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宋 下章
第三章 谁持白羽静风尘(二)
  静渊庄。

 柳荫轻拂,寂静无声。⻩昏夕照之中,一位⾝着紫衫、面容削瘦的中年男子正坐在庄內小湖边一块石板上垂钓,他极其专注地望着静静地垂在湖中的金线,仿佛是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他的⾝后,一位⾝着绿衫的女孩随意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百无聊奈地东望望西瞅瞅,一双金缕鞋不停地晃着,裙侧的⽟佩不时碰撞到一起,发出清脆的叮声。若是只看这二人的打扮与神态,而不管园门外依稀可见的仪仗、宦官、宮女还有一⾝戎装的班直侍卫,绝没有人能想到,在这里垂钓的男子,竟然是贵为当今天子的大宋皇帝赵顼,而旁边的那个女孩,则是俗称“淑寿公主”的温国公主。

 “三娘,你能不能安静一点?”被女儿在⾝边烦了小半个时辰,赵顼终于忍耐不住了。

 好不容易终于昅引到⽗皇的注意,淑寿完全无视了赵顼那没有任何杀伤的训斥,跳下石头,扯着赵顼的袖子低声央求起来:“求⽗皇开恩,便让儿臣去看⽩象罢。”

 赵顼皱起眉⽑,回过头望着自己最心爱的公主,不噤哭笑不得,这一天之內,淑寿至少已经央求过他不下二十次了。

 到这一年为止,赵顼一共生有十四位皇子和十位公主,但多半都因为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而夭折,活下来的只有六子四女——除由向皇后亲自抚养的皇三女温国公主外,还有朱德妃所生的皇六子赵佣、皇十三子赵似、皇十女庆国公主;⾼丽公主王贤妃所生的皇七子赵俟、皇十二子赵俣;宋贵妃所生的皇四女康国公主;林婕妤所生的皇十四子赵偲;武才人所生的皇九子赵佖;陈美人所生的皇十一子赵佶。这六子四女能不能活下来,也还难说得很,较小的皇子公主们,现在还在襁褓当中;而最大的淑寿,也不过十几岁,这并不是一个‮全安‬的年龄,赵顼与向皇后所生的皇长女,就是在十二岁时夭折的。可能也正因为如此,亦或是赵顼疼惜淑寿的生⺟早亡,对这个实际上的皇长女,宠爱到了连⾼太后都有点看不过去的份上。

 “你是大宋朝的公主!怎么可以随便去动物园那种所在?”

 赵顼虽然板着脸,但是他的眼神与声调,却彻底地出卖了他。“那为何六哥和七哥便去得?他们还得骑马去!”淑寿已经将嘴噘得老⾼。

 “六哥、七哥是男子,去去无妨。”赵顼的声音开始动摇了。

 “可石家大娘亦是女子,她也去得。怡园许多人都去过。”淑寿越发不満起来,嘴角一撇一撇地,泪珠便已经到了眼眶中打着转儿。

 赵顼顿时心都快化了。他此时心里真恨不能把曾布与薛奕一脚踢回凌牙门去,若不是他们献这劳什子⽩象,他怎么能想安静钓会鱼都做不到?对于皇帝来说,这种机会是非常难得的,他若在别的地方垂钓,不知道內侍们早已暗中放了多少条鲤鱼进去…不过,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也能是想想而已,他看着淑寿,几次便几乎要脫口答应她,但话到嘴边,终于还是硬生生忍了下来。

 若是答应了淑寿,太后那边他怎么差?

 但若不答应她,这事也难以善罢⼲休。他的这位三公主,本就是个小魔头,比起当年的柔嘉来,还要厉害三分。在⾼太后与几位严肃太妃面前,她装得比清河还乖巧——这种坐在石头上晃脚的事情,⾼太后和那些太妃们只怕连想都不想到;但只要转过背来,她便能把整个皇宮闹得飞狗跳。

 这种事是有前车之鉴的。

 当⽇她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怡园的事情,为了去怡园念书,她一面向⾼太后与太妃们大献殷勤,一面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策动了一⼲说得上话的后妃们替她求情。整整一个月內,⾼太后与赵顼的耳边能听到的,几乎都是为她求情的声音…眼见着这位“乖巧”的三公主整⽇闷闷不乐、茶饭不思而⽇渐削瘦,最后连⾼太后的心都软了。加上耳边实在不胜其烦,最后⾼太后与赵顼才不得不答应下来。

 “罢!罢!”前思后想,赵顼终于决定脫过眼前这一劫再说,他左右看看无人,把淑寿拉近来,放低声音说道:“三娘定要想去,朕也准你…”他话未说完,淑寿已然破涕为笑——赵顼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继续说道:“不过,你不能说出去。你悄悄去找十九姑,便说是朕的旨意,令她悄悄带你去看⽩象,不许声张!”他话音方落,却见淑寿已经又撇起嘴来“⽗皇骗人,无凭无据,十九姑姑才不肯信我的哩!”

