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宋 下章
第十四节
  "石帅。"仁多保忠想了一阵,终是拒绝了眼前的惑,但却在言语中留了几分余地。"主君蒙难,为人臣者何忍弃之?愿石帅全我仁多家君臣之义。朝廷与石帅之恩德,臣等铭记于心,不敢或忘。若破贼之后,主君愿举国內附,则臣家自当为朝廷之忠臣。"到了这时节,石越已经很清楚地知道仁多澣的底线了。仁多保忠面对这么大惑亦不肯松口,毫无疑问,是受有严令。在大势未明之前,仁多澣是一定要保持着夏臣的名份的。这方面仁多澣不肯让步,那么仁多澣本部人众在战争中的地位,才是将来谈判的重点。总之,石越是绝不能容许仁多澣这样一个危险的因子留在宋军⾝边的。

 尽可能的消耗仁多澣的兵力,分化、拉拢他的部将——石越不经意的又将目光扫过慕泽,"职方司收买慕泽,不是难事。他不是有个族中兄弟在职方司效力么?"石越在心里打过种种念头。除此之外,再设法安揷军队加以防范,应当不是问题…但这些,都不是现在要做的事情。

 虽然已经承认退让,但是石越在口头上暂时却不肯松口,"仁多将军不妨再考虑一下。朝廷恩典,绝不轻下于人。"石越缓缓说道,"本帅先看看文将军的伤势…""多谢石帅。"仁多保忠谢道,他与慕泽都有几分惊异。宋人对文焕的仇视,仁多保忠与慕泽是可以理解的,但石越如此作态关心文焕的伤势,在二人看来,无疑是一种政治姿态——这分明显示着宋朝决心笼络所有西夏的将领,对过往的所作所为,既往不咎。对此,仁多保忠倒也罢了,慕泽却几乎按捺不住心中的沸腾。

 "石帅这边请。文郞君一直昏不醒。大夫说,若能熬过今夜,便不会有事。否则…"仁多保忠引着石越往一间房间走去。他与文焕毕竟有几分情谊,且文焕在西夏所娶之,正是仁多族的,二人又是亲戚,说起文焕的伤势,仍然忍不住担心。而慕泽却有几分兔死狐悲的伤感。

 "仁多将军尽可放心,本帅必定会严惩凶手。"石越用愤怒掩饰着自己的伤感。

 热,四周全是滚烫,仿佛有烈焰烧灸着自己的⾝体,直达自己的內心。他觉得自己如处洪炉之中,正被炭火煅烧着。

 他在无边的痛楚海洋中漂浮,黑暗笼罩着一切,他却觅不到可以依恃的稻草浮木。

 神思既恍惚,却又清醒。人生中无数的片段纠葛,似乎在这一刻纷至沓来,争先恐后的在他眼中浮现。

 啊,那是何处,如荫绿盖,无边翠障,道上青草延绵,嫰绿可喜,那绿忽似一股清泉流过他的心,让他在焦热中感到一阵沁人的凉意,那,哪是那儿?他竭力的思索着,这地方是如此的悉,本应该是刻在他心底深处的呀,可为何,为何竟想不起来,那是那里?

 几个青年正在那里飞驰,谈笑风生,意气方雄,他们正纵马追逐着一只牙獐。其中一个⽩袍青年猛一夹马,竟比众人快出一箭之距,便在这毫不间歇的一鹿,那英气的⽩袍青年迅速菗箭搭弓——见弓如満月,箭似流星,牙獐应声倒地。青年们顿时发出呼。洁⽩的羽箭,直刺⼊牙獐的脑內,这可怜的小兽还不及挣扎,便即毙命。

 "好箭法!好彩头!好状元!"有人⾼声称赞着。

 他的头突然剧烈的痛了起来,"状元,状元…"那个声音也似利箭般,刺⼊了他头颅。

 "侥幸!"他听到一个自己无比悉的声音,按捺着喜悦,故做谦逊的说道,他忽然觉得自己突然进⼊了那声音的內心:"这本就是十拿九稳的一箭。""文兄!"又一个他所悉的声音道:"你今后有何打算?"他猛然间辨出,那个声音的主人,是薛奕!薛奕!

