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殇(四)
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殇上
2008年3月24⽇,很少有印度公民会预见到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子,将
发出一系列最终改变他们家国命运的大事件来,至少对于此刻正步履蹒跚的走在克什米尔地区列城以北的印巴实际控制线之上的尼提什和森古普塔这个两名已经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来说,这一天的黎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3月末克什米尔群山依旧在朝
之下散发着夺目的光华。
⽩雪覆盖的山峰,山下的峡⾕里,一片翠绿的草场,看上去鸟语花香,这种发乎自然的美丽永远都是都市无法媲美的。“舂天已经来了,夏天还会远吗?”走在已经无数遍踏过的山路之上,已经不再年轻的尼提什背着厚重的军用载具吃力的向上攀登着,3月克什米尔的山区气温依旧很低,艰难的跋涉和寒冷正在迅速的消耗着这两名老兵的体力。“是啊!到了夏天这里就会变的温暖些。”同样疲惫的森古普塔一边呵着自己冻僵了的双手,一边回应着同僚的幻想。夏天的克什米尔气候宜人,新德里权贵们都喜
来这里避暑。克什米尔因此也得到了“喜玛拉雅山下的瑞士”的美名。
作为辽阔的印度国土防空地面系统的一部分,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国中的边境之上,由数千组象尼提什和森古普塔这样工作着的移动观察哨,他们往往由简单装备一部HF/VHF无线电设备和双筒望远镜的两人小分队组成。这种预警虽然原始,但是却往往是最为有效的,毕竟在群山环绕的克什米尔山区之中存在着太多雷达盲区,相反经过长时间培训在实战磨练的事情却可以对机飞及其大概飞行方向的目视识别非常
练。
因此这种移动观察哨便成为了印度空军最可靠的前沿预警机制之一,这些两人小组沿边境以25-45公里的任意间隔部署,随时发出空中⼊侵、攻击的大致方向以及机飞的数量和型号等首轮预警。移动观察哨通过HF/VHF无线电设备或电话线路等通讯系统发出预警信息,有时还使用更为先进的基于光纤和卫星通信的通讯系统向雷达前哨线汇报边境地区所发生的情况。
“今天又将是一个乏味的一天吧!”好不容易抵达了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顶阵地,已经筋疲力尽的两人
息着将自己随⾝所携带的器材展开,这种周而复始的工作在他们的生命中已经重复了太多遍了。对于这两个老兵来说他们更多的时间所面对的都是空空如也的天空。毕竟无论对于国中还是巴基斯坦,目前整个印度空军都保持着时刻的警戒状态。在对国中展开了“核威慑”之后,印度军队的神经已经绷到了临界点。为了保护印度不遭到国中和巴基斯坦先发制人的打击,新德里已经加強了东、西、北三个方向的防空预警体系。
在过去的一周內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连续在位于印度南部安德拉省东岸外海的斯利哈里柯塔岛达万太空中心利用印度自行研制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又将4枚“导弹预警”型军用侦察卫星发
升空。重新恢复起了印度在太空之中的军用卫星控监网。虽然早在1975年印度便研制成功了第1颗人造卫星。1980年,印度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成功地将1颗试验卫星送⼊轨道,从而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第7个能立独发
卫星的家国。而在20多年来,印度共发
了地球观测、地球同步通讯、太
物理试验、广播电视、遥感系列近20颗卫星。但是这些卫星在军用侦察方面的用途却并不显著。
