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朝第一弄臣 下章
第757章 大明要干什么
 第757章 大明要⼲什么

 刀斧起落中,一场声势浩大的请愿行动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儒生们互相搀扶着离开了承天门,茫然走在路上,⾝后是一阵阵的惊呼声,和急促的马蹄声。

 京城居民很多都见过法场的景象,可这样连杀数十人,杀得皇城⾎流成河的场面,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看到,由不得他们不震骇。而在这个当口,敢于在京城內纵马奔驰的,只能是奉旨办事之人。

 信使的目标是天地坛,三公公念的罪状,就是碑文上的內容,这边人一死,就立刻有人送信,所以马蹄声频频,如响雷般敲在儒生们的心头上,让他们战栗不已。

 他们不是不明⽩第757章 大明要⼲什么,谢宏故意大张其事,目的就是宣扬并震慑,可他们还是止不住的发抖,杀人毁名,这手段实在太毒辣了。

 所以,儒生们都忘记了额头上的疼痛,下意识的加快了脚步,想要快点离开这个断魂之地,离得越远越好。什么拯救儒家,什么保存颜面和希望,都被他们丢到九霄云外去了,相反的,先前被忽略的募贤令的內容却突然在脑海中浮现,继而清晰起来。

 旨意中只是说了个大概,但儒生们最擅长的就是咬文嚼字,当然不会忽略其中隐含的那层意思。在中原,儒家那套东西会被彻底摒弃,可在海外却会被发扬光大,甚至可以抛去外面那层遮羞布,名正言顺的保持特权并且愚民。

 不少心眼活泛的人,都打起了这方面的主意,与其在中原和光同尘,最终默默无闻,还不如去海外保持人上人的地位呢。比起相应的些许风险,保持优越感不才是最重要的吗?

 “这…海外宣抚使,莫非是针对我们的?”发出疑问的是琉球使臣尚

 在典礼正式开始前,众使臣第757章 大明要⼲什么被吩咐在午门外候着,然后他们就见到了这惊人的一幕,心生震怖之余,疑虑也随之而生。

 对大明国情最悉的当属东海三国,但倭国君臣接连受惊,脑筋一时转不过来,只是呆呆傻傻的看着那一地鲜⾎,嘴张得老大,合都合不拢,当然无法做出质疑了。而朝鲜的闵议政却是笑而不语,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所以,这话也只能是琉球的尚先生说了。

 尚觉得自己可怜的,去年出使的收获非常差,因此回国后,他很是受到了一番责难。还好琉球国小民更少,物产相对丰富,倒不至于象当初的朝鲜一样,没了回赐就吃不上下顿饭了,最终他也就是受了些冷嘲热讽罢了,倒没什么实质的伤害。

 不过,他心中还存有一片霾,对琉球国来说,这也是一个‮大巨‬的噩耗,那就是正德炫耀的大舰队,和称雄四海的志向。

 琉球国王尚真也是个有大志向的,即位之初,他就派兵征伐过八重山群岛的几个小国,甚至对‮湾台‬也有了些想法,只是慑于盘踞在澎湖的许家兄弟,这才打消了念头。别看许家兄弟在旅顺被打得得一塌糊涂,他们在东南沿海的名号却是响当当的。

 向西不行,北面则是倭国的实力范围,尽管倭国正处于战国时代,九州岛也在战之中,琉球的扩张顶多面对一两个大名而已。但是,尚真很清楚,凭借琉球这点实力,哪怕是倭国的一个小大名,也不是他们能够正面抗衡的。

 至于大明,他反倒不是很担心,大明的海盗固然很可怕,但大明朝廷却一直施行海噤之策,又没有扩张的**,对邻国来说,不过是个捞钱的好去处罢了。

 可是,尚带来的消息却颠覆了琉球国固有的观念,大明居然改变对外政策了。在琉球人眼中,倭国已经是很強大,貌似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了,而大明的幅员更是远在倭国之上,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行动起来,会有多可怕,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惶恐不安中,尚真动员起了琉球的信息网,从澎湖,从倭国,探听到了一系列的消息,于是,他的不安加剧了,变成了恐慌。

 因为这些消息是那样的匪夷所思,却又理所当然,就在他懵懵懂懂,依然还做着扩张领土,成为东海強国的时候,东海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变。

 強大的许氏海贼团,以及东南沿海的多个著名的海盗团伙,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而琉球直面的倭国九州岛,也尽数掌控在了大明倭朝总督府的指掌之间!

