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光绪中华 下章
第一零八章 募捐购舰
 东京皇宫内,天皇在御座内沉邃的坐着,讷讷的看着眼前两个明治维新的最重要的元老,许久一言不发,自从昨夜例行公事的陪着那个同样似乎有着心事的清国使臣用过晚宴后,天皇的情绪一直没好过。

 伊藤博文与山县有朋自然也是各想着各的心事,垂头不言不语。

 “朕决定明天启驾,去伊势神宫,为大日本祈福,为朕的子民祈福。”许久之后,天皇一开口,便让伊藤与山县大吃了一惊,不仅仅是内容,更因为天皇的声音,听上去要比昨苍老上几乎十年!

 “陛下,你的声音…”伊藤博文抬起头来,惭愧的看着天皇。

 “伊藤君。”明治天皇摇了摇首止住两个历任首相的元老的关切,仰头叹了口气道:“朕在想,国家以后恐怕还是要靠你这样的元老才行。军部呈上了扩军计划,你们看看吧。”

 宫役将计划传给了伊藤博文和山县有朋。饶是两人都有所心理准备,但是还是被上面令人恐惧的数字吓了一跳。

 下年度的军费开支,军部要求增加到四百三十万元,以维护一支二十二万人的常备陆军。在此之外。额外要求立即特别增发战争债券,以便筹集到购买俄国两艘暂时客泊在下关港的铁甲舰所需的四百到五百万元的资金。同时,国会必须制定一个五到八年的造购舰计划,以便后与清国益强盛的海军舰队相抗衡,尤其要注重新型的战列舰和铁甲舰的购买。

 “大日本帝国年财政收入是五百六十万元,不到清国的二十分之一。日本太小了…”天皇的头始终抬望向上,似乎是喃喃自语的轻声道:“要维持这样一份计划,对人民来说,实在是太辛苦了…”

 山县有朋与伊藤博文互相以眼神换着意见,这份计划实在太疯狂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的话,任何一届政府都不能安稳的在台上呆多久。两人都在军界有着非凡的势力,但是这样搞下去,陷入疯狂的军队将会碾碎任何阻止这种疯狂继续膨的对手。

 “朕所以见你们,一来是与你们商讨一下这份计划。”天皇将一直仰着的头放了下了,直视着山县有朋道:“朕决定,要与臣民们同甘共苦,朕知道国民报效会他们一些人也愿意为朕分忧,如果两位元老认为这份计划能够对大日本帝国有所帮助的话,朕准备要求政府共体时艰,所有公职官员都一体为国家牺牲。”

 “牺牲?”山县有朋眉头一锁,随即又展颜道:“为了天皇,为了大日本帝国,山县愿意为国家贡献十万元。”

 天皇木然的看着他,没有任何表示。沉默的尴尬中,压力移到了伊藤博文:“我也与山县君一样,十万元。”

 “很好。朕没有看错你们。”天皇点了点头道:“国民报效会的涩泽荣一和三井八郎右卫门他们,还有岩崎先生,福泽先生,东久世通禧老先生准备为新政府设庆贺宴,朕想你们两位代表朕出席,将朕的旨意带过去吧。”天皇紧锁着眉头,仿佛在计算着什么,半晌道:“朕从内中省出经费三十万元,加入特别经费吧。幸好,我们找了一个财政专家来做新首相。”

 伊藤博文眉头一颤,看了看山县有朋,轻咳一声道:“陛下准备同意这份计划了吗?”

 “朕当然同意。”明治天皇抬起头来,目光炯炯的虚看着前方道:“朕在去年三月会同栖川参谋总长检阅海军演习时,对忠勇的海军士兵很满意。大日本帝国现有的舰队配不上如此优秀的士兵!方今世界各国对峙,其势如群兽竞食,我大日本帝国有勇敢的心,却没有锋利的牙,那只会飞快的被猛兽所噬,清国舰队在东京湾视我大日本若无物,诸君难道没有一丝一毫的羞之心吗!”

 “嘿!”两人将头埋得更低了,应声认错道:“伊藤(山县)知错了。”

 明治天皇顺势站起身来,昂扬的气势将话语绵延不绝的带出:“我大日本帝国四千万同胞,比之清国,十之其一也,何以财政仅二十之一尚不足?大日本人人振奋,鼓忠君爱国之志诚,何惧清国?皇朝万世,系于诸君!系于朕!系于大日本!”