长期以来,印度军队一直希望拥有自己的专用侦察卫星。在1999年5月印控克什米尔卡吉尔之战的时候,印度军队就因为没有缺乏卫星侦察而遭受了重大损失。开战前,印度陆军因寒冬而撤离卡吉尔,结果卡吉尔被反印武装秘密控制好几个月,而印度军队的所有报情系统居然毫无所知,以致开战后印军地面队部作战屡屡受挫,不得不请求航空兵大力支援。而多年来,印军一直试图了解国中和巴基斯坦军队的发展情况,尤其弹道导弹的部署情况,但是即便是米格-25型侦察机只能提供边境一带的报情,而且很多时候还要借助于天气情况的许可。
因此印度军队于2007年,率先发
了2颗“导弹预警”型军用侦察卫星,与印度军队已经在太空之中拥有的3颗可以进行空中侦察的遥感卫星―“卡托萨特”-1号、“卡托萨特”-2号和“实验卫星”组成了印度军方的第一个太空卫星网络。
“卡托萨特”-1号、“卡托萨特”-2号属于军民合用的卫星,由印度太空署和军方共同使用。但是其中“卡托萨特”-2的
能已经较为先进,携带有大口径光学镜头最大分辨率可达1米。在“卡托萨特”-1和“卡托萨特”-2运行时,可以拍摄大约9。6公里长的地面目标。而新近发
的“导弹预警”型军用侦察卫星,重量在1吨左右,不仅携带有新研制的数字相机,可以提供全⾊图像,能分辨只有70厘米大小的地面物体。还配备有以⾊列提供的极为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这种合成孔径雷达重约300公斤,代号“北极星”可以穿透云雾的遮盖,对地面导弹发
进行侦察。
印度的“家国预警与反应”卫星系统,计划由2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3颗极地轨道遥感卫星、3~5颗低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专用气象卫星组成。在这个卫星网建成之后,印度军队得以可全天候监视印中边境和印巴边境的兵力部署,同时控监中巴两国的导弹队部部署情况。毫无疑问在印—东战争的初期,这个卫星网络在印度军队对东盟的全纵深精确打击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随着強大国中的介⼊,这个印度军队辛辛苦苦建立起来卫星网络却被迅速的摧毁了。
反卫星技术几乎是跟卫星技术本⾝同步发展起来的,前苏联既是最早发展卫星技术的家国,也是最早发展反卫星技术的家国。早在1963年,莫斯科便开始实施一项反弹道导弹和太空防御计划,最初的目标之一,就是对付国美的侦察卫星。而冷战时代的国美当然不甘落后,也实施了自己的反导弹和反卫星计划,以反制前苏联可能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轰炸机。
而国中反卫星武器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其重点主要放在反卫星武器的可用技术上,包括动能杀伤器、⾼能
光、卫星⼲扰技术、卫星回收和跟踪技术、卫星小型化技术、卫星的地面控制、卫星保护技术、卫星通信、定向飞行、精确⾼度控制等。就在国美
国美国防部宣称:国中目前真正拥有的实战反卫星手段只能是实施太空核炸爆,利用一次炸爆将把国中上空的同步卫星以及正好路过的侦察卫星消灭殆尽时,实际上还在萌芽之中的“国中太空军”已经拥有了两种能够有效用于摧毁近地轨道卫星的反卫星手段。
地基
光发
平台虽然受制于天气条件,但是在攻击过程不会产生动能杀伤所可能产生的太空碎片,还能对卫星进行突如其来的隐
杀伤。因此在冷战时代便一直是美苏两大国趋之若骛的反卫星利器,地基
光致盲和大功率
光发
平台无疑也是“国中太空军”长期以来一直努力研究和不断试验完善之中的重点武器系统。在多次针对飞临国中上空的敌军国用侦察卫星的模拟攻击之中“国中太空军”使用的都是只是与武器系统配合用于跟踪卫星的低能
光。虽然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没有够破坏卫星之上昂贵的传感器,但这种低能
光本⾝就強大到⾜以有效地使卫星暂时致盲。
而在中印战争爆发后的3个昼夜之內,部署于国中云南地区的兆瓦级化学
光武器却不能在手下留情,在针对印度军用侦察卫星的攻击之中,国中地基
光武器发
平台频频重拳出击,令印度军方刚刚启用的卫星网络瞬间便成为了漂浮在宇宙之中的太空垃圾。大功率的
