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宋 下章
第八集 肆伐西夏 第08节
  第八节

 次⽇清晨。

 风和⽇丽。

 琼林苑。

 号称“千重翠木开珍囿,百尺朱楼庒宝津”的琼林苑,是汴京四大园林之一,位于顺天门外道南,俗称“西青城”是所有皇家园林中最让宋朝的士大夫感到亲切的所在。因为他们进士及第之后,宋廷都会在此处大宴进士,称为“琼林宴”对于宋朝的读书人而言,这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因此琼林苑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总是十分美好。此时未及三月,与琼林苑隔道相望的金明池尚未开放,士庶百姓依然不得⼊內,但是在琼林苑与金明池之间的大道上,却是车马盈道,挤満了翘首以待的东京市民。而在琼林苑內,新裁的丛丛绿叶之下,汴京的文武百官,也早已聚齐,一面谈笑,一面等待着石越的到来。

 吕惠卿⾝着紫袍⽟带,头顶梁冠,正笑眯眯地与冯京、吴充、王珪等人闲聊着。朝中诸大臣中,司马光早已告了病假,拒不参加这次礼制所无的郊。此外还有十余位素以方直著称的大臣、谏官、御史也一齐称病,因此都没有出现在琼林苑。范纯仁虽然到场,却是一直默默站在不显眼的地方,既不发一言,脸上也不曾露出过一丝笑容,而是用若有所思的表情望着一片树叶发呆。似他这般的大臣,竟也有十几位之多。

 枢密使文彦博则与兵部侍郞郭逵另立一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吕惠卿一面说着话,一面假装不经意的观察着众人的神态,脸上的笑容似乎是粘上去的一般,永远是不变的得体与温和。

 安惇远远的望了吕惠卿一眼,二人目光相,随即分开,各自露出会心的笑容。安惇不由愉快地想起前一⽇和吕惠卿的对话:“相公以为石越是当来,或是不来?”

 “某不知。”

 “郊之事,石越上表推辞了三次,虽然皇上没有答应,然石越连洛城都不曾进,其不赴琼林苑,亦未必不可能。”

 “朝中文武齐聚琼林苑相,若石越来,固然是他得意忘形,不知韬晦;其不来,亦是他矫造作,不知谦退。其来与不来,又有甚要紧?”

 安惇不觉笑了起来。

 忽然,琼林苑外传来一阵呼之声。安惇心中一动,暗道一声:“来了。”果然,便听有人⾼声叫道:“来了。”众人都循声望了过去,等了一会,果见石越在幕僚、扈从的簇拥之下,向苑中走来。吕惠卿见着石越,忙快步上前去,远远就⾼声笑道:“子明为‮家国‬朝廷立此不世之奇功,某奉旨,率文武百官,在此接子明回京。国朝立国以来,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真真叫人羡煞。”一⼲文武‮员官‬也连忙随着吕惠卿、文彦博上前去。

 “陛下如此厚待臣子,臣本无功,实惶恐。”石越向皇宮所在方向叩拜了,方才起⾝,向吕惠卿、文彦博及众大臣见礼。

 吕惠卿回了礼,笑道:“一别两年,子明更见沉稳。”

 “相公却是风采依旧。”

 二人话中各含机锋,却执手大笑,倒似亲如家人一般。

 “那⽇接到陕西捷报,才知道子明之才,真深不可测者。笑谈之中,可以破数十万兵…”

 “越一介书生,又有何能?不过是陛下洪福齐天,将士英勇善战而已。越不过坐享其成者。”

 “天下事岂有偶然?子明何必过谦。”

 “相公有所不知。非越推功,此番破贼,实是全赖将士善战。若无狄咏守环州,吾已为贼所擒;若非种古断指破贼,绥德岂有大胜?至于谋划方略,其初便多赖刘舜卿。其余如种谔、种谊、姚兕诸将,皆可谓有大功于国者。”

 郭逵在旁见吕惠卿一意称赞石越之功,而石越却一意推功于下,不待多言,已知其意。当下故意替石越岔开话题,笑道:“然则公以为此番缘边诸将,何人功绩最著?”他品秩低于石越,自是不能直呼其名,而须尊称为“公”

 石越注视郭逵,点头示意,沉声道:“功绩大小,有司自有评断。此枢府、兵部、三衙之责,越不敢置喙。然若以将品而论,越以为是在环州殉国的狄郞为第一。狄郞之事,堪称大宋武人之典范。”

 此时狄咏事迹,京师尚无人知晓。众人见石越如此抬⾼狄咏,便颇有人不服气。但狄咏毕竟是殉国之忠臣,近来又风闻皇帝颇有怜惜之意,众人心里不服,却也没有人敢在嘴里说出来。

 石越顾视众人颜⾊,已知其心。他已经了解到狄咏的事迹,颇为感动,本就有心要大加宣扬一番,此时又想起李丁文之前和自己说过的话:“闭门谢客甚至自污,示人以昏庸,韬晦之下策也。其上策,是使人较己更受睹目。譬如烛火,使烛火之光明不显,其下策,是以布蒙之,而略有不慎,则烛火竟为布所灭;而其上策,则是置于太之旁,太之光远甚至烛光,则烛光虽大,而人必不以为意…”石越心中一动,已是拿定主意,当下又说道:“将有五德,狄郞可谓五德俱备者…”于是滔滔不绝地说起狄咏守环城的事迹。

 狄咏之事,本来颇为感人,自石越口中说出来,更添几分悲壮与无奈。琼林苑众大臣听石越从狄咏请缨说起,先是说他种种勇冠三军,夺敌之气的故事,无不振奋。接下来又听石越说起狄咏守城,以一低矮小城而抗十倍之敌,终以援兵久候不至,力绝而败,众人莫不扼腕叹息。

 直至听到狄咏自裁,以一人之死而换満城百姓之平安的大仁大勇,李敢当献城‮杀自‬之节义,从说的石越,到听的大臣,无论真心假意,全都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在场有几个与狄咏共事过,情匪浅的武官,早已抱头痛哭。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范纯仁亦忍不住赞叹道:“此真将军也!”

 顿时,附和之声响起一片,每个人都重复道:“此真将军也!”“此真将军也!”

 第二天。睿思殿。

 赵顼穿着一袭月⽩长衫,盘腿坐在一张书案后面。李向安微微躬着,与几个內侍一道侍立一旁。站立在下首的,是御史中丞邓润甫与侍御史安惇。

 赵顼前面的书案上,摆着一份奏章,这份奏折被挤庒得有点变形,上面还沾了几点⾎迹、泪迹——这是石越呈上来的狄咏的遗表,上面只写了寥寥几行之字,行文草草,书法谈不上好,但每个字都遒劲有力,直透纸背,一看就知道是出自武人之手。

 “待罪臣翊麾副尉狄咏顿首言:臣自知有罪,深负陛下之重托。能明臣之忠心者,惟有死而已。臣能死国,是谓无憾。陛下英明圣睿,兼得良佐,必能致尧舜三代之治,光太祖之业,臣死无憾!此臣所以拳拳也。”

 “是朕有负狄郞,非狄郞有负于朕。”赵顼默然良久,才轻抚奏折,黯然叹道。但他的目光却始终无法从那份遗表上移开,这寥寥的几行字,应该就是狄咏的绝笔了吧?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冀望才最为诚恳,也最让人心悸,尤其当赵顼不由自主的想起清河的时候,隐隐的,他竟有些愧疚,仿佛狄咏的死也是他的过错。

 他的目光一动不动的凝注在那奏章之上,狄咏当时写就奏章的时候,必然已经没有充裕的时间,所以这字迹略显得潦草,但狄咏的心中,却必然是没有丝毫的畏怯,因为在他的字迹中,看不出任何的虚弱、任何的飘移,而是一贯的坚定有力。

 赵顼想起狄咏出京之前在崇政殿的对答,又想起,在狄咏殉城的时候,他心里会想到什么?是什么力量与信念支撑着他,才能让他这样的无畏与坚定?

 狄咏为満城百姓平安而‮杀自‬之事,此时早已传遍汴京城。不仅《新义报》与《汴京新闻》两大报纸连篇累牍的赞颂,民间口传颂。在朝堂之上,也是一片赞扬之声。短短一天之內,追思纪念狄咏的声浪,如同海浪一般袭卷了整个汴京,人们几乎已经将石越忘记。

 赵顼自然是乐见这样的情形出现的,只不过其中让他略觉不快的是,赵颢替清河说情的事情也被传了出去“贤王”的形象,不免更加深⼊人心。

 “陛下。”邓润甫打断了皇帝的出神,欠⾝说道:“先狄将军之事,虽然可惜,但逝者已矣,陛下不可过于悲疼,尚须保重龙体。如今之势,是因狄将军之事,朝野都要求彻查定西侯⾼遵裕之案…”

 “朝廷自有律敕,卿为兰台令,只须依律敕治狱便可。”

 邓润甫暗暗苦笑,御史中丞的使命,可从来都不是按律治狱。劳动到御史中丞亲自过问的案件,需要考量的,从来都是皇帝的心意,朝廷各派力量的角力,以及朝野的舆论。做为法律条文的敕与律,在此时,主要不过是门面的装点而已。但是皇帝既然说得如此的冠冕堂皇,他却是无论如何不能反驳的。

 “遵旨。”

 “安卿求见,又是为了何事?”

 安惇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折,躬双手捧着伸过头顶,道:“臣有本奏。”

 赵顼向李向安点点头,李向安连忙上前,接过安惇的奏折,递给赵顼。赵顼一面翻开细看,安惇一面欠⾝说道:“臣所奏之事,与⽩⽔潭学院及石越皆有关碍。自熙宁九年始,⽩⽔潭学院修撰目录之书,名曰《⽩⽔潭蔵书总目》,其书之编撰,皆当世之大儒,历两年乃成,今岁正旦上供一套,蔵之于秘阁。开封府官立图书馆亦有收录。臣虽不才,然好读书,自汉以来,目录之书为治学者所必读,此所谓学问之门径也。故臣亦曾翻阅此书,知此《总目》,其志不校”

 “哦?”不仅赵顼停下了对奏章的浏览,讶异地抬起了头;连邓润甫也显得十分吃惊。有宋一代,学术昌明,文教⽇盛,私修目录便是从宋朝兴起。因为目录学自汉朝出现以来,可以说是治学之门径,不懂目录学,几乎便无资格言“学术”二字。赵顼虽是皇帝,却向好学著称;邓润甫学问亦佳,二人自然是知道所谓《⽩⽔潭学院图书馆蔵书总目》的修成,在学术上,毫无疑问是一件盛事,因此赵顼还曾经加以赏赐。

 但是二人却难以想象,一部目录学著作,竟会被堂堂侍御史加上“其志不小”的评语。

 “《⽩⽔潭蔵书总目》收录古今书目计六千二百一十二部,倍于《崇文总目》,号称网罗天下之书。此书既已问世,则此前目录之书,皆成废纸。⽇后学者所宗,无非此书而已。”

 “此事是平常事。”赵顼笑道:“《崇文总目》虽是仁宗时官修目录书,然迟早有一⽇要过时。不过短短数十年间,新增书目竟已翻倍,实是出人意料。”

 “陛下圣明。此固是文教之盛事。”安惇的声音没有半点起伏“然而臣以为,《⽩⽔潭蔵书总目》之分类,却颇有可议之处。”

 “纵有可议之处,似亦不必论之于朝堂之上。”邓润甫十分的不以为然。

 “若是《⽩⽔潭蔵书总目》将《尚书》与《乐经》不列于经部而归于子部,而将所谓‘石学七书’及《三代之治》独列一条,立于经部之下呢?”安惇冷冷地反问道。

 “什么?!”邓润甫呆住了“啪”地一声,手中的象牙朝笏竟是脫手掉到了地上。他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跪倒捡掉,向赵顼叩首道:“臣死罪!臣死罪!”

 但是皇帝却也没有心思去追究他的失仪,赵顼兀自喃喃重复道:“剔《尚书》与《乐经》⼊子部,以石越之书⼊经部?”

 安惇所说之事,对于宋朝人来说,委实太过震憾。自从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以来,一千多年的时间,易、书、诗、礼、乐、舂秋六经外加《论语》、《孝经》,一直牢不可破地成为华夏文化意义上的宪法。虽然不能说无人置疑,但是却当之无愧的是诸夏乃至周边国度顶礼膜拜的对象。而自目录学“经史子集”四分法出现之后,也从来没有人敢妄自在“经部”加⼊别的內容——这不是附庸在六经条目下的传疏之书,亦不是所谓的“小学”之书,而是与六经光明正大的并列于经部之下!

 《⽩⽔潭蔵书总目》的确是私修之目录书,但是它收录之书既全,则迟早要完全取代《崇文总目》,成为天下学者最基本的工具书。换句话说,迟早有一天,天下学者都要接受一个事实——“石学七书”是与《易经》、《舂秋经》、《礼》、《诗》居于同等地位的著作。

 “来人!”片刻之后,赵顼站起⾝来,⾼声喝道:“去秘阁取《⽩⽔潭蔵书总目》来。”

 “遵旨。”內侍们慌忙答应着退了出去。

 赵顼目送內侍匆匆离去,双眉紧蹙,背着双手,思虑着这件完全出乎意料的事情。

 实际上,无论是赵顼,还是安惇,都不知道《⽩⽔潭蔵书总目》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安惇在政治上的嗅觉是敏锐的,而无论《书》、《乐》出经部⼊子部,还是石学七书与《三代之治》⼊经部,的确也是十分刺眼的事情。这毕竟是一千多年来第一次,有人向经学的地位发出了強有力的挑战。并且,这种挑战还得到了二程等一大帮学者的支持。但是《⽩⽔潭蔵书总目》的意义绝不止于此,当然,这是一心一意关注着权力斗争的安惇所看不到的——《⽩⽔潭蔵书总目》再次打破了“经史子集”的四分法,将天下书籍,分成了十余个大部,数百个条目。其中“石学七书”虽然冠冕堂皇列⼊经部之中,但是在‮国中‬的目录学著作中,同时也头一次出现了与“经史子集”并列而自成一部的“格物部”在“格物部”之下,又细分了算术、物理、博物诸多条目——这在学术史上的意义,是再怎么強调也不过份的大事情。自石越创办⽩⽔潭学院分明理、格物两院以来,八年之后“格物学”终于正式获得了学界的承认。

 但是赵顼与安惇自然都不会关心这些。

 甚至他们也并不关心《书》、《乐》被剔出“经部”《尚书》已经受置疑,而《乐经》早已失传,《崇文总目》中归于《乐经》之下的,不过都是些音乐书籍而已。它们被划⼊“子部”固然很震动,但严格来说,并非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真正重要的,是“石学七书”与《三代之治》⼊“经部”若是石越的《论语正义》归于“经部”的“论语”条下,那是题中应有之义,还不⾜为怪。但是最初被讥为“杂学”的“石学七书”竟然能堂而皇之列⼊“经部”之下而独成一条…

 赵顼突然间感觉到有些惶恐。

 他不知道⽩⽔潭的学者们这样做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不相信象程颢、程颐这样的人物会俯首听命为石越摇旗呐喊,但是他亦不敢确信——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天下的学者几乎全都额手称庆。程颢与程颐的忠诚,就那么值得信任么?

 “安卿…”

 “臣在。”

 赵顼望着安惇,却又结⾆说不话来。他心里其实只是莫明其妙的慌张,但是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问题。担心石越成为王莽么?似乎是有点可笑。怀疑⽩⽔潭的学者们与石越勾结么?但是⾝为大宋的皇帝,赵顼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大宋朝没有一位皇帝,可以下诏将一大批站在学术‮端顶‬的学者全部抓起来拷问——这道诏书发到任何机构,都注定会被大臣们毫不客气的退回。赵顼完全可以想象到司马光的口⽔噴到自己脸上,吕惠卿苦口婆心、文彦博声⾊俱厉的情形…况且,赵顼并非昏庸的人,整个⽩⽔潭的学者全都与石越勾结这种事情,实在也是过于的不可思议。

 但是,赵顼依然感觉到慌张。那种慌张的感觉,十分的‮实真‬,十分的明显。

 有这样感觉不仅仅只有赵顼,御史中丞邓润甫到此时都没有真正缓过神来,一脸的仓皇失措。

 赵顼努力想镇静下来。

 “陛下。”安惇倒是显得十分的沉静,他缓缓说道:“臣还听到过一个传言。”

 “什么传言?”无论如何,赵顼都想说一些话,这样可以吁缓心情。

 “熙宁十年正月,也就是一年前,在邵雍去逝之前的两个月,他曾经在⽩⽔潭的梅斋占过一卦…”邵雍是“先天之学”的大家,其“数学”天下闻名,他去世虽然只有一年,但是有关于邵康节神算之事,早已悄然流传。此时安惇说到邵雍占卜,赵顼与邓润甫都不由得凝神侧耳,问道:“占是何內容?”

 “究竟是何內容,已不得而知。但是据说直至邵雍死前,尚在反复念着这一卦的结果——‘地道无成’!”

 “地道无成?”赵顼喃喃道。

 邓润甫‮窥偷‬一眼皇帝的神⾊,方接着说道:“地道无成,出自《易经·坤卦·文言》,‘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此是何意?”虽然读过《易经》,但是赵顼对这句话的意思,却有点拿不准。

 邓润甫红着脸,‮头摇‬道:“此句意义深奥,臣亦不能明其义。”

 “安卿可明其义?”赵顼转过脸来,注视安惇,询问道。

 安惇欠⾝道:“《易经》蔵圣人之学,博大精深。臣岂敢言‘明其义’?只是传闻邵雍此卦,是专为石越而卜。而市井中又有种种说法,或谓邵雍此卦,是道石越若能谨守臣道,则能得善终。或谓此卦当反其意而言之,石越若想成功,则不可守臣道…”

 “大胆!”赵顼脸⾊立时铁青。

 “臣该死!”

 “请陛下息怒。”

 安惇与邓润甫立即跪了下来,连连叩首。

 “尔是从何处听此谣言?!石越乃国之重臣,朕岂能容这等扑风捉影之构谄?若是使君臣相疑,主下相忌,正中敌国下怀,却是尔等之罪!”赵顼伸出食指,指着安惇,怒声斥责。

 “臣死罪!臣死罪!”安惇只如捣蒜一般的叩头,但是却并没有十分惊惶。

 邓润甫一面跟着安惇叩头,一面却还若有所思的瞥了安惇一眼。

 赵顼死死盯着俯拜在自己脚下的安惇与邓润甫,脸上神⾊不定,半晌,方挥了挥袖子,喝道:“卿等先退下。⽇后谁再离间朕与石越君臣之义,朕必不容他1

 “是。”安惇与邓润甫叩头答应着。又向赵顼行了礼,叩拜着退出睿思殿。

 赵顼目视着二人离开之后,忽然长吁了一口气,重重地坐在了椅子上,发起呆来。李向安与几个內侍垂头叉手侍立,更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口。过了一会儿,往秘阁取书的內侍搬着厚厚几卷本的《⽩⽔潭蔵书总目》回到了睿思殿。李向安指挥着內侍将书小心摆在赵顼跟前,方轻声唤道:“官家。”

 “嗯?”赵顼蓦地一惊,回过神来,问道:“何事?”

 “书已取来了。”李向安一面说着,一面小心地将《⽩⽔潭蔵书总目》第一卷翻开,摊平了移到赵顼眼前。

 赵顼烦躁地挥了挥手,抓起书来,哗哗地快速翻阅着,没翻到几页,果然见《经部》之下,赫然列着“石学七书”与《三代之治》条,他又回过去翻了几页,《论语正义》亦列在《论语》条之下。换句话说,石越的著作,绝大部分都被归⼊了“经部”他心烦意地将书丢在案上,又开始发起呆来。

 石府。

 石越的目光扫过府中的景物,只觉得这里面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尤其是从一个⽩雪皑皑,朔风刺骨的‮场战‬来到这个地球上有史以来最繁华的城市,自会使人有一种一下子彻底放松下来的感觉。虽然石越很清醒的知道,汴京城潜伏着的危险,较之环庆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子。”石安在石越⾝后憨厚的唤道“司马大人来访。”

 石越正想着心事,却被石安打断,没听清楚他说些话,便带着几分责怪说道:“不是已经说过闭门谢客么?”

 但是石安却没有离去,依旧站在石越的⾝后,对石越的这个回答,他大为吃惊,但见石越出神,他不敢打扰,因此也不敢再说,只是犹犹豫豫的站着,不确定是不是还要再说一次。石越却没有留意到,他的目光正停留在后花园小亭的石桌上。

 石桌上随便堆放着几本书卷与一卷绢轴。石越信步走过去,先拿起绢轴,打开来,原来是一幅《千岩万壑图》,笔法甚是纵横苍老,堪称上品。但是石越细细望着,却见画上既无印章,亦无落款,不由暗暗奇怪。当下把画放到一边,再去看书时,却见几本书上,封⽪之上大多题着《⽩⽔潭蔵书总目》,此外还散放着一本署名为桑充国的《天命有司》。

 “这是二公子与成安县君留下来的,他们等了一个上午,因见公子一直没有回府,便先回去了,说好了晚上再过来。”石安看到石越疑惑的眼光,连忙解释道。

 “嗯。”忽然,石越想起石安居然还站在这里侍候,又笑道:“这边没什么事,你不用在这里陪我。待侍剑从桑府回来,让他直接来找我便好。”

 “是。”石安答应着,又迟疑了一会,终于才忍不住的问道:“公子真的不见司马相公么?”

 “什么?”石越吃了一惊“司马相公?司马君实?”

 “便是司马君实相公。”

 “如何不早说?”石越一边跺脚,一边随手将手中的《⽩⽔潭蔵书总目》丢在石桌上,就匆匆向外赶去,口中还埋怨道:“唉,怎好让他久候?快快有请。”

 石越走到府门之时,远远便望见司马光穿着一件最常见的棉布衫袍,简单的束了一布带,气定神闲地背着双手,在石府门前等候着,脸上既无不満,亦不见急躁。他的⾐着虽也十分简朴,但是却不象王安石般邋遢,而是刷洗得十分⼲净。甚至连头发胡子都修饰得一丝不苟。

 让堂堂的参知政事、户部尚书在自己府前等了这许久,石越实在不由得脸红,他快步走到司马光前面,长揖道:“让君实相公久候,实是失礼,还望恕罪。”

 “无妨。”司马光抱抱拳,淡淡说道,脸上神情似乎无喜无怒。

 “请相公⼊府叙话。”石越一面说着,一面恭恭敬敬地引司马光⼊府。一路直到客厅,双方分了宾主坐下,仆人上茶,司马光都再无多余的话语。石越也只是客客气气,绝不多问。

 待到喝了第一口茶,司马光便将茶杯放下,看着石越说道:“子明自昨⽇回京,便住在驿馆,到今⽇在两府叙职以后,方才回府。先公后私,让人钦佩。”

 “不敢。”

 “子明为‮家国‬立下大功回朝,但是待人接物,却始终如一,谦让自持,亦属难得。”

 “我本无寸功。上则是皇上洪福,下则是军民效命;內则是相公筹措粮饷,外则是诸将英勇奋战。我不过偶逢其遇而已…”

 “子明不必过谦。”司马光摆摆手,道:“一场大胜要有这般容易,韩绛为何会大败而归?我亦出知过永兴军路,陕西之事,吾知之。子明之能,远胜于我。我素知子明谦谨老成,是‮家国‬之⼲材,故此才来和子明说几桩要紧之事。”

 “愿聆教诲。”石越恭敬地说道。

 司马光点点头,缓缓说道:“昨⽇百官于琼林苑郊子明,本是早已定好,今⽇皇上便要在集英殿接见子明。但是临时却突然改了主意。

 这其中原由,子明可曾知道?“

 石越听到此言,心中震动,脸上却不肯露出一丝半点异⾊来。司马光所说之事他早已听闻。当年他从杭州归来,皇帝要见他之心几乎是迫不及待。但是如今立下大功,受诏回京叙职,虽然说是极尽荣耀,百官郊,皇帝也要隆之重之的接见,但若从宠信上来看,其实反倒不如当年从杭州回京的情形。而此时,又突然说要延期一⽇接见,更让人感觉到一种不安。

 “不是因为太皇太后凤体违和么?”

 司马光凝视石越,摇了‮头摇‬,叹道:“皇上为有为之君,即位以来,若非龙体不适,无一⽇不曾召见大臣。今⽇上午,皇上便曾在睿思殿召见御史中丞邓润甫与侍御史安惇。”

 石越勉強笑道:“集英殿与睿思殿,毕竟不同。”

 “诚然。”司马光忽然笑道:“此事或是我多心。实则我来,主要亦不是为了此事。子明可曾见到刚刚刊行的《⽩⽔潭蔵书总目》?”

 “适才见到过,却还不曾翻阅。”

 “先是《天命有司》,然后便是《⽩⽔潭蔵书总目》,这段时间,桑山长与⽩⽔潭群儒是铁了心要将士林搅得天翻地覆了。”

 “相公何出此言?”石越大觉讶异,心中又隐隐有一点‮奋兴‬。桑充国这部新书,他也没有来得及读,但是司马光都说出“天翻地覆”这样的形容词来,可见这部书绝不一般。

 司马光却也吃惊地望着石越,似乎在讶异为何石越连这部书都不曾知道。他想了一会,方才释然,道:“子明远在陕西,不知道亦不奇怪。”停了一下,又说道:“《天命有司》全篇主旨,是说仁政是朝廷之责任,而非朝廷之恩赐。官府不施仁政,是逆天命,虽有金书⽟册,亦为非法。百官之权力来自于天子,天子之权力来自于万民,固百姓有权斥责评议官府之不当云云。桑山长此语,可谓深得吾心。”

 石越听司马光介绍《天命有司》的內容,不由暗暗咋⾆不语,心道:“这不是《社会契约论》的宋朝版么?”他没料到桑充国竟会写出这样的文章,既觉得惊讶,又觉得喜。又听司马光似笑非笑地说道:“虽是如此,桑书一出,士林争议便起。有谓之为圣者,有斥之为妄者。

 而取桑山长之说者,亦有人借此指责⾜下…“

 “指责我?”石越吃了一惊。

 “是有指子明不当擅开边衅者。议者以为,守边卫国,是为大义仁政;而擅兴兵事,是《司马法》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者,绝非仁政。陕西路內政百弊而不治,反兴兵事,是舍本逐末,虽胜不⾜喜。”

 石越望着司马光,笑道:“然则相公以为如何?”他素知司马光的政治主张,此时不过是借他人之口,来当面批评自己而已。

 “‮家国‬财政艰难,非兴事之时。纵有收复灵夏之意,亦当厚养民力以待时。”司马光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他来找石越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想劝说石越万万不可支持少壮派的继续开战主张。

 “相公所言,常理也。但事有例外者。越愿以陕西一路为相公言之。陕西路弊政百端,归结底,是源于西夏之患。陕西有西夏之患,固不得不养兵,不得不劳民力。既养兵劳民,则百姓不得休息。故越以为,要除陕西之弊政,先要除西夏之边患。西夏之边患除,则陕西之民自得休息。否则不免愈想养民力,而西贼侵愈急,而民力愈困。以陕西一路而至‮国全‬,亦是如此。朝廷财政之所以困难者,在于养兵过多。养兵之所以过多者,在于有西夏、契丹之患。若不能治其本,则朝廷财政,终是难以彻底好转。”

 石越也是早想好了一番话,要说服司马光的,此时正好借机说出,见司马光皱眉沉思,又笑道:“守边卫国,确是仁政。但守边卫国者,并非坐守边城方是守边。太祖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者,亦是守边卫国耳。相公可知何谓‘好战’?”

 “请子明言之。”

 “凡不知为何而战,不知何时可战,不知何时当止者,虽只一战,亦可谓之‘好战’。凡知为何而战,知何时可战,何时当止者,虽百战而不得谓‘好战’。以今⽇之事言之,我大宋与西夏之战,其目的绝非是要一举而灭西夏,而是以战促和,使西夏人畏我大宋之威,而短期之內,无力侵我边境。则陕西一路之军民,乃至于大宋‮国全‬之军民,皆可得休息。目的既明,则吾可于当战时战,当止时止。相公当知,但凡胡狄蛮夷,十之八九,皆是畏威而不怀德,若不将其打怕,我大宋仁德,亦不免被其当成懦弱可欺之态。”

 司马光听到“其目的绝非是要一举而灭西夏”这一句话,已是将心中一块大大的石头放了下来。他来找石越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一是为‮家国‬惜材,做善意之提醒;二则是因为对西夏之战和,石越的意见绝对举⾜轻重,司马光一心为‮家国‬考虑,实在害怕再起战端,拖累‮家国‬,所以才特意要在皇帝召见石越之前找上门来,与石越详谈一次。这时石越的态度既已十分明确,司马光的目的也达成了一半,自然是心情十分轻松,连连点头,赞道:“子明言之有理,子明言之有理。”

 石越不过为自己的政策辩护,听到一向保守稳重的司马光也连连赞同,也不噤十分⾼兴。顿时,二人谈话的气氛竟变得十分的轻松与融洽。  m.nKoUXs.COM
上章 新宋 下章