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章
第七章 山雨欲来 第八节
 鲜于辅远远看到郑信和陈鸣走出大帐,对站在⾝后的阎柔、⽟石、鲜于银和胡子招了招手。

 洛送来的消息证明幽州的中、东部数郡已经全部被叛军攻占,他们非常担忧家人的安危,恨不得大军一⽇之间到达晋开始平叛。只要击败张燕,大军就会赶赴幽州,但李弘的一句话让他们心里冰凉的。一天只走五十里,那至少要走十天才能到晋。十天后,⻩巾军要是不战而逃还好,要是据城死守,那多一天时间就会多一天的准备,到时攻城就更加困难了。

 鲜于辅现在分寸已,他经不起阎柔、⽟石、鲜于银和胡子的劝说,答应留下和他们一起劝劝李弘,希望他能顾及幽州局势,早⽇平定并州。从目前李弘的态度来看,对平定叛军已有定策,但他似乎更倾向于和⻩巾军长期作战。鲜于辅想知道李弘这一战到底怎么打,他急切想回幽州。

 看到几个老部下走进大帐,李弘马上明⽩了他们的来意。他有点愧疚,这些人跟着他一路征战,无怨无悔,但他们在最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自己不但不为他们着想,反而一门心思想着如何避免打仗,如何留在并州,李弘无颜以对。他想起死去的刘政,想起阵亡在西疆的战友,他心里非常难受。他默默地坐在案几后面,神情黯淡,久久无语。

 “子民,朝廷现在没有援军北上幽州平叛。即使有,也人数有限,本没有实力击败叛贼。”鲜于辅迟疑了一下,说道“只有靠我们自己了。陛下在圣旨里说了,只要我们击败张燕,我们就可以立即回幽州,子民…”

 “大人,我们是从幽州出来的,幽州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幽州的百姓也一定在盼望着大人率军回去,大人,求求你了,早一点回去吧。”⽟石几乎是在哀求了。

 李弘心里一颤,痛苦不堪。这一瞬间,他动摇了。強烈的思乡之情霎时填満了他的⾝心。

 “大人,太行山流民是人,但幽州的百姓也是人啊,幽州的百姓才是我们最亲的人。你救不了太行山百万流民,但可以解救幽州的几十万百姓。”鲜于银‮情动‬地说道“我们在幽州连番大战,都是为了谁?大人难道忘了吗?”

 阎柔动地说道:“大人一直说要带我们回去,现在我们可以回去了。但大人为什么一天只走五十里?”

 李弘缓缓移动地图,长时间盯着地图上的幽州,一语不发。

 大帐內寂然无声。

 “大人,十二万鲜卑铁骑被你一战而定,难道这一群蚁贼你还解决不了?”胡子终于忍不住,再次叫道“大人,你在想什么?你告诉我们,击败张燕到底要多长时间?”

 李弘摇‮头摇‬,看了他一眼,无奈地说道:“兄弟啊,我们迅速击败张燕,对幽州半分好处都没有。”

 鲜于辅等人惊愣不已。

 “我们強攻张燕,张燕必然东逃太行,但上的杨凤呢?只要杨凤迅速北上,住我们,张燕就可以从容逃到冀州。这个时候,对张燕来说,最‮全安‬的地方已经不是太行山,而是到冀州和张纯会合。”

 “我们追到冀州,面对的就是几十万⻩巾军和乌丸铁骑。”李弘苦笑道“即使我们打赢了,我们还有多少人马能够继续北上进⼊幽州?数不清的⻩巾败军和流民逃⼊幽州,对幽州的掳掠可想而知,再加上我们的追击和进攻,幽州要死掉多少人,你们想过吗?”

 “最重要的是谁能保证朝廷的粮草辎重能持续供应?到了冀州,又有谁给我们补充粮草?如果远击幽州,距离洛就有两千多里,那粮草辎重又怎么解决?”