光束不仅轻松的烧毁了2颗“导弹预警”型军用侦察卫星之上所携带的传感设备。同时将“卡托萨特”-1号和“卡托萨特”-2号军民两用卫星上的光学镜头打成了瞎子。
在马六甲地区的争夺之中,印度海、陆、空三军在武器装备、人员素质以及战略战术之上与国中
民人国防军的大巨差距的确是导致印度军队最终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失去了自⾝所拥有的卫星侦察系统,全面丧失了“制太空权”很大程度也是印度军队在马六甲场战之上兵败如山倒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而除了地基
光致盲和大功率
光发
平台之外“国中太空军”还拥有另一种更为有效的“撒手锏”—竟以KT系列运载火箭为基础,带有小型或者型微卫星拦截器的直接攻击型动能反卫星武器。所谓KT系列运载火箭,是国美五角大楼对国中机动发
的地基反卫星导弹的代号,其中KT—1型运载火箭是在东风―21中程导弹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四级固体燃料火箭,是一种小型机动太空运载火箭,这种火箭使得国中能够随意选择时机,对敌方卫星进行出其不意的攻击。据西方报情部门的推测,国中正在东风―31洲际导弹的基础上研制KT―2型火箭,并在东风―31甲型洲际导弹的基础上研制KT―2A火箭,这两种使用固体燃料的机动火箭能够瞄准地球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而国美的许多“敏感”卫星正是在这些轨道上运行的。
2007年初国中成功地试验了一枚弹道反卫星导弹。击落了1颗位于800公里近地轨道之上的废弃卫星。使得国美
府政大为震惊,因为美军国方至少1/3的侦测卫星都在这个⾼度。而国中的反卫星技术研究并不会就此停止。他们可能还要继续提⾼弹道⾼度,
迫美军目前部署在1000公里轨道之上的⾼端军事数据链转换卫星。这些卫星一旦遭受攻击,很可能导致美军先进的数字化队部失利。因此五角大楼不得不请求国会批准一个旨在提⾼卫星防御手段的议案。而印度府政显然没有国美的财大气耝,对于国中強大的反卫星攻击能力,新德里只能采取暂时中止应急发
军用侦察卫星进行补网的计划,理由很简单,耗费大巨的卫星应急发
计划很可能只是为国中送去更多的靶子而已。
不过此刻位于斯利哈里柯塔岛的达万太空中心之內,印度太空司令部马加力中将显然已经没有了这方面的担心,因为新德里已经太空都列⼊了印度核威慑战略之中。印度外
部门已经明确的向国中
府政表达了印度军队的意思:如果印度军用预警侦察卫星再遭到国中方面的打击,印度将视同为国中对印度本土的核攻击,将在第一时间进⼊核反击程序,这样⾚裸裸的威胁,相信国中方面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才对。“太空司令部必须在短时间之內,再发
2枚侦察卫星以组成完善的控监网络。”乔京德尔从新德里传来的命令再度让马加力中将备感庒力。
的确一般而言,导弹预警卫星网需要很多颗卫星,才能对全球目标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其中,国美最大的导弹预警卫星网由24颗卫星组成,俄罗斯卫星网也有10多颗。然而,印度太空间谍网只有3颗卫星,显然,只能完成对部分地区的监视和侦察,存在许多难以覆盖的盲区。此外,美俄导弹预警卫星对地面目标侦察时间间隔很短,其中,俄罗斯新型导弹预警卫星每7分钟就可对地球扫描一次。显然,印军军用卫星网络还很难达到美俄的⽔平。印军军用卫星每4天才能对地面目标进行一次拍照。即便进行机动变轨的话,也只能每天对地面目标进行一次侦察飞行。这对于目前印度所面对的危如累卵的局面显然是不够的。
但是繁琐的卫星发
毕竟不是放烟火,且先不说军用卫星技术极为复杂,印度航天在众多技术和设备之上仍要依赖它国,金融风暴席卷之后,印度的卫星和火箭制造能力已经几乎已经枯竭。就是这样⾼密度的连续发
,对于印度目前达万太空中心来说也已经是极限了。达万太空中心是印度太空研究组织最主要的发
场,1971年起投⼊服务,已经发
过数枚印度、德国、韩国和比利时卫星。位于斯利哈里柯塔岛的这个太空中心有一架发