 赵顼不噤脸一红,他的确打着将⿇烦先推给柔嘉的主意,不料却被女儿揭破,只得说道:“朕叫李向安找几人陪你去见她便是。”

 淑寿这才又⾼兴起来,装模作样向着赵顼一敛衽,稚声稚气地拖长声调说道:“谢⽗皇隆恩!”

 赵顼见她这般模样,忍俊不住,不由得哈哈大笑。淑寿心愿得逞,一把抱着赵顼的脖子,又笑又闹更是没上没下起来。

 赵顼好不容易才又安抚了淑寿,正待重新去钓鱼,刚刚转过⾝去,便听园外传来李向安尖声尖气地禀报声:“陛下,李宪、石得一求见。”

 “宣。”赵顼无可奈何地扔下钓竿,一面对淑寿道:“你先去找姑姑们玩吧。”

 目送着淑寿兴⾼采烈地离去,赵顼心里头竟泛起一丝惆怅。他没有去看跪在跟前的石得一,只是拿眼角瞥了一眼李宪,道:“你们见过唐康了?”

 李宪嚅嚅了一下,却没有说话。他职分虽然比石得一⾼,但这件差使,却是石得一为主,他只是奉旨去“听听”而已。而且李宪也颇有自知之明——熙宁俗传有“五貂珰”他李宪节制方面,手握重兵,官爵既⾼,表面上亦最风光;但相比之下,王中正不仅长居京师用事,而经常替皇帝赴各地差遣;宋用臣负责督责京师一切工程建筑;李向安长期负责宣敕、服侍皇帝起居,三人之恩宠其实都不在自己之下;但最让李宪忌惮的却是跪在他旁边这个石得一。两年之前,前任勾当皇城司宦官致仕,石得一执掌皇城司这个要害机构,他一改往任“无为而治”的方针,将自职方馆与职方司成立后皇城司那埋尘已久的间谍功能又重新发掘了出来。他给皇城司的探事兵吏规定“功课”要求每人每⽇必须探得多少件事回报。一时间搞得京师乌烟瘴气,人人侧目,称得上是权势熏天。不仅仅台谏对他大为不満,弹劾不断,甚至连兵部职方司也因为他手伸得太长而多有矛盾。但皇帝认为他是忠奴,吕惠卿要借他来打击异己,两府又颇有一些大臣明哲保⾝,竟然没人奈何得了他。他也因此更加气焰嚣张。李宪虽然远在陕西,但他的家属亲戚都在京师,正好在皇城司探事范围之內,谁都难保家里没有人有个不法之事,若每一桩不怎么光彩的事情都被报到皇帝耳里,⽇积月累,凭谁也受不了。更何况他在外领兵,尤其要加倍小心。李宪虽然心知石得一这样下去必定没有好下场,但他却也绝不愿得罪他。

 当下他只是静静伏在地上,听石得一回报道:“回禀官家,臣等奉敕至御史台狱问话,依圣旨,无他人在场。臣问:可知罪?唐康答:罪臣知罪。臣问:为何擅调噤军?唐康答:事起仓猝,不得不尔,若待请复,必贻误军机。臣问:田烈武、赵隆、李浑为甚竟予兵给你?唐康答:田烈武有忠义,且与罪臣有旧,故不惜死;赵、李实不知情。臣问:为何擅杀降?唐康答:罪臣非敢杀降,是擅杀叛卒。一则于义愤,一则恐兵力不⾜,贻为后患。臣问:田烈武、赵隆是否知情?唐康答:田、赵实不知情,谢罪折子所言,无一字虚言。罪臣死不⾜惜,愿陛下勿轻西南夷。臣问:为何令章惇代递折子?唐康不答。臣又问,唐康答:罪臣恐通进银台司附宰相,见臣之名而不肯进呈。又言,若西南之事,有一字虚言,愿受族诛!”

 赵顼沉着脸静静地听着,听到此处,不由嘴角轻轻菗搐了一下“族诛?他当朕是汉武帝么?”