 那个他无比悉的声音,慷慨的,昂的⾼声道:"我们这些武人,无非是为‮家国‬战死沙场。若有一天,能观兵灵夏,克复燕云,纵死无憾。""好个文焕!"文焕…文焕是谁?他的头又刺疼起来,这个名字,是如此悉,却如空中的飞羽一样无法抓住。众人也齐声喝起彩来,"壮哉斯言!壮哉状元!""果真能观兵灵夏,克复燕云,平生更有何憾?!""是么?"薛奕的表情是那么地不可捉摸,"可是我却想替朝廷去控制那无尽的大海。石山长说,‮家国‬未来之财富,必来自于海洋。""海?"众人轰然笑起来,"薛世显,真是福建子!无怪都说南人乘船北人骑马!""世显,人说海上风⾼浪险,只怕不那么好相予的。控制大海,谈何容易?"也有人好意的相劝。

 "世间无薛奕不能为之事!"那个男子,真是骄傲啊。但是我却打败了他,我才是武状元…我?我是谁?

 还是那个无比悉的声音,"我相信你。我们都会名留青史!不让卫霍专美于前,我们定有机会建立超越李卫公的功勋!""我们会的!"两只手掌,在空中击出清脆的响声。

 他静静的听着他们⾼谈阔论,觉得自己⾝处其中,却又无比的遥远,他听到众人齐声的喝彩:"壮哉斯言,壮哉状元…"不知为了什么,心突然间绞痛起来。

 绿荫与清泉在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更加刺骨的灼热。"啊,啊,"他不噤呻昑起来,"嫡⺟,嫡⺟…""阿焕,阿焕!"一个温柔的声音回应道。

 "啊,娘娘,娘娘,"听到这声呼唤,那些灼热与痛苦似乎又在瞬间『九月‮坛论‬bbs。spt5)远离了他,他惊喜的叫着,看着⺟亲从小径上缓缓行来,脸上带着温柔的微笑,但那柔情目光却没有落在他的⾝上,她正全心全意的看着一个正在摆弄小竹弓的童子。"阿焕,今天的诗记了么?"那个被唤做阿焕的童子头也不抬,一边玩弄着竹弓,一边回答:"记了!""背给娘娘听好不好?""黑云庒城城摧,甲光向⽇金鳞开。角声満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金台上意,提携⽟龙为君死。"阿焕一边背,一边站了起来,走了几步,忽然叉起了,看着远方,稚气的脸上竟是一片豪迈。

 "阿焕背得真好,但阿焕知道诗里的意思吗?""当然知道,这是李贺为平定藩镇之所写的诗,诗里说,为了要报效象⻩金台一样珍重的君恩,为了消平藩镇之,宁愿手提着宝剑为官家战死!"阿焕昂然的抬着头,忽然⾼声叫道:"娘娘,以后我也要平定藩镇之,成为统兵十万的太尉!"⺟亲宽慰疼爱的笑了,他看着那美丽温柔的女子亲爱的抚着那童子的头,低声的称赞着,忽然间觉得说不出的安慰快乐,但不过一瞬,⺟亲温柔亲切的⾝影突然消失了,一张俊朗的中年男子的脸,带着嘲讽的笑意,突兀的跳出来,揷在他的眼前。

 "我没有降敌!"他听到自己喃喃的说道,声音里只有他才听得出来的哭腔。

 "谁知道?谁能相信?"中年男子神情促狭,在他面前缓缓的踱着步,目光却炯炯的望着他,但里面没有一丝同情,全是得意。

 "我没有降敌!"他咬起牙,但不知为何,全⾝却松驰了下去,软弱无力的道:"我也不会降敌!""谁会相信?"中年男子残酷的反问,他抬起手,一叠报纸飞散开,铺満了空阔的房间,"你看看吧!"他冷酷的紧抿着,转⾝离去。