 “我们除了两万步兵,其余都是胡族骑兵,其中羌人几乎占据了一半,他们短短时间从西疆杀到北疆,远离家乡三四千里,谁能保证他们一直跟着我们?”

 “还有两万骑兵是新降的鲜卑人,他们才跟着我们不到一个月,本没有驯服。一旦到了北疆,他们突然背叛逃回鲜卑,我们怎么办?”

 李弘稍稍歇了一下,继续说道:“如果我们在并州拖住张燕和杨凤,就象皇甫嵩大人所说,幽州叛军孤立无援,必定不敢深⼊冀州腹地,这样,战线就会稳定在幽州和冀州边界一带。如此一来,幽州中、东部百姓可暂时免去战火,而朝廷的援军也会陆续集结到达冀州。等到了十月,⾕物成⼊库,粮草和军资有了保障,集结在冀州的援军就会开始进攻叛军,但那时距离冬天已经很近,估计他们也只能互相消耗一下。”

 “我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在太原和上解决张燕和杨凤叛军,一来可以稳定大军,二来可以蓄积力量,三来也可以威胁河內黑山的⻩巾军,震慑塞外的胡人,拱卫京师。”

 “等到了明年舂天,我们出雁门到代郡,由叛军背后开始攻击,而冀州方面则由河间国进攻涿郡,从正面攻击,两路夹击之下,叛军立即就会败北,这才是解决幽州叛军的最佳办法。”

 李弘看看他们,问道:“你们难道没有理解皇甫大人的意思吗?解决幽州叛的时间较长,皇甫大人大概担心陛下不能接受,所以说得含混不清,但他的意图非常明显。”

 鲜于辅长叹一声,再无话说。他虽然心急如焚,但李弘说得句句在理,他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胡子犹不甘心,他死死盯着李弘,一字一句地问道:“大人,你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弘內心一阵,他再也无法抑止自己的情绪,大声说道:“有,但并州怎么办?冀州怎么办?”

 他一手砸到地图上的上⾕郡,扯着嗓子叫道:“我可以带着风云铁骑由雁门赶到代郡,由代郡赶到上⾕,我可以集结舞叶部落,⽩鹿部落,⽩山乌丸诸部的铁骑直攻蓟城,我可以把张纯赶到冀州去。但并州怎么办?冀州怎么办?”

 李弘猛地站起来,愤怒地吼道:“你们打算为了幽州,要让多少无辜百姓死于战?是一百万还是两百万?”

 **

 “我怀疑将军大人的脑子坏了。”李玮擦了擦嘴上的酒渍,笑嘻嘻地说道“我们已经讨论很久了,但所有的这些办法都需要朝廷的允许,都需要并州刺史部的同意,都需要大司农府的钱财,尤其需要一位手持并州军政大权的大臣主持,否则,本无法満⾜大人所需。”

 他环视帐內众人一眼,‮头摇‬笑道:“大人异想天开,要独自解决这大汉国数百年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勇气可嘉,其魄力惊人,其举止‮狂疯‬,但我们的确无力做到。”

 谢明淡然一笑,说道:“仲渊大人的提议也不是无的放矢,他还是经过了一番深思虑的。我觉得并州的条件得天独厚,完全可以解决流民问题。”

 “本朝自文皇帝时期开始实行屯田制。因太原郡以北的数个边郡是抵御外族⼊侵的重镇,所以军屯制首在太原郡边郡实行。几十万边军士兵在这一带大量垦荒,形成了大片可耕之地。当时由于移民屯垦和军屯并重,加上农具改进,广开沟渠,致使⾕物产量猛增,边郡军民不但可以自⾜,太原和上等地的粮食还可供应京师,但这百年来,由于胡族频繁⼊侵,连年南下掳掠,致使屯垦停止,百姓迁离,土地荒芜。”

