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洋 下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清洗
 五月初一,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谭钟麟上章,弹劾罗丰禄等三十七人在甲午战争前后于⽇本有过接触,或是收受贿赂,或是接收对方的贵重赠予,不仅出卖‮国中‬
‮报情‬,还将天津机器局和江南制造局中武器走私给⽇本,从中获利不下百万两…北洋海陆将官五十九人于甲午战争前后克扣贪污军饷,后用其开设各种产业…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清洗行动,谭钟麟在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后第一道有着实际意义的奏章,这在别人的眼中看得是如此的通红,显得杀气腾腾,不由得对这个已经七十五岁⾼龄的首席疆臣的老辣手段刮目相看。外界流传谭钟麟与李鸿章相深厚,但这一道奏章让人感觉到谭钟麟似乎深不可测…两三年前的时候,外界也曾有过翁同龢与谭钟麟相莫逆的传言,甚至在谭钟麟七十寿辰的时候,翁同龢亲自前往当时谭钟麟在‮京北‬的府邸拜寿。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谭钟麟的这道奏章早就给已经隐居在贤良寺中的李鸿章过目了,那张礼单也到了李鸿章的手中。让谭延闿感到非常惊讶的是李鸿章在面对这份礼单的时候显得异常平静,但却在上面又画上了几个叉…这些人原本不在谭钟麟的弹劾奏章上的,结果因为李鸿章的这几个叉,奏章上又平添了几条人命。

 其实为了照顾李鸿章的情绪,同时也是基于谭延闿对于北洋以后的设想,谭钟麟这份奏章中对于原本跟随李鸿章起家地淮军将领并不是涉及地很多。可以说是只提到了一两个人。大多数都是针对北洋的海防、天津机器局、江南制造局和北洋⽔师的涉嫌‮员官‬或是武将…谭延闿既然想要撇开淮系陆军重新打造一支北洋新式陆军,这就没有必要四处树立仇家,尤其是还要担着开罪李鸿章地危险。可是谭氏⽗子万万没有想到李鸿章居然还对淮系的将领下如此杀手。一反他在战争之时对于卫汝贵、叶志超等人的包庇。

 不管怎么样,这份奏章的上呈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一致首肯,无论是帝还是所谓的后都是出于不同地政治需要批准了这道奏章,并且还下旨给两江总督刘坤一要他彻查涉及此案的淮籍‮员官‬在两江的家产分布情况…这是典型的抄家前热⾝动作,不过谭延闿对此还是嗤之以鼻,这活要是给自己的手下人去做的话。恐怕这边的逮捕令一下,那边老窝里连最后一条內都剩不下。

 谭钟麟弹劾的那些人虽然富得流油,但是在政治上是一点地位都没有地…科场路上漫漫长,有的时候谭延闿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幸运,一路顺风顺⽔的走到状元这一步,但是和他一样,李鸿章地手下能够够得上进士或是举人这个衔儿的,两只手都可以数得出来。这些人地官职都是他们在依附李鸿章之后。量才而用帮助用银子买来的,这种出⾝的‮员官‬虽然也是红光満面,在这官场上却是非常受歧视的。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地位,在失去了李鸿章的庇护后被谭延闿搂草打兔子一般全都给收拾了。

 这些人被清除出北洋之后。天津机器局、江南制造局、北洋⽔师及其海防系统一下子空出了很多位子,这些位子都需要有人去填补。谭延闿事先对此估计不⾜。现在想要后悔也没有用了,唯一的办法便是从基层向上提拔,再者便是去寻求其他路数来邀请人才加盟。谭延闿的好友原李鸿章手下的得力⼲将唐伯文一下子职权扩大了一倍…他不仅要担任天津机器局的总办,还要兼任江南制造局的总办,一人⾝负两家当今中**工业实力最強的两个工厂的头头,在外人看来是非常风光的事情,但是却⾜以让唐伯文累个半死。

 重病中的陆奥宗光接到伊藤博文自广岛来电,此时伊藤已接林董报告三国⼲涉一事之电,故决定在广岛举行御前会议。伊藤致陆奥电称:“关于三国公使所劝告之讲和条款事,拟于明早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其结果,或需急向出征大总督派遣使者。如断然拒绝彼等之要求,则须急速召回军队及舰队,采取自卫措施;如可以采纳之,则只能保有金州半岛作为赔款之抵押。这种情况,一旦批准之后亦可改变。不论如何,必须拖延答复。然相信彼等亦不能允许长久拖延。贵大臣有何意见,请即电示。”

 陆奥宗光虽然病体⾝,但还是当即复电:“本大臣之意见,此时暂且维持我方地位,寸步不让,以观彼等将来之行动,再定计较。然事关重大,是否分别拟出照会答复俄、德、法三国‮府政‬,仰祈尊裁,在此以前,请勿确