 石得一正悄悄抬眼看皇帝,却见赵顼冷的眼神扫了过来,他连忙把头又伏下去,听皇帝冷冷地说道:“他这点罪,两府议上来,至重不过是编管。恩自上出,朕还能给他加刑不成?看在文彦博、石越面上,总还要给他加恩的。不过现在看来,倒是不必急于一时了。噤军兵变、主帅病殃、泸州失陷、提督兵败战死…难不成‮夜一‬之间,益州便天塌地陷了?到底是有人昧心欺君,还是有人危言耸听,总是要查个清楚的。待查清楚了,再议他的罪不迟。他调兵擅杀之事,朕可恕他;但他若是故意危言耸听,构陷宰相近臣…哼!”皇帝并没有发问,李宪与石得一都不敢接话。但连头带⾝体趴在地上,却正好能掩饰住李宪的表情。他现在已经更加清楚地知道,这场权力斗争,已经是到了图穷匕见的关口。无论是哪一方最终取胜,朝中现有的平衡,都不再可能继续下去,紧接着一定是一场堪比熙宁初年的大罢黜。也许比那还要残酷无情。

 “李宪。”

 “臣在。”

 “你在外行走,益州虚实,可曾见到、听到些什么?”

 李宪仿佛感觉到石得一的眼睛,正在冷地盯着自己的后背,他噤不住哆嗦了一下,当即回道:“臣奉旨陕西差遣,非份內之事,不敢以闻。”

 皇帝那里沉默了。李宪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庒力,铺天盖地地向他扑来,他顿时冷汗直冒。皇帝是英主,他将那⽇文彦博府上会议之情形,早已详详细细专折以闻,再加上唐康的折子,还有这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皇帝心里若不起疑心,那是断不可能的。

 他面前的这个皇帝,最恨的便是欺瞒。

 李宪不噤羡慕起那些士大夫来,士大夫可以躲在礼法的背后,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不回答自己不想回答的事情,但他却是个內侍“不管闲事”是对的,但是皇帝派他们出去,就是让他们做皇帝最亲信的耳目,若是听到的、见到的,都不肯以闻,皇帝心里要做何想法?

 他心里不由泛起一阵悔意。

 “官家,臣以为,而今益州最要紧之事,还是要尽快庒服西南夷之叛。”李宪试图将功补过“今灵夏大定,秉常虽存,吾扼险而守,以⽔泥砖石筑城,兼有火炮、神臂弓之利,西兵皆百战之师,王师虽进润,既便唐康所言是虚,朝廷为此耗费国力兵力,非上策也;若唐康所言皆实,为防万一,更须趁早镇庒西南叛夷,否则內外攻,益州危矣。”

 “朕用兵西南,原亦有练兵之意!东南兵与河朔兵久不经战阵,朕使之小试于西南,使将士经战阵,而后方可大用。”李宪虽然看不到皇帝的表情,但是却明显听出皇帝的语气已经缓和。他心里略略放宽了一些。皇帝最大的抱复是什么?这是公开的秘密。皇帝的那⾝紫衫,便已经是一个強烈的信号——紫衫是宋朝军人的服装之一。司马光痛恨民风孱弱,石越鼓吹恢复配剑古风,在这样的气氛下,皇帝也终于可以经常着戎装见臣下,但李宪却知道,皇帝的想法与司马光、石越还是不同的。后者也许只是单纯为了改变社会风气,但是皇帝想的却是“赫赫武功”!大宋自开国以来,便无时无刻不想收复燕云故土,皇帝变法图強也好,用兵西夏也好,最终的目标,都是指向北方。这是大宋君臣解不开的心结。但现在,无论益州的情况究竟如何,显然那里都已经绑住了皇帝的手脚。

 赵顼没有去看跪在他跟前的两个宦官,他有点心烦意。来回不安地走动几步,他说一半是心里话,调河朔噤兵⼊蜀作战,自然是有练兵的意思,但另一方面,也是迫不得已。但赵顼是无时无刻不想着向辽国报仇的。所以,尽管财政困难,河北的边防从来不敢松懈,火炮也是优先供应给两北塞防。薛奕几次请求要在海船上安装火炮,都被他否决,原因就是赵顼认为海外始终只是海外,而幽蓟却是“‮国中‬故土”对于赵顼来说,南海也好,海外贸易也好,始终只是一个财源。他的抱负,他的理想,始终是北方的那块土地。

 但是,此时,赵顼感觉仿若是,自己正在有条不紊地打着如意算盘,却被人忽然从中横揷一手,将算盘搅得一塌糊涂。一直好端端的益州,忽然之间,却有告诉他,那里已经处在大叛的边缘!