 “陛下。”伊藤博文仍然不甘心的开口道:“如此计划施行,三年为之极限,若三年后再无动作,大日本恐怕…”

 天皇的右手迅捷无伦的挥出,制止了伊藤道:“朕知道,所以朕说过,内阁也要有牺牲,内阁的牺牲在于为人民的牺牲承担罪责!你们,明白了吗?”

 山县有朋一惊,火山口还真是没有一点错啊。可怜的松方首相。与伊藤博文异口同声地用中气爆出一句:“明白!”

 明治天皇点了点头,起身缓缓走去,最后扔给他们的是一句:“皇国大业未成,诸君宜应努力。”

 山县与伊藤博文对视着,看着对方从额头抹去汗水,都知道紧张的不仅仅是自己。

 的确,紧张的不仅仅是他们,整个日本都开始紧张起来了,当的新内阁答谢晚宴,云集了东京几乎所有的大商家,当伊藤博文和山县有朋两个天皇敕使到来的时候,气氛达到了**,在这种紧张刺的气氛影响下,当的晚宴共筹集到惊人的一百万元的特别经费。

 而国会也迅速通过了特别法案,将每年的军费开支由原先的百分之三十三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七。而国民报效会也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发出了军资纳献运动和义捐运动的呼吁,日本全国都像发疯了一般,疯狂的捐出自己的积蓄,这让一直客居在下关港的俄国人很是兴奋。

 短短二十几天,日本人就筹集到了特别购舰款四百万元,与俄国人一番讨价还价,俄国人留下了彼得大帝号和佩文内兹号,拿着四百万元兑换成的三百多万两白银,愉快地回欧洲了。而整个日本却因为并入常备舰队的警备舰队多了这两条可以与清国海军一决高低的巨舰所带来的狂热。

 而为这两艘巨舰所取的新名字也得到了全民的响应…天皇号和大和号。全日本都陷入到了一场疯狂之中,而在这样的疯狂背后,明治天皇口中所说的人民的牺牲也是巨大的,所有工厂的学徒期由一到三年统一增长为五年,在学徒期期间,原有的极低的工资也被取消,仅仅是食宿免费而已。在这样的刺下,全日本都在疯狂的攒钱,为了那个八弘一宇的梦想。

 而顺应此种形势,日本天皇在伊势神宫为日本国运和国民向天照大神祈福的仪式完毕之后,国民报效会正式更名报国会,在报国会成立大会上,会长福泽谕吉表明了报国会的宗旨:为大日本帝国将来的战争,提供国家经费以外的军费缺口,第一步目标是为了大日本帝国的五年购舰计划…在五年内购买四艘世界一的战列舰…提供一千五百万元的经费,而帝国的军人家属,也将得到报国会的妥善照顾。副会长涩泽荣一则呼吁国民:只有以大日本国民的勤俭来使军费的状况得到改善,才能以强大的武备保障大日本帝国的权利。愿大日本国四千万人民奋发响应报国会的募捐号召,来表达他们对大日本帝国和天皇陛下的热爱和崇拜。

 “让他们折腾去吧。”我扔掉善耆呈进上来的由汪凤藻发回国内的日本国内状况节略,不屑的笑了笑道:“善耆你那头不要停,情报有多重要你现在知道了吧?如果朕现在不知道这个状况,大臣们不知道这个状况,说不定还有些清要朕对日本怀柔呢。传朕的旨意,把这个发廷寄,广发全国臣民。另外教化部也要传旨过去,朕要他们办报纸,手脚也太慢了些吧,传旨孔令贻,要他会同教育衙门容闳,尽快把这份东西传到全国公私学校去。”

 善耆应命而去,我又召来载滢,与他确认了中英联合使团赴谈判的事情,英国派出了巴柴特勋爵为首的使节团在联合舰队护送下即将赴谈判,在盟友层面上,中国必须派出相应爵位的外官组团才算有礼貌,伍廷芳品级过低,而载滢又嫌高了一些,于是载滢建议由一个军方人士协同前去表明态度即可,毕竟主动权在英国人手里。

 我想了想有些道理,不过英国的态度我没有把握,要是英国人有意放日本一马,那我的立场就很难坚持了。于是略一沉道:“使团何时出发?”