 "我没有降敌,我没有,"他喃喃的重复着,不知说了多少遍,最后口里吐出的,只是自己也不理解的没有意义的字眼,他俯下⾝子,撕掉了一张又一张报纸,仿佛这样做可以令一切不复存在,可是报纸铺天盖地,他不知撕了多少,也撕之不尽,甚至,一点也没有减少,最后,那些报纸上的黑⾊大字,竟一个个的跳出来,对他嘲讽地狰狞地大笑大叫:"文焕投敌,该死,该死!"他终于绝望了,他跪倒在地,不停的颤抖,最后蜷曲成一团,他的头深深的埋在他的膝里,可是这一切,无法躲避那些尖锐而冷酷的声音:"文焕投敌,文焕投敌!""文焕投敌!"那声音,似乎汇集了千人万人,似乎已经成为了声音的海洋,冲击着他早已痛苦不堪的心。那声音,带着百折不挠的信念,仿佛一定要将他催毁掉方才甘心。

 "我没有投敌!"他撕心裂肺的大叫,可是这声音,敌过不千人万人的声音海洋,转瞬就湮灭得他自己都听不见了。

 在这一刻,所有⾁体的痛苦都消失了,因为他陷⼊了更深的、绝望的深渊,在那里——无尽的黑暗令世间最大的痛苦都只能遁形。他在深渊里沉沦,心中只有最初那一片延绵的绿,他忽然间想起:那是汴京的郊外。那纵马豪语的人,是自己,那从小立志的,是自己,可为什么,一切会变成如今这样呢?

 他想起那一箭,那痛楚,那些报纸…

 在这一刻,他忽然觉得,他愿意在那绝望的深渊中继续沉沦,不再醒来…

 …

 石越默默地站在边,望着昏不醒的文焕,什么都没有说。

 "他若就这样死了,他不会甘心的。"仁多保忠沉声说道。

 石越没有应声,但他在心里也在说着:"你若这样死了,实是在太不值!"跟在石越⾝后的一个判司文书安慰着仁多保忠,"我们会尽全力的。文将军福大命大…"说到此处,他似乎是又想起了文焕不过是个叛臣,觉得自己的话有点不伦不类,立时闭嘴不语。

 石越回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道:"走吧。好好安排人照顾文将军。"说罢,又转⾝对仁多保忠道:"方才所说,还请将军三思。接下来的事情,将军可先与丰参议他们谈妥。""是。"仁多保忠欠⾝应道。

 ***汴京。

 亚欧‮陆大‬东部的心脏。

 掌握着人类最富庶的国度的皇帝,正在崇政殿召开一次相对秘密的御前会议。受诏参预此次会议的人数并不多,但是却都是大宋最具份量的大臣。

 "朝廷收⼊不可谓不多,但支出更为可观。"户部尚书司马光的声音平稳而严威,几乎让人只听他的声音便无法置疑他所说的话的权威,"熙宁八年,朝廷岁⼊折合缗钱共计六千九百八十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一贯七百四十三,结余二百万贯。熙宁九年,朝廷岁⼊折合缗钱共计七千二百万六千贯五百一十二,虽然朝廷收⼊增长,且厉行节俭,但是许出支出仍然继续增加,整编军队的花费加上几处灾情的额外支出,结余反而只有三百二十万贯。熙宁十年,朝廷岁⼊继续增加,折合缗钱达到七千四百二十一万六百二十贯九百三十四,但此年朝廷在陕西用兵,兼之数路再遭天灾,整编军队与军队换装速度加快,朝廷在熙宁十年的结余是净负二百万贯。熙宁十一年岁⼊与熙宁十年相当,然各路⽔旱灾情不断,兼以整编噤军之花费剧增,结余亦不过二百余万贯。熙宁十二年是财政收⼊最好的一年,岁⼊七千八百六十四万四千九百贯三百五十七,又无大灾害,节余达到六百万贯有余。但是,臣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这些收⼊,还包括了自熙宁十年八月以来至今,累计发行的钞六百五十万贯。"相当一部分人自动忽略了司马光其他的话,而是对熙宁十二年的财政状况感到欣鼓舞。虽然这也是大家早有耳闻的事情,但即便是这些⾝居⾼位,手握重权的人,除了吕惠卿等少数人外,也是第一次亲耳听到司马光证实。大宋有多少年没有这么好的光景了?

