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武汉
我们这离武汉很近,大约110公里的路程,2个多小时就可到汉口。
武汉其实是湖北的武汉,不全是武汉人的武汉,这跟北京是中国人的北京而不全是北京人的北京一样。武汉人拥有着湖北其他地方居民不可比拟的优越
,他们享受着省城的种种优惠待遇,就如北京人享受着首都居民的待遇一样,对武汉市民的“福气”也许只能用佛家的“他们上辈子修的好”来解释了。
记得小时候,我们这偏僻山区小城,来了很多武汉知青,也来了不少被发配到边远小地方接受改造的上海人,两相比较,上海人含蓄,武汉人直
。当然那些上海人和武汉人的身份不一样。那时候,武汉知青当中有些人喜爱闹事,所以,对武汉人的印象不是很好。这可理解,因为他们正处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
本地年轻人也喜爱学武汉腔,因为这是那时的流行调,模仿武汉人的口音,可表示自己的强悍和时髦,武汉腔还一度在本地有些文艺节目中充当着普通话的角色(有的快板节目喜爱这样,当然我不太喜爱武汉腔)。早年去外地的时候,我也偶尔喜爱撇武汉腔,武汉人管我们这样的口音叫“弯管子”不知底里的外地人就不可小看你。后来我去宜昌或者跟武汉比较近的城市,发现他们都带武汉腔的味道。
关于九头鸟的来历,看看武汉人的强悍,就明白这桂冠跟武汉人有很大关系,据说外地人多怕武汉人。武汉人到那,都显得特别,大嗓门,腔调也特别也引人注目。
说来惭愧,虽然离武汉那么近,我是24岁那年才开始涉足武汉,武汉那个大,我简直是陈焕生进城,唉唉,走断了俺的腿。昔日眼中喜爱打架闹事的那武汉下乡知识青年没见了。看到的是一派繁荣,我开始喜爱武汉了。
93年结婚的时候,本地人时兴去武汉买衣服、物品和照相,当年那个皇宫很不错,外地人都是一码码地去那朝香,不过,我去那地方,却受了点气,我们化好了妆,老婆先我一步跨进了摄影室,里面有一对新人在那拍照,下一个就是我俩,当我进去的时候,那摄影师非要我出去,气得我堵的慌,没法子,这是人家的地盘,我只好委屈着。说实在的,那道具用的西服质量真水。那家伙不是我老婆拦着,我要揍他。后来,听说皇宫着火了,我的心态很复杂。
在武汉逛商场,有两件事,可以说是一正一反。那时手里也没什么积蓄,父母也没能力给我们什么,都是我们两人平时省下的钱,只能在武汉挑档次最实惠而美观的物品。去武汉商场看了下西服,价钱合适,可质量非常差,我们只有选择离开,我用余光看见那服务员蔑视地摇了摇头,不过,我估计那服务员不是真正的武汉人,可他却败坏着我心中的武汉人形象。我们转到了六度桥,老婆走的累,想歇会儿,一个年龄大点的服务员让我老婆座到她的椅子上,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我却感到非常温暖。
90年代那阵子刮起了文凭风,我读的是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函授班,第一回试考因为作弊被本地监考老师抓住,我跟他吵了一架,后来就罚我去武汉大学补考,到武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还下着大雨,我们一伙四个分别座了两辆麻木好不容易赶到武大门口,付钱的时候,那师傅一口武汉腔居然想讹我,说还有另外一辆麻木车费没给,我说他们的车费他们自己负责。我知道一些小市民喜爱玩这样的滑头,或许这些人是武汉的外来户口,可也有点让人扫兴。我表哥跟我说他去武汉的时候就上过一回当,他是个农民,挑着个担子在某条街上走着,前面就有一个人拣到了钱,然后跟他分赃,这样的事在汉正街也多,也经常看见报纸这样说。
今年年初老婆在武汉进修,我经常去武汉,沿途的风光都是浮光掠影地看了,一路上看去仍然是一派祥和,武汉比过去显得更加美丽和繁荣。老婆回家的时候,说手机被偷,我也知道武汉那地方大,在积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的同时,也藏了些污垢,不过,这仍然不掩饰我对她的喜爱。
这十几年,武汉膨
了,把周围的一些小县城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她的经济发展步伐也在加快。虽然比其他一些发展得更好的城市武汉是迟缓了些,不过,作为湖北的老大,湖北人当然是诚心希望武汉能有所超越。湖北要真正地从中部崛起,武汉就是龙头,武汉发展好了,湖北其他地方才可以带动起来。所以,象我们周围这样的卫星城市,是衷心地希望武汉能多快好省地壮大、繁荣、富强起来。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