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超脑黑客 下章
第六百一十一章 反馈
 林鸿将比特币的原理说明文档发布上去之后,刚开始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很多人看了一遍之后,只觉得云里雾里的,感觉玄之又玄,认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有些夸张,竟然声称可以完美解决传统虚拟货币的这些问题。

 毕竟,虽然这份文档只有短短地九页,但其中所蕴含的信息量却极大,一般人看过去,根本看不懂其中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这也难怪,这篇文档可为是林鸿这些年来的主要所学的集大成之产物,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密码学、金融学、以及数学等各个领域的内容。

 林鸿只所以发在这个邮件讨论组,也是考虑到了这点。

 他的这篇文章,一般人还真的难以理解,必须得专业人士才行,这才是他为什么没有直接发在国内,也没有直接公布在论坛上,而是选择这种相对保密并且专业非常高的讨论组当中。

 这个讨论组,平时也会进行一些技术讨论,所讨论的课题,都非常的专业,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看懂,更别说参与讨论了。

 这个讨论组的成员,成分非常复杂,林鸿推测,应该有很大部分人是各大研究所和大学里面的科研人员,如金融学者、密码学家、数学家、大学教授等等。只有这些人,才能够在某些方面有如此深的造诣。

 而林鸿平时则很少参与讨论,通常都是作为一个看客。了解一下最新的动态,当然,如果碰到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偶尔也会说上两句。

 这一次,他使用新的账号GHOSTER第一次在这个讨论组上发布这篇文章,由于是新人,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而就算有人下载了这篇文章,看过之后,一时之间也无法理解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巨量信息。

 当然。很少人理解,并不代表没有人理解。

 就像当初爱因斯坦发布相对论的时候,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一样。但毕竟还是有那么少数几个人能够看懂,看到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还是有几个人看到了林鸿的这篇文章,并且看懂了。

 其中一个便是密码朋克组织的创始人艾瑞克,也就是当初林鸿在美国的时候,参加密码朋克聚会,台上那个金色头发的演讲男子,前INTEL密码学家。

 他和其他几位朋友当初多次尝试过设计虚拟货币,并且还进行过实际的操作,可是最终,这些货币都被证明行不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其中最难以解决的,就是滥发以及和传统的银行联系太过紧密,已经失去了当初设计虚拟货币的初衷,最终只是沦为传统货币的附庸或者补充而已。

 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深切的体会和经验。艾瑞克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才被其中所蕴含的大胆设计和奇思妙想给震撼了。

 不,这并不只仅仅是奇思妙想,可以说是可以完美的解决方案!

 艾瑞克立刻将这篇文档给打印了出来,然后逐词逐句地进行阅读,然后分析。推演。

 不设置中央管理机构或者服务器,而是使用“挖矿”的机制来产生货币,货币滥发的问题——完美解决!

 利用分布式点对点的网络,通过HACA的机制来检查和验证货币的合法,重复花钱的问题——完美解决!

 通过使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形成数字签名区块链,形成整个比特币网络,并且使用对称加密算法产生公钥和私钥,确保安全,货币担保和支付信任问题——完美解决!

 通过限制比特币的发行总量,逐年减慢挖矿所产生的货币数量,最终每个区块所获得的比特币数量无限趋近于零。由于货币发行过多,而导致的通货膨问题——完美解决!

 …

 艾瑞克贪婪地反复阅读者这九页文章,他非常震撼地发现,以前他们在货币实验中所遇到的那些困扰了他们多年的难题,竟然一个个都被完美而优雅地彻底解决了!

 他一会儿用笔,一会儿用电脑,对这篇文章中的理论进行推演着,最终发现,这篇文章竟然是一个完整的电子货币解决方案。

 尽管有些地方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合理,但是这个解决方案,却是这么多年来,他所看到的唯一一个具有实际操作可能的方案。

 他的确看到了一些可能的不足,例如货币总量确定,将所有的数据进行保存等,但是这些问题,在前期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可能会出现。

 的确,只是可能而已。

 例如所有数据保存的问题。

 按照这个理论,每一个“点”都必须保存全网的易数据,倘若使用比特币的人量级非常大,无论对这些数据进行怎样的压缩,最终的体积肯定是非常庞大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只会增大,而不会减少。

 这样,可能就会导致一个存储问题,是否能有如此大的硬盘对这些数据进行保存?