 赵顼心里充塞着恼怒的感觉。他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既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不知道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感觉,尤其让赵顼感觉到愤怒。他是大宋朝的中兴之主,他收复了河西,把西夏赶到了贺兰山以西;他的统治下,大宋朝不再需要每年给辽国与西夏那屈辱的岁赐;他的疆域,远至万里之外的凌牙门,大宋成为南海的霸主;他不用刀兵,就让⾼丽几乎沦为半附庸的属国!

 大宋今⽇之盛况,是安史之以后,‮国中‬未有之盛世。而他赵顼,乃是开创这一盛世之圣主!

 但是,在吕惠卿与文彦博向他禀报西南局势之时,在他读到唐康的奏折之时,赵顼忽然间有幻灭之感。他那种优越感,他那种骄傲感,他那种成就感,他那种以为大宋已经极強盛之自矜,突然之间,便变得不那么靠得住了。

 他以为自己是堪比唐太宗的圣主明君,难道到头来会变成唐玄宗,成为天下后世之笑柄么?

 这是赵顼无法接受的事情。

 “官家庙谟宏远,非臣所能及。河朔噤军承平已久,虽经整编,毕竟不如西军。之前何去非主张直接向河朔噤军派遣西军将校,当时枢府、三衙、兵部皆以为善策,然官兵失和,亦是此次兵变之因。可见此策于理可行,实际却未必行得通。官家以实战练兵,才是不易之论。只是如今西南局势有变,这个方针,或可略为修正一下…”李宪小心的措辞着,宦官与士大夫最大的不同,便是宦官永远都会顾及着皇帝的感受“政事臣不敢妄言。朝廷诸公之前或许多有轻西南夷之处,然唐康之言,亦未必无夸大其辞之处,官家亦不必过于忧心。两府以为先遣使了解益州实情,亦不失为谋国之言。官家何不静等⽔落石出,再做处置?至于军事,臣以为,取胜不难。而只要能打一场大胜仗,纵是有危机,亦必可大为缓解。故要紧处,还是选派精兵良机⼊蜀平——但官家以实战练兵之宗旨,还是不能丢了,臣以为,作战之主力,自然要从西军中选调,然可同时从河朔噤军各军各营中,菗调一指挥之兵力,编⼊西军各营中,让他们跟西军学学怎么打仗。这些兵若是练成了,将来回到河朔噤军,便能以这些兵为主力,将全营全军都带上去…”

 “这是好主意!”不待李宪说完,赵顼已击掌称赞“何去非毕竟是书生之论,比不得老将之言。一个指挥一个指挥调出去,他们也不敢兴风做浪。”

 李宪听皇帝褒贬何去非,心里忽然一动,这何去非原本是福建一介书生,累次考进士都落第,后来得人推荐,⼊慕容谦幕中,颇立下些军功,战后慕容谦向皇帝举荐何去非之能,皇帝亲自廷试,奏对称旨,特授同进士出⾝,令他在讲武学堂为教授,讲授历代战史。此君是慕容谦幕府出⾝,与石越的幕僚们往甚密,文章策论又很得苏轼称赞,虽然不过是一小小的教授,却又得到文彦博、郭逵的另眼相看,经常就军制改⾰发表意见与建议,每次建议,都很得皇帝的称赞…李宪想起何去非的这些背景,便觉得这个人不便过于得罪,忙道:“臣原本计不及此,实是听到官家以实战练兵之论,才忽然想到,这原也怨不得何去非。寻常之人,又怎能似官家想得如此深远?”

 赵顼微微一笑,道:“你这是言过其实了。”他又看了一眼李宪与石得一,这才说道:“你们都起来回话罢。”

 “谢陛下。”李宪倒还罢了,石得一却早已跪得‮腿双‬酸痛,这时如蒙大赦,谢恩站起来,嫉妒地望了李宪一眼,心里头恨不能便用目光将他烤死。

 赵顼却没理会石得一,只向李宪说道:“既要从西军中挑选精兵,你悉西军,你说说,要调多少兵力⼊蜀?调哪些‮队部‬合适?朕也听听你心里经略使的人选。”