 “回皇上话。”载滢躬身道:“英国人要先与总署衙门会商使团组构事宜,故而日子由我方来定。”

 我不由一笑,摇了摇手道:“你且推说此事由朕钦定,拖他几吧。你现在还负责军火采购吗?”

 载滢点了点头补充道:“回皇上话,奴才与军部李鸿章大人一同负责采购局。”

 “好,传话给欧洲军火商,特别是德国人,告诉他们,朕这两年准备花一千万两银子采购四艘战列舰,朕提要求,洋人管设计制造,让他们出价。你尽管放风出去,朕这几天回头再找你谈。”

 “喳…”载滢像是明白了什么,笑了起来道:“皇上圣明,让洋人那头给英国人加。奴才又学到了。”

 “去吧。少拍朕的马。”我笑了笑看着他,他这样能完全忘记阴影我很高兴,夸了他两句道:“好好给朕办事比什么都强。你阿玛忙旗务,他年纪大了,你多帮衬着点,大清只有一个恭王啊。”

 “谢皇上对奴才父子厚爱。”载滢听我说到他父亲,不敢再嬉皮笑脸,跪地谢恩道:“旗务那头,阿玛正准备请旨全面开关,关内无业罚罪旗籍及各地无产贫民,均可自由出关。这是阿玛的第一步,奴才自己私下里也有个小主意,想请皇上圣裁。”

 “什么主意?”我笑了笑踢了他一脚道:“你小子鬼点子多,说出来听听吧。”

 “皇上,如今满洲八旗四百余万人,所忧者唯落地钱银而已,奴才以为皇上的钱银与军功挂钩圣明无比,奴才想着,若是效商家之法,以股份折算并入战争营收,似乎亦颇有微功。一来如今打仗开销巨,国家负担无力。二来如今打胜了,将士犒赏也耗银甚巨,而打下来的地方,朝廷还要花银子去开发,待到收益,总要十年八年之后。奴才想若是旗人能入资助战,后打胜了,可优先开发新地,这样也可刺将士多立功。奴才一时也想不了许多,还请皇上圣裁。”

 我略想了想,便了解了他的意思是类似于一个战争公司的概念,全国有闲钱的人都可以入股,若是后打胜仗了,就可以依照比例去分红,去开发新土地。比如现在的外兴安岭那一大片土地,国家要开发,必然要投入大量资金,完全让民间放手去搞也未尝不可,只要大局稍稍把握一下就行了。其实日本目前似乎也是走这条路,那些大商家难道真的是为了什么鸟天皇颜面才捐款吗?没好处谁去把钱扔进水里打水漂?

 不过这样也有弊端,那就是将来富庶的地方军队愿意去打,穷乡僻壤的地方可能就没人愿意投钱进去了。

 当然,综合考虑起来,似乎还是可行,于是开口道:“载滢,你这法子不错,回头你找人弄个条陈上来呈进御览再说,还有,朕想问你,那些个就爱每天吃吃皇粮睡睡觉溜溜鸟的闲汉,他们也愿意投钱吗?”

 “皇上,那些人不用理会,那种人谁愿意理他们呢?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养他们一辈子也就算了。”载滢笑着解释道。

 “一辈子?他们总有后代吧?”我疑惑道。

 载滢点了点头道:“皇上圣心仁慈。不过那些女人家可不傻,最近已经有风头传出去要改革旗务,这种混吃等死的人谁家愿意把闺女嫁过去?满洲故们就更不可能啦,他们只有买老婆了,到时候给他们点救命银子也就行了。”

 我默然的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载滢你跟你阿玛提过没有?他怎么说?”

 “回皇上话,阿玛的意思是不能完全不给钱粮。只是不能再给这么多了。”

 “他说的对。”我点了点头道:“穷人吊命的钱不能少,这是个仁德问题,这个东西弄不好是要出事的,旗人也不全是那些遛狗斗鸟的闲汉嘛,也有不少穷苦人的。载滢你知会一下顺天府和步军衙门,盯盯这些闲汉,国逢大丧,三年孝期未满,若是有违制的地方,要严惩,内务府也要跟进,凡此事上犯的,一律取消落地钱银,发往外兴安岭伊克唐阿处置。这事回头再议吧,朕想这些想的头都昏了。唉,话说回来,那个购舰的消息你立刻就找德国人和英国人去宣布,要当面说,具体的,让他们去找李鸿章谈吧。”