 方针。”陆奥宗光虽然迫于无奈与李鸿章在‮海上‬达约》,但是他还是是主张对三国⼲涉采取决绝态度的。

 可是陆奥宗光这封电报还没有到达,广岛的御前会议就已经在伊藤博文的主持下召开了,尚留在广岛的重臣,除伊藤博文外,仅陆军大臣山县有朋和海军大臣西乡从道二人。伊藤提出了三种方案,以供与会者选择:“第一,即使不幸增加新的敌国,仍断然拒绝俄、德、法之劝告;第二,召开‮际国‬会议,将辽东半岛问题该会议处理;第三,完全接受三国劝告,以恩惠的方式将辽东半岛还‮国中‬。”出席者经反复讨论,认为第一方案难以实行,因为从力量对比来看,⽇本是难以同三国抗衡的。

 在御前会议结束之后,伊藤博文当晚离开广岛,转天清晨赶到舞子。伊藤向陆奥宗光出示御前会议的决定,并征求意见。此时,大蔵大臣松方正义、內务大臣野村靖亦由京都至舞子。遂与伊藤围坐于陆奥病榻之旁。再次议商对策。陆奥仍主张首先拒绝三国的劝告,以现三国将采取何等行动,俟探明其真意后。再在外上采取相应地对策。然而,伊藤反驳道:“此时如不预先推测其后果,就毅然拒绝三大強国地劝告,岂是识者所为?且从去年以来关于俄国的行动现在不须探究其真意的深浅,就十分清楚了。如果由我故意挑发,正好给他们以适当地口实。其危险就更大了。况在危机一触即发的时刻,即使采取外上相应的对策,恐也无法挽回。”

 松方正义和野村靖亦完全赞同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在沉思良久之后认为凭借⽇本现在的实力对付俄法德三国的联合⼲涉是半点机会也没有的,尽管他非常清楚三国在远东并没有太強地力量,可是仅俄国人在远东的那支舰队⾜以摧毁⽇本。正如伊藤博文所说的那样:“只有预先推测自己行动的后果,才可以趋吉避凶。”

 陆奥宗光为此起草了一份回应俄法德三国的公使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包括开放釜山等几个港口做为自由港,各国列強往来贸易减免关税等措施,但是依旧希望能够在朝鲜驻扎⾜够的军队。

 陆奥宗光和伊藤博文等人的努力反馈到‮国中‬后就变成了法国和德国地立场不坚定起来,连带‮国美‬公使也开始站到了反对武力迫⽇本让出朝鲜的队列中来。至于英国的态度还是暧昧不明,可是有‮国美‬在前。可以想象伦敦对于陆奥宗光开出的价码还是非常満意地…最重要的是⽇本一天不退出朝鲜,俄国地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永远别想从朝鲜找到不冻港的出海口。

 局势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俄国的态度,此时谭延闿已经认为事先与恭王奕訢所拟定的计划中的第二项减免赔款重开谈判的目的已经无法达成,只有想办法筹措顺天府四平库银来蒙混过关。不过恭王奕訢在谭延闿的劝说下依旧没有放弃努力,接连会晤英、俄、美、意、法、德驻华公使,抛出了一个⽇本在朝鲜的驻军将会严重威胁大清帝国的‮全安‬,尤其是盛京的‮全安‬不容置疑,希望各国能够达成协议共同接管朝鲜,将⽇本驻朝鲜军队缩减到一万规模。在这个方案中最令各国心动的是,‮国中‬支持六国列強在朝鲜拥有国民待遇,在矿产开发、铁路修建、港口运输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力,并且将朝鲜的六个港口岛屿画出租界六国九十九年!

 —

 局势发展到如此地步,除了对⽇本不怀好意的俄国除外,英国的态度举⾜轻重,陆奥宗光致电加藤⾼明,命他摸清英国‮府政‬的态度,并促使英国站于反对俄、德、法三国的立场。加藤回电,引述了金伯利的一段对话:“目前英国‮府政‬所遵循的唯一方针,是以极大的‮趣兴‬关茁态的发展。因为此事关系英国的利益要比三国大得多。⽇本必须自己决定,据以往的事实,看起来⽇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显然金伯利代表英国‮府政‬支持了‮国中‬,从远东的形势上来看,英国不希望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出海口出现在朝鲜,这样会让俄国的势力在远东北部大大增強。可是现在俄国的舰队就摆在⽇本的面前,俄国人为了给自己的铁路寻找出海口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最重要的是大清帝国向英国抛出了“重建北洋⽔师将会考虑从英国造船厂购买主力战舰”的计划…这个计划是谭钟麟与恭王奕訢联合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建议的,为此这个计划的制定者谭延闿还被慈禧太后召见。

 “重建北洋⽔师”计划最重要的部分是包括了五百万到七百万两银子的订货,最重要的

 是至少争取以三百万两的代价购买一艘英国的以君权造的先进战列舰,以此来平衡⽇本的两艘同类型的战列舰。

 谭延闿为了说服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同意朝廷拨款推动这一计划,用最通俗的语言向这两个大清帝国的最⾼统治者介绍了君权级战列舰…这将会是数年后⽇本最重要的主力战舰。不过显然光绪皇帝也许是因为遭遇了甲午战争的新败而感到聇辱,希望至少要和⽇本保持战力平衡而对这种目前世界上最強大地海战武器有着強烈地‮趣兴‬之外,慈禧太后对此并不是很关心。但是慈禧太后最感‮趣兴‬的是通过向英国购买战列舰的同时能够削弱⽇本在朝鲜地影响力从而保住“龙兴之地”的盛京‮全安‬。

 ⽇本在甲午战争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却没有得到期望中的那么多的战利品,三千五百万两的赔款相对于⽇益窘迫的⽇本财政而言确实是一个看起来非常丰硕地战果,但是这也仅仅是停留在“看上去”的层面上…三千五百万两可以买下数个北洋⽔师。但是却买不来⽇本联合舰队的时间,如果连同战争带给⽇本的综合效应,这三千五百两显然是有些亏本了。

 对于英国来说“重建北洋⽔师”计划的造舰订单是极为有昅引力的,北洋⽔师中的大部分战舰都是由英国来承接建造的,可是其中地精华…定远、镇远却是德国人来建造的。这是英国对华军火贸易中的一大遗憾。现在‮国中‬打算重建北洋⽔师,其中的主力战舰将会采用英国地战舰,这在政治和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更不要说这份订单的经济价值了…谭延闿和辜鸿铭已经从驻英公使龚照瑗那里得知,英国在五年前已经启动了一项庞大地造舰工程,在五年內将会建造七十余艘战舰,其中至少有五十艘是主力战舰。

 英国人在海军上保持了约翰牛令人吃惊的偏执主义,出于“两強标准”目的考虑的这个庞大的工程算不上是“绝后”但绝对属于空前了。尽管以⽇不落帝国的豪富,但面对这样一项庞大的工程亦是不能回避其财政上的困难…隔着英吉利海峡对面的邻居在报纸上取笑英国人,说“英国的造船厂因为缺乏资金而或多或少像濒临破产的工厂一样。”

 ⽇本因为朝鲜战争的战利品不够丰厚,议会已经在考虑是否让英国的造船厂继续按照原计划开工第二条超万吨战列舰。这多少让英国人感到有些恼火。而谭延闿也希望能够抓住这次机会,用七百万两的造舰订单来讨好英国人…英国人应该知道。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张订单而是“两张”⽇本人一旦得知它的甲午战争对手要重建北洋⽔师,那剩下来的唯一动作就是必须紧跟北洋⽔师的脚步继续在扩军的道路上前进。这对于英国来说就意味着大量的造舰订单,因为君权级战列舰的出现使得现在所有各国列強所拥有的战列舰都显得过时了,这也就代表了英国在造舰技术上重新站在了巅峰,⽇本和‮国中‬都是那种“要买就买最好的”‮家国‬,英国将会从中谋得丰厚的经济回报。

 李鸿章虽然不愿意和⽇本开战打甲午战争,但是战争过后,当谭钟麟接手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时候,却发现原来李鸿章在府库中还留下了一千多万两银子…此前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翁同龢向北洋拨发战争经费,前后⾜有一千八百万两之多,相对于三千万两的战争借款和八百万两的国库拨款而言,投在北洋⾝上的确实是非常有限,但是这一千多万两的余款到底还是让谭氏⽗子相对无言。

 不管李鸿章出于什么动机在为难之时还是不肯动用这一千多万两银子,或是购买军舰、或是购买其他武器,这对于谭延闿来说都并不重要了,战争已经结束,李鸿章甘愿用一千多万两银子下小崽,也不愿意在战前扩充军力应对⽇本的挑战,这中间固然让人费解的很,但对于此时的谭延闿却是为重建北洋打下了基。

 金伯利对⽇本的回应使得陆奥宗光彻底放弃了固守朝鲜的主张,重病中的他没有想到在‮海上‬的时候拒绝俄国公使喀希尼对于谋求朝鲜一个不冻港出海口的要求会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这使得他的肺结核病情更加沉重。五月中旬的时候,陆奥宗光已经无法办公,最重在两个月之后去世,明治维新时代带领⽇本向西方学习,坚决主张扩充军备谋划对华战争的陆奥宗光彻底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祖国万岁!  m.NkoUXs.cOM
上章 北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