 “如果我们上奏陛下,将太行山百万流民迁⼊太原和上两郡,重开屯垦,耕种荒地,不但可以安置流民让他们吃穿暖,还可以增加并州的赋税。另外,并州的边军也可以就地解决粮草,这样朝廷就无须千里迢迢地往边郡运输补给,国库因此而可以节约大量钱财。同时,边军的实力也因为粮草的充实和并州人口的增加而得到加強。边军实力增強了,胡人的⼊侵就会减少,反过来又会保障流民的‮全安‬和财产,促进流民们开荒屯田的热情和信心。”

 “招抚⻩巾,安置流民,垦地屯田,一可以解决叛,二可以防御胡人⼊侵,三可以增加国库赋税,这对朝廷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是好事啊。”

 “敛之,这招抚、屯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问题是,招抚之议陛下是否会同意?”李玮说道“并州叛不同于西凉叛,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西凉的羌屡平屡叛,是朝廷几十年来的一个顽疾,朝廷在步履维艰的情况下,因为担心羌人趁⼊侵,丢了西疆,导致关中之地失去屏障,所以才勉強答应了招抚王国和韩遂等一帮叛贼,但这纯属无奈之举。朝廷对⻩巾蚁贼的态度就是杀,毫不留情地杀,自中平元年张角叛至今尚没有招抚的先例,因此…”

 李玮无奈地哼了一声,继续说道:“还有一个问题是⻩巾军愿不愿意受抚。假如⻩巾军誓死不降,就算陛下答应了招抚之议又如何?⻩巾军不降,流民自然不会下山,这祸也就无从停止。”

 “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事由谁来主持。如果将军大人总督并州军政,亲自办招抚和屯田的事,估计双方之间的信任要多一点,实行起来阻力要小一点,但现实的情况是,陛下会同意将军大人主持并州军政吗?朝中的大臣们会同意吗?并州刺史部什同意吗?”

 “我大汉国为防止权臣独霸一方,为祸‮家国‬,军政一贯是分开的。将军主征伐,事罢即撤。朝廷既不会让一个将军主持州郡政事,也不会让一个州郡刺史或太守统领军队。”

 “这几年因为叛不止,朝廷为了方便平叛,也曾让个别太守同时主掌一方军政,但平叛一旦结束,军政随即也就分开。比如皇甫嵩大人曾在冀州任冀州牧。西凉刺史耿鄙曾率军攻打叛军,耿鄙死后,将军大人也曾在凉州总督军政。但那时西疆各郡几乎给叛军全占了,将军大人也就挂一个虚名而已。”

 “以现在洛的形势,并州的重要,将军大人的实力,谁敢提议让将军大人主掌并州军政?估计就是陛下也要权衡再三吧?”

 “陛下如果不同意招抚,⻩巾军如果不降,将军如果不亲自主持,流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条件远远要比并州的荒地重要。没有耕地我们可以去开垦,但没有这些条件,我们就只能⼲瞪眼。”

 帐內众人凝神沉思,一筹莫展。

 左彦摸摸嘴上的大胡子,缓缓说道:“仲渊,敛之,长风,文龙,还有伯翰,这些难题我们暂时不考虑好不好。大人的意思是要我们给他一个解决流民的办法,至于这个办法能不能实行,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我们喝着酒,总在这里谈论能不能实现的问题,恐怕一年后都商量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你们说呢?”

 众人闻言,顿时轻松地笑了起来。

 “左大人言之有理。”余鹏笑道“仲渊,你在这里说了大半天,其实都是废话。我看,你还是想几个⾼招吧。”

 “仲渊,酒都给你喝了不少,但一个办法都一没有。”唐云指着李玮说道“你到一边坐着去,不要老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眼睛都给你晃花了。”

 李玮大笑道:“办法?办法不是早就说过了吗?”