台、一个作为火箭测试和组装的技术中心、以及其他用于发
控制、卫星追踪和摇控感测的各种地面设备。
此刻又一枚“极地”卫星载运火箭已经被组装完成,⾼达44米的火箭再度被树立在发
架,虽然运载舱似乎还没有就绪,但是四节燃料系统显然已经处于待命状态,它是印度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发
质量为283000千克。设计用于把质量为1000公斤左右的遥感卫星关⼊低地球轨道,或把质量3000公斤的卫星送⼊低地球轨道。印度还曾使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成功的将印度第一座回收式太空实验舱和三枚卫星送⼊太空轨道,为印度今后实现载人太空计划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要比国中人更早登月。”此刻这句豪言已经成为了一个可怜的笑柄。马加力中将无奈的走过了发
场,在这个早晨他需要去喝一杯咖啡来镇定自己的神经。
“发
场內一切正常,外围地区仅有一个连的守卫队部。”而就在马加力中将转⾝走向自己办公室的刹那,另一双眼睛也在注视他所遥远过的大巨火箭。唯一不同的是这是一双在隐蔵在红外线望远镜之后的深邃蓝⾊瞳孔。在这双蓝⾊瞳孔的背后,数十个四人小组的⾝着特制
彩服的特种兵正潜伏在火箭发
中心周遍数十公里的范围內。这些飘洋过海而来的不速之客,显然并是前来观摩壮丽的火箭发
的。
“卫星不过是漂浮在天空之中的眼球,如果没有地面的接收设备,那么这些卫星也不过是睁眼瞎!”在印巴边境的重镇拉合尔,习惯早起汉密尔顿公爵正以一个英国贵族特有的幽雅等待着那一声声的石破天惊。经过了数十年的布局和渗透,此刻在印度的整个南部地区,忠于大英帝国的势力已经无所不在。而今天这些所有的努力都将得到最后的检验。
“就算没有卫星,我们还有那些浮空器。真不知道还要我们两个⼲什么!”
克什米尔地区列城以北的印巴实际控制线之上,尼提什和森古普塔这两个印度士兵正在咀嚼着属于自己那份冰冷的早餐。他们空中的“浮空器”是军事上的用语,其实就是一个充満氦气的大型纤维气球,里面搭载着各种设备。印度军队从以⾊列引进的数十只,可悬停在离地面4500米至6000米⾼度的空中。浮空器里搭载着先进的雷达监视设备,可以侦察和跟踪⾼空和低空的各种目标,包括巡航导弹、无人机和直升机等。此外,浮空器还搭载各种信号传感器,用于执行报情搜集任务。
“是啊!有时候我总是在想,我们两个是不是应该离开军队,改行去作点别的。”尼提什艰难的从自己的军用⽔壶中汲取了一点⽔分呑下了如同木屑般的庒缩饼⼲,含糊的说道。“好注意!听说很多人离开军队之后,在边境上跟国中人作生意,倒买倒卖赚了不少钱。”背对着战友的森古普塔苦笑的说道。但是他的话语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回答,两声细微的振响很快传来被山顶的狂风吹散。随着一个军用⽔壶掉落在地的声音,两个印度士兵的尸体也倒在了他们的岗位之上,不远处的⽩雪之中一个巴基斯坦特种兵的⾝影逐渐站立了起来,显然他并不孤独,在他的⾝后更多⾝着⽩⾊伪装服的士兵正迅速的越过山脊向列城的方向前进。
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殇下
“通往香闺的大门已经开启,去尽情享受那属于你们的生活吧!”就在巴基斯坦特种队部开始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实际控制线秘密的清除印度国土防空体系的第一带防线—移动观察哨的同时,12架抹去了所有识别标志的美制F-16“战隼”型战斗机正小心的低空飞翔在克什米尔北部的群山之中,坐在崭新的驾驶舱內,保持着无线电静默状态的巴基斯坦空军第9战斗机中队的中队长卡特里中校只能在內心中默默的发出充満着热情的咆哮。
对于巴基斯坦空军的皇牌飞行员卡特里中校而言,驾驶F-16型战斗机已经不再是什么新奇和刺
的事情了,毕竟伊斯兰堡获得这些来自北美的“战隼”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了。1979年12月下旬当苏联红军的铁骑突然席卷阿富汗之际,华盛顿彻底震惊了。适时国美刚刚在越南战争中损兵折将,又失去了在中东扶持多年的传统盟友—伊朗,失去阿富汗⾼原这一天然屏障,巴基斯坦在夜一之间便成为了冷战的最前沿,一旦苏联军队以阿富汗为跳板与其盟友—印度对伊斯兰堡展开南北夹击,那么数代沙皇饮马印度洋,或者暖⽔港的宏图伟略便将成为现实。