 "臣还想提请皇上与诸位大臣注意,因为连续大规模用兵,兼之不断发行钞,铜钱与钞大量流行于民间,今年京师的米价,官价已经达到石米一贯,市价更⾼。既便是去岁大的湖广与两浙路,米价亦已达到石米七百,几乎与仁宗对元昊用兵时的米价相当。朝廷熙宁十一年军费耗费之巨,亦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物价上涨。如若朝廷决意在西北大举用兵,便以十万之兵计,一兵当三夫转运,则至少当有四十万人有赖供食。而陕西之兵,便已不止十万,臣以为一旦有事,至少须计算六十万人之粮供给,便以人⽇食二升计算,一年之支,至少需四百二十余万石。陕西虽薄有军蓄,最多亦只能勉強以当一岁之供给。而战事一兴,则不可期之骤胜,⽇后军资,皆需由他路转运,路途遥远,耗费更多。西夏打上两年,朝廷至少要耗费一千万石以上的米——一旦如此,则物价沸腾绝不可避免。以此计算,伐灭夏国,以臣之见,朝廷至少要预备一千万贯的军费,并且要尽量希望战争在一年內结束,最多不能拖过两年。"司马光缓慢而又清晰地说出这些让人几乎无法反驳的数据。所有的人都明⽩司马光的潜台词:这场战争,一旦打起来,很可能会耗尽大宋的家底。如果能期以必胜,保证必能灭亡西夏,或者超过一千万贯的投⼊还有价值。但是战争是没有人可以打保票的,一旦失败,或者久战不定——特别后者,简直便是财政上的噩梦!

 "除此之外,"司马光加強了音调,"我们最好还要祈祷上天,这两年不要再闹出什么大灾大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汴京每岁要从东南六路运米六百万石,而陕西还需要数(九月‮坛论‬bbs。sept5。cm)百万石,每岁汴河能真正能运输的时间只有那几个月,汴河上的船只有限,运量亦受限制,能否同时保证陕西的军粮供应与汴京的粮食供应,这是极大的难题。而如何平抑淮浙一带的米价,更是大难题…臣愚钝,实不知伐夏之事,所得何⾜以偿所失?若将这一千万贯的军费,用于国內之建设,用之于学校,则可使上百万之孩童读书识字;用之于湖广开发,则朝廷不出数年,又得一大粮仓;用之于减税,则天下咸受此利!臣请陛下三思之。"司马光可谓言辞恳切。从为天下理财的角度来看,⾝为户部尚书的司马光,对与西夏的战争始终无法表示支持。在他与以他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士大夫看来,这种战争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不能给‮民人‬与社稷带来任何好处,是典型的忘本逐末的做法。相反,对于薛奕统率的海船⽔军在海外的扩张,司马光等许多大臣的态度却有了微妙的变化,相比大宋朝要向西部与北部扩张所要遇到的阻力与付出代价而言,此时宋朝海船⽔军在凌牙门以东的海域,轻轻松松就取得了庒倒的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谋求这种优势不仅不扰民,还能带来‮大巨‬的利益。海外贸易的税收已经超过‮国全‬总税收的百分之十,便是最有说服力的说辞。

 司马光已经隐约意识到,与其向西,向北,还不如向南,向南。

 大宋在西夏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民人‬就必须忍受物价飞涨的痛苦。一个如宋朝这样的文明‮家国‬,与其它‮家国‬打传统的‮陆大‬战争,至少在短期內,是绝不可能赢利的。打仗就是以财富换‮全安‬。但是宋朝的海船⽔军若要在凌牙门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灭国之战,莫说汴京,但是两浙、广州的粮价,都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输了动摇不了‮家国‬的本,赢了‮家国‬就能享受利益,或者这样的战争,更适合大宋。

 但是,标榜为汉、唐的继承者,代表着华夏的正朔,大宋的君臣们,绝大多数都不可能将自己的目光从西夏与辽国⾝上移开。更何况,这两个‮家国‬的存在,还代表着边境的威胁与不‮全安‬。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太祖皇帝的名言,大宋几乎是家喻户晓。忍气呑声这么久,好不容易有一个彻底扭转乾坤,一洗聇辱的时候,岂能轻易放弃?!

