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杨桥文集 下章
车过沧州
 又见沧州。

 一年前,参加四季风文学原创二十周年庆,曾路过沧州。记得当时初见这两个字,心底就猛地一震,想为它写点什么,一忙二忙却一直没提笔。这笔古老文化的债,就这样一直欠着,一拖经年。

 这次来河北领奖,坐车再次路过沧州。心里潜伏已久的情愫久再也按耐不住。按耐不住。

 是的,该为沧州写点什么了。

 写点什么呢?

 记忆里库存的沧州,是个充军发配的地方。在古代,谁要是犯罪了,别管是否冤枉,做官的一句话:发配沧州。于是,车粼粼马潇潇,在各地通往沧州的道路上,行走着一个个疲惫绝望悲戚愁苦的面容,行走着一个个有罪没罪的罪人和解差。沧州的历史记住了这许多有罪无罪的古人,历史的沧州容纳了许多有名无名的过客。小时候听林《秦琼下沧州》,常常忘记了布置的活计。一颗少年的心随故事情节跳跃忐忑,忽愁忽悲,忽惊忽喜。再后来听《水浒传》,听林冲发配沧州,上梁山。总忍不住气愤填膺,无限唏嘘。不知道那些虎落平的英雄面对夕阳西下,遍野芦花,是怎样的心情。前途渺茫,处处黄土残堆,野草离。离乡背井的他们,心里该是怎样的感觉?我坐的汽车轮子下面,又是谁得叹息和脚印呢?

 查阅资料知道,古沧州沿渤海方圆百余里,芦荒滩少人烟,地处“九河下梢”土地瘠薄,旱、涝、虫灾不时降监。乾隆《沧州志》载:“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

 这样的一段文字出现在正史里,沧州的过去应该是浸泡了多少的血泪,隐瞒了多少的残不忍睹的过往。

 汽车飞驰,尽管路边建筑惊鸿一瞥,也足能看出沧州的变化,已经不知不觉烙上现代文明的印记了。

 有沧州字样的商店招牌不时就晃一下。我的思路也就跟着晃了回来。事实上,我没有到过沧州,尽管我的心早久熟悉了这个名字,我的脚却没有踏上过这篇土地。可是我能猜想出,现在的沧州儿女,应该早就不是愁苦的了,他们应该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勾画蓝图,享受和谐了。因为路边的建筑就是他们无声的语言啊。

 沧州,因沧海而得名的沧州,在“曾经沧海难为水”、后,在“直挂云帆济沧海”后,在秉承了历史的厚重和大气后,你该是怎样的姿态斑斓在盛世的太阳下?  M.NkOUxS.cOM
上章 白杨桥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