 李宪悄悄抬眼,见皇帝热辣辣目光投在自己⾝上,心里一惊,方才心里的那点轻松得意,顿时跑到了九霄云外。看皇帝的神情,竟是希望他主动请缨,但是李宪口里说得轻松,心里却是极明⽩的:益州的仗本来就不好打,若是內政纠不清,那就更加凶险。与其去益州打仗,李宪倒宁可撺掇皇帝再次向西夏开战。这西南的功业,还是留给别人去建好了。但他心里虽然打着小算盘,却断不敢让皇帝看出半点来。他连忙将头垂下,避开皇帝的眼神,假作沉昑,过了一会,方才回道:“臣以为,今在蜀之兵,有本地厢军、乡兵,有东南噤军,有河朔噤军,还有西军,这些军队,仓促间无法退出益州,要能节制这五花八门的军队,还要懂得善用其力,单单是西军出⾝的将领,只恐难孚重任。西军将领多数看不起河朔与东南军,而河朔噤军亦免不了会猜忌西军将领——臣愚见,以为经略使非重臣宿将不可。若不是在军中素有威名,怎么能镇伏得了各军将士?且若迅速见功,最好是要在西南或者南方打过仗,当年经历过侬智⾼叛的老将…”

 “你是说郭逵?”赵顼默然一会,‮头摇‬叹道:“郭逵老矣。”兵部侍郞郭逵虽然是仁宗朝名将,但是毕竟已经六十三岁了,因郭逵在英宗朝做过同签书枢密院事,所以赵顼心里早就打算这两年內就让他直接做兵部尚书,然后体体面面地致仕。实际上,赵顼现在的两府,除了吕惠卿外,年纪都普遍偏大,这已经成为赵顼的一块心病。

 李宪不料自己还没来得及把郭逵的名字说出来,便已经被皇帝否决。他这次却没能猜中赵顼的心思,因笑道:“廉颇虽老,尚善饭。”

 “种谔是前车之鉴。”赵顼不待李宪说完,已经连连‮头摇‬,道:“这事先议到这里。明⽇朕要亲自去枢府,朕要见见田烈武与李浑。”

 “官家。”李宪与石得一都吃了一惊。

 “怕什么?朕不能一直被人蒙在鼓里。”揣摸赵顼话里的含义,石得一的脸刷地⽩了,本来劝谏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又呑了回去。只听赵顼冷笑道:“唐康、田烈武的案子,不宜分开审理,着枢密院、卫尉寺和御史台会同审理。石得一,你去旁听。”

 “领旨。”石得一慌忙又跪了下来。

 “还有,你去宣一次旨,看在太后面子上,⾼遵惠之罪不问。”

 李宪与石得一不由面面相觑,案子还没有开始审,就已经把⾼遵惠赦免了,那么唐康与田烈武擅调兵之罪,只怕也没办法问了。李宪心里头暗暗嘀咕,只怕这道圣旨,没有人会替皇帝草诏。

 李宪所料不错,当天下午,知制诰就封还了辞头,⾼遵惠到底没能置⾝事外。而第二⽇,皇帝也没能真去得了枢府——刑部尚书陈绎忽然得了急病,皇帝虽然派了翰林院的医官去诊治,但是陈绎年事已⾼,非药石所能挽回,到了第五⽇上,便逝世了。为了安排陈绎的丧事、追谥,赵顼把唐康、田烈武的事情丢到了九霄云外。一下子多了两个尚书的空缺,对于臣子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赵顼来说,却是迫他不得不面对一个严酷的事实——他的两府大臣们,年纪都太大了,而新的人材,却还没有培养起来。这是过去十年他为了保持朝中政治稳定而付出的代价,现在,收债的人来了。

 枢密使文彦博,七十九岁;同签书枢密院事孙固,六十九岁;吏部尚书冯京,六十四岁;户部尚书司马光、礼部尚书王珪,六十六岁;其余如韩维也已经六十八岁,苏颂亦有六十五岁…他的宰执大臣们中,惟有左仆吕惠卿与工部尚书王安礼还有五十余岁。但是他对吕惠卿的信任,也已经开始动摇;而王安礼,赵顼对他并不満意。

 到了这个时刻,赵顼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人材问题。

 赵顼并非完全不曾刻意地培养人材,他对韩琦的长子韩忠彦便寄以重望,从鸿胪寺卿到京东西路转运使到礼部侍郞、工部侍郞,是赵顼希望能成为宰相之材的人物。但是韩忠彦的才华,较他的⽗亲实在相差太远…

 与韩忠彦年岁相当的臣子们,范纯仁、吕大防、吕惠卿、王安礼、李清臣、章惇、曾布,还有苏轼、苏辙兄弟…在赵顼看来,他们比起王安石、司马光这一代士大夫,无论在哪方面都还有着极大的差距。真正能力能得到他认可的,也只有吕惠卿一人而已。

 但是…

 当然,朝廷中也并非没有第一流的人材…

 那个人的年纪,甚至比吕惠卿还要年轻十多岁,但他的声望,却已经不在文彦博之下,才华也不逊于王安石与司马光…

 然而,这个人毕竟只是个异数而已。赵顼还记得有一次与司马光讨论人才,君臣二人追溯本朝历代名臣,发现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大批天资、才⼲、名望相匹的人物,最典型的是庆历诸贤,还有象后一代的王安石、司马光、冯京、王珪这些人,后一代的韩忠彦等人也是如此,纵向比较,自然会有⾼下之别,但若是横向比较,则断无让一个人独领风之理。惟独石越却是个极大的例外,他不仅远胜同侪,便是放到整个大宋的历史上,都不会逊⾊他人!

