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拖住就行
赵青凤很快就下山了,葱岭的条件实在太艰苦,她这样的金枝玉叶可受不了。不过身为美女确实有不少福利,留下的官兵对她离开不但没有怨言,反而觉得理所应当,若是男
主帅可就没这样的优待了。而这时已经主管葱岭地区全部军队的周密则按照大姐告诉他的计策,派出小部队西出葱岭,宣言宋军西征的消息,而葱岭西部的关隘也全部换上了宋军的旗帜,宣示这里已经换了主人。这一切的动作无不表明宋军将以葱岭为跳板,逐渐完成兵力集结,而穆斯林诸国联军到时候则将陷入攻不能克、防不胜防的困境。因为一旦宋军向葱岭增兵,联军的兵力必然不足以攻下分布于葱岭要道的那些险要关隘,而宋军则可以从多个山口杀下葱岭,随意选择攻击的方向,即使两军实力相当,这仗也根本没办法打了,何况联军的实力远远不能与凉州卫的十万铁骑相比呢?因此联军的主要将领们立刻决定调集几乎全部主力移向葱岭西部的几个山口,希望能在宋军主力未到之前拿下葱岭,到时候宋军再强,也对他们无可奈何了。不过这样一来,夏国的残兵就有了
息的机会,这对赵青凤来说,将会是利弊参半的一件事…
联军十万人马(注1)声势浩大,其中也不乏智谋之士,可是现在驻守葱岭诸关的却是大宋最擅长山地作战与特种作战的三百名特战队员,联军高层想出的所有办法都被周密和他的部下们一一识破并轻松化解,而强攻的尝试更是令他们痛不
生,战斗中他们几乎要损失一百条人命才能杀死一个守军的普通士卒,而非战斗伤亡则还要高出好几倍。毕竟这里可是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比起联军官兵的家乡足足高了三千米以上,高原反应之强烈自不必说,而战斗的疲劳又大大加剧了病情,使得无数联军官兵病倒乃至死亡,厌战的情绪在军中迅速蔓延开来,不过短短一个月时间,联军就已经几乎无力再发动千人以上的较大攻势。而守军一方要么是身强力壮而且对高山地形气候十分适应的特战队员,要么就是原有驻军中那些对于高原气候已经习以为常的老兵,纵使在几次最艰苦的战斗当中他们也很少有人因为高原反应而倒下。
守军士卒自然是很高兴,可周密却有些犯愁,敌人一点成果都没有取得却连连碰壁,万一早早撤走,他就无法完成姐姐的托付了“半年,一定要拖住他们半年时间,看来只有割点
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结果几天之后,本来已经心生退意的联军高层却突然惊讶地发现敌人已经连夜从那座他们似乎永远都不可能攻克的险关中撤走了,联军士气登时得以重振。立刻拔营追击。可是他们却又在下一个关隘面前卡了一个多月,结果还是是宋军主动撤走,如此反复。但联军当中也有聪明人在,到第四个月时终于有人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若是敌人抵敌不住被迫撤退,为何他们还能从容带走伤兵、甚至是死者的遗骸?而若是守军粮尽,为何他们在每个关隘都能坚持一个多月?总不至于他们撤军是省得从后方运粮,图个方便吧?而如果是因为守军兵力不足,那他们就应该一次
地放弃那些无力据守的据点,将兵力集中起来使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节节抵抗。很明显,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拖延时间…
听这人一提醒,联军主帅立时脸色发白,没错,敌人一定是这样想的。虽说高耸入云的葱岭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通路,但如果不怕绕远路的话,宋军完全可以取道大漠攻击联军的背后,甚至不管他们而直取各国本土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这些年里大漠诸蕃已经基本都被大宋征服,宋军深入大漠的行动比起前几年可要安全得多了,而且消息也更不容易走漏。想通了这一点后,联军主帅立刻决定连夜撤军,这一决策无疑是十分明智的,但想想那白死了的一万多人以及数量还要多几倍的伤病员,他还是有些
哭无泪…
大军开动是很难瞒住敌人的,何况敌人那么少,似乎也没有必要相瞒,所以周密很快就知道敌人要走,这可把他急坏了,离他给老姐保证的半年时间还有一个多月呢。但他手下的人数实在太少了,纵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将很明显识破宋军计划铁了心要走的联军主力留下。无奈之下周密断然决定趁着敌人没走发动一次夜袭,就算不能将敌人留下,也多赚些战功,将来见了姐姐,面子上也好看一点。
但夜袭毕竟是极其冒险的事,周密几乎是怀着必死之心带兵出关的,走前不但安排好了防务,连遗都留下了。不得不说周密的行事较其幼年之时的确“周密”了许多,若不如此安排,万一敌人撤走只是调虎离山之计,乘着他带兵出关的机会将其夺下,那周密可就后悔莫及了。
周密考虑得很周密,但敌人却没有如此聪明,他们是真的铁了心要走,而自恃兵力强大的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关内那点可怜的敌军居然敢杀出来(这也因为周密一直示弱于敌,只是死守关隘,绝不出关反击,尽管以特战队的精锐,他们是有这个能力的。),完全没有任何准备,再加上联军成分复杂,连所说的语言都有好几种,彼此之间也不是非常信任,结果猝然遭到夜袭之后,登时就炸了营…
注1:之所以杀
却用牛刀,一是因为他们对宋军兵力并不清楚,为了以防万一,必须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二是为了防备葱岭宋军及时获得后方的支援;三是准备在计谋无效的情况下,实施人海战术,不惜代价拿下葱岭。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