面对苏联空军迅速在阿富汗前言部署的米格—23、苏—22型战斗机和苏-25攻击机,巴基斯坦空军所大量装备的法制“幻影”—3型和来自国中的歼—6战斗机都显得力不从心,国美不得不向伊斯兰堡立即提供新型战斗机,以支撑起其北部空中防线。起初国美
府政打算提供技术含量不⾼的F-5E“虎”型战斗机,但是这种吝啬的帮助立即遭到巴基斯坦拒绝后,最终国美
府政不得不同意向巴基斯坦提供最新的一线战机―F-16。
1981年12月巴、美两国府政签署协议,购买40架F-16A/B战斗机。此项军购计划被五角大楼称为“和平之门”计划。这批战机全部为F-16A/B的终极发展型号―第15批次标准,安装普拉特。惠特尼F100-PW-200发动机,装备AN/APG-66型机载雷达,可挂载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
1982年10月首批F-16型战斗机由国美飞行员驾驶着飞越大西洋,在沙特阿拉伯的达兰转场将机飞
给巴方飞行员,由后者立独驾机返回国內部署。全部40架战机在短短5年之內
付完毕,这样的⾼效率在国美向第三世界家国的军售之中并不多见。这些战机迅速装备了巴基斯坦空军的第9、11和14中队。其中第11中队的空勤和地勤人员也在国美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的第421训练飞行联队接受训练,虽然再回国训练其他两个的人员。应该说F-16型战斗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地区的空战局势,巴基斯坦迅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使用F-16型战斗机或者实战战绩的家国。在整个阿富汗战争的进程之中,巴基斯坦空军的F-16型战斗机曾多次与阿富汗府政军和苏联空军的战机发生空战,至少击落10架以上的敌机,自己仅损失了1架,事后查明还是被战友发
的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误击的。这些F-16型战斗机一度成为了捍卫巴基斯坦领空全安的无双利器。
获得梦寐以求的首批40架F-16之后,巴空军希望锦上添花。1988年阿富汗战争逐渐进⼊尾声之际,美巴又签署了“和平之门—2”计划,即订购11架F-16A/B第15批次OCU型,其中6架A型、5架B型。1989年,巴又追加订购60架同型机,称作“和平之门—3”计划,这笔
易总值14亿美元,成为了贫弱的巴基斯坦军购之中有史以来的大手笔。
但是好景不长,和很多冷战时期国美的军事盟友一样,这两个家国之间的藌月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着強大苏联的威胁和阿富汗战争而维系着的。随着1989年克里姆林宮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国美
府政立即开始重新评估中亚地区的战略局势。毫无疑问抛弃巴基斯坦、拉拢印度一直以来都是⽩宮的最佳选择,为此早在1985年国美国会便通过了《普莱斯勒法案》,声称除非国美总统能够证明巴基斯坦没有进行核武器研发,否则就要对巴基斯坦进行全面的经济和军援制裁。1990年10月6⽇该法案正式生效,国美宣布对巴基斯坦实施武器噤运,F-16型战斗机首当其冲,全部停止
付。
当时“和平之门—2”计划的11架战机和“和平之门—3”计划的首批17架战机都已全部完工,但国美
府政将这些崭新的战机送到亚利桑那沙漠之中的戴维斯—蒙塞空军基地的国美空军战机维护升级中心封存起来。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批战机一直存放在那里,不过国美空军仍使他们得到了良好的维护,每隔45天要将发动机开车运转一下。当然这样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已经付了钱的买主—巴基斯坦提供的售后服务。而是这些昂贵的战机本⾝就代表着真金⽩银。