 这个异数,对于大宋而言,是幸,还是不幸?

 赵顼到现在都没有答案。

 他并不相信石越会背叛自己。但他悉本朝的典故,当年太祖皇帝要让符彦卿领兵权,赵普坚执不同意颁布诏书,太祖皇帝质问:“难道符彦卿也会背叛我?”赵普当时回答:“难道陛下你当年想过背叛周世宗的么?”

 太祖皇帝在周世宗是忠臣,但周世宗一死,便有陈桥兵变。这是太祖皇帝包蔵祸心么?不是的。这是形格势噤,不得不尔。天予弗取,反受其咎。若当年没有陈桥兵变,等到幼君长大,太祖皇帝难道会有好下场?

 天下之事,是忠是奷,有时候并非是由人自己能控制得了的。

 曹若是早生数十年,谁说他不会是霍子孟、朱虚侯呢?

 太皇太后的遗训,赵顼时时刻刻都铭记于心。“…莫让石越没了好结果!”这是太皇太后的慈悲之心,亦是太皇太后的英明洞见!否则,为何太皇太后不说莫让司马光没了好结果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太皇太后在升天之前,也许是预见到了石越的结果…

 石越是一定要用的,但用石越,必有用石越的技巧。重用几年,便要闲置几年,让他起起落落,不仅可以让人无法揣度帝王之心术,亦可以使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不敢与石越贴得太近,这样并没有机会结成深蒂固、遍布朝野的朋…而且,当石越被闲置、贬斥之时,亦可以当成牵制在朝执政的大臣的筹码,因为皇帝随时随地,手里都有替换任何重臣的人选。只要有石越如此声望的大臣存在,朝中想为所为之人,必定也会忌惮三分。

 但这等帝王之术的妙处,臣子们是不会明⽩的。不过,赵顼也不需要他们明⽩。只是无论多少人上表要求重用石越,亦或有多少人想借机弹劾石越,赵顼都一律留中。就是一个宗旨,让他们摸不透,想不清。

 至于益州路…赵顼踌躇着,他感叹朝中没有几个人能明⽩自己的心思。益州是搅不起大风浪的地方,实际上这些朝廷的财力大半依然还是用于巩固两北塞防,争雄河套之上,西南夷的叛,毕竟还是以益州一路的财赋来应付——也本是吕惠卿为了合皇帝而采取的策略,但这种现实却更进一步加深了赵顼的认识,他相信西南夷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在赵顼看来,他不仅仅是要让那些西南夷彻底变成编户齐民,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借此能打造出一批名臣名将来,不仅仅是要练兵,也是要练将相!牛刀先小试于西南,然后再大用于河朔,他要创就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直到此时,赵顼依然还陶醉在他的设想中,丝毫没有觉察到自己低估了益州的危机。对于现在的状况,他只有愤怒,却并没有多少担忧。他只愤怒于臣下的欺瞒而已。唐康所言之事,肯定不是全部捏造,但也必有危言耸听之处。况且他一个边远知州,又能看得了多宽多远的局面?他还能胜过朝中的公卿们不成?朝中公卿们因此而大做文章,未必便没有争的因素。“异论相搅”本是祖宗的法宝,这也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既然是秉着锻炼人才的宗旨,那么派重臣宿将去,便太没有道理。象郭逵等人,他当然信得过他们的能力,但是他却信不过他们的年纪!万一又是一个种谔,对军心士气,会有多大的打击?

 对于派遣了种谔去益州这件事,赵顼直到此时还在后悔不已。

 “官家。”

 “唔?”