 赵顼是为什么要变法图強?!

 在皇帝赵顼的心中,还有更深的隐痛——这个伤疤尽管整个大宋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也从来没有人敢提起,但直到雪聇的那一天,它永远是宋朝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君主最耿耿于怀的聇辱。

 大宋的太宗皇帝,是在与辽军的战斗中受伤,疽发崩驾的!

 图契丹,当先灭西夏。

 赵顼的决心不可动摇。祖宗的聇辱,必须用胜利来洗雪。

 "卿不必多言。便是砸锅卖铁,朕亦要打赢这一仗!"皇帝如此向他最重要的臣子们如此宣布着,"汉唐故土,绝不能久染膻腥!""陛下英明!"崇政殿中,所有的臣子都拜了下去,⾼声附和着皇帝的豪情壮志。只有司马光屹然不动,目光平静从容地望着皇帝。

 赵顼亦不以为意。他早已习惯他这些臣子的脾气。平心而论,赵顼称得上是史上少有的能优容大臣的君主。他将目光转向他的枢密使与枢密副使们。

 文彦博微微躬了下⾝子,沉声道:"陛下,枢密会议商议的结果,臣等已具表上呈。""朕已读过。"赵顼点点头,由年⾼德勋的军中宿将、元老们组成的枢密会议,是一个没有决定权的参谋机构,专门就军事方面的问题讨论,提出建议供皇帝参考决策。枢密会议对于伐夏有种种意见,但有一点却是统一的: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但是⾝为枢密使的文彦博,在伐夏的问题上,內心却有点矛盾。他非常懂军事,但却并不是一个武人,而是一个名臣。所以,一方面,他有着与司马光同样的担忧,担心无法速战速决,久拖不下,使‮家国‬陷⼊泥潭;另一方面,曾经久历西事的文彦博,与枢密会议的那些元老宿将们一样,亦无法放弃这样的天赐良机。

 这样的机会,一百年间也只会有这么一次。

 况且,文彦博也明⽩,宋军是有很大可能打赢这一仗的。宋朝为了这场战争,准备了许久了。熙宁十一年以来,陕西路通过种种手段陆续储存了四百多万石粮食,导致司马光所说的熙宁十二年两浙、湖广米价居⾼不下的原因,这亦是其中之一。这四百多石军粮,可供十余万军队,数十万丁夫半年至十个月之用。只要前期军粮有充⾜的保证,以宋军现在的战斗力,再加上其他方面的种种准备,战争就大有希望。

 仿佛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文彦博继续说道:"陛下已决心一战,抵定西北。臣等不敢不切实言之。以军费而论,臣以为一千万贯的开销是决然不够的。虽然大军在外,利在速战,但若期以一年必胜,只怕不切实际。臣以为,朝廷至少需要有打上两年的准备。除与西夏外,对契丹亦不可不防,开封⻩河以北地区的堡寨,不能停工,与辽国接壤地区,尚须继续修葺城池,保持警戒,以防有不测之变。噤军之未整编‮队部‬,亦当‮速加‬整编——在西夏作战的军队,未必不需要援军。此外,每次胜利之后的犒赏费用,亦不能省。朝廷不能奢望着前线的将士们节省着打仗。"无论如何,文彦博都必须先将困难指出来,做鸵鸟是打不赢战争。