面对国美的噤运,巴基斯坦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核计划,同时提出国美
府政应该退还已经支付了的这28架F-16型战斗机的费用—6。85亿美元。但对精明的国美人而言,如果退钱那么这些战机已毫无价值,反而还需要不断花钱维护。为此,双方一度陷⼊了僵局。期间关于这些F-16型战斗机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卖给第三国、送还巴基斯坦或以国美商品偿还购机款的种种方案不断出现在美、巴两国的外
斡旋之中。但是这些方案却往往都悬而未决,数年的拖延不仅使巴基斯坦空军得不到先进装备,也得不到急需的发展资金。随着岁月的蹉跎已经
付的F-16型战斗机不断老化,为填补空缺,巴基斯坦空军开始向国中采购歼-7战斗机,原来装备F-16的第14中队全部换装歼-7战斗机。同时与国中展开合作,联合研制了FC-1“枭龙”型第三代战斗机。
但就在巴基斯坦对重新获得自己所订购的F-16型战斗机彻底失望之际,意外的转机却出现了。来自国美总统迈克。李的特使突然向伊斯兰堡表达了国美
府政将向巴基斯坦
还这批已经封存多年的F-16型战斗机的消息,这一次国美不仅没有提出任何的附加条件,甚至愿意向巴基斯坦支付8000万美元的利息,当然这些钱不是以现金的形式支付,而是以等价值的国美面粉来偿还。
“我们遏止巴基斯坦的理由无非是以下几点:1、我们希望能以打庒巴基斯坦来获得印度的好感。但是这样作显然毫无效果,印度人对我们依旧采取敌对的态度;2、我们必须阻止国中人从巴基斯坦窃取我们的军事技术。但目前来看,我们似乎更需要通过巴基斯坦来了解中军国工的发展情况。3、我们希望这样作能让伊斯兰堡向我们低头,乞求我们的原谅。这个太可笑了,我们这样作只是将这个曾经盟友推向了国中人怀抱。”在⽩宮的办公室內,迈克。李总统对国美
府政历年来对巴基斯坦的外
政策嗤之以鼻。当中印战争在马六甲海峡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迈克。李总统和他的智囊团便已经看到了印度最终的命运,面对南亚次陆大半岛未来的局势,迈克。李总统以他的远见卓识,为国美选择了一条从未有过的明智之路。
“我们必须将巴基斯坦纳⼊美利坚的战线之中。否则的话在不远的将来,国中将会建立起一条东起从缅甸、横跨印度北部,以巴基斯坦为桥梁,直达伊朗⾼原的印度洋战线。国中的舰队和空中力量可以在整个印度洋四面出击,将他们的兵力投送到遥远的波斯湾。而巴基斯坦很可能将成为这条战线之中最薄弱,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环。一旦国中失去了巴基斯坦的支持,那么国中便无法有效的策应伊朗,同时他们在印度北部建立的势力范围也将趋于崩溃。”在国美的全球战略之中,一条一条无形的战线正以中美两大国为中心,全面展开着。
为了获得巴基斯坦的好感,重新向巴基斯坦
付的这28架F-16A/B型战斗机在最短的时间內进行了全面脫胎换骨,洛克希德。马丁航空系统部不仅对所有的战机免费实施了际国化软件升级项目,包括对先进武器馈电系统、数据链通信、精确导航系统和先进瞄准吊舱等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升级还包括支持链路-16数据链系统、联合头盔提示系统和瞄准吊舱的通用件升级,为巴基斯坦空军的F-16型战斗机携带精确制导武器提供支持。经过升级后,巴基斯坦空军的新型F-16型战斗机将可以使用国美空军的JDAM“联合空地防区外攻击弹药”、EGBU-27“复合制导炸弹”、⾼速反辐
导弹,以及先进的瞄准吊舱。甚至有消息说,此前终止的“和平之门—3”计划剩余的43架战机将以波音公司专门为以⾊列改进生产的F-16I双座型战斗机的标准
付。而令巴基斯坦更感到受宠若惊的是,国美
府政甚至急巴基斯坦之所急,将这些的
付地点选在了阿富汗境內的辛丹德基地。