 还有就是,按照这篇文章的理论,为了避免通货膨的发生,从一开始,比特币的总量就是确定的,即最终总共会产生两千一百万个比特币,到了这个数目之后,挖矿将不再产生新的货币。

 在艾瑞克看来,这样一来的话,就有可能产生货币通缩的问题,也就是货币将持续不断地升值。因为使用的人将越来越多,而总数却是固定的,这个结果显而易见。

 艾瑞克想了半天,最终觉得这两个问题可能会成为限制比特币未来发展的瓶颈。

 比特币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种理想得以实现的曙光,故而他对这篇文章非常重视。

 他看了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名,GHOSTER,非常的陌生。

 在他的印象中,似乎从来没有在小组中看到过这个名称,他搜索了一下,果然如此,这是一个新的ID。

 他到底是谁?

 计算机学家?

 密码学家?

 金融学家?

 亦或者其背后站着一个组织?

 艾瑞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对方肯定也认可“密码朋克”的宗旨和理念,要不然也不会选择在这里发布这篇文章。

 艾瑞克第一时间参与到这个主题下的讨论当中来。

 “阁下的论文已经拜读,我深深为之震撼,从这篇论文当中,我看到了阁下对计算机科学、密码学和金融学、数学这几个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也为阁下的完美设计感到十分惊讶。

 有两个地方我有些疑问,还望不吝赐教。

 其一,使用者的比特币数量完全依靠整个网络的易数据链来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数据的总量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请问是否已有解决方案?

 其二,比特币数量总数已经确定,是否可能会造成货币通缩?”

 …

 伦敦,剑桥小镇,这里是培养过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的地方。

 这是一个单人间,整个房间布置得非常地淡雅,简单,除了铺,就只有一个大大的书柜,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有崭新的,也有陈旧的,还有一些,上面有着剑桥大学图书馆特有的标签,很显然,这部分书籍是借来的。

 这些书籍,除开少数基本文学类的,其他基本都是和数学、加密解密有关的巨著大部头。

 在书架的一旁,一位有着一头乌黑亮丽长发的女孩此刻正坐在电脑前,看着显示器,而显示器中所展示的内容,正是林鸿发布的那篇比特币文档。

 女孩反复将这篇文档看了三四遍,然后便静静地盯着显示器一直没有动弹,思绪仿佛已经飞翔。

 在她思考的时候,柔顺的青丝开始无风自动,轻微翩舞起来,要是此刻有人见到这个情况,定会惊得目瞪口呆。

 女孩思考了一会儿,随即回过神来,一头长发也顿时落了下来,回归正常。

 女孩调出邮件客户端,然后快速地在输入框中输入自己的问题:

 “很有意思的想法,不过你所设计的这种货币也并不是没有缺陷。当有人手中所掌控的计算能力,超过总网所有计算力的百分之五十,即达到51%的时候,他就可以为所为。如将比其他人更容易挖到比特币,同时也可以伪造易记录,然后通过自己的强大计算力进行确认。”

 女孩将鼠标移动到“发送”按钮上面,不过最终又停了下来。

 她想了想,将讨论组的广播邮件地址给删掉了,只留下了GHOSTER的唯一一个地址,然后这才按下了发送按钮。

 如果加入了那个广播地址,那么整个讨论组里面的成员都会看到她所发出的这封邮件。

 最终她选择没有这么做。

 原因无他,她也对比特币非常的感兴趣,也认为其潜力巨大,虽然具有这个缺点,但是这个缺点到了后期已经可以变得微不足道。

 她担心自己的这段话,很可能会将比特币扼杀在摇篮当中。  m.NKoUXs.COM
上章 超脑黑客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