 "此外,至熙宁十二年为止,朝廷在延绥行营有步军四万二千、马军一万八百;环庆行营步军一万五千、马军九千;秦凤行营步军三万九千、马军一万二千六百;熙河行营步军一万二千、马军一千八百;长安以陕西內地驻军步军二万四千、马军三千六百。全部噤军合计步军十三万二千、马军三万七千八百。这还没有计算陕西路的厢军、蕃兵、沿边弓箭手的数量。西夏虽经屡败,兼之內,但控弦之士,附翼于梁氏者,亦不下二十万,其余各种势力,更不可不防。朝廷期以必胜,不能仅以西军之众伐灭人国。枢密院以为,河东路之飞武军第三军、飞骑军亦当参预伐夏之役。而自殿前司诸军中,当调遣拱圣军、骁骑军、宣武第一军、第二军、铁林军为助。再遣使招董毡助战,如此,方能保持对西夏之绝对优势。故此,在计算军费的时候,臣以为宁可⾼估一点。"文彦博将兵力配置向众人一底,司马光的脸⾊变得更难看了。一千万贯!他实在是远远低估了这个数字。这样规模的战争,一千万贯能支持一年之用,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但是若能平定西夏,这笔开销是值得的。"吕惠卿看了一眼皇帝的脸⾊,揷道:"朝廷养兵之费,每岁至少在五千万贯,多则六千万贯。其中大半耗费在陕西。若能平定西夏,则朝廷无复西顾之忧,大力裁兵,归兵为农,单一岁所节省之军费,便不止一两千万贯。此乃万世之功业。臣以为为大臣者,当目及长远,不可锱铢必较。""吕相公说得轻易。"司马光读出了吕惠卿话中的讽刺,立即反相讥,"休说战无必胜之事。便有必胜,治理西夏的开支,又岂能少了?无大军威慑,只怕军队前脚方走,立时便有变。在西夏驻军,转运之费,未必下于战争之费。要使群羌心服,谈何容易?只恐我大宋更无裁军之⽇。"他又转向皇帝,亢声说道:"陛下,臣不敏,亦知圣主当修德以徕远人。设使大宋政治清明、百姓富⾜、国強兵练,夏国与契丹又何敢犯境?纵有扰边,我击破不难。何必如此耗费本,大兴兵戈,使天下之民,未见其利,先受其害?为子孙除害,立万世之功,此汉武之托辞,前汉衰败之由也。臣不才,待罪侍奉三朝,不敢不冒死直谏:真正的圣主,不是那些开疆拓土、耀武扬威之主,而是能让天下百姓丰⾐⾜食,使外敌不敢冒犯之主。愿陛下三思之。"⾝为户部尚书,皇帝与整个朝廷暗中对于伐夏的决心与所做的准备,司马光是非常清楚的。虽然明知道无法阻止整件事情的发生,但是他始终认为自己已当尽到自己的责任。为这个庞大的‮家国‬管理了几年的财政之后,司马光对自己的一些观念更加坚持,而另一些观念,却也同时发生也不易觉察的改变。他更加坚信,灵武、燕云,不应当成为宋朝的历史包袱,汉唐有汉唐的特征,但是大宋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他全力支持军队的改⾰,一只更有战斗力的军队,可以保障大宋的‮全安‬。但是,若有希望谋求与西夏、契丹的和平相处,便没有必要选择战争——毕竟,现在宋朝对西夏与契丹,都不必支付那聇辱的"岁赐"了。他致力追求的大宋,是一个‮府政‬能力行节俭,‮民人‬能丰⾐⾜食、享受教化的‮家国‬。这样的‮家国‬,才是司马光理想中,不逊于三代之治的社会;这样的‮家国‬,只会让远方的蛮夷们羡慕向往,而绝不敢轻易‮犯侵‬,纵然受到‮犯侵‬,大宋也有能力给予有力的回击。冒着财政破产的危险,打一场必要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战争,⾝为‮国中‬历史上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之一,司马光更相信朝廷是被历史蒙住了双眼。

 司马光也并不是一个完全回避的战争的书呆子。他的观念也在微妙的发生着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转变。他其实并不是回避战争,而是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战争必须划算,主动发动的战争,它的风险要尽可能的可以控制。对于向南方、向海洋的扩张,司马光由最开始的疑虑,已经渐渐转变成默默地支持。⾝为户部尚书,他比旁人更敏锐地觉察到了海洋战争与‮陆大‬战争的区别。

 但在这一点上,以整个大宋而论,司马光是孤独的。

 皇帝的脸⾊变得霾起来。

 吕惠卿有几分不屑地瞄了司马光一眼,"迂腐!"他在心里暗骂了一声,然后朗声说道:"战争之胜负,陛下可问诸文枢使与吴兵部;微臣所敢保证者,是朝廷定可以筹集军费,以供前线之需。""卿有何良策?"赵顼喜动颜⾊。众人尽皆侧目。只有司马光微微哼了一声。

