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所画的肖像画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许多成人只有一只眼睛,当别人问他是何用意时,画家的回答耐人深思:“这是因为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多么富有创意的见解。我想莫迪里阿尼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不独是说自己吧。在画家的眼里,是不是所有的成人都该具备一只审视自己的眼睛呢?
为不得罪天下所有的男人起见,莫迪里阿尼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当我在思索着画家这句话的时候,也跟他一样不自觉地审视起自己来了。由我自己,再来看看周围生活着的人,进一步印证了画家此言不虚。不然,作者在画儿童画的时候为什么不这样子呢,那是因为儿童有着纯真的天
,他们眼中的世界就是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我不知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调查,不过可以相信的是,卢旺达儿童看到的是杀戮,坦桑尼亚儿童看到的是饥饿,而瑞士和奥地利儿童看到的一定是纯洁和友爱…他们的心灵是和自己看到的这个世界融为一体的,这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类。
然而,当慢慢长大之后,对人类社会的了解深刻一些了,那么,眼里的世界也就既有美好的一面,又有丑陋的一面。不幸的是,随着年龄渐长,也只是把眼光放到周围的这个世界中去了,从来也不会甚至没有意识到应该折
回来一点光,看看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有人会说:不对啊,人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啊!这话听起来似乎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当我们具体做起来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有所省悟呢!我想未必。莫迪里阿尼说的没错,看世界,一只眼睛就足够了,它会把记录的信息丝毫不少地传递回自己的中枢神经,但如何取舍,却需要另一只眼睛了。所以,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人与人的
情各不相同,理解问题的方式千差万别,除了个性差异之外,如何用另一只眼睛过滤获取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自己常说这人不行那人不中,这人有缺点那人有毛病,总而言之没有哪一个人是完美的,没有哪一件事是值得称道的。可轮到自己,也就找不出哪怕一丝一毫的不足之处来。如此看来自己应该是完美的了吧?可是还不行,自己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积善行德、助人为乐的事也并不比别人做得多,可就还是看着人人都不顺眼。如果冷静审视一下的话,也就不难理解,人类社会跟动物世界没什么区别。我们总是把虎豹豺狼看作是凶猛的野兽,可我们吃起这些野兽来比它们要野蛮地多。兽类之间不过逮过来就吃掉,而人类逮到它们之后,却要温火慢慢煲出它们的汁来,然后敲骨
髓。当我们津津有味的吃着各类动物香
的
体的时候,有几个人在乎过它们临终前的哀嚎意味着什么?我这么说可能残酷了些,更像是不合道理的胡搅蛮
。那么,拿到我们人类自己呢?恐怕比动物界的搏杀温柔不了多少。每一次战争的血腥味都会使善良的人久久透不过气来,而行凶者却披上一层人道的外衣,合理合法地大行其道。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身就是一条残酷的法则,没有谁能改变这个法则。我们在埋怨周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最好自己先拿出一点温良恭俭让来,不要事事都以为自己就是对的;即使心里明知自己是不对的,也不愿改正既成事实的错误。更多的时候,为了面子,甚至
出丑态百出的嘴脸,玩
卑鄙无赖的手段。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也与周围人的生活准则有关。其实,人人缺乏的,正是正确审视自己的那只眼睛。佛印应对苏东坡有一句颇具禅意的话:“心中有佛,满眼皆佛”有了佛之心,就有了佛的眼睛,有了佛的眼睛,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能看清那个真正的我自己。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走进灵魂的芳草地,才能看到郁郁葱葱的丛林,布满山坡的野花,才能看清朗朗晴空中的悠悠白云…我们的心里才是一片空明澄碧的世界,才能从内心里感受到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多么美好,也才能发自心底地热爱自己生活的这片热土,珍爱自己的生活,珍爱整个人类,珍惜我们的生存环境。如果每一个人都具有了这只眼睛,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奇妙无比。
或许,当我们自己看到自己同样也不够完美的时候,才觉出这个世界是完美的,自己就生活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中,眼中的世界也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所有的灰暗心理都
然无存。
其实,人的另一只眼睛,就是人固有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需要一只不断审视自己的眼睛。
m.nKo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