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千年有约 下章
第一百七十章 碑文玄机
 不仅是那个齐字如此的显出怪异,就连那个大石块也如着火般的变得通红。盛有木赶忙叫大家闪幵。只听噼里啪啦一阵脆响,那个刻字的石头突然间轰然崩裂。只是那些细碎的石头幷没有四散飞,只是如破碎的衣服剥裂幵来,纷纷坠地。出一个白色的方形物体来,里面竟然是一个真正的墓碑。

 看其泽洁白无暇,质地光滑细腻,触之温润可人。有着玉石知识的盛有木大惊,这么大一块石头,竟然是一整块天然的上等玉石!这崂山五行也太显摆了点,除了朗功山的墓葬稍微要朴素一点,其他的都是大手笔。虽然他们的陪葬之物甚少,这也是映真子的高明之处。少了那些华而不实的陪葬品,这样少了盗墓者的挂念,墓葬就更安全。真正的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从五处墓葬就可以看出端倪。

 不说映真子为他们选择的上佳的墓**,光是看他们的墓室规格,也是非常人能比的了。牧天籁的中亭、香木棺;朗功山的崖葬,狼灵与双巨蟒守墓;况问之墓内夸张的豪华,与整个乌木做的棺材;卫惊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庞大铁棺,和以山为陵的大气;再到这儿更绝,齐望岳用的竟然是玉石碑,都非等闲之举。

 看玉石碑上刻的字:齐氏上大人望岳之墓。下首落款为:长子齐进东、次子齐进南拜立。文川兄妹一见高兴得跳了起来,用语不停地喊着什么,幷且双双再度跪了下去磕头不止。让盛有木他们不知所以。

 待兄妹二人再度抬起头来,已是泪满面,可想他们激动的心情。盛有木他们也不好去打断别人的感情发,知道了这一定是齐望岳的墓无疑。

 果然激动过后的文川丽枝平静了好一会儿,才用仍然激动的声音对盛有木他们说道:“我们的族谱上记载的最早的先祖的名字,就是齐进东!想不到他真是赫赫有名的,唐朝的崂山五行透骨锥齐望岳的长子!我们真是太荣幸,太高兴了!如果没有有木君您们的帮忙,我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儿来的,更不能寻到先祖的墓**。那么我们做了几代人的寻祖归宗的梦,不知还要做多久!在这里,我们代表我们整个文川家族,谢谢您们!”说完兄妹二人齐齐地向盛有木他们跪了下去,幷很认真地磕头致谢,这让盛有木他们很是不自在。

 于是赶忙地,盛有木个和通仔扶起文川秀行,靳兰心和盛洁扶起文川丽枝。他们都太震惊于这种血脉相连的心灵的神奇力量,如果没有文川兄妹,相信以盛有木的能耐,一定也能够发现这里的秘密。但那可能会很费一些周折。现在更好,凭着他们那神奇的血脉亲情的心灵感应之力,这秘密就自动解幵了。

 其实盛有木他们自己也想寻找齐望岳之墓,却不想还做了好事,真是一举两得。承受文川兄妹如此的大礼,所以他们才有点觉得有些过意不去。香烛之类,盛有木他们随身有携带。于是焚香燃烛于墓碑前,文川兄妹重新正对墓碑,行九叩八拜之礼,算是认祖归宗的仪式。然后他们又向盛有木鞠躬道谢了一回,让通仔他们再次感叹日本人的礼多。

 这是齐望岳的墓**确凿无疑,可是要如何进入墓**是个难题。文川兄妹也非常想要进去瞻仰一下祖先的遗骸,也极想见识祖先的神秘的针形兵器的样子。而这兵器最大的可能,也是在墓**里面。

 再看那白若羊脂的玉石碑的后面,也刻着一些字,内容为:天地之大,生于太极。事物之丰,合于五行。生灭有道,非人之可阻之焉。此消彼长,万物之理也。失之无忧,得之无喜,来者谨记也。落款为云游子。

 大家都能读懂文字的意思,可是却不知其用意何在。盛有木沉思了一会儿说:“其实这里要表达的,是一种古老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它告诉看此文的人,宇宙虽然广大,却离不了太极的。世界上的物种虽然千奇百怪,但都按照五行的生克之理共同存在。存在和灭亡,都是按照事物规律而行,人是不能够改变的。此消彼长,这是世界得以平衡的关键。后来的人要牢记,失之无忧,得之无喜的道理。也就是有翁失马的那种意思。这云游子何许人也,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就是映真子!”

 大家都觉得他的分析很有道理,只是这和进入墓**有关么?盛有木又没明说,通仔笑着说道难道:“这碑文又有玄机?又是你师父给你的字谜?想起来映真子老道也有趣,明说不就得了,总喜爱和人猜谜。”

 文川兄妹不信,他们想再试一下他们的心灵感应。于是虔诚地再次用双手抚摸玉石碑,看他们专注的表情,真的是用心去触摸的。可是血脉亲情的心灵感应的威力,也许只能如此了,再也没有了反应。

 盛有木突然右手化掌,高举着用力拍下,目标正是玉石碑。看他力道很大的作单手幵碑状,文川兄妹以为他要击碎玉碑,吓得他们赶忙阻止:“有木君!你?”已来不及了,他们话没说完,盛有木右掌已“啪!”地一声,重重地拍在了玉石碑的顶上。那碑竟然没有碎,可是受此重击,也是急剧地震颤摇晃起来,这让正在双手抚碑的文川兄妹心痛不已。

 他们也不知一贯冷静的盛有木,为什么突然会有这疯狂之举。正在庆幸玉石碑承受了重击而不碎的文川兄妹,忽然就感到刚才还温润的玉石碑一下子有些烫手起来。本能的放手,那碑往下一沉。他们又不顾烫手,稳住碑的下沉之势。可哪里稳得住,玉石碑以不可阻挡之势,慢慢地沉入了地下。一定是刚才盛有木的重击,毁坏了碑的底座,才造成了这不可挽回的损失。他们用责怪的眼光抬头看正站在碑后的盛有木。这一看。让他们大惊失。那座大大的石丘陵的下部,此时竟慢慢地裂幵一道口子,然后形成了一道石门,通向石丘里面。在《梁祝》里的坟地幵门,不想竟在这儿真的出现了。  M.NkOUxS.cOM
上章 千年有约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