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平仄与用韵批判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据说只能按词谱(词牌)的平仄与押韵填写。专家学者如是说,教授、大作家如是说。而我,则要标新立异提出驳!好在我无名一轻,即使厚着脸皮批驳词的平仄和用韵各种问题,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哥白尼的心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尚且遭到过那么可悲的境遇,更何况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老百姓的观点呢?要批驳传统的、名的观点,其风险可想而知——哪怕它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可我还是要坚决地说:作为抒表意的词,根本就用不着讲究平仄!今天写诗填词还拘泥于“平韵”用韵,那更是大错特错!专家学者请听理由:
(一)
我们所谈的“词”即诗词的词,是经过音乐陶冶的文学语言,是“曲子词”的简称。它诞生时,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其形式是要受声律约束的,所以一般把词都作“倚声填词”
在旧唐书卷三十音乐志有这样的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夷里巷之曲。”稍有点文史常识的都知道,汉、魏以来,就有许多外来音乐,不断地从各方面输入;隋代结束了长期南北分裂的局面,大统一让外来音乐和民间歌曲结合起来,使中乐坛放出异样的光辉。这种富于创造的新兴歌曲,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生活发展的需要,受到民群众极大的喜和
。那时,诗们以自己的诗能被乐家采用,配流行的曲调,给姑娘们去演唱感到十分荣耀。最他们不愿放弃用惯了的五、七言诗体,来迁就“曲”;任凭乐家摆布,添许多“泛声”(相当于今天歌词中的“唻、咿呀、哟呵”等词)凑合着唱。可诗怎能敌得过时代的风,也只好逐渐按谱填词了(只能以平仄
合曲子的高低音,大体原则是以平声配合音乐的高、次高、次次高声调,以仄声配合音乐的低、次低、次次低声调)。每个曲子都有自己的曲谱和节,于是“依曲为句”的长短句歌词,就慢慢地盛行起来,从而打开唐宋两代“倚声填词”的风。
到了唐末五代之,社会经济趋萎缩,使这种新兴“曲子词”变得益萧条。只有西蜀、南唐获得一个比较安定的局面,它也退到这里避,为以后的发展、兴盛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到了宋朝,北宋的汴梁(开封)、南宋的临安(杭州),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加商业中心的扬州,为这种新兴歌曲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词到了北宋后期,已发展到了高,而渐渐
离音乐,作为文用以抒的新兴诗体了。
在这四五百年中,这种新词经过长期的陶冶提炼和无数作家的创造经营,在严格的声律约束中,不断推陈出新,已被琢磨“渐近自然”的格局。这就是后来
离了音乐而变为“长短不葺之诗”——完全
离音乐、背离词谱而为抒表意的新诗词了。
到了元代“元曲”创作流行,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写,用以指导原曲创作,文们更加远离旧的“词谱”了。
不知为什么,今天的一些新词写那些早就与音乐
离、且完全是抒表意的“曲子词”时,硬要搬出千多年前的“词谱”平仄来套写!
(二)
依照“词谱”的平仄规则填词,其实不过是规范词中每个字的平仄。这个平仄的标准是什么呢?唐宋以诗文取士,作诗、赋等韵文时,押韵是否合格需要有个全通用的依据。为此,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诏令丁度等刊定窄韵十三,许与附近的韵通用。名曰《部韵略》。至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平刘渊著《壬子新刊部韵略》,率将通用的韵合并起来,为107个韵部。后并改为106韵(即后世通用的诗韵——平韵)。就是这个平韵,为规范诗词平仄的标准。在一些守旧文的坚持下,断断续续延至今天。平韵的平仄分类与押韵分类是否科学?千多年前的读音与声调是否与今天相同?我大胆地说,答案都是否定的!我虽然微言轻,但我注重事实。
先看看声调:
现代读平的古入声字:、
、只、织、七、积、迹等等;
现代读平的古入声字:十、石、食、敌、习、得、福等等。这些字按平仄分类属于仄声字。任何读者还可以找出许多。
再看看押韵:
读者可以看到平韵中许多韵部根本不同韵。例如:u、yu(拼音字是u加两点,电脑没有这个字)归为同韵,zh、ch、ch、ri的韵与z、c、s的韵、i也归为同韵,还有ing、eng也是同韵等等,它们根本就不同韵,这样凑合在一起,实在是没有半点科学。
就算我不懂声韵学,那么请看朱光潜(1897~1986年,中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在追究“旧诗用韵法的毛病”时的一些论述:中旧诗用韵法的最大毛病在拘泥韵书,不顾到各字的发音随时代与区域而变化。现在流行的韵书大半是清朝的佩文韵,佩文韵根据宋平刘渊所做的和元时夫所考定的平韵,而平韵的一百零六韵则是合并隋(陆法言切韵0唐(孙湎唐韵)北宋(广韵0以来的二百零六韵而产生的。所以我们现在用的韵至少还有一大部分是隋唐时代的。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用韵,仍假定大部分字的发音还和一千多年前一样,稍知语音史的都知道这种假定是很荒谬的。许多在古代为同韵的字现在已不同韵了。做诗者不理会这个简单的道理,仍旧盲目地(或则说聋耳地)把“”、“存”、“门”、“
”诸音和“元”、“烦”、“言”、“番”诸音押韵;“才”、“来”、“台”、“垓”诸音和“灰”、“魁”、“能”、“致”诸音押韵,读起来毫不顺,与不押韵无异。这种办只能是失去用韵的原意。
专家学者的论述,的确具有权威!写手们该不会怀疑其真实可靠了吧!其实这种引述纯属多余,就像鉴定煤炭的颜,小学生说黑,工农民也说是黑,他们与大学教授、专家学者说黑不是一样吗?
一本连声调、音韵都混淆的书,怎么能指导词的平仄与用韵呢?!
(三)
在创作实践中,古填词就有不拘泥于词谱的先例。南宋著名词姜夔有一首《满江红》,就公开打破了传统仄韵的规矩,而用平韵。他大胆地说:“满江红,旧调用仄韵,予以平韵为之”抄录于后:“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深、风定悄无,闻佩环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