 “前朝文、景、武皇帝时期,因为采取了移民垦殖和军屯等策略,推行了代田法、区田法等耕作方法,极大地繁荣和发展了并州。我记得史‮记书‬载,当年先辈们开番系渠,引汾河、⻩河之⽔浇灌⽪氏(今河津)、汾河(今万荣)、蒲坂(今永济)等郡县五十万亩土地,每年可得田赋两百万石,当时的河东、上、太原等郡,都有大批粮食由⻩河、渭河运至京都长安,三郡极其富裕。当年并州的人口也非常多,仅太原郡一地就达到了六十多万,而河东郡的人口更是达到了九十万。”

 “祖辈们远比我们聪明,他们通过移民屯垦和军屯等办法,不但成攻解决了御边问题,解决了中原地区人多地少百姓穷苦的问题。无论是本朝已逝的先贤还是当今的大儒,无论是王符先生的《潜夫论》还是赵岐大人的《御边论》,他们都对本朝的流民问题提出了颇有远见的解决之道。我们这些后辈没有什么智慧,也没有什么更⾼明的办法,只好拿他们的治国之策来解决太行山的流民问题了。”

 李玮挥动双手,傲然说道:“先辈们做到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只要陛下和朝廷同意,我们一定可以在五到十年时间內再现旧⽇的三郡繁华。”

 “如今,太原和上有大量荒芜的土地,太行山上有百万流民,将军大人有七万大军,⻩巾张燕和杨凤有几十万大军,这一切,正好具备了重开军屯和民屯的所有条件。”

 “但我们在推行屯田的时候,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以此来保证屯田可以长期有效的执行下去,以保证百姓们不再陷⼊穷困叛之地。”

 李玮皱着眉头说道:“要做到这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土地所属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土地买卖和兼并立即能会出现,失去土地的百姓将再次成为流民,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在转眼之间化作泡影。”

 “仲渊,屯田的制度要符合大汉律,否则朝廷不会同意的。”宋文轻轻地敲敲桌子,小声提醒道。

 “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李玮迟疑了一下,说道“目前太原郡有二千多万人,地多人少,军垦地和无主地非常多,我们将这些荒芜土地集中整理后,到底是卖呢还是不卖?”

 “如果不卖给‮人私‬,后期的土地投⼊就会缺乏钱财,指望大司农府拨钱是不可能的,只能指望我们自己。要是卖呢?流民买不起。即使他们愿意买,买的的钱分数年从上缴赋税中扣除,但这样一来,他们的负担非常重,如果碰上天灾**,百姓减收或者颗粒无收,缴不起赋税,他们还是要出卖土地或者逃离土地。”

 “这个问题后期再论,暂时不要说了。”左彦一边在竹简上做着记录,一边说道“仲渊,你继续说下去。”

 “如果土地所属问题解决了,那土地买卖问题怎么解决?我们是不是允许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李玮看看众人,问道。

 “当然不能买卖了。”唐云说道“我看,所有无主地都应该归朝廷所有,然后我们把土地租给流民种,这样就可以避免土地买卖了。”

 “那早期投⼊和后期投⼊的钱从何而来?”李玮说道“为了安抚流民,租税不是全免就是很轻,我们哪来的钱投⼊到几十万田地上去?种子,农具,耕牛等等,这些东西都需要土地拥有者来提供,我们有吗?”

 “我们可以通过其他办法来赚取钱财,以贴补土地这一块的需求。”谢明说道“屯田三年之后,土地一块我们大概可以不要再投钱了。”

 “仲渊,敛之说的有道理”宋文道“我们不要把眼睛都盯在屯田上,屯田的成效很慢,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还要年年丰收,否则我们是看不到成效的。”

 “文龙,你擅长货殖之学,可有生财之道?”余鹏笑着问道。

 “我说的几种办法你们都知道,没有货物,何来买卖?”唐云苦笑道“你们想想,并州这一块,什么东西能卖到钱。”

 “我知道了”李玮突然‮奋兴‬地叫道“我知道怎么‮钱赚‬了。”  m.nKOuXs.Com
上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