后就感动得独自一个人在街上溜达了一整天。这部小说后来被拍成了电影,叫做《蓝宇》,但是电影表现手段的局限
,使它终究比不过小说给人带来的情感震撼力。
是最原始但又是最难琢磨的东西,绝对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来给别人下结论。
我与前
有过长达数年的无
婚姻,她起先是判断我得了
功能障碍症,到了离婚前又笑着跟我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其实你可能早就是同
恋了…”
我听完哈哈大笑但没有反驳,藏起一本黄
画报钻进浴室,边洗澡边手
去了…很多朋友对我离婚后的现状十分费解,因为我们还经常像夫
一样出现在各种场合,甚至彼此间仍然以老公老婆相称。双方家里的事情也都是一起帮忙办,好象比结婚的时候关系更好。
所以朋友们都咬牙切齿地下定论:他们的离婚一定是个阴谋!不同的朋友对这个阴谋的猜测也不同:吃惯了公家饭的,认为我们是为了多分一套房。想要儿子却生了闺女的,认为我们是在算计着如何违反“国策”
拼命想去给外国人刷盘子的,认为我们计划着曲线出国。做买卖不成仁义也不在的,认为我们是为了准备在负债的情况下规避连带责任。总之,基本都是在物质收益层面做判断,谁也理解不了这一“灾难
”的事件还能让我们如此轻松。
我一直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义我们的这种状态,终于在看一篇描写舞蹈家金星的感情生活的文章里找到了答案:“属于你的,千里万里也会来到你的面前,哪怕不同宗,不同族,不同肤
,不同血脉,而泥和水相遇了,融合了。
就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有了那种境界,你会不在乎有没有一纸婚约,也不会在乎是否有金屋银屋,因为爱人之间最主要的是要具有相互
发成长的潜力,如果这种力是匮乏的,结婚又有什么意义他们现在仍然各自住在自己的住所里,却亲密来往着。
这种有分有合的恋人(也可叫婚姻)关系,在当今被叫做分偶…像单身又像结婚。分偶,即Apartnen,正在流行。他们分开居住,却是固定伴侣。这种分偶式。
特别适合汉斯和金星,因为他们都很独立,无论是身体、心智或是经济!事实上,只有当一个人在真正成
之后,才能不依赖某种亲密关系,也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生命,并获得在拥有亲密关系的情况下的最大自由。”
这样一段文字居然解释了很多问题,但是要想达到那样的境界,经历比较单纯的人是不能玩的来的。前两天我的一个手下得意地向我宣告:“当我已经不再自问‘活着是为什么’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才真正成
了!”
我听了以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对他说:“恭喜你,你的确成
了。不过,我要告诉你,什么时候当你第二次不再自问‘活着是为什么’的时候,你感觉到的将是自己升华了…”
第一次不再问的时候,表明已经找到了生活的目标,而当目标完成的时候,也就失去了目标,而且会发现。
当初选择的那个目标其实并不重要,也许换成其他的选择也是同样的结果。目标本身没有了意义,这是很可怕的。没有经历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就永远都不会“服气”
施爱的人与被爱的人在不在一起都没有错。仔细想想,原本我们所怕的并非是渐渐地“失去”反而是轻易地“拥有”又到中秋了。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