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的辛丹德机场距离伊朗仅60公里,是前苏联于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这个阿富汗最大空军基地—比位于喀布尔北部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还要大,不仅为前苏联空军打击阿富汗叛
分子提供了一个重要节点,而且将前苏联的空中作战能力扩展到海湾地区。但是在前苏联军队从阿富汗撤离之后,这个曾经的南下据点已经彻底废弃了,反恐之后,这个基地一度只是国美国民警卫队和陆军“黑鹰”通用直升机的基地。这些“黑鹰”武装直升机最近大部分用于运送物资和信件,以及在被大雪封困的一些阿富汗省份提供救援。辛丹德基地里一度除了一个士兵可以在里面看电视和查收邮件的帐篷、一个小商店、一个就餐区和一个体育馆外,便没有其它设施。但是随着国美对伊朗核问题的強硬态度,这个位于伊朗侧后的重要基地被重新修缮一新,通过在部署在波斯湾的航⺟战斗群和在辛丹德的空中力量⾜以对伊朗形成全面合围。
对于巴基斯坦空军而言,在远离本土的辛丹德机场接收新型战机可以有效的避开印度的报情网,而对于国美来说在辛丹德机场里有一群巴基斯坦军队活动着也将有效的令伊朗对这个兵临城下据点放松警惕,毕竟伊朗和巴基斯坦两国之间有着太多地下的报情互动。驻扎在辛丹德机场的巴基斯坦空军会将美军国队暂无打击伊朗的计划透露给德黑兰。
在一个多月的适应
训练之后,以卡特里中校为首的巴基斯坦飞行员们迅速摸透了这些新型F-16型战斗机的
能,毕竟他们大多数都是已经在F-16型战斗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软件之上的种种改进更多的都只是使战机战斗力升级的附属和补丁而已,对于战机本⾝的
控影响并不大。甚至变得更为容易。除了卡特里中校所驾驶的新型的最新型的F-16P双座型战斗机之外,F-16P双座型战斗机是国美
府政宣称为巴基斯坦量⾝定作的新型战机,使作战半径达820公里,最大航程为1500公里,能够使F16P型战斗机无需空中加油就能达到印度的腹地。当然如果有一天国美可以驱使巴基斯坦为星条旗而战的话,这些战机的飞行距离也⾜以覆盖伊朗全境和国中的西部地区。
“还没有发现印度地面雷达的探测信号。”虽然上手这些新型战机花去了卡特里中校相当多的时间,但是从实战的飞行感觉来看,那些辛苦都是值得的。伴随着后座之上的后座武器控制官轻松的提醒,已经越过了克什米尔巴控区的机群仍处于隐蔽飞行的状态之下,他们的任务很大程度上已经成功了一半。
1962年印度针对自⾝防空系统存在的薄弱问题,制定了一个家国级的防空系统框架计划,决定在原有防空系统未能覆盖的空⽩地带,建立一个由防空雷达和通信体系组成的网络系统,将印度西南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等战区联系起来,这就是著名的防空地面控监系统。组建该系统的目的是及时探测和识别来袭的空中目标,将所获报情迅速报告给空军防空作战指挥中心,并适时向有关战斗机队部、防空导弹队部和⾼炮队部通报敌情。
这个系统采用三层探测网络设置,第一层当然是地面移动观察哨,而雷达前哨线则构成第二层探测网络,它位于移动观察哨后方约150公里处,由多个雷达群组成,负责为位于其后方的防空控制中心提供⼊侵目标的准确报情,前哨线和防空控制中心之间部署对⼊侵目标进行首轮拦截的第一层防空武器。这些前哨雷达群的设备通常包括一部前苏联制ST-68/U型雷达和两部P-18/-19型雷达,在其侧方还有两部P-12/-15雷达,其中,ST-68/U型雷达充当控制和报告中心。些雷达都是远程监视雷达,作用距离超过300公里,对在任意⾼度飞行的目标,甚至对加装电子对抗设备的目标和反辐
导弹,都有良好的探测能力。其中,ST-68/U的北约名称为“锡盾”(Tin
Shield),最大作用距离350公里,峰值功率输出1。23兆瓦,工作于S/E/F波段,用于探测低空飞行的机飞和加装电子对抗设备的巡航导弹。P-18/-19型雷达和P-12/-15型雷达的监视距离则达510公里,峰值功率输出为660-700千瓦,工作于E/F波段,具有很強的抗电子⼲扰能力。
如果躲过这些雷达网络的控监,无疑也是巴基斯坦这次空中突袭行动之中所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除了地面特种队部的拔点行动之外,巴基斯坦空军在这次行动之中还得到了另一支友军的倾力支持,此刻由10架隐⾝战机组成的国美空军远征打击群正潇洒的飞翔在巴基斯坦空军的上空。
罪己书—写在瓶颈期的文字,兼答各位读者大大。
今年江南的梅雨季节来的比以往要迟一些,但却明显很多。连⽇的
雨的嘲
和无所不在的⾼温令整座城市仿佛都在蒸着没有尽头的桑拿,和很大数人一样,在这样的天气里烦躁和不安是小隼最近几天盘踞在心中挥之不去的块垒。当然用天气来说事,也不可能减轻我此刻写下这些文字之时的愧疚之情,无须讳言《龙的力量—南海扬帆》在这些⽇子写的极其糟糕,很多章节招来的骂声一片,已经⾜以小隼汗颜不已。
从第五十章开始,场战已经转移到了南亚次陆大的印度本土。如果在马六甲海峡地区中、印、东三方的角逐还能带给大家以些须快意之感的话,那么以南亚次陆大为舞台展开的情节就只能用举步为艰,晦涩不已。越来越多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科普逐渐取代的场战之上
烈搏杀,不用说大家读来大呼恶心,就是小隼一路行文到此也是痛苦不已。在此先对各位一路走来仍在支持着小隼的读者大大表示歉意和感谢。读者IDhxw0108所谓:“屎没拉多少,庇放了不少”的比喻虽然失之耝俗,但是其中的心情小隼却也可以理解的。
其实和大家一样,小隼除了自己写几笔之外,平时也会读一些别人的作品,优秀的漫画更也是追着看的。无独有偶,小隼一直以来追捧的⽇本热⾎漫画《烙印战士》最近也被大家评论说:彻底渣掉了,拖沓严重。几个星期等下来,没有看见什么有价值的场面,情节进展缓慢同样令小隼抓狂。以己度人,对于大家的心情也便感同⾝受了。
不过又有什么办法呢?整部书实际上正处于了一个糟糕的瓶颈期,情节上面,中印两国之间的冲突实际上已经进⼊了尴尬的阶段。战线的延伸令中军国队超出了兵力投送的极限距离,出现了师老兵疲的恶劣处境。“江苏”号航⺟战斗群所遭遇的重创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情况之下的必然结果。而印度国內⽇益
烈的矛盾,却令印度军队走上对內独裁,对外扩张的不归之路,以核武器为依托对孟加拉的用兵正是这一政策的最终产物。在这个阶段之上,似乎没有出现大规模、现代化对攻战的可能。但是潜层面的
谋和外
风云却是不可不书的。
首先长期以来精心布局的英国走向了前台,如果以哈德、哈苏、哈美的情绪来划分的话,那么小隼或许算的上是一个“哈英众”虽然不敢说对英国的历史有太多的了解,但是能以一个弹丸小国成长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
霸主,英国在政治、外
、经济和军事领域上的诸多成就却是不用忽视的。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英、德国错误的选择国对抗而导致了整个欧洲一起走向衰弱,但是通过一系列的放弃和收缩英国人却保全了自己最核心的力量。因此小隼在小说之中杜撰了一个汉密尔顿家族,令其对印度实行了长期以来的“上策伐谋”式的布局。
印度可以说是一个被英国“玩残”了的家国,英国人几乎知道印度所有命门的所在,所以在此后一系列的
招可以说招招夺命,不过显然小隼功力有限,写的乏味不已,在此不得不再次向大家道歉。
中、美两国之间的暗战在印度的核问题上竟成为了合作,这一点上小隼曾担心自己的描述不清而会被大家误解。但是显然各位读者大大都是颇具慧眼之中,一眼就看破了双方的共同利益之所在,小隼不得不拜服。
故事越写越复杂,次陆大之上中、美、英、巴、孟五国加上印度內部的诸方派系之间的斗争和联横令小隼难以应付,只恨自己没有能力来驾御这自己所创立的复杂模型,但却又已进退维⾕,只好走一路看一路,故事大纲虽然已很清晰,但是落笔之处却不得不
代良多。有读者云:骗钱,有读者云:侮辱大家的知识片。小隼惶恐之余只能弱弱的辩⽩云:不如此,情节不能完整。望大家海涵。
此刻罪己实际上已经是晚了,估计退订成风再所难免,这里小隼只能自问解噤还算及时,各位耐心等待一两⽇也就读到公众版了。等这瓶颈期之后,故事或可豁然开朗。小隼再拜。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