 也就是说,大明天子并不是在吹牛,他的大舰队在东海已经纵横无敌,而琉球已经彻底被包围了,如果大明天子想的话,随随便便就可以将琉球拿下。

 怎么办?尚真懵了。

 抵抗?别开玩笑了,被大明皇家舰队‮服征‬的,无一不是琉球无法抗衡的強力敌人,面对这样的敌人,尚真心里一丝侥幸都没有,不可能抵挡的。

 投降服软?这是最实际的一个办法,琉球不是倭国,早在大明开国之初,琉球就已经是大明的属国了,时不时的就会去大明朝贡,态度应该是⾜够谦卑的,按说大明没有非得‮服征‬这里的必要。

 同时,尚真也不舍得自己的王位,和曾经的大明以及另外两个邻居的一把手比起来,尚真这个国王的权力相对还是很大的。尽管国內也有能与他抗衡的权臣,可对方也是王族,是他的亲戚,属于窝里斗,质当然不一样。

 所以,思来想去,他最终还是觉得,应该再派使臣去大明一趟,详细的探询一下大明的意向。要是有可能的话,琉球就采取更谦卑的态度来面对大明,以换取对方的忽视;要是正德一定要硬上的话,那说不得,只好乖乖从了,嗯,还得趁个早,抢个先机。

 有了这样的考量在先,尚的敏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一句话问出口,却没有收到任何回应,只有那些西域人茫然看着他,旁边有通译翻译,当然不会是语言不通的问题。此时离班定远匹马定西域已经过了千多年,大唐的西域都护府也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宣抚使是什么,这些西域人对此完全没有概念。

 他们也是来看风⾊的。

 西域的这些小国由察合台汗国‮裂分‬而来,其开化程度远不如东海三国,和蒙古鞑子在伯仲之间,对中原政略和语言都是一知半解。

 但是,他们的嗅觉却很敏锐。自去年舂天开始,瓦剌和鞑靼就已经开始酝酿对中原的攻势了,西域各国并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不过,跟瓦剌人打了这么多年道,西域各国哪里还不知道瓦剌人要⼲什么?

 而且,瓦剌人此次集结的规模之大,已经超出了近年来,跟鞑靼的几次会战,很显然,火筛的目标是大明。

 大明对蒙古,一直是居于守势的,几十年前还吃过一次大亏。这一次瓦剌兴师动众的,大明没准儿就会重蹈覆辙,那样的话,西域各国说不定也能分上一杯羹呢。

 实力相对较強的吐鲁番本就对大明的河西诸郡垂涎三尺,此前也多有⼊寇之举,哪里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其他各国实力不行,可终究也是蒙古人的后裔,在吐鲁番的倡导或胁迫下,也都是动了心。

 所以,他们成帮结伙的来了,想看看双方的战况如何,准备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西域距中原路途遥远,道路也不好走,等他们沿着丝绸古路到了中原的时候,已经是深秋时节了。在山西境內,他们得到了消息,大明天子正跟鞑靼小王子在大同接战。

 听到这个,一群人都来了精神,也不慌着往京城走了,而是停驻下来,想等得到确切的消息后,再决定行止。若大明落败,京城必遭兵灾,又何必去自讨苦吃呢?若是大明胜了…

 还没等他们琢磨明⽩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有多大,便万分惊诧的收到了大同传来的消息,鞑靼和瓦剌联手的战果,居然是一败涂地!

 这帮人都傻眼了,瓦剌是什么样的存在?那是横行西域的老大!虽然还不能说可以对各国都予取予求,但离得近的几个小国确实深受庒迫,而且还不敢陪着笑脸。无须质疑,在大漠上,惹恼了瓦剌人,那就是亡国灭族之祸!

 而瓦剌人又是被鞑靼人赶跑的,而且在对抗中,一直处于下风,双方实力如何自不用说。这么两个巨无霸一般的存在,却被大明给收拾了,大明到底有多強,还用说吗?

 在某种程度上,西域各国的心情,和琉球人是差不多的,他们都是从侧面了解了大明的強大,并因此而战栗。

 当然,西域人只是表示了对強者的崇敬罢了,大明会否向外扩张,他们并不怎么担心。西域太远了,从中原出兵的话,需要的后勤补给将会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就算以大明的富饶,也一样会被拖垮的。

 所以,他们的心态,和琉球人知道皇家舰队存在之前差不多,觉得事不关己,对尚的话,自然不会很热烈的响应…RQ!  M.NkoUxS.cOM
上章 明朝第一弄臣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