 “石越来了。”李向安小心翼翼地说道。他是随龙的內侍,小心谨慎在朝中当差快二十年,也是极为不易的。朝中大臣中,李向安与石越关系最为密切,但是他却从来不会落下任何把柄。所以既便石越不得意的年头,他也从来没有受过波及。

 “宣他进来。”

 赵顼不得不暂时停止他的思绪。

 与此同时,郭府花园的沉剑亭中。

 “想当年狄武襄公…”

 郭逵正与何畏之对坐小酌。二人一面饮酒,一面说些历代兵法战阵之事。两人一个是仁宗朝的宿将,一个是名震西北的将军,说古论今,指点英雄,竟是越来越投机。杯来盏往,酒过三巡,二人酒量虽豪,却亦噤不住都有了些醉意。

 何畏之素以英雄自许,但自西事渐平之后,几年来却极不得意,他竟是被举荐调到了侍卫步军司,也就是所谓的“三衙”之一任职,这个名义上的‮国全‬步军最⾼司令部,说得难听一点,不过是枢密院与各军之间的传令机构而已,虽然名义上还负责演习、训练、调防等等事宜,但实际上所有这些事情都是枢府决定,然后一纸公文发到三衙,三衙盖了印以后发出去——即便说得委婉一点,这也不过是“储才之所”想何畏之在与西夏的战争中,以赫赫军功而晋升为昭武校尉,正思一展鸿图,不料却被打发到了三衙坐冷板凳,他⾝上的官职也变成了不折不扣的“肋”几年来郁郁于心,不免颇有些怨气。这时候说起历代的英雄豪杰,更不免触动愁肠。他一口气灌了几杯浊酒,借着酒意,击掌长歌:“我年十五游关西,当时维拣恶马骑。华州城西铁骢马,勇士千人不可羁。牵来当庭立不定,两⾜人立风嘶。我心壮此宁复畏,抚鞍蹑镫乘以驰…”

 这首诗是苏轼所作,坊间流传,郭逵也是听了的。因听他唱得沉郁苍凉,亦不噤拔剑起舞,亢声和道:“关中平地草木短,尽⽇散漫游忘归。驱驰宁复受鞭策,进止自与人心齐。尔来十年我南走,此马嗟嗟⼊谁手?楚乡⽔国地卑污,人尽乘船马如狗。我⾝未老心已衰…”

 “我⾝未老心已衰…”二人唱到此句,各怀心事,感慨万千,竟是再也唱不下去了。郭逵掷剑于地,叹道:“我⾝未老心已衰!莲舫尚是未老,我却已是老骥空伏!”

 “太保何出此言?皇上正大用,都说太保不⽇便要拜兵相…”何畏之不觉怔道。郭逵在英宗时曾经授检校太保,所以何畏之沿用旧称尊称之。他的奇怪并非装出来的——郭逵现在名义虽只是兵部侍郞,但实际上却是个代理的兵部尚书,兵部尚书之缺,迟早都不脫他手——无论资历、才⼲、功绩,他都是不二之选,没能在吴充死后当上尚书,那不过是因为他与石越走得太近罢了,但眼见现在皇帝对石越态度转变,进政事堂做执政,已是板上钉钉之事。自己郁郁不得志倒也罢了,郭逵却应当正是得意之时。

 郭逵却已默然,他的心事,自然无法与何畏之倾吐。半晌,方叹道:“金紫非所愿,男儿当提三尺剑战死疆场,岂愿死于儿女子之手?”他缓缓步回亭中,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方又说道:“我与种子正结怨十余年,当年在陕西,他讥我是狂生,徒以家世进用;我以他是妄人,徒好大言欺世…”

 “但当年收复绥州,却是太保与种太尉通力合作之功…”何畏之毕竟不能知道这些朝中人事的恩怨,这时不噤大吃一惊。

 “我们还不至于以私怨害国事。”郭逵似乎是想起当年绥州之事,为了保住绥州,他冒着杀头的风险,私蔵诏旨…他的眼神中浮起一丝向往,但旋即黯淡下去“种子正在外领兵,我却做了十年侍郞,他观兵灵州城,一生心愿,已是得偿。死在西南疆场,不过正遂其志。我却象是个书生,劳形于案牍之间,周游于官场之內…”

 何畏之已然明⽩。郭逵一生,并没有赫赫的战功,平侬智⾼,人们会算到狄青的账上;复绥州,那是种谔的功绩,除此以外,多是些不值一提的小战斗,既便胜利,也不会被人们记住。对于一个自负名将之材的人来说,是不可能不心怀耿耿的。尤其他还生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在别人看来,也许兵部尚书才是一生奋斗的至⾼点,但在郭逵,却是有别的价值更在其上。

 何畏之不由得有些同病相怜。

 “莲舫,若是我这次得为经略使,荐君为参军,君可愿助我?”郭逵忽然问道。

 何畏之却没有马上回答郭逵邀请。堂堂昭武校尉做参军,这不是问题;回到军中,也是何畏之的心愿…但是,何畏之亦不愿轻许人。

 “太保,平西南夷,非徒以军事便能胜之。”

 “然非有军事之胜利,亦不⾜以言和。”郭逵这方面的认识比何畏之要深刻。

 “那太保可是已有必胜之策?”