 “喳…”载滢跪安去了。

 我虽然身心俱疲,但还是让寇连才宣李鸿章觐见,同时,又召来了容闳。

 与李鸿章主要是商讨新战列舰的详细要求,以让他应付造船厂的老板们,我私下里想把这份巨额合同做个政治易,换取英国人对我在东亚的领导地位的支持,我不希望他们用日本这颗棋子来当作限制我发展的东西。

 用历代皇帝名号为战列舰的名字命名,本年度,我就要将这四艘改良的皇权级战列舰的订单发出去,三年后就能建成,再训练半年,基本上可以应付海上战争了。而以日本的国力,维持每年百分之七十七的军费开支,撑到三年后再来一个败仗的话,国家不崩溃才有鬼。那时候,人民的信仰何在还是个问题。

 四艘战列舰的名字也与李鸿章定好:秦皇号,汉武号,唐宗号,宋祖号。与此配套的人员培训和海军指挥人才,以及维修人才,更扩展到将来自己的船舶设计制造人才,都要同时进行,这也是我召来容闳的原因,要他尽快的组织现有的海军有培养前途的指挥官分批分阶段送到英国去培训,而船舶工业的人才,要持续不断的送人去英国学习。这样以后才能自己建造一些与战列舰配套的辅助舰。

 当然,不管是给英国人还是德国人做,如果可能的话,都必须由两国在中国的合资船厂建造完成。这样也促使两国船舶工业,将大船台和高技术以及配套产业尽快的搬移到中国来。从而带动中国的人才成长和配套工业的完备。

 一个汉铁厂已经远远敢不上这庞大的需求了,看来我们的工商部长张之要好好想想工业布局才好。

 而在具体的战舰数据上,我将皇权级的数据与印象中的无畏舰作了一个中和:

 排水量:一万九千吨(设计)到两万三千吨左右(最大),尺寸(米):一百四十米(全长),宽度在三十米左右,高度在十米以上,提供动力的燃煤锅炉与蒸汽轮机数量由设计师决定,只要能保证最大速度要达到二十二节,续航能力在五千海里,十二节巡航速度就可以;主炮由八门三百八十毫米的四十五倍径主炮,以四座双联装炮塔形式呈现;副炮由十六门一百五十毫米四十五倍径炮,在两个舷侧单装;防鱼雷艇快炮由十门单装八十八毫米四十五倍径炮组成;而鱼雷方面,则由五座六百毫米鱼雷发管;战舰总乘员在一千一百人左右。

 我就是要通过这份订单向欧洲人发出讯号,中国有钱,中国想用大量的钱来买出一支强大的舰队来,想赚钱的话,就拿技术来换吧!

 果然,过不了几天,英国方面连续几天的催促总署衙门定出谈判人选的行动突然停止了,而巴柴特勋爵走动的地点也由总署衙门改到了军部衙门,李鸿章成了热门人物,德国方面也派出了高级别的官员由欧洲出发,在十数天内就即将抵达北京。而与此同时,英国外部也发出了强硬声明,严厉声讨了俄两国对中英联合舰队的敌对行动是对超过地球一半人口的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的严重挑衅,大英帝国必将使用一切手段找回颜面。同时,大英帝国的外部门也传来消息,为了表示对大清帝国的尊重,希望大清帝国准许中英联合舰队将母港转移到台湾岛,如果允许,英国将派人到台湾寻找合适的母港。这一条我当然同意,这应该是一个一举三得的事情,一是俄国的远东威胁暂时已经不存在了,英国需要将战略重点南移。二是法国在越南需要钳制。三是德国的合资船厂在福建,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对此实行控制。

 而德国的游说团也在欧洲另辟蹊径,向中国使馆表示中国的两艘铁甲舰和一些巡洋舰的质量给中德人民的友谊增添了一个最好的注脚,却避而不谈军舰订单的事情,而是从陆军着手,表示愿意组织一个德国陆军军官团,为大清帝国的陆军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而中国也可以派出军官到德国来编入德**队生活训练,感受德**队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商业利益的惑就是这么大。就连法国也蠢蠢动,希望可以为中国生产新型军舰。对于这一动向,英国和德国的报纸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嘲笑:《柏林时报》的大标题是“法国人的军舰,海底已经有不少了。”而《泰晤士报》则从民族感情出发,发表了一个几年前中法战争的回顾专题。让法国本来就没多少的竞争力一下子完全降低到零。  m.NkoUxs.cOM
上章 光绪中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