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衙内新传 下章
第四章 祭扫(下)
 其实高强还有一个担心,要是金莲祭的兴起,连西门庆的坟都要去拜一拜,那可就不大说的过去了。和金莲相处的久了,高强大致也晓得她的脾气,这妇人虽说不是颟顸之辈,却也只是寻常妇人之,一旦任起来,当真是九头牛也拉不回,当明明她对武松有情,却会去袒护西门庆,也是这种情作怪了。

 金莲不知其意,见他答应的还算爽快,便还罢了,至于不在谷县久留,倒合她的心意,对于那个伤心的地方,她早已没有了任何留恋,就算是回去祭扫武大郎的坟墓,也只是对这老实人的一点愧疚而已。

 收拾了一整天,加上之前的准备,到了晚间蔡颖回来的时候,出行的准备已经基本就绪了。

 问起此次蔡京有什么嘱咐,蔡颖随口说了些,也无非一些勉励之词。眼下蔡京忙的焦头烂额,他这次拜相之后,又进位太师,在朝中地位稳固,便仿效王安石的故事,学着神宗时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法子,也设了个“都省讲议司”总揽三省大权于一身,加上三个参政梁士杰、吴居厚和何执中都听他的,如今蔡太师可谓风光得志。

 趁着这股东风,蔡京推出新的钱法,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止使用当十大钱,一律改为当三,同时推出钱引的纸币,用来兑换百姓手中的铜钱。这件事倘若让高强来主持,必定不会这么进,起码要用市场调控的手段,一方面整顿国内市场,一方面大搞海外贸易。增加金银的贮备,慢慢让币值稳定下来;然后再凭借较为充足的硬通货储备,期以数年之功,建立起新纸币的信用来,那才是稳妥地办法。

 无奈蔡元长的子急躁,好大喜功,虽然高强通过梁士杰和叶梦得等人,多次劝他持重,这新钱法还是这么行了下来,高强没别的办法。只能发动手下石秀和许贯忠等手上的实力,尽最大力量保证新钱法的顺利施行。好在听取了高强的建议之后,以蔡京为首的执政官员对货币的基本规律也算有了一定认识,能够把货币当作“特殊的商品”和“一般等价物”这两重特来对待,实践中也采取了诸如钱引最小面值一贯,以下都用铜钱,又控制各路收付铜钱和钱引比例,一段时间内尽量保证铜钱和钱引的自由兑换等措施。

 新钱法推行了近三个月,效果好坏暂时还看不出来。不过据许贯忠所言,在经过了开头一段时间钱引疯狂入钱庄,而大批白花花地现银出的势头之后,东南市面上已经有人开始接受用钱引支付,钱引和现钱的收付比例渐渐稳定,看来这新钱引的信用算初步建立起来了。

 但高强心里明白,这多数还是靠着自己在东南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以及大通钱庄站稳了脚跟的缘故。其余各路缺乏类似的准备工作。钱引的推行要艰难许多,好在这些年用钱最多的秦川六路地区,由于高强筹措军粮得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地区的钱荒局面,对于减小钱法更变地冲击也起到一定作用。

 相比之下。京城因为当十大钱废止而闹出的悲喜剧可着实不少。当十钱自崇宁二年开始施行,至四年时推广至全国使用。五年在东南闽浙停用,但京畿一带市面上已经都用大钱了。这次钱法将要改变得时候,也不知怎么,风声早就传了出来,闹的市面上人心惶惶。

 当时知开封府的林摅就办了这么个案子,有家商户做生意,被一家豪门欠了许多钱,讨了许久要不回来,这一天忽然那家豪门主动派人来还债,那商户自然大喜。不过一加点查就发现了问题,那家豪门运来的钱居然都是当十钱。当时市面上流通当十钱,私铸者甚众,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则,大家都愿意把当十钱花出去,而把面值较低地铜钱收起来,那商户以为也是一样,就要求至少一部分用小*平钱或者盐引茶引等券支付。这本来是正当要求,哪知那家豪门坚决不肯,这下了马脚,闹到开封府来了。

 林摅有脑子的人,一接到这案子就晓得有问题,当即飞奔到蔡京府上,问他“钱法变乎?”蔡京大吃一惊,钱法之变“方议,未决也”你开封府怎么知道的?林摅这下有数了,必定是中走漏了风声,大家知道当十钱快要不能流通了,赶紧都拿出来花掉,立刻抓了几个都省讲议司的官吏来治罪。

 不过那几个被抓官吏显然不是密的全部,变钱法的圣旨下来前几天,京畿市场一片大,所有人都把家里的当十钱拿出来花用,要知道钱法一变,当十钱立时变成当三钱了,等于手上的十块钱变成三块,谁肯吃这个亏?当然老实人还是有的,吏部尚书侯蒙明知钱法要变,家里八千贯当十钱愣是藏着不动,认可自己吃亏,也要支持国家法令地推行,这种觉悟放在新中国建国时期都是该表扬的模范行为了。

 如今过了将近三个月,京城的物价还是没完全稳定下来,几年间钱法数变老百姓都被弄的怕了,不晓得什么时候当三钱又变成当五,当八之类,搞得人人不敢花钱,都想方设法搞硬通货,如白银,黄金等,大通钱庄手里的白银和黄金就趁着这时候兑换了大批铜钱,更随之建立起了其银票的坚信用,如今这大通的银票才算真正通行全国了。

 说到这里,蔡颖把眼睛剜了一下高强道:“官人,家祖对你这钱庄和银票的法子,那是赞赏的很了,不过眼下朝廷钱法举步维艰,家祖要你再多想些法子出来,可有甚妙法?”

 “还妙法?真以为我是多拉爱梦呐,一下就能变出几百万银子来?”  m.NkoUxS.cOM
上章 高衙内新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