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冰冷的香烟文集 下章
“踮起脚尖”岂止是语法错误
 今年湖南语文高考卷作文题是: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看到该题目的第一眼,我的心里反应乃:是不是电脑出错了?肯定是踮起脚吧?然而,之后就证实是我错了,的确是“踮起脚尖”

 隔天,就有人在网络上引某大学教授的话说:“作为高考作文,考生应该注意的是去思考命题的立意,而不是这种语法小问题。“踮起脚尖”和“踮起脚”两者意思基本一致,没有多大的区别。高考不必从这一方面钻牛角尖。”接着又有某知名中学资深教师站出来帮腔说:“踮起脚尖”比“踮起脚”的程度更深一些,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不存在歧义的问题。还有人居然说“踮起脚尖”已经约定俗成就是踮起脚的意思。

 看到这些言论,我随口骂了一声:“他妈的!什么样的强盗逻辑?”诲人不倦的主啊,请原谅我在情急之中骂了一句非理智的话。

 非常遗憾,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从来没听说过“踮起脚尖”就是踮起脚的意思。如此寡闻,岂不太误人子弟了?我试着去查词典,词典里对“踮”的解释是:提起脚后跟,用脚尖着地。我想,如果做动词讲,其后所接的应该是脚或脚跟而不是脚尖啊。我又怀疑是自己见得太少,周围的人或许已经约定俗成了,然而,他们的理解和我的一样。有人甚至认为“踮起脚尖”不就是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吗?那就是走路悄悄的,生怕吵醒了别人的样子;那也可能是下雨天,鞋子破了,生怕了脚走路的样子。我又遗憾自己生活的地方是老湘方言区,我们更习惯说“踮起脚跟”如果是约定俗成的话,那也是“踮起脚跟”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劝学》,其中有一句“吾尝跂而望矣”“跂”字和“踮”字的意思很相近,但我们的教科书是否把它解释成“踮起脚尖”呢?没有。教材中的解释是:抬起脚后跟。可见“踮起脚尖”并不具备约定俗成的语言基础。

 然而,我还是怀疑是否自己生活的圈子太闭,井底之蛙,没见过世面,把这么简单的问题多想得那么复杂,可是不久,网络上就有很多和我差不多的感慨,偏激的莫过于“高考作文四个字就出错,令人发指”可是还有更多的赞美之声在网络上陆续发表,称2009年湖南高考语文作文题堪称经典,是全国这么多题目中出得最妙的一个。

 撇开这么多声音,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出题者的用心良苦。的确,如果不是语法上的那么一点瑕疵,这个题目真的堪称一绝。你看,考场内,学生们在奋笔疾书,苦思冥想,有的趁监考老师不注意,踮起脚来动东张西望。考场外,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家长们心急如焚,踮起脚来向里张望,把我们这个时代望子成龙的精神演绎成一道凄美风景。再者,汽车站,火车站,招聘会,银行柜台前…每一处人满为患的地方,人们都在踮起脚张望。不错,构思这么巧妙,针砭这么准确,实在是难得的佳题。

 可是,我还是想说,错了就是错了,不必讳言,说什么“考生应该注意的是去思考命题的立意,而不是这种语法小问题”既然是一个小问题,就不能回避,因为这是什么场合?这是关系万千家庭幸福的高考啊!如果万一审题发生偏差,那岂不是一失脚成千古恨呢?

 再看这几年湖南语文高‮试考‬卷,从语音到字词再到语病辨析,哪一道不是偏到牙里去了?出题者常常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杰作——终于把考生难倒了。要是把“踮起脚尖”作为一道语病辨析题,肯定也会有许多考生被难倒,完了之后,媒体上还会有人附和:“出得好啊,简直绝了”湖南高考语文命题者自认为高举语文高考改革的旗帜,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可是一份又一份的“刁、难、偏”的语文试卷,把高‮试考‬卷逐渐演变成出题者们的文字秀时,我们的高考还有多少价值?

 无独有偶,请看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的一段背景语: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此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出题者在这里编了一个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我们一面惊叹出题者出色的想象力,一面又不想问:我们教育者在说谎的时候怎么去要求那些少不更事的高中生去抒写真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错了,我们小民百姓的要求不高,我们只需要一声真诚的道歉,也仅此而已。可是,为何有人却要搬出所谓的教授,知名教师来辩护呢?由此可见“踮起脚尖”岂止是一个语法错误,他生动地折出我们某些人人的弱点。  M.NkOuxS.com
上章 冰冷的香烟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