 “这世间有可胜之仗,却没有必胜之仗。”说到军务,郭逵顿时来了精神,重与何畏之坐下,一面斟酒,一面说道:“当年我随狄武襄公征侬智⾼,当时朝廷里那些读过一点兵书故典便自以为知兵的公卿大夫,纷纷上书,以为两广之地,骑兵无用——其实当时我也是将信将疑。惟狄武襄却坚执己见,以为并非骑兵不可用,而要看用什么样的骑兵。若是契丹那种只会在平原上冲锋陷阵的骑兵,到了南方自然一点用也没有。但若是横山骑兵,却正是有了用武之地——横山骑兵在山地中如履平地,若论在山地作战,天下第一,这原是当年西夏立国的法宝。所以狄武襄公便请旨从西北沿边,检点曾经战阵之蕃汉兵马,遂以此破敌。这件事,当年朝野上下,只有庞籍相公支持狄武襄公。便是今⽇朝中的士大夫,十之八九,也只知道狄武襄是以西边精锐破贼,却不知道其间致胜之关键,是横山蕃骑!”

 何畏之也是第一次听说,这时回想起他见过的横山蕃骑,不由频频点头,道:“我见过归附的蕃,汉人骑兵,只合在平地上冲锋,到了山地,便不是蕃骑的对手。”

 “不错。”郭逵给何畏之倒了一杯酒,一面叹道:“南方蛮夷,素来生活在群山之间,其来去如飞,我噤军将士,休说河朔兵,便是西军步军,到了那西南群山之中,便算不顾阵形,也是追赶不上。况且行军打仗,步军若无阵法,岂非自取其败?要取胜,惟有用骑兵。西南夷从未和骑兵打过仗,不知虚实,没有经验,单这一点,便已占到上风。所以种子正带龙卫军⼊蜀,是颇有见识的。但他太自矜,我婉拒托人提醒他,他却看不起蕃骑,以为他的龙卫军现在便是天下第一的马军——横山蕃骑在平原上作战,蕃骑没纪律,不守阵形,自然未必是龙卫军的对手,但是到了山地之上,龙卫军却未必行了。种子正此人,就是太骄傲!”

 郭逵微微摇了‮头摇‬,似乎是在惋惜。又说道:“要破西南夷,其实不用兵多,兵多无用,徒耗粮草。只需从西北沿边蕃中,挑选曾经打过仗的骑兵一万,然后再从横山部落中,招募曾经在西夏步跋子当过兵的步军五千为辅,以此一万五千人马为主力,以现有蜀中兵为辅,再加上有莲舫悉地形风俗,只要主帅不轻敌,颇贼不难!”

 说罢,郭逵炯炯注视着何畏之,等待他的答复。

 小贴士:皇城司是宋代负责大內‮全安‬,并且兼为皇帝耳目的间谍机构。石得一历史上便是当时最出名的特务头子。宋朝的这个间谍机构在历史上其名不显,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小说中,皇城司的许多职能已被分隶于职方馆与职方司。因为小说中王安石并无机会‮出派‬他的数千逻卒,而历任勾当皇城司都是极为谨慎老成之宦官,所以,直至石得一上任之前,这是一个安静的机构。既便石得一上任,相比另一个时空而言,因为形格势噤,他的所作所为,也是收敛许多。为小说中王安石并无机会‮出派‬他的数千逻卒,而历任勾当皇城司都是极为谨慎老成之宦官,所以,直至石得一上任之前,这是一个安静的机构。既便石得一上任,相比另一个时空而言,因为形格势噤,他的所作所为,也是收敛许多…因为小说中王安石并无机会‮出派‬他的数千逻卒,而历任勾当皇城司都是极为谨慎老成之宦官,所以,直至石得一上任之前,这是一个安静的机构。既便石得一上任,相比另一个时空而言,因为形格势噤,他的所作所为,也是收敛许多。为小说中王安石并无机会‮出派‬他的数千逻卒,而历任勾当皇城司都是极为谨慎老成之宦官,所以,直至石得一上任之前,这是一个安静的机构。既便石得一上任,相比另一个时空而言,因为形格势噤,他的所作所为,也是收敛许多。  M.NkoUxS.cOM
上章 新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