 "朝廷今⽇之积蓄,⾜以支半年至一年之用。以今岁、明岁之岁⼊结余,再适当增发钞,民不用加赋,而军费自⾜。"吕惠卿自信的说道。

 "再增发钞?!"冯京几乎被唬了一跳,"陛下,钞无本,不得印发!否则后患无穷。""百姓焉知有本无本?"吕惠卿反问道,"只要朝廷继续允许以税,钞与铜钱何异?战胜之后,以一年节省之军费,⾜以补上。"冯京顿时无辞以对。

 司马光心里明明知吕惠卿说的是歪理,但是亦苦于无辞反驳。犹豫了一下,终于决定不要自取其辱。虽然知道滥发钞的祸害——这是有过一些先例的,但是司马光亦意识不到这样做究竟会有多严重的后果。

 文彦博只是怔了一下,与吴充对视了一眼。他们二人都绝非不懂民生财政的武人,亦知道增发钞,实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是这至少要好过"因粮于敌"的夸夸其谈。大不了,废掉钞便是,这样的先例亦并非没有。虽然不是善政,但亦算是一时权宜之计。如吕惠卿所言,若能隐瞒过去,亦未必不可能呢。

 赵顼亦赞道:"只要处分得当,亦是奇谋。""陛下,故臣以为,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如何用兵,以何人为帅?"吕惠卿顺着皇帝的话说道,"只要能打赢,这些代价值得付出,困难亦可克服。但若不能称心如意,后果不堪设想。选将用兵,实是至关重要。"吕惠卿抛出这个议题,所有人顿时都怔住了。计算军费开支,需要调拨之军队与役夫若⼲,如何用兵,何人负责粮草,何人负责转运,如何应对辽国…这等等事宜,的确是大家预料当中都要讨论的问题。

 但是,"选帅",却绝非是预定议题的內容之一。

 虽然吕惠卿将选帅用兵绑在一起抛出来,但是在场之人,谁听不懂背后的含义?汴京流传的流言,立时浮上所有人的脑海——听说有不少大臣上疏,反对石越担任伐夏的主帅,却全都被皇帝庒了下来。

 崇政殿中沉默得有点尴尬。

 这种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吕惠卿一向惯于揣摸上意,他说出这番话来,有多大程度上是出于皇帝的授意?但若是皇帝的意思。为什么传说中那些奏疏皇帝要将它们庒下来?亦或者,这个流言的本⾝,便是一种小手段?

 没有理清楚头绪之前,是不会有人轻率表态的。

 不止一个人眼热伐夏军统帅的位置,但是,谁能比石越更有竞争力?

 "伐夏之役,调动大军近二十万。其实不乏军中宿将、几朝勋臣。臣为国计,以为以石越为帅,未必能节制得了这些人。尤其是殿前司诸军,其统军之将,几乎个个都历事三朝,战功卓著,只恐內心不服。将帅不和,素是兵家大忌。故臣以为,朝廷当另遣元老重臣坐镇节制,以石越在陕西度支粮草便可。石越此人,臣素所深知,其为人谦退,有君子之风,亦不须忧其争功贪名,有二重臣和衷共济,何事不成?!"吕惠卿侃侃而论,他说的,绝不是什么好的理由,但却是十佳的借口。

 "吕相公何不直说,以何人为帅更佳?"司马光语带讥讽地说道。朝中有名望的重臣,文彦博⾝为枢使,王韶卧病在,眼见寿年便到,要找个有⾜够份量的人去与石越"和衷共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注一:薛奕在小说中,本字"子华",这是阿越一直查不到他的字,而自己合他名之意取的。但今次无意中在薛奕故里莆田的网站中,查到他字"世显"。虽不知原始史料出自何处,姑从之。

 注二:计算宋人口粮,一般以⽇食二升为准。阿越按,汉代丁男兵士⽇升六升至八升,东晋前期兵食七升,汉代一升为二百克,东晋一升为二百六十四克,则一般丁男兵士每⽇之口粮,当合约一千六百克左右为宜。宋代一升为七百五十九点六克,则正好约合二升。  M.NkOUxS.com
上章 新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