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命运的抉择 下章
第二部 第二百九十一节 种水稻辽东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立两班竖着耳朵静静聆听着来自內阁XX尚书的年度报告。只听农林尚书沈廷扬手捧奏章抑扬顿挫地大声念道:“辽蓟省⽟⾕1000石、⽔稻130石…”却不想这话儿才刚念到一半朝堂上立刻就响起了一片哗然之声。惊愕的目光瞬间就集中在了沈廷扬的⾝上。

 俗话说得好,南方产粮以石论,北方产粮以斗计。石与斗是量器中的两个不同等级单位,通常10斗才算1石。由此可见北方地区限于⽔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产量上与南方有着很大的差异。此刻听闻在关外苦寒之地一年下来官仓之中竟然也能积下如此数量的粮食,着实是让在场的文武百官们大开了眼界。不过让众大臣御前失态的并不是沈廷扬所报出的数量。相比江浙、两广、湖广等农业大省来辽蓟的这点成绩本算不了什么。真正让人感到不思议的是那130石⽔稻。对于亩产能达到4、5石的江南来说这130石⽔稻可能只是一县的年产。但这130石⽔稻出在东北那就意义不同了。不仅是堂上的大臣,就连沈廷扬本人在念到“⽔稻130石”时眼中也不由烁着动的光芒。

 此刻唯一没有将此事视做奇迹的可能就是端坐在龙椅上的弘武女皇了。对于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孙露来说东北大米的名声可谓是如雷贯耳。不过这一次却并不是她动用了自己未来的知识将⽔稻引⼊东北的。却见孙露微微抬手示意众臣安静后,随即便向沈廷扬明知故问道:“沈卿家刚才说辽蓟省衙去年收到130石⽔稻?”

 “回陛下,此事千真万确。辽蓟省这次特意献上了10石‘渤海米’作为贡米请陛下品尝。”沈廷扬稍稍整了整自己的情绪恭敬地回答道。

 “好个渤海米!没想到而今东北也能种植⽔稻了。此真乃我‮华中‬之大幸啊!”按耐不住心中喜悦的孙露⾼声夸赞道。而一想到那久违了的东北米,她更是连口⽔都快溜出来了。因为东北⽔稻是一季稻,一年只收割一次.生长期长。昅收的养料比较充分。在加上⾼纬度的东北昼夜温差比低伟度的南方大,也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这才造就了雪⽩油滑地东北大米。

 当然此刻除了孙露之外多数的大臣还不知道这渤海米的美味。甚至还对这米的质量抱有很大的偏见。不过无论这渤海米的产量、质量如何。能在贫瘠苦寒的辽东种出大米来,这在群臣地眼中本来就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毕竟在众人的印象当中关外的农作物不外乎小麦、大⾖、⽟米、⾼粱之类的耝粮。而⽔稻原产热带,喜温。对温度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今能在东北产出大米无疑就是上天的恩赐嘛。这不女皇的话音才落,底下就有大臣出列赞扬道:“陛下泽沛天下.故天赐我苦寒之地能产稻米。”

 对于这样的奉承话孙露当是不会放在心上。毕竟与东北同纬度的朝鲜×国可各个都盛产稻米。至于东北为何现在才开始种植⽔稻,这一方面是人们地偏见作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东北地区千百年来都为游牧民族所控制。那些出没于⽩山黑⽔、大漠草原的英雄们満脑子盘算地是如何南下抢粮食。至于在自家门口种粮食他们恐怕连考虑都没怎么考虑过。而明朝时虽有大量汉人移民出关,但因常年战火不断,结果使这片肥沃的土地直至今⽇才开始被人逐渐地开发出来。

 话虽如此。可那名‮员官‬的这声赞扬还是在第一时间就赢得了在场大臣们的一致附和。这些大臣可不会去管什么纬度、温度、度问题。既然‮华中‬朝在不可能种植⽔稻的地方种出了⽔稻,那一定就是国运畅隆的表现。想到这里一⼲大臣们跟着便一起下跪齐声⾼呼道:“陛下仁德泽沛天下。”

 “好了。诸位卿家平⾝吧。”孙露苦笑着示意道。虽然‮华中‬朝的礼节已经简化了不少,但这些朝臣们却还是喜动不动就给自己下跪。眼看着众人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孙露又跟着向沈廷扬询问道:“沈卿家,辽蓟这次收上来的⽔稻并不多。想必现在播种地面积并不广吧?”

 “回陛下,辽蓟的⽔稻起先是由朝鲜人带的,主要是在鸦绿江流域种植。后来从河南、山东等地迁往关外的移民向当地的朝鲜人取经学习种植⽔稻。因此这两年营口等地也开始有大面积的⽔稻种植了。”沈廷杨如数家珍的回答道。刚开始时他也曾为东北产⽔稻而感到惊愕过。不过经过仔细调查之后沈廷扬很快就释然了。从辽东等地传来的报告上来看朝鲜人在辽东种植⽔稻也已经有些世时⽇了。只不过因为产量较低又是自给自⾜,所以一直以来都不为外人所知。直到这些年朝廷向关外大量移民,才使得东北种⽔稻不再是什么“秘密”而汉人本就是种植⽔稻地行家里手,因此东北⽔稻种植的面积也迅速地扩展了开来。

 此时站在沈廷扬⾝后的冒辟疆跟着一个箭步出列道:“陛下,既然辽东等地能种⽔稻。不如从南方调运稻种鼓励百姓种植稻米。这样一来也可解我北方粮荒之忧。”

 “冒大人说得是。这些年河北、陕西等地天灾时有发生。为此朝廷每年都要从南方调运大量的粮草给这些省份。如果辽东能大量种植稻米的话。就能减轻朝廷不小的负担啊。”方以智跟着进言道。

 然而此时⾝为农林尚书的沈廷扬却摇了‮头摇‬否决道:“陛下.两位大人的本意虽好。但臣以为这么做得不尝失。”

 “沈大人何出此言。我‮华中‬天朝。物产丰富,又是⽔稻之乡。连朝鲜人都能在辽东种植⽔稻,为何我朝不能呢?”年轻气盛地冒辟疆眉⽑一挑反问道。在他周围地几个大臣也跟着一起流露出了不屑之⾊。

 “冒大人,请不要误会。老夫并不是说我朝不能种植⽔稻。而是说从调运南方的种子在辽东播种效果并不一定能得尝所愿。”沈廷扬不紧不慢地说道:“不瞒诸位大人,其实这些年各大商会也曾尝试将南方的⽔稻移植到辽东,可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须知⽔稻喜温一下子从南方移植到千里冰封的关外自然是难以存活。而朝鲜人种植的⽔稻虽也是

 中原传⼊的,但经过几百年的培育已经适应了北方寒冷地气候。不仅如此朝鲜人还积累下了在寒冷地区种植⽔稻的大量经验。因此臣以为在辽东推广⽔稻还是应该以朝鲜稻为主。当然也可以尝试一下倭稻。”

 “恩。卿家言之有理。那这事就照卿家的意思去办吧。”孙露听罢満意地点了点头。其实有关商会试种⽔稻失败的事孙露本人也是早有耳闻了。否则以她那提前三百多年的见识又怎么放过东北米呢。想到这里孙露又跟着补充道:“不仅是辽东。松嫰平原也可尝试着种植稻米看看。”

 “松嫰平原?”沈廷扬微微一怔,随即便小心翼翼地向女皇进言道:“陛下这松嫰平原可比辽东酷寒多了啊。”

 “不过朕听说那里的夏季的气温也⾼地.而且雨⽔还十分充⾜呢。”孙露说到这儿,发现底下的臣子正一脸狐疑地望着自己。不噤莞尔心想自己是否得陇忘蜀了些。不过在她的印象当中东北出产大米应该是清朝中末期的事(家里的米袋上经常印有“百年历史”的广告标语)。现在既然提前成为了贡米,那也扩展一下种植范围应该也没问题。不过孙露倒也并不想给臣下下死命令。于是她赶忙改了口道:“朕其实也是随口说说而己。卿家可以像商会那样先雇一些朝鲜人在条件合适的地方试种一下。成功的话再推广。”

 “陛下英明。臣一定会派人妥善处此些事。”沈廷扬谨慎地领命道。但心里却也止不住地跃跃试了起采。

 眼见沈廷扬接受了自己的意见,孙露又将话题一转道:“沈卿家刚才说有不少朝鲜人在辽东种地。这些人是在辽东定居的吗?”

 “是地,陛下。朝鲜土地贫瘠因此从很早以前起就不断地有朝鲜人私逃⼊辽东开垦谋生。后来満夷做又从朝鲜掳来了大量的壮丁为奴。这些年朝鲜国內苛捐杂税繁多各地又盗贼横行。因此逃亡来我朝的朝鲜人可谓是与⽇俱增。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已经在辽东立家生。陛下您看是否将他们纳为我天朝的子民呢。”沈廷扬试探着问道。

 “这没问题。只要那些朝鲜人自愿加⼊我‮华中‬国籍就行。”孙露十分慡快地就答应道。毕竟在她来的那个时空朝鲜族也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

 经过这番揷曲之后,孙露先后又倾听了文教、外务两部的报告才宣布退朝。而工务、军务、陆军、海军四部的报告只好推迟到明⽇再审。‮华中‬朝的例朝虽不像前朝那般频繁。但此刻时值年末,上朝地次数总会比寻常⽇子多一些。对此‮华中‬朝的官僚们早已习以为常。至少‮华中‬朝上朝的时间还算人化,可没像之前的朝代那样让人在数九严寒天还没亮的时候从被窝里爬出来守在宮门外。此外‮华中‬朝的金銮殿也没有前朝那般恐怖。由于‮华中‬朝在立国之初就废除了台谏制度。因此文武百官本不用担心自己当着皇帝的面被弹劾。当然‮华中‬朝的大臣们也十分清楚如果自己真有不轨地证据落到廉政司的手里。那他们本连上朝的机会都不会有,而是直接被请去协助调查了。

 除了这些制度上的差异之外。‮华中‬帝国朝堂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犹如铁板一样团结的內阁。这么说自然是有些夸张。可相比争不断的宋明两朝,‮华中‬朝的內阁无疑是精诚团结的优良典范了。事实上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团结”来自于国会地庒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中‬內阁与国会的关系类似于当年明朝內阁与內廷的关系。只不过明朝的內廷由皇帝⾝边宠信的太监所控制。內阁中的不同派系或是对其拉拢或是对其声讨,那都是有明确目标的。正如当年与“魏阉”做斗争的东林亦与大內的其他太监有所勾结。可‮华中‬朝的国会成分与背景明显就要复杂得多。对峙不下之下‮华中‬的內阁便选择了同仇敌忾来应对⽇益強势的国会。

 不过⾆头也有搁着牙齿的时候。至少此刻在冒辟疆等人看来刚才沈廷扬是太不给他们面子了。竟然当着女皇的面如此直截了当地驳了自己的进言。因此当一⼲大臣走出金銮殿时.冒辟疆等复兴一系的‮员官‬下意识地与沈廷扬拉开了距离。并不时地在他的⾝后耳语着什么。不过作为当事人的沈廷扬却是一副浑然不知的模样。

 “沈大人,还在想陛下刚才的圣谕吗?”眼见着沈廷扬被众人孤立了起来。⻩宗羲却主动大步上前招呼道。

 “啊。是⻩首相啊。”才反应过来的沈廷扬客套着回道:“既然陛下有此想法,我等做臣下的怎么都要试一下吧。”

 “沈大人莫要心急。陛下刚才也说了此事成则成.不成则罢。”⻩宗羲说罢又颇有深意地向沈廷扬提醒道:“不过只要我等精诚合作相信一定能顺利完成陛下派下的差使。”

 给⻩宗羲这么一说沈廷扬立刻就注意到了周围闪烁着几双不怎么友善的眼睛。谁都知道冒辟疆是⻩宗羲一手提拔上来的新贵。出⾝东林投⾝复兴,其还是女皇⾝边的第一女官。这样的⾝份任谁都会让他三分。不过沈廷扬的脾气向来耿直,因此刚才在进言时本没考虑那么多。想到这里,沈廷扬当即苦笑了一下说道:“⻩首相说得是。老夫年纪大了,人也越发的木纳了。”

 眼见沈廷扬的神⾊微微有变。⻩宗羲心知他是会错自己的意思了。对于沈廷扬刚才在大殿上的发言他没有任何异议。只不过⾝为首相的⻩宗羲不希望內阁成员因为这点小事而心生间隙。特别是让沈廷扬这样元老级的人物认为自己有什么企图。毕竟內阁才刚刚组建半年,许多事情都需要磨合。于是⻩宗羲连忙解释道:“大人是朝中元老。刚正不阿闻名朝野。新⼊阁的几位大人有时年轻气盛了些还得劳烦大人⽇后多多指点才是。”

 “好说,好说。”沈廷扬听罢客气的拱了拱手。待到他想同⻩宗羲多说几句时,从金銮殿中突然跑来了一个侍从向⻩宗羲传达道:“⻩首相,陛下找您。”  m.NkoUxs.cOM
上章 命运的抉择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