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罗喉 下章
第一百零三章 十年(上)
 更新时间:2012-09-23

 “瑞儿,来见过自家舅舅。”

 孔幽招手,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童子,怯生生的走到孔璋面前。

 孔璋含笑看着面前这个小童儿,小童叫王瑞,是孔幽和王启年之子,如今已经快七岁了。

 这是孔璋被罚往丹堂和炼器堂服役的第十个年头。

 除去初去时的窘境,孔璋借助羽红袖未来道侣的名头,加上潘秀儿相助,更与庄芷青搭上关系后,在丹堂成为了储材室的管理。

 到五年服役期满,要转去炼器堂时,由于孔璋上任后,一切井井有条,丹堂的首席执事弟子竟然有些舍不得,加上庄芷青已成为最年轻的大丹师。

 有她助言,丹堂便有意要孔璋就此留下。

 孔璋却是不愿,但同时也有些舍不得丹材室中还没有接触过的丹材,便身兼二职。

 如此一来,他在丹堂中,由于渐得信任,除了内室中已经炼好的丹药尚不可能让他接触外,就算是内室中一些珍贵的丹材,亦有机会了。

 不过魔质从丹材中解析,炼化新质,大都是提高他的五行抗和异常状态抗,比如对毒、酸的抗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

 让魔质再度进化,兼具多种质,却是在炼器堂中的服役。

 孔璋在丹堂也好,在炼器堂也罢,他并不是真的要成为丹师或是炼器堂的匠师,目的不过是只有两个,一是接触更多的材质给魔质,二是希望触类旁通,从丹道和炼器上寻找魔质进化的方向。

 这两个目的,这十年来基本上已经达到了。

 炼器堂中接触的各种材质虽然少于丹材,但其中一些能被魔质解析出的材质已经能在极大程度上丰富魔质的变化。

 但最重要的是,借着炼器,他找到了让魔质兼具多种质的办法。

 那便是从结构入手。

 即使是同质,但如果异构,生出的材质却可能天差地远。

 此事如非亲见,万难让人相信,但事实便是如此。

 孔璋从丹道中悟出的是材质的比例,而炼器揭示的便是结构。

 这也亏得他从小在金风玉楼里长大,便是在逆境也能左右逢源,借助一些手上的资源,混得风生水起。

 博得炼器堂匠师们的信任后,他这个服役弟子便有大把机会亲眼观看匠师们的炼器。

 得悉一些炼器之法倒还是其次,他却是亲眼看到同样的材质,各种材质比例也一样,但在匠师不同的铸造法下,最后生成基材的质竟然有区别,以适合不同的需要。

 这其中的差别便是结构。

 此理一通,魔质便根据孔璋所想,尝试生成能兼容多重质的结构。

 只是如此一来,魔质的结构之复杂,却是越来越密。

 特别是每增加一种质,支持变化时的结构便更加复杂,而且必须维持各种质的平衡。

 否则一旦构建的结构崩溃,便等若自伤。

 可想而知在这种尝试过程中,孔璋失败了多少次。

 最终才在现阶段找出一个暂时的办法,以神念助力维持质平衡。

 魔质现在以层状结构构成,以他现在的真元道法境界,只能支持魔质同时具有七种质,再增加一种,便随时可能结构崩溃。

 不过他真元道法倒也有极大进步,十年内又升一阶,已经到了炼气境第十六阶。

 这等进步就算是放在蜀山内门弟子中,亦是罕见的了。

 而且这还是他分心修炼五行属法诀的缘故。

 能够如此迅速,全仗丹道。

 他悟出了炼化新质需要一定外部条件,最常见的是高温,还有其他极端条件。

 明白这一道理后,他便花时间在宗门藏经阁第二层借阅了关于五行以及异派关于毒术的法诀进行修炼。

 别人要同时炼这些,少不得有些障碍,他却是没有的。

 魔质拟化新质,虽然失败了千百次,但总是会有些成功的,再加上从潘秀儿和庄芷青那里偷学到的丹方,类似于烈丹、玄冰散这种辅助修炼五行属法诀的丹药,他以魔质拟化出类似效果,无形中便当是可以有大把丹药不要钱似的辅助。

 虽然这种效果只在修炼法诀初期有效,在修炼到一定境界后再想进阶,便需得更高阶的丹药,不然药效越来越弱,比如到孔璋的大真火修炼到第六层后,烈丹已经基本无效了,后面的修炼要稀释纳太阳真火或是更高阶的丹药才有效果。

 但是对法诀入门却是大有帮助,所以孔璋才能在十年间,五行法诀俱全,虽然都境界不高,用来对敌,难以应付强敌,但是他的目的本来就是帮助魔质进化。

 在炼器堂混得不错后,孔璋便渐渐有外出的机会,比如押送一批物资,包括蜀山替大楚炼制的丹药、灵符、武器,到云京交给大楚的军队。

 这已经是这十年内他第二次来看孔幽了。

 孔幽一家亦产生了极大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如刚才所看,由一家两人变成了一家三口,数年前添了一子,取名叫王瑞,取祥瑞之意。

 这一孩子出世后,可能当真是带来了祥瑞,王启年苦读多年不中,儿子一出世,便中了榜,得授云京主簿之职。

 这官职虽不大,但是地位微妙,干得好了,后出任一方亦不无机会。

 不过个中微妙却是在于如今云京知府恰好姓杨,名叫杨任武。

 杨任武肯这么提携一把王启年也不是没有原因,当初孔璋见到孔幽去送豆腐时,恰好是杨任武比较倒楣之时,差点被夺了官身。

 幸好杨任武后来见风转舵,投了朝中另一派,结果不但楣光尽去,还被委任执掌云京知府之职。

 这期间,看杨任武要倒楣,自然是有人跟红顶白,让杨任武感叹不已。

 恰好孔幽送豆腐,杨任武最终还是吃到了豆腐,赞了句这豆腐不错。

 旁边有帖心人自然将孔幽之事一说,杨任武左思右想,猛然想起当年似乎被一小童子狠狠咬过一口,这才想起孔幽的来历。

 顿时心有戚戚焉,思及当年,自己以前的对头的下场,他不由一阵悸然。

 难得的是,自己当年其实不怀好意的随手帮了一把,人家竟然这么多年了还把自己当恩人,一直记得。

 杨任武一时感动之下,却是把孔幽找到,两家从此时有来往。

 孔幽本就是白莲般的人儿,天长久,杨任武的夫人一时心喜,便认作了义女,也算是成就了一段佳话。  M.NkOUxS.